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数学三上苏教版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单元组织方式√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平移和旋转现象P80——P822轴对称图形P83——P86二、单元分析平移和旋转是在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是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对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大作用物体或图形在直线方向上移动,而本身没有发生方向上的改变,可以近似地看作平移现象物体以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进行圆周运动,可以近似地看作旋转现象在平面内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经历对现实生活中图形运动的抽象过程,认识平移、旋转、轴对称的特征,能用平移或旋转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现象,体会运动前后图形的变与不变,感受数学美,形成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观察实例和动手操作,认识物体或图形的平移和旋转,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知道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能在一组实物图案或简单平面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在识别平移或旋转前后的图形、“做”出轴对称图形等活动中,增强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观在认识、制作、变换图形的过程中,增强对图形及其运动变化的兴趣,感受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分层设计作业每课时均设计“基础性作业”(面向全体,体现课标,题量2-5大题,要求学生必做)和“发展性作业”(体现个性化,探究性、实践性,题量为2-6大题,要求学生有选择的完成)具体设计体系如下: 五、课时作业平移和旋转现象基础性作业平移和旋转是物体运动的两种现象在平移的过程中,物体本身的方向、大小、形状都没发生改变,只有位置发生了变化在旋转的过程中,物体的大小、形状没变,只是物体本身的方向、位置发生了变化平移有两要素:方向、距离旋转有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下面现象中,是平移的有 是旋转的有 1.直线索道上运行的缆车2.工作中的风扇3.推拉抽屉4.飞机螺旋桨的运动5.鼠标指针在桌面上的运动6.表盘中分针的运动图形平移前后的()和()没有变化,只是()发生变化图形平移后,对应点连成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多次连续平移相当于一次平移偶数次对称后的图形等于平移后的图形平移是由方向和距离决定的经过平移,对应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对应点所连接的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发展性作业平移复杂图形时,可以先平移某关键点或某条关键线段,(比如平移小旗时,可以先平移旗杆这条线段),然后再根据旗面各关键点与旗杆的角度、距离等位置关系在平移后的旗杆上画出平移后的全貌图形。
有时候,线段不在方格边缘处时,要构造关键线段,化难为易,如把下图构造成下图(带旗杆)变形的小旗的图形,然后仍然先平移旗杆,再根据旗面各关键点与旗杆的角度、距离等位置关系在平移后的旗杆上画出平移后的全貌图形然后再擦去辅助的“旗杆”即用到了辅助线、辅助图形的思想轴对称图形基础性作业轴对称:沿着某条轴(直线)对称的一种性质,指的是一种性质对称轴:具有对称这种性质的轴(直线),指的是一条线轴对称图形:具有轴对称这种性质的某个图形,指的是一种图形下面的汉字是轴对称图形的有:()王、田、品、工、用、中、水、清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关键是要找出已知图形各关键点的对应点首先用字母表示出已知图形的关键点,然后以格子为单位,数出关键点与轴对称之间的距离,再次在轴对称的另一侧数出同样的格子数,画出关键点的对应点,最后依次连接各对应点,与原来的图形组成新图形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条数最多的是( )A.正方形 B.长方形 C.等腰三角形 D.等腰梯形E.等边三角形 F.角 G.线段 H.圆 I.正五角星下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①长方形 ②平行四边形 ③圆 ④半圆一只小狗正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如图所示),此时,它看到的全身像是( )下列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1)(2) B.(1)(3) C.(1)(4) D.(2)(3)发展性作业下列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将一张正方形纸左右对折后再上下对折,然后在折后的纸中央部分挖去一个圆,画出正方形纸展开后的图案将一张正方形纸左右对折后再上下对折,然后在上下对折形成的折痕处挖去一个半圆,画出正方形纸展开后的图案将一张正方形纸左右对折后再上下对折,然后在非折痕的某一边处挖去一个半圆,画出正方形纸展开后的图案将一张正方形纸沿着一条边对折四次后有多少条折痕?找出下面每种图形的对称轴的条数,画一画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七边形,正八边形,五角星,圆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在方格纸上设计一个你喜欢的轴对称图形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如果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图形,那条直线就是()自行车的车轮转了一圈又一圈是()现象教室门的打开和关上,门的运动是()平行四边形有几条对称轴?判断: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字母B、D,文字“水”都是轴对称图形 对称、平移和旋转都不改变图形的形状,但大小会发生变化 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图中的三角形先向右平移4格,再向下平移3格,画出最后得到的图形图中的小船先向右平移4格,再向下平移3格,画出最后得到的图形。
七、作业的批改方式:学生互批和教师自批相结合的方式八、作业完成时间:每一课时基础性作业10分钟,发展性作业10分钟单元质量检测作业25分钟九、设计意图为积极响应“双减”号召,开拓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提升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质量与效能是重要一环,其中大单元作业优化设计与过程性适时合理评价是检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创新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与评价方法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必要手段,是事半功倍的减负提质本单元单元作业设计的编写依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笔者力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契合的分层作业,使拥有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在单元作业设计环节注重培养数学的核心素养即要求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其中基础性作业的设计突出打牢四基,拓展性作业和单元质量检测作业的设计难易结合,既重视基础又重视培养能力和素养题目的设计力争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融入对已学习知识的灵活运用最大限度避免题海战术等应试教育方法,重点培养推理能力、模型思想、数据观念,在优选习题中体现数学课程的整体性和一致性各个环节的题目可以根据学情适当选做,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只做简单题,其他同学可以适度挑战难题。
十、作业设计反思从课堂效能反馈和课后习题反馈等环节分析发现,74%的学生作业完成的质量较高,8%的学生在挑战题上基本没做或思路混乱,19%的学生出现各种错误,笔者通过结合实际仔细分析发现这些出现错误的学生有某些共同之处,如:基础较差,审题马虎,解题思维混乱,计算能力不足等通过生生互评和教师面批,及时发现并纠正了部分错误,也帮助全体同学巩固了所学知识通过本单元的单元作业设计实践,学生对相关知识点掌握较好,同时也提高了学趣也使本人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优化、完善相关单元作业设计,避免呆板、陈旧、脱节等设计现象,努力使相关单元作业设计契合学生生活情境,给学生留足思考与发挥的余地,每次作业的题量、难易都要适中,更要顾及到各个基础层面的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诉求努力使相关学习有利于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等都是今后要注意的十一、作业评价表评价指标 等级 备注 A B C 答题的准确性 A 等:答案正确、过程正确数学综合素养能力强 B 等:答案正确、过程有问题 C 等:答案不正确,有过程不完整;答案不准确,过程错误、或无过程 答题的规范性 A 等:过程规范,答案正确 B 等:过程不够规范、完整,答案正确。
C 等:过程不规范或无过程,答案错误 解法的创新性 A 等:解法有新意和独到之处,答案正确 B 等:解法思路有创新,答案不完整或错误 C 等:常规解法,思路不清楚,过程复杂或无过程 综合评价等级 AAA、AAB 综合评价为 A 等;ABB、BBB、AAC 综合评价为 B 等;其余情况综合评价为 C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