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2

上传人:清*** 文档编号:371492726 上传时间:2023-12-05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297.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2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医院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2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医院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2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医院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2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医院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2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2(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选题 (共40题,共40分)1.下列与痛风发病有关的细胞器是:A. 内质网 B. 高尔基复合体 C. 溶酶体 D. 过氧化物酶体 【答案】C【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知识。第二步,当血尿酸水平超过关节单钠尿酸盐饱和度而析出沉积于外周关节及周围组织时,称为痛风。痛风是一种常见且复杂的关节炎类型,关节骨膜组织的炎症变化以及关节软骨细胞的腐蚀,被认为是细胞内的溶酶体的局部释放所致。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某种类风湿因子,如抗IgG,被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吞噬,促使溶酶体酶外逸。溶酶体是分解蛋白质、核酸、多糖等生物大分子的细胞器。溶酶体的主要作用是消化作用,是细胞内的消化器官,细胞自溶、防御以及对某

2、些物质的利用均与溶酶体的消化作用有关。与痛风发病有关的细胞器是溶酶体。C项正确。因此,选择C选项。2. 患者,女,18岁。拟诊断为白血病,需进一步进行骨髓穿刺术检查骨髓象以确诊,临床最常选择的穿刺部位是:A. 髂骨 B. 股骨 C. 胸骨 D. 椎骨 【答案】A【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知识。第二步,骨髓穿刺术检查是采取骨髓液的一种常用诊断技术,适用于各种血液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随访。穿刺部位选择有:髂前上棘:常取髂前上棘后上方1-2cm处作为穿刺点,此处骨面较平,容易固定,操作方便安全;髂后上棘:位于骶椎两侧、臀部上方骨性突出部位;胸骨柄:此处骨髓含量丰富,当上述部位穿刺失败时,可

3、作胸骨柄穿刺,但此处骨质较薄,其后有心房及大血管,严防穿透发生危险而较少选用;腰椎棘突:位于腰椎棘突突出处,极少选用。故最常选择的穿刺部位是髂骨。A项正确。因此,选择A选项。3.不同发育阶段的胚胎对致畸因子作用的敏感程度不同,最易发生畸形的发育时期称致畸敏感期。致畸敏感期是胚期的:A. 第1-3周 B. 第2-4周 C. 第3-8周 D. 第4-10周 【答案】C【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知识。第二步,不同种系的动物和不同器官的致畸敏感期不同。对于人来说,在胚胎发育时,在胚期3-8周时,配体内细胞增殖分化活跃,最容易受到致畸因子干扰而发生畸形。人胚胎的致畸敏感期开始于受孕后第18-20天

4、,高峰约在第30天左右,第55-60天后敏感性迅速降低。C项正确。因此,选择C选项。4.下列关于血氧的描述,错误的是:A. 氧解离曲线呈S型 B. 通常情况下血浆中溶解的O2较多 C. 1分子的血红蛋白(Hb)可结合4分子的O2 D. 血红蛋白(Hb)与O2的结合反应快,可逆 【答案】B【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氧含量取决于单位容积血液内血红蛋白的量和血红蛋白结合氧的能力,如果血红蛋白含量减少(贫血)或血红蛋白结合氧的能力降低(如高铁血红蛋白、碳氧血红蛋白),则氧容量减少,氧含量也随之减少。纤维蛋白原平时溶解在血浆中,是参与血液凝固过程的重要物质。通常情况下,血浆

5、中溶解的O2极少。B项错误,但与题意相符,当选。因此,选择B选项。5.下列关于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说法,错误的是:A. DNA双螺旋结构的直径为3.54nm,螺距为237nm B. DNA双螺旋结构的表面存在一个大沟和一个小沟 C. 相邻的两个碱基对平面在旋进过程中会彼此重叠 D. 碱基对平面与双螺旋结构的螺旋轴垂直 【答案】A【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结构参数为:螺旋直径2nm;螺旋周期包含10对碱基;螺距3.4nm;相邻碱基对平面的间距0.34nm。A项错误,与题意相符,当选。因此,选择A选项。6. 青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发生机制是:A.

