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福建省南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word版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367716559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85.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福建省南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1-2022学年福建省南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1-2022学年福建省南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1-2022学年福建省南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1-2022学年福建省南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福建省南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福建省南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word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平市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质量检测历 史 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友情提示:所有答案都必须填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周代,礼乐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祭祀和敬神有吉礼,朝聘会盟有宾礼,行军打战有军礼,丧亡殡葬有凶礼,婚冠饮宴有嘉礼。周代重视礼乐文化旨在A规范人们的行为道德 B构建优秀的传统文化C完善国家的典章制度 D弘扬儒家的礼治思想2 表1唐代农田水利工程统计表地 区北方(关内、河南、河东、河北道)南方(淮南、江南道)时 期唐前期唐

2、后期唐前期唐后期工程项数102202654占该时期百分比67.5%23.5%17.2%63.5%据表1推断A黄河流域一直是唐代的经济中心 B唐朝建立了完备的水利管理体系C中原地区农田耕作效率大幅提高D南方逐渐成为唐重要财赋供应地3唐代的福建被称为“无儒家者流”。自北宋末年,福建人杨时受学于“二程”,载道南归。后,朱熹又创“闽学”学派,此后又涌现出罗从彦、李侗等众多闽籍道学重要人物。明人黄仲昭更将福建视为邹、鲁。这可以说明A福建儒学教育的兴起B中国学术中心的南移C程朱理学文化的萌发 D闽学正统地位的确立4内阁初设时,“入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但明代中叶以后,内阁大学

3、士虽“无丞相之名,而有丞相之实”,类似汉唐宰辅。内阁权力的变化体现了明朝A宰相制度的再现发展 B中枢机构的自我调节C中央集权的高度强化 D专制皇权的渐趋衰弱5鲁迅先生认为,八股考试是“一股一股地定出来,算是合于功令的格式。用这标准来衡文,一眼就看得出多少轻重。”从考试角度而言,八股考试体现了A格式复杂的程序性设计B公平取士的制度化障碍C选拨方式的标准化考量D人才培养的系统性规范61930年,闽西苏区通过了闽西婚姻法,该法主要内容包括结婚、离婚、离婚后妇女的田地及生活,以及子女抚养等 9 条规定。闽西婚姻法的施行A提高了妇女的政治经济地位 B废除了男尊女卑的社会关系C建立了民主的婚姻家庭结构 D

4、促进了苏区社会秩序的稳定7国民政府以法币改革为契机,在19361937年间共投资10亿元,新建了浙赣、沪杭甬等铁路1500多公里;同时还通过售银收入,大量购买黄金和外汇,充实了法币的外汇保证基金。由此可见,法币改革有助于A提高中国抗衡日本的实力B实现国家经济的独立自主C化解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D改善国民政府的财政状况8图1为19411943年陕甘宁边区实行精兵简政后富余人员分流渠道示意图。图1图1中的人员分流举措A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B保证了大生产运动的顺利开展C增加了边区政府的消费性支出D积累了现代中国国家治理经验9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提出了实行党政分开的重大改革探索措施,党政关

5、系由合一到分开,国家权力实现了从党到政的转移。这可以说明当时A中共加强了党的一元化领导B变革推动了中国宪政的发展C中央集权型政治模式的完善D国家中心权力逐渐转向党委10图2为2018年来华留学生各洲生源地占比。这体现了A中华文化圈的凝聚力 B一带一路的包容普惠C世界文化的互联合作 D国际文明的交流互鉴 11据统计,雅典城邦在陶片放逐法实行期间共流放了9人,其中除2人有僭主政变的嫌疑外,另7人只是因为名气太大,声望太高而被流放。这反映出当时的雅典A直接民主无法确保正义B司法审判削弱平民地位C内部矛盾扩大阶层对立D民主政治体制趋于完善12早在14世纪末15世纪初,英国就出现了文职官员。英国的文官是

6、政府中的“非政治分子”,是国家机器的组成部分,成为统治阶级“从不更迭的幕后政府”。英国的文官体制A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B提高了中央行政办事效率C保证了体制运行相对稳定D加剧了党派斗争时局混乱1318世纪上半叶,英国出现了“农业革命”,贵族们利用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经济能力举办农业展览会,资助农业研发机构,通过报刊鼓励农业创新。由此可知,英国的“农业革命”A准备了工业革命的条件 B开启了研产结合的模式C促进农业机械化的推广 D推动了圈地运动的发生14 表2 18861889年伦敦茶叶进口来源统计表(单位:磅)造成表2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英国民众饮食结构发生变化B世界各地茶市无序竞争C福建红茶传

7、统制作工艺没落D西方资本操纵国际市场151947年筹建,1954年完工的莫斯科大学、乌克兰饭店等七座摩天大楼被称作“莫斯科七姐妹”,是二战后苏联向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展示实力的符号。“莫斯科七姐妹”可以说明A赫鲁晓夫改革初显成效B莫斯科民众生活得到全面改善C斯大林模式的本质特征D苏联经济实力与美国实现对等161948年,英国颁布的国民救济法规定,没有收入或收入较低而无力缴纳国民保险金者,可申领的救济金额要少于参与保险的国民;此后,又颁布了国民医疗保险法国民保险法等。这表明英国A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减少B防范社会风险意识的增强C民主化程度的日益提高D重视国家救济体系的建构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阅

