《2024湖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自测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湖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自测题及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湖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自测题及答案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25题)1.教育者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感染、熏陶的德育方法是()A.榜样示范法B.陶冶教育法C.实际锻炼法D.指导自我教育法2.下列不是家庭教育的主要特点的是()A.教育方法的多样化B.教育形式的集体化C.教育内容的生活化D.教育方式的情感化3.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A.带好班级,教好学生B.配合学校,实现目标C.帮助校长,当好助手D.联系家长,转变差生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反映的教学原则是()A.直观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启发性原则D.理
2、论联系实际原则5.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除课程计划外,还包括A.课程设计和课程标准B.课程设计和课程评价C.课程标准和教材D.课程评价和教材6.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7.下列选项中,属于心理学应用研究领域的是A.人格心理学B.咨询心理学C.实验心理学D.认知心理学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情绪功能的是A.调节认知活动B.适应环境C.价值表达D.信息传递9.工人操作机器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并用,是下列哪种注意品质()A.注意的转移B.注意的广度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分散10.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三维”课程目标是()。A.
3、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B.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理想信念与价值观C.知识与技能、创新与实践、情感态度与科学观D.知识与技能、理解与运用、人生观与价值观11.我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杨贤江的()。A.普通教育学B.新教育大纲C.论共产主义教育D.教育过程12.社会态度的结构主要有三种成分,即()A.认知、情感、行动B.认知、情感、知识C.情感、知识、认知D.情感、行动、知识1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解决问题有启发作用的事物叫()A.原型B.原型启发C.问题情境D.问题对象14.明确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是(
4、)A.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B.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C.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D.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15.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A.说理教育法B.陶冶教育法C.品德评价法D.榜样示范法16.凯洛夫教育学的理论体系更侧重于哪一教育流派?()A.形式教育派B.实质教育派C.传统教育派D.现代教育派17.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A.社会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上层建筑D.科学技术18.小明的妈妈为确保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入学之前就迫使小明学小学二年级的课程。这样做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哪一特征?()A.阶段性B.不平衡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
5、19.中小学德育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是()A.教学B.社会实践活动C.课外活动D.班主任工作20.在全部教育工作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A.教育目的B.教育制度C.教育机构D.教育功能21.“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是遵循下列哪个德育过程规律而提出来的()A.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D.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2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A.起决定作用B.不起决定作用C.只起加速作用D.只起延缓作用23.对于做事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的学生,应着重培养的意
6、志品质是()。A.自觉性B.果断性C.自制性D.坚韧性24.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矛盾,并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表明身心发展具有()A.顺序性B.阶段性C.差异性D.不平衡性25.根据需要的对象,可以把需要分为()A.生理与社会需要B.物质与精神需要C.爱与隶属需要D.成就与交往需要二、判断题(8题)26.不同智力水平的人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是相同的A.正确B.错误27.能力的个别差异不包括能力类型的差异。A.正确B.错误28.技能就是习惯A.正确B.错误29.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势必会降低学生的主体地位。A.正确B.错误30.心理健康与个体心理活动达到的功能
7、状态无关。A.正确B.错误31.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记忆过程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盒提取的过程。A.正确B.错误32.“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方向性原则。A.正确B.错误33.我国明确规定当前九年制义务教育须实行“六三”分段。A.正确B.错误三、填空题(2题)34.根据概念形成的自然性,概念可以分为自然概念和_。35.在视觉记忆中,外界信息经由感觉器官的登记后可以保持约300毫秒。这在记忆系统中被称为_四、简答题(10题)36.性格的特征包括哪些方面?37.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38.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39.简述五人格理论中的五种特质40.简述培养助人行为的方法。