6、 型超敏反应 B. 型超敏反应 C. 型超敏反应 D. 型超敏反应 【答案】A【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知识。第二步,药物过敏性休克指由于患者对某些药过敏,接触或使用这些药物后,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常见于青霉素类,也可见于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I型超敏反应是指机体受到某些抗原刺激时,引起的由特异性IgE抗体介导产生的一种发生快消退也快的免疫应答,表现为局部或全身的生理功能紊乱。变应原为青霉素、磺胺类、普鲁卡因、有机碘等药物及化学物质。A项正确。因此,选择A选项。7. 一短指(趾)患者,其父亲亦为短指(趾),母亲正常,经家系调查发现,此患者兄弟姐妹中一半是短指(趾),男女均有发病,此病的遗

7、传方式是:A.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C. X连锁显性遗传 D. X连锁隐性遗传 【答案】B【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知识。第二步,基因中只要有一个等位基因异常就能导致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中有垂直传递。通常有以下几条规律:患者的父母中有一方患病;患者和正常人所生的孩子中,患病和不患病的平均数相等;父母中有一方患病而本人未患病时,他的子孙也不会患病;男女患病的机会相等;患者子女中出现病症的发生率为50%。B项与题意相符,当选。因此,选择B选项。8.下列不是通过节肢动物传播的疾病是:A. 疟疾 B. 丝虫病 C. 黑热病 D. 肝吸虫病 【答案】D【解

8、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经节肢动物传播亦称虫媒传播,是以节肢动物作为传播媒介而造成的感染,包括机械携带和生物性传播两种方式。节肢动物是身体分节、附肢也分节的动物,节肢动物生活环境极其广泛,无论是海水、淡水、土壤、空中都有它们的踪迹,有些种类还寄生在其他动物的体内或体外。作为传染病传播媒介的节肢动物甚多,有昆虫纲的蚊、蝇、蚤、虱等。蜘蛛纲的蜱和螨。D项中的肝吸虫又称华支睾吸虫,其成虫寄生于人的肝、胆管内,可致肝吸虫病。肝吸虫状似葵花子,体表无棘,不是节肢动物。D项错误,但与题意相符,当选。因此,选择D选项。9.药物在体内的主要排泄途径是:(试卷下载于宜试卷网:,最新试

9、卷实时共享平台。)A. 消化道排泄 B. 肺脏排泄 C. 肾脏排泄 D. 体液排泄 【答案】C【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知识。第二步,肾脏是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药物及代谢产物主要经肾脏排泄。肾排泄是极性高的代谢产物或原形药物的主要排泄途径。肾排泄主要包括三种机制: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分泌和肾小球重吸收。肾排泄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C项正确。因此,选择C选项。10. 下列不属于祛痰药的是:A. 磷酸可待因 B. 乙酰半胱氨酸 C. 厄多司坦 D. 溴已新 【答案】A【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痰是呼吸道炎症的产物,可刺激呼吸道粘膜引起咳嗽,并可加重感染。祛痰药能改变

10、痰中粘性成分,降低痰的粘滞度,使痰易于咳出。磷酸可待因对延脑的咳嗽中枢有直接抑制作用,其镇咳作用强而迅速,但会抑制支气管腺体的分泌,可使痰液粘稠,难以咳出,不宜用于多痰粘稠的患者。所以,磷酸可待因不属于祛痰药物。A项说法错误,但与题意相符,当选。因此,选择A选项。11.下列关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描述,错误的是:A. 是一种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 B. 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为肾衰竭 C. 活动期病变以血管壁纤维化为主 D. 急性坏死性小动脉炎、细动脉炎是本病的基本病变 【答案】C【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病变可能表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心瓣膜病

11、变;肺间质病变、肺栓塞、肺出血和肺动脉高压;外周神经病变,并不会出现血管壁纤维化。C项说法错误,但与题意相符,当选。因此,选择C选项。12. 阻塞性黄疽的大便性状最可能是:A. 黏液脓血便 B. 白陶土样便 C. 柏油样便 D. 鲜血便 【答案】B【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知识。第二步,正常的大便应呈黄褐色,这是因为肝细胞分泌的胆汁进入肝肠循环后,经过一系列化学变化,胆汁中黄绿色的胆黄素变成黄褐色,并随大便排出体外。黄疸或由于结石,肿瘤,蛔虫等引起的胆道阻塞,胆汁进入肠道的通道阻塞导致消化道内无胆汁,导致胆黄素无法随大便排出,大便呈灰白陶土样。B项正确。因此,选择B选项。13.服用盐类泻

