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新教材新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提升作业七十一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367715820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4.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新教材新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提升作业七十一文化的传承与保护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2届新教材新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提升作业七十一文化的传承与保护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2届新教材新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提升作业七十一文化的传承与保护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2届新教材新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提升作业七十一文化的传承与保护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2届新教材新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提升作业七十一文化的传承与保护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届新教材新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提升作业七十一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新教材新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提升作业七十一文化的传承与保护(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十一文化的传承与保护(40分钟60分)一、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图是汉代教育发展体系图示,由此反映出()A.儒学开始垄断学校教育B.私学成为国家教育的主流C.学校学制系统基本形成D.太学可以监管地方的学校【解析】选C。汉代中央有太学、官邸学、鸿都门学等,地方上有学、校等,说明汉代学校学制系统基本形成,C正确。图中未提及儒学信息,故A排除。从图中可知,私学只是很小一部分,故B说法错误。太学和地方学校是不同层级的学校,二者之间没有监管与被监管的关系,故D错误。2.(2021蚌埠模拟)1857年,英国议会通过关于工业学校(儿童教育学校)的第一个立法工业学校法,规定那些犯了流

2、浪罪的714岁儿童,可由两名或两名以上治安法官决定是否将其送入工业学校。据此可知()A.工业革命推动法律体系完善B.英国政府加强对教育的干预C.英国社会教育模式发生变革D.工业革命亟需培养技术人才【解析】选B。依据材料可知,英国议会通过立法保障儿童教育,这体现了英国政府加强对教育的干预,故B正确;材料的主旨是英国政府加强对教育的干预,不是强调工业革命对法律体系的影响,故A错误;材料只是体现英国政府加强对教育的干预,没有反映英国社会教育模式发生变革,故C错误;当时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完成,而且材料反映的是英国议会通过立法保障儿童教育,不是对技术人才的保障,故D错误。3.近代留学运动可以说开始于洋务运

3、动前后的留学欧美,接着是“留日热”。“留日热”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析】选C。甲午中日战争后,因清廷战败而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随后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爱国之士、热血青年在民族危亡之际,背负救国使命,“以强敌为师”,兴起了一股留学日本的热潮,故C正确。4.美国学者德克卜德曾这样描述某项发明:“它对后来西方文明整个进程的影响无论怎样估计都不过分。世界受蔡侯(蔡伦)的恩惠要比受许多知名的人的恩惠更大。”该项发明是()A.印刷术B.造纸术C.指南针D.火药【解析】选B。由材料“世界受蔡侯(蔡伦)的恩惠要比受许多知

4、名的人的恩惠更大”可知,这是对造纸术的描述。东汉时期,蔡伦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做原料,改进了造纸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人们把这种纸称为“蔡侯纸”,故B正确;印刷术主要是促进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兴起,A错误;指南针主要是促进地理大发现,C错误;火药主要是促使资产阶级战胜骑士阶层,D错误。5.(2021广州模拟)15世纪晚期,印刷术传入英格兰。英语印刷品的生产和广泛传播,使英语逐步摆脱中古时期的口语化和地方性,而且印刷书在短时间内的大量生产和传播,使得书写英语迅速固定化,并催生了阅读群体的出现。这一状况()A.使英语成为世界性语言B.是宗教改革广泛发展的结果C.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基础D.推动

5、英国民族认同感的形成【解析】选D。依据材料可知,印刷术传入英格兰后,促进了英语的传播,这就有利于英国民族国家和民族认同感的形成,故D正确;材料只是体现了印刷术传入英格兰后,促进英语在英格兰的传播,不能说明英语成为世界性语言,故A错误;宗教改革发生在16世纪,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错误;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是在17世纪,故C错误。6.(2021日照模拟)从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起,短短5年里我国密集召开高等教育、工农教育、中等教育、中等技术教育、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民族教育等全国会议,会议文件大都转化为教育政策。这表明新中国()A.重视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B.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确定C

6、.形成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D.确立优先发展教育的国策【解析】选A。从材料中“短短5年里我国密集召开高等教育、工农教育、中等教育、中等技术教育、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民族教育等全国会议,会议文件大都转化为教育政策”可以看出这些都是根本性的政策,反映出国家重视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故选A;全面发展教育的方针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确定的,到1965年,中国教育事业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均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C;优先发展教育的国策是改革开放以后确立的,排除D。7.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宋朝书坊遍

7、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由此推断()A.宋代主要采用雕版印刷术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C.有助于宋代文化的大众化D.官方印刷主要是雕版印刷【解析】选C。材料中“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真宗剧增至十万”“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的信息,说明当时印刷应用比较普遍,书籍多,有助于文化的大众化,故应选C。A说法不符合史实;B材料中主要论及雕版印刷,未涉及活字印刷;材料中并没有说明全部是官方刻书,当时应该有民间刻书。 8.某地有一著名的古建筑群,因不注意保护,建筑物已遭极大损坏。当地政府决定将这一建筑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此进行了全面翻修,并加以扩建。这种做法主要违反了世

8、界文化遗产的哪一原则()A.真实性原则B.普遍性原则C.突出性原则D.完整性原则【解析】选A。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指的是必须保持遗产形成时和后来历史形成的特征,即历史的原貌。当地政府在古建筑群已经损坏的前提下再进行全面翻修和扩建,这主要破坏了文化遗产保护真实性的原则,故选A。9.世界文化遗产受到的威胁是多种多样的。希腊的某古迹在20世纪70年代曾经有过一次失败的修复,由于使用黏合剂等材料不恰当,对古迹造成了破坏。这提示我们保护世界文化遗产要()A.避免自然灾害侵蚀B.加强科学研究C.减少人为开发因素D.强化保护意识【解析】选B。根据材料“由于使用黏合剂等材料不恰当,对古迹造成了破坏”可知,文化遗