8、41.教师劳动创造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42.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主要表现有哪些?43.德育过程应遵循的基本规律是什么?44.如何进行情绪的自我调节与控制?45.简述考试焦虑的危害及矫正方法。参考答案1.B陶冶教育法是教育者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感染、熏陶的方法。陶冶教育法直观具体,形象生动,情理交融。它的影响方法带有愉悦性、非强制性、无意识性等特点,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2.B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有其自己的特点,即教育内容的生活化、方式的情感化、方法的多样化。3.A4.D暂无解析5.C在我国,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包括三部分,即课程计划(教学
9、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6.A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中国颁布了第一个现代学制。该学制主要抄袭日本,由当时的管学大臣张百熙起草。该学制只颁布而没有实行。7.B本题考查应用心理学的研究领域8.C本题考查情绪的功能9.C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求人们同时去注意更多的事物,即所谓“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就叫注意的分配。它是指把心理活动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任务的注意特征。10.A“三雏”课程目标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这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11.B12.A社会态度是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对其周围的人、事、物持有的比较持久而
10、一致的心理倾向。它包含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意向成分13.A14.C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这次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15.BA、B、C、D项都是德育的常用方法,其中陶冶教育是指教育者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学生在道德和思想情感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的方法。16.C17.B暂无解析18.A19.A暂无解析20.A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全部教育工作自始至终是围绕教育目的这个核心展开的21.A暂无解析22.B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
11、关系的矛盾运动,教育在这种矛盾运动中只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而不起决定作用,否则,将夸大教育的作用,导致教育万能论的错误。23.B意志的果断性是一个人善于迅速地辨明是非,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品质。对于做事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的学生,应着重培养他们的果断性。24.B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矛盾,面临不同的发展任务,这体现了身心发展的阶段性。25.B根据需要的起源,可以把需要分为先天的生理需要和后天的社会需要;根据需要的对象,可以把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26.B智力的个别差异在一般人口中都呈现常态曲线式的分布.智力的分布特点是两头小、中间大,即占两头的智力超常与智力低下的人
12、在全人口中所占比例很小,绝大多数人的智力水平发展在正常范围内。27.B能力的个别差异包括三个方面,即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力类型的差异、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28.B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确保某种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而习惯是指人在一定情境不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和特殊倾向所以技能不是习惯。29.B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教学中要主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指明方向,教导学生学习的方向性。贯彻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教学规律,必须注意两个问题
13、。在教学中,既不能只重视教师的作用,认为学生只要服从教师,就能学到知识,养成良好的品德,又不能只强调学生的作用,使学生陷人盲目探索状态,学不到系统的知识,要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30.B心理健康是个体心理活动在自身及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达到的良好或最佳功能状态。具体来说,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能积极调节自己的心态,顺应生活环境并有效地、富有建设性地发展与完善个人生活。31.A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记忆过程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信息的输入编码是识记过程,信息的储存时保持过程;信息的提取是再认或回忆过程。32.B“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因材施教原则
14、。33.B我国规定当前九年制义务教育可以实行多种分段,既包括“六三”分段、“五四”分段,还有九年一贯制等。34.人工概念35.瞬时记忆36.(1)态度特征。(2)意志特征。(3)情绪特征。(4)理智特征。37.(1)加强科学思维方法论的训练(2)运用启发式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加强言语交流训练(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5)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能力38.(1)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2)培养发散性思维与集中性思维。(3)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4)鼓励学生参加各项创造活动,正确评价有创造力的学生。39.宜人性、外倾性、情绪稳定性、尽责性、经验开放性40.(1)提高助人报酬。摩根和帕克认为,帮助别人时要付出的代价和可能得到的报酬之间的关系,是人们在决定是否做出助人行为时所主要考虑的,随着助人报酬的提高,助人行为的发生率提高。(2)将社会规范内化。个人将利他的社会规范内化为个人的规范形成道德义务感、社会责任感、信念和价值观,从而推动个人做出助人的行为。41.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从总体上来讲,主要表现在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具体表现在:首先表现在因材施教。其次,表现在对教育,教学,方法的运用等的不断更新。再次,表现在教的“教育机智”。42.(1)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