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云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重点题型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云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重点题型汇编(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云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重点题型汇编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25题)1.现代教育史上,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并倡导“发现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A.赞科夫B.苏霍姆林斯基C.皮亚杰D.布鲁纳2.在群体压力下个体放弃自己的意见而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称为A.模仿B.从众C.暗示D.服从3.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A.个人B.小组C.班级D.个人和小组相结合4.提出直观性教学原则的主要依据是()A.学生的认识规律B.以往的规律C.学科的逻辑系统D.教学内容的思想性5.进意具有两个特性,它们是A.准各性和敏境性B.间接性和钡牺性C.则量从本新班D.
2、指向性和果中性6.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解决问题有启发作用的事物叫()A.原型B.原型启发C.问题情境D.问题对象7.为使学生理解“果实”概念,老师在课堂上将课前准备好的果实切开,让学生观察并报告观察结果。该教师所运用的教学方法是A.练习法B.演示法C.讲授法D.实验法8.学校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之间的矛盾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之间的矛盾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现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9.在教育合力形成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因素是A.家庭教育B.学校教育C.社会教育D.社区教育10.一个外表充满魅力的人,其品行往往也会得到较高的评价
3、。这种现象所反映的社会知觉效应是A.刻板效应B.首因效应C.晕轮效应D.投射效应11.认为心理学应当研究无意识现象的流派是()。A.机能主义心理学B.精神分析心理学C.格式塔心理学D.人本主义心理学12.一个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是指()A.性格B.气质C.能力D.意志13.心理学中通常把个体心理现象划分为()A.个性心理和心理过程B.个性心理和心理素质C.个性心理和心理结构D.个性心理和心理潜能14.以纲要形式规定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A.教材B.课程评价C.课程计划D.教学大纲15.对学生进行奖励、惩罚,运用的德育方式是()A.实际锻炼B.说服教育C.品德评价D.
4、榜样示范16.人的不同素质都有其发展的关键期和最佳期,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A.不均衡性B.顺序性和阶段性C.个别差异性D.稳定性和可变性17.教师的主要任务是()A.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B.关心学生生活C.关怀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D.搞好教学18.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将学堂改为学校的现代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19.下列哪一条教学原则是教育家赞可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的?()A.程序编排的原则B.激发动机的原则C.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D.结构主义的原则20.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之间的矛盾B.受教育者
5、与德育内容、方法之间的矛盾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D.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21.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A.生物进化论B.黑格尔哲学C.政治经济学D.人的全面发展学说22.当团体中所有的人都能达到目标时,个体才能达到目标是指()A.竞争目标结构B.合作目标结构C.个别化目标结构D.成就结构23.下列关于课外活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课外活动学习内容多样且开放B.课外活动可以补充课堂活动的不足C.课外活动可以应用到课堂讲授的知识D.课外活动就是为了巩固课堂教授的知识2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内部感觉的是()。A.运动觉B.机体觉C.平衡觉D.视觉2
6、5.我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杨贤江的()。A.普通教育学B.新教育大纲C.论共产主义教育D.教育过程二、判断题(8题)26.观察是知觉的高级形式。A.正确B.错误27.任何技能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A.正确B.错误28.一个国家有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制度。A.正确B.错误29.性格是指人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人格特性。A.正确B.错误30.知觉选择性受人的需要和兴趣的影响。A.正确B.错误31.课外校外教育是课堂教学的继续。A.正确B.错误32.我国明确规定当前九年制义务教育须实行“六三”分段。A.正确B.错误33.课程计划是规定各科知识的深度、广度和结构的指
7、导性文件。A.正确B.错误三、填空题(2题)34._是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发组成的群体。35.手舞足蹈、挺胸阔步、捶胸顿足这些表现属于_表情四、简答题(10题)36.简述意志行动的特征37.压力事件的应对方式有哪些?38.简要说明社会促进、社会惰化及它们的特征。39.简述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40.简述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41.篱述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的基本观点。42.简述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内容。43.学校美育的主要任务有哪些?44.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是什么?45.班主任怎样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参考答案1.D暂无解析2.B本题考查从众的概念3.C班级是学生集体的基层组织,是学校进行教育和