9、产修复要注意修复材料的使用,需要加强对材料的科学研究,故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自然灾害和人为开发因素,故A和C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对世界文化遗产进行修复体现了保护意识,故D错误。10.早期文艺复兴仅局限于以佛罗伦萨为中心的意大利,而且主要在文学艺术领域内展开,更多的是对古典文化传统的继承。这一时期重视“古典文化传统”的主要原因是()A.市民阶层比较保守B.传统文艺内容丰富C.古典文化保存完整D.封建教会势力强大【解析】选D。文艺复兴时期,封建教会势力强大,资本主义并不发达,不敢直接去批判封建的宗教,所以要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表达对封建教会统治的不满。故D正确;市民阶层比较保守与重视古典文化

10、传统没有必然的联系,排除A;传统文艺内容丰富、古典文化保存完整与重视“古典文化传统”有一定的关系,但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C。故答案为D。11.长期以来,人们在创造现代文明的同时,不仅不断地污染和破坏自然环境,也不断地破坏和毁灭历史遗留的文化成果。因此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世界遗产保护中的重要原则是()A.要保护自然环境B.文化与自然协调一致C.要保护世界文化遗产D.要保护世界遗产,联合国责任重大【解析】选B。根据材料“人们在创造现代文明的同时,不仅不断地污染和破坏自然环境,也不断地破坏和毁灭历史遗留的文化成果”,强调的是文化与自然的关系,故B符合题意。12.文化遗产是我们祖先智慧的

11、结晶,它直观地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过程,具体有历史的、社会的、科技的、经济的和审美的价值,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证。因此可知,保护文化遗产就是()A.保护人类文化的传承B.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C.促进人类共同发展D.促进民族的交融【解析】选A。题干强调文化遗产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即强调历史的传承,故选A;B、C、D也是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但题干没有体现,排除。二、非选择题(第13题12分,第14题12分,共24分)1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72-1875年,清政府每年派遣30名幼童赴美留学,共计派出120人。赴美幼童在美学习期间“于各种科学之进步,成绩极佳”。但

12、是,由于顽固派对于留美幼童的“西化”心怀不满,所以清政府于1881年下令将他们分批撤回。他们归国后,大都成为外交、海军、航运、电报、铁路等领域的骨干力量。18771885年间,福州船政学堂也派遣了数批留学生共计近百人,分赴英、法、德等国学习海军专门技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和“财力不逮”,以及顽固派的阻挠破坏,派遣留学生的运动在1886年以后中断,直到1896年才恢复。这一年,13名学生赴日留学,开官费生留日之风气。此后,赴欧留学者规模缩小,赴日留学者日众。摘编自苑书义中国近代史新编(中册)材料二20世纪初,清末新政急需人才,清政府提倡、鼓励官费、自费并举赴日留学。1905年废科举后,留学也成为知

13、识分子的重要出路。日本政府采取主动吸引中国留学生的政策,加上赴日留学路途近、交通方便、文字习俗相似等,促成了此时的留日热潮。留日学生从1901年的200多人,1903年增到1 300多人,1904年2 400多人,19051906年8 000多人。以自费生为主的留日学生所学专业非常广泛,从政法、文史、军事、外语、师范到理工、农医、商业以及音乐、美术、体育等,其中以陆军和政法最热门。很多留日学生在日本积极参加爱国运动;归国的留日学生不少成为清末新政改革的骨干力量和新军的各级军官。摘编自王晓秋改良与革命:晚清民初史事新探(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19世纪晚期相比,20世纪初清政府派

14、遣留学生运动出现的变化。(6分)(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清政府派遣留学生运动的影响。(6分)【解析】第(1)题依据材料一中“18721875年赴美留学120人”“由于顽固派对于留美幼童的西化心怀不满”以及材料二“清政府提倡、鼓励官费、自费并举赴日留学”“留日学生从1901年的200多人,1903年增到1 300多人,1904年2 400多人,1905-1906年8 000多人”的信息归纳答案。第(2)题依据材料一“大都成为外交、海军、航运、电报、铁路等领域的骨干力量”以及材料二“很多留日学生在日本积极参加爱国运动;归国的留学生不少成为清末新政改革的骨干力量和新军的各级军官”的信息并结合所

15、学从人才培养、西学传播以及近代化等角度思考回答。答案:(1)变化:由以欧美国家为主到以日本为主;由官费留学到官费、自费并举;由学习军事科技为主到全面学习先进文化;由饱受争议到受到鼓励;留学人数出现迅速增长。(6分)(2)影响:培养了大批近代化的人才;促进了西学的进一步传播;促进了中外交流;推动了近代化进程;一定程度上为改良和革命积蓄了力量。(6分)14.(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52年,教育部颁发的教学计划中,将基础课程明显减少,专门化课程的总学时高达400学时。虽经1953年青岛修改教学计划会议,这种情况有所缓解,然而,综合大学只重教育不重研究、工科院校又只注重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的某些专业的局面仍未得到彻底纠正,导致基础理论工作无人问津。加之学习和使用俄语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风靡全国,语言的障碍制约了中国与世界其他科技大国的交流,无形中越发拉大了中国与国际先进水平的距离。摘编自刘茗、王鑫建国初期高等教育学习苏联的历史回顾与思考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高等教育提出自己的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看法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解析】解答本题时,首先读取材料信息,依据材料信息“1952年专门化课程的总学时高达400学时”“学习和使用俄语在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