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清远市四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11月期中生物(解析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371492047 上传时间:2023-12-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清远市四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11月期中生物(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广东省清远市四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11月期中生物(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广东省清远市四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11月期中生物(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广东省清远市四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11月期中生物(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广东省清远市四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11月期中生物(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清远市四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11月期中生物(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清远市四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11月期中生物(解析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2024学年高二第一学期“四校联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有关细胞外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B. 细胞外液大约占体液的2/3C.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来源于Na+和Cl-D. 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等物质,对血液的pH值影响不大【答案】B【解析】【分析】在生物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称为体液。体液中除含有大量的水以外,还含有许多离子和化合物。它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细胞外液是细胞生活的直接液体环境,是体

2、液的一部分。【详解】A、细胞外液是细胞生活的直接液体环境,A正确;B、细胞外液大约占体液的1/3,B错误;C、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来源于Na+和Cl-,C正确;D、血浆中有缓冲对物质,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等物质,对血液的pH值影响不大,D正确。故选B。2. 人体多数细胞不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需要通过内环境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下图表示人体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部分过程,其中a、b、c表示构成内环境的几种体液。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体液c是人体内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B. 肌肉组织中,体液c中的氧浓度小于组织细胞内的氧浓度C. 体液a的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D

3、. c与a相比,成分中明显减少的物质是蛋白质【答案】B【解析】【分析】据题图分析可知,a、b、c表示构成内环境的几种体液,a与c之间是双箭头,表示血浆和组织液,因此b表示淋巴液,b能进入a,因此a表示血浆,c表示组织液。【详解】A、体液c是组织液,是人体内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A正确;B、一般而言,c组织液中的氧含量大于组织细胞中的,这样氧才能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B错误;C、体液a是血浆,血浆的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C正确;D、c组织液与a血浆相比,成分中明显减少的物质是蛋白质,D正确。故选B。3. 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憋尿”,婴儿常尿床。下列有关排尿的叙述错误的是

4、( )A. 主动排尿时,不需要感受器和传入神经元参与B. 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膀胱缩小;副交感神经兴奋,不会使膀胱缩小C. 成年人能“憋尿”,是因为大脑皮层对脊髓进行着调控D. 排尿过程说明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进行分级调节【答案】B【解析】【分析】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在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高级中枢调节起着主导的作用。排尿反射中枢位于脊髓,而一般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脊髓的排尿反射中枢受大脑皮层的控制。【详解】A、主动排尿是高级中枢(大脑皮层)调控低级中枢(脊髓)的过程,无需感受器和传入神经元参与,A正确;B、排尿时,支配膀胱的副交感神经兴奋

5、,使膀胱壁逼尿肌收缩会使膀胱缩小,B错误;C、憋尿的过程说明高级中枢(大脑皮层)调控低级中枢(脊髓)的过程,C正确;D、排尿中枢在脊髓,排尿过程说明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进行分级调节,D正确。故选B。4. 某生物小组通过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生物组织材料维持pH稳定的机理。该生物小组以等量的肝匀浆、自来水和pH为7的磷酸盐缓冲液为实验材料,向三组溶液中加酸或碱后,测定溶液pH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实验材料肝匀浆、缓冲液和自来水是本实验的无关变量B. 在一定的范围内,三组溶液中,自来水组的pH变化可能最小C. 即使加入的酸或碱过多,肝匀浆的pH依然能保持稳定D. 在肝匀浆组中,加入酸或碱

6、后主要调节pH的缓冲物质不同【答案】D【解析】【分析】血液中含有许多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也叫缓冲对,如NaHCO3/H2CO3、Na2HPO4/NaH2PO4,其作用是使血液的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详解】A、实验材料肝匀浆、缓冲液和自来水是本实验的自变量,A错误;B、由于肝匀浆和磷酸盐缓冲液都含缓冲物质,在一定范围内,这两组的pH的变化都较小,而自来水组的pH变化最大,B错误;C、缓冲物质调节pH的能力有限,加入的酸或碱过多,肝匀浆的pH就不能保持稳定,C错误;D、在肝匀浆中,加入酸主要调节pH的缓冲物质是NaHCO3,加入碱主要调节pH的缓冲物质是H2C

7、O3,D正确。故选D。5. 养鸡场的鸡有听到饲养员的哨声就会回来吃食物的反射活动,以下有关反射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上述反射的形成无须学习和训练,属于非条件反射B. 上述反射活动一旦建立即可一直保持C. 后天建立的非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D. 条件反射大大提高了动物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答案】D【解析】【分析】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

8、动的基本方式。【详解】A、上述反射是在后天训练和学习后建立起来的,属于条件反射,A错误;B、上述反射属于条件反射,条件反射需要非条件刺激的强化才可一直保持,B错误;C、后天建立的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C错误;D、条件反射能拓展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范围,使机体识别出刺激物的性质,大大提高了动物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D正确。故选D。6. 斯他林等在发现促胰液素之后,继续进行研究;把一条狗的小肠黏膜刮下来,过滤后注射给另一条狗,后者在胰液分泌明显增加的同时,血压还骤然下降。下列推测合理的是()A. 本实验对照组应注射等量的清水B. 胰液的增加是胰腺分泌促胰液素的结果C. 该研究不能直接说明促