12、剂或甘露醇可引起腹泻,其发生机制是:A. 分泌性腹泻 B. 渗透性腹泻 C. 渗出性腹泻 D. 吸收不良性腹泻 【答案】B【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知识。第二步,盐类泻剂的盐类离子在肠道中可增加肠液的渗透压,将水份往肠道中拉,导致水份滞留在肠道中,达到泻下的目的。甘露醇是渗透性利尿药。用于鉴别肾前性因素或急性肾功能衰竭引起的少尿。因此,发生机制是渗透性腹泻。B项正确。因此,选择B选项。14.患者,男,59岁。以“进行性吞咽困难伴咽下疼痛1月”主诉入院,考虑为食管癌。为进一步明确诊断,首选的检查是:A. 胃镜 B. 食管钡剂造影 C. B超 D. 胸部CT 【答案】B【解析】第一步,本题考

13、查生物医学知识。第二步,早期无咽下困难时,应与食管炎、食管憩室和食管静脉曲张相鉴别。已有咽下困难时,应与食管良性肿瘤、贲门失弛症和食管良性狭窄相鉴别。鉴别诊断方法主要依靠吞钡X线食管摄片和纤维食管镜检查。对于食管癌的可疑病例,均应做食管吞稀钡X线双重对比造影。B项正确。15. 患者,男,68岁,既往体健。3天前淋雨后出现咳嗽、咳大量黄脓性痰液,伴有寒战、发热,体温40左右,后出现血压下降、皮肤花斑、意识丧失,查血常规及降钙素原明显升高。该患者的休克类型属于:A. 低血容量性休克 B. 梗阻性休克 C. 心源性休克 D. 分布性休克 【答案】D【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知识。第二步,休克主

14、要是动脉血压下降以后,导致机体组织灌注不足,从而出现一系列的症状体征。在临床上,把休克分为四大类,分别是心源性休克、分布性休克、梗阻性休克和低血容量性休克。分布性休克,又称血流分布性休克,包括感染性、神经源性、过敏性、内分泌性等,其中以感染性休克为最常见。感染性休克病人早期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低血压、心动过速,以及感染伴发的体温变化。血液回流受阻,依旧会造成微循环障碍,此时不同毛细血管舒缩程度不一,因而血管中血液瘀滞程度不一,缺氧程度不一,血液的颜色也就不一样,总体上来看就是花斑样。本题中患者的皮肤花斑是分布性休克的典型表现。D项正确。因此,选择D选项。16.患者,男,25岁,在路上行走时突然出现

15、右侧腰背部及上腹部阵发性疼痛,剧烈难忍,向右腹股沟放射,尿常规示镜下血尿。最可能的诊断是:A. 上尿路结石 B. 下尿路结石 C. 急性肾炎 D. 急性阑尾炎 【答案】A【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知识。第二步,上尿路结石,主要症状是疼痛和血尿。疼痛常位于肋脊角、腰、腹部,呈阵发性或持续性,可表现为钝痛或绞痛。大而活动度小的肾结石可无痛。小、活动度大的结石疼痛较重,甚至出现肾绞痛。疼痛呈刀割样,位于腰、腹部,并向下腹、外阴放射,常伴恶心、呕吐。上尿路结石症状特征与题干表述相同。A项正确。因此,选择A选项。17.患者有低钾血症,后出现腹胀、腹痛,来排气排便。X线检查提示:不完全肠梗阻。其肠梗阻属于:A. 机械性肠梗阻 B. 血运性肠梗阻 C. 麻痹性肠梗阻 D. 痉挛性肠便阻 【答案】C【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知识。第二步,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或通过发生障碍时,称为肠梗阻。其中梗阻程度较轻者,称为不完全性肠梗阻,是腹部外科常见疾患。低钾血症缺钾可使肠蠕动减慢,轻度缺钾者只有食欲缺乏,腹胀,恶心和便秘;严重缺钾者可引起麻痹性肠梗阻。C项正确。因此,选择C选项。18.新生儿,日龄4天,有宫内窘迫及窒息抢救史,Apgar评分2-4-7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医师/药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