8、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班主任受学校委派,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各项工作。4.A暂无解析5.D注意有两个特红;招向注和是中性。注意的指向性表现出人的心理活动具有选排性。注意的集中性不纹相高开一初与洁确对象无关的东向,而且也相时各种十机村基进行标制,以焦注险意的对象能得到比较鲜明和清晰的反映。6.A7.B本题考查常用的教学方法8.D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或主要矛盾,就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与受教育者现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它的实质是社会矛盾在德育过程中的反映。9.B在学校、家具,社会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的过程中,学权教育起着主导作周。10.C暂无解析。11.B精神分析心理学是由奥地
9、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创立的一个学派,该学派重视动机的研究和无意识现象的研究,但过分夸大了无意识的作用,并且把它与意识的作用对立起来。12.B气质是依赖人的生理素质或身体特点的人格特征。现在心理学一般认为,气质是指一个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13.A14.D学科课程标准又叫教学大纲,它规定课程的知识范围、深度、体系、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要求。15.C品德评价法主要包括奖励、惩罚和操行评定等,说服教育是德育的基本方法,榜样示范、实际锻炼都是德育的一种方法。16.A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在人的身心发展的某一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告诉我们,人的不同素质都有其发展的关
10、键期和最佳期。17.D教好书,即搞好教学,是教师的主要任务。它要求教师明确教育的目的,全面完成传授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培养良好品德的任务。18.C壬子癸丑学制明令废除在教育权方面的性别和职业限制,在法律上给予平等地位。它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的内容,将学堂改为学校。该学制将普通教育缩短了3年,同时,在实业教育之外,增设了补习学校。19.C20.CA、B、C、D都是德育过程中的矛盾。其中,有一对主要矛盾是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这就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21.D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阐述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11、这一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22.B合作目标结构是指,在团体中不同个体之间有着共同的目标,只有当团体中所有的人都能达到目标时,个体才能达到目标、获得成功。23.DD项说法过于绝对,课外活动的作用绝不只是为了巩固课堂教授的知识。24.D内部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故视觉属于外部感觉。25.B26.A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观察是人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观察作为一种有意知觉,在开始前需要提出目的,拟定计划,并按照一定目的与计划的要求去组织自己的知觉活动。27.A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
12、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练习是技能形成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可以使个体掌握某种技能。所以说任何技能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28.A教育制度的建立要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学制中关于学校专业的设置,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目的、学制年限、入学条件等要直接受统治阶级的有关方针、政策的制约,反映统治阶级的愿望和要求。29.B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人格特性。(1)人格、性格、气质三个概念都是个性心理中的重要概念,要清楚它们各自的定义。(2)性格是人格的核心但与人格概念不同。30.A知觉的选择性就是人根据自己当前的需要和兴趣,有选择地对具有重要意义的
13、刺激物进行选择和反映,而忽视其他刺激与信息的选择加工过程。31.B课外校外教育的任务是根据自身的特点、优势,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堂教学完全按照国际规定的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进行系统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很难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课外校外教育正好能弥补这一缺陷。32.B我国规定当前九年制义务教育可以实行多种分段,既包括“六三”分段、“五四”分段,还有九年一贯制等。33.A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各学科知识的深度、广度和结构。34.非正式群体35.姿态或身段或肢体36.(1)意志行动
14、是有明确目的的行动。(2)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3)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37.(1)根据应对方式的针对性,应对方式分为对抗、淡化、自控、求助、自责、逃避、计划和自评。(2)根据应对方式的目的,应对方式分为两种:一是改变应激源或个体与应激的关系,二是改变自我而不是改变应激源。(3)根据应对方式的表现形式,有积极的认知应对、积极的行为应对和回避应对三种。38.(1)社会促进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研究发现,一方面社会助长作用的确广泛存在,它不仅可以引起人们行为效率在量上的增加,而且可以在有些工作上提高行为的质量。但是,另一方面,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工作并不总是带来社会助长作用。随着工作难度的增加,社会助长作用会逐渐下降,乃至最终变为社会干扰。(2)社会惰化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心理学家达谢尔发现,随着共同完成一件事情的人数增加,每个人所作的努力程度会逐步下降。他人的参与,直接导致了个人努力水平的下降。39.(1)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2)学习的程度(3)识记材料的序列位置(4)识记者的态度40.(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大量的接受间接经验,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不必要也不可能事事通过直接经验来获取;(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认识主要不是探求新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