9、胰液素还具有降血压的作用D. 将一条狗的小肠黏膜过滤液注射给另一条狗用到了“减法原理”【答案】C【解析】【分析】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黏膜产生的,进入血液,由血液传送到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第一条狗的小肠黏膜注射到第二条狗体内,引发第二条狗的生理活动发生改变,原因是小肠黏膜内含有相关物质或激素。【详解】A、本实验的对照组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A错误;B、促胰液素是小肠黏膜细胞分泌的,胰液是胰腺分泌的,B错误;C、滤液中除了促胰液素外,还有其他物质,因此该实验不能说明促胰液素还具有降血压的作用,C正确;D、与常态比较,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该实验中没有去除某种

10、物质,因此没有用到“减法原理”,D错误。故选C。7. 褪黑素是由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松果体产生的激素,它能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从而起到调节睡眠的作用。褪黑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过程不能体现激素的分级调节B. 长时间光照会使褪黑素的分泌减少C. 该过程中褪黑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D. 褪黑素作用的细胞只有下丘脑细胞【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图解,视网膜为感受器,视网膜感受暗信号后,作用于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支配的效应器为松果体;图中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能够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下丘脑,抑制下丘脑的活动,属于反馈调节。【详解】A、分级调节是一种分层控制的方式,

11、常见的调控为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腺,图中所示调节方式属于神经-体液调节,其中下丘脑为神经中枢,松果体为效应器,未体现激素的分级调节,A正确;B、由图可知,暗信号可促使褪黑素增多,则光信号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导致褪黑素分泌减少,B正确;C、由图可知,褪黑素含量增多时,其抑制下丘脑向松果体传递兴奋,即存在反馈调节,C正确;D、由题可知褪黑素作用于下丘脑细胞,抑制下丘脑的功能,导致褪黑素分泌减少,这是负反馈调节的过程,但是褪黑素作用的细胞不仅只有下丘脑细胞,它还能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从而起到调节睡眠的作用,D错误。故选D。8. 人在幼年时期若生长激素(GH)分泌不足会导致生长停滞,发生侏儒症,可通过及时补

12、充GH进行治疗,使患者恢复生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临床上可口服适量GH治疗侏儒症患者B. 低温过酸或过碱都可能引起GH的空间结构被破坏C. GH发挥生理功能后就被灭活,治疗期间需持续补充GHD. GH通过发挥催化作用,使靶细胞发生一系列的代谢变化【答案】C【解析】【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详解】A、生长激素是蛋白质类激素,口服GH会被水解成氨基酸,无法治疗侏儒症患者,A错误;B、高温、过酸或过碱会引起GH的空间结构被破坏,低温不会使蛋白质结构改变

13、,B错误;C、激素同受体结合后,激素原本的结构发生了改变,不再具有原来激素具有的生物学效应,即灭活了,因此治疗期间需持续补充GH,C正确;D、激素是通过与靶细胞结合进行生命活动的调节,不具有催化作用,D错误。故选C。9. 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机体识别清除突变细胞以防止肿瘤发生,体现了免疫自稳功能B.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引起的,属于自身免疫病C. 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能发挥作用,但其识别和吞噬抗原不具有特异性D. 二次免疫时,记忆细胞能快速产生大量抗体【答案】BC【解析】【分析】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

14、体等)、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抗体、细胞因子和溶菌酶等)。【详解】A、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细胞,防止肿瘤发生属于免疫监视功能,A错误;B、类风湿性关节炎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引起的,属于自身免疫病,B正确;C、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能摄取处理抗原,但其识别和吞噬抗原不具有特异性,C正确;D、二次免疫时,记忆细胞能快速增值分化成浆细胞,由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D错误。故选BC。10. 下列关于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神经调节比体液调节的作用时间短B. 神经调节比体液调节的范围局限C. 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主要是各种激素D. 神经调节没有化

15、学物质的参与【答案】D【解析】【分析】神经调节的特点是以反射的形式实现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体液调节随着血液循环送到全身各处而发挥调节作用。神经调节反应速度迅速,作用范围局限,而体液调节反应速度较缓慢,但作用范围较广泛。【详解】A、神经调节的方式为反射,体液调节需要通过体液运输信号分子,故神经调节比体液调节的作用时间短,A正确;B、神经调节比体液调节的反应速度快,但范围局限,B正确;C、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主要是激素,还有其它物质,如二氧化碳等,C正确;D、神经调节过程中会有化学物质参与,如神经递质,D错误。故选D。11. 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呼吸系统疾病的冠状病毒。下图是人体初次接触MERS-CoV后发生的部分免疫过程示意图,图中表示细胞,甲和乙表示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细胞和细胞形成、发育成熟的场所均相同B. 物质甲能促进细胞的增殖分化C. 受病毒和细胞因子刺激后,细胞进入细胞周期D. 细胞分泌乙的过程中依次经历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答案】A【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