8、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材料求新是中国历史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中华文化传承不息的重要原因。表3中国历代经济变革简介(部分)章 节标 题内容的陈述及说明第一讲管仲变法:两千多年前的凯恩斯主义内容:制定价格、财政、税收等配套措施,实行统治盐铁的经济政策。说明:通过放活微观,管制宏观,形成了系统性国民经济治理体系,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经典模式,影响力持续至今。第八讲洋务运动:缺乏现代性的现代化变革(1)第十讲计划经济:从自负到自毁的大试验内容:1950年国家对重要战略物资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建立起了相应的计划管理体系。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说明:从20世纪50年代到改革开

9、放前的计划经济,使中国与世界经济体系基本“绝缘”,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抑制了生产力的发展。第十二讲改革开放(上):没有蓝图的改革(2)摘编自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参照第一、十讲,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内容的陈述及说明。(8分)【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依据材料提供的管仲变法与计划经济内容的陈述及说明,完成洋务运动:缺乏现代性的现代化变革和改革开放(上):没有蓝图的改革内容的陈述及说明。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联系所学知识,整理洋务运动的内容与影响得出答案。“改革开放(上):没有蓝图的改革”,依据所学知识,定位考查知识点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的改革

10、,最后梳理答案。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材料一在中世纪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西欧国家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管理机构,国家的权力,甚至是领主的权力都无法直接影响到下属的农村地区。德意志王国的国王们只能通过“巡游制”来管理自己的领土。由于外族入侵,大量村庄被纳入庄园之中,使得中世纪德意志地区的乡村组织有了基本的框架。长期的战乱促使庄园体系扩展,农民出于自身保护的需求不得不接受庄园制度的管理。在中世纪社会中,按照基督教会的理念,人被分为专门从事劳动的农民、从事军事的贵族以及从事祈祷的教士,中世纪中期教会的改革也深刻影响到了村庄的地位。摘编自陈若毅中世纪中晚期德意志乡村组织的变迁材料二明中叶,广东

11、福建地区为了稳定地方局势,转变地方风气,在地方社会中进行了大量的社学建设,成为国家统合东南边疆、加强其对地方社会控制力的软性工具。弘治十七年,正式将儒家日常礼仪列入社学教学内容,对社学童生进行礼仪教育。这种转变意味着明代社学的政治教化模式,完成了由“重法”向“重礼”的转变。通过社学教育,使得国家意识形态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基层社会,以达减少诉讼,端正风俗的效果,最终巩固国家在地方社会的统治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明中叶闽粤地区的儒学事业逐渐步入正轨,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儒家知识分子。摘编自张昂霄明清闽粤地区的社学与地方社会(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世纪欧洲乡村治理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6分

12、)(2)根据材料二,归纳明朝乡村治理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积极影响。(9分)(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中世纪欧洲与明朝在乡村治理上所体现的不同文化理念。(2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中国古代在政治关系方面形成了系统的制度。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由分封制走向郡县制,元朝统治时期又确立了行省制;在与少数民族关系上建立了羁縻制、户籍制和改土归流制;在阶级关系上统治者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和张力,也形成了一系列让步原则和规定;中国古代创造的文官制度、中央集权的行政管理体制消解了中国家族宗法制和地方性农业生产方式造就的血缘关系和离散趋势对国家统一的威胁,有效地消除了中华大地不同生产方式造

13、成的文化差异,形成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局面。这些制度造就了相当高程度的中国封建社会文明。同时,中国古代制度性政治文明也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摘编自谢俊春、朱英淑论中国古代制度性政治文明及其现代价值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任一角度对中国古代制度性政治文明的历史作用加以说明。(要求:角度明确,说明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一197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召开第三届世界粮食会议,提出了关于粮食安全的概念:“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198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萨乌马定义粮食安全:“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既

14、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品”。199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起的世界粮食首脑会议,重申了人人有获得安全而富有营养的粮食的权利。200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2001年世界粮食不安全状况报告定义粮食安全:“所有人都能通过社会、经济等途径来获得充足、安全并富有营养的食物,以满足其积极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偏好。” 摘编自何昌垂粮食安全材料二 当前总的看,我国粮食供求形势是好的。必须清醒地看到,一些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和苗头已经出现,近几年耕地大量被占,粮食播种面积大幅度减少;粮食比较效益低,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高,地方抓粮的积极性不高;有利于粮食生产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起来。粮食问题是关系经济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了农业和粮食工作会议,提出了确保粮食安全的重大政策措施。第一,兼顾保障粮食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两个目标。第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第三,守住耕地、依靠科技、改善条件,进一步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第四,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支持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第五,大力发展粮食产业,提高粮食生产的综合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