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单元分层测试卷含答案分层作业设计

水***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4.53MB
约161页
文档ID:367685430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单元分层测试卷含答案分层作业设计_第1页
1/161

第一单元 A卷 · 基础测评1.抄抄和背背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2.看拼音,写词语cǎi hóng   mǎ tí   shāo wēi   yōu jìng                  bèn zhuō   xǐ què   mó hu   jū shù                  3.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    (1)在草原上,羊群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lǜ tǎn( )绣上了白色的大花人骑在马背上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bèn zhuō( )了    (2)今年的一次春雨,我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huā lěi( ),不禁多出了一丝chóu yuàn( )    (3)明月别枝 jīng què( ),清风半夜míng chán( ),这是多么富有诗意的景色啊!4.比一比,再组词陈( )  稍( )   雅( )   拙( )阵( )  梢( )   稚( )   础( )5.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带子   ( )的小诗  ( )的天空   ( )的空气( )的大自然 ( )的哲理  ( )的果实   ( )的原野6.补充词语,并选合适的词语填空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千里  襟( )带( )    断断( )平( )( )味   高( )一( )   硕大( )(2)他在这儿( )工作了两年3)空气是那以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 )4)生活是一杯( )的白开水,生活是一篇悦耳动听的乐章,生活是汹涌澎湃的惊涛骇浪7.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1.“毯”是 结构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 ,再查 画可以组词为 、 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一句中“绿毯”指的是 ,“白色的大花”指的是 2.“蹄”是 结构的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

给“蹄”换偏旁组成新字: 、 、 8.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反义词1.人也似乎轻灵的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 )2.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3.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的握着 ( )4.他的身体那么单薄,我真担心他熬不过这个寒冷的冬天 )9.积累,把诗词句补充完整1)开轩面场圃,把酒 ,还来就菊花2)移舟 ,日暮 3)卷地风来忽吹散, 4) ,路转溪桥忽见5)《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包含作者联想的句子是: , 10.我会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根据课文《草原》内容填空课文中体现蒙古族民族风情的地方有三处:①蒙古族人民穿着各色民族服装,到几十里外 ②他们用 招待客人③饭后, 2.《丁香结》写作者心里一直装着丁香,丁香的 、 以及 ,都给作者带来美好的回忆。

接着从古人的“丁香结”的诗句开始,写到了微雨,写到了 ,从而感悟到了 ,否则就 的人生认识3.课文欢乐谷孟浩然是唐代著名诗人,《宿建德江》中的“ , ”写出了诗人淡淡的忧愁;而在《过故人庄》中,因为故人的热情相待.所以他在临走时,向主人率真地表示“ , ”4.《花之歌》这首散文诗以 的口吻,讲述了 ,赞美了 的态度和 的精神1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草原》中能表现民族团结、亲如一家的诗句是: , 2)朱熹的《观书有感》中表现作者哲理性思考的句子是:“ , 3)“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这句诗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其中,作者把 比作 ,把 比作 4)我是诸元素之女:冬 ,春 ,夏 ,秋 。

12.下列诗名、作者与朝代有误的一项是(     )A.《过故人庄》——孟浩然——唐代B.《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宋代C.《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宋代D.《宿建德江》——杜甫——唐代13.下面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日暮客新愁  客:漂泊在外的人B.黑云翻墨未遮山  遮:遮盖C.卷地风来忽吹散  忽:忽然D.明月别枝惊鹊  别枝:横斜的树枝14.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酒脱 境界 迷蒙 热乎乎 B.飞驰 乐趣 衣裳 幽雅C.祭献 举杯 花雷 半数银装 D.柔美 惊叹 浑浊 单簿15.《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书”的意思是( )A.书本 B.书写 C.书信 D.书法16.下列下划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渲染(xuān) 勾勒(lè) 蒙古包(ménɡ) 迂回(yū)B.参差(cēn) 迷蒙(ménɡ) 苍穹(qiónɡ) 芭蕉(bā)C.冠冕(miǎn) 摇曳(yè) 孕育(yùn) 琼浆(qònɡ)D.花苞(bāo) 馥郁(fù) 鸣啭(zhuǎn) 婆娑(shā)17.按要求写句子。

1.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缩句)2.人生中的问题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改为陈述句)3.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用加点词造句)4.写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阅读下列古诗,完成后面题目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8.下面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西江月:词牌名 B.夜行黄沙道中:题目,主要点明词的写作地点C.说:通“悦”,高兴 D.见:通“现”,出现19.下面对《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仲秋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B.“稻花香里说丰年”的不是人,而是一片蛙声,这种侧面烘托极为动人这首词既写了景,也写了人,用侧面烘托、动静相映的手法,写得生动活泼,给人以美的享受C.上阕中的惊鹊、鸣蝉、蛙声以动写静,突出了月夜乡村的温馨;下阕中能表现恬静气氛的景物有疏星、微雨等D.整首词采用白描手法,如实地描写词人的所闻所感,表现了作者热爱农村生活的情感20.这首词描写的是人们熟悉的事物: 、 、 、 、 、 、 、 。

21.词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课内文段阅读古人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22.雨中丁香的特点是(    )A.细雨迷蒙 B.格外妩媚 C.线条模糊23.对文中引用古人诗句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丰富了丁香结的内涵 B.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和阅读兴趣C.增添了文章的文学色彩 D.交代古人是如何发明丁香结这一说法的24.本文作者为什么说“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25.节选的第2自然段有什么作用?课内阅读草原(节选)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一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

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拔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26.“疾”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疾病;②痛苦;③痛恨;④急速,猛烈疾”在“群马疾驰”中应选第 种解释,在“积劳成疾”中应选第 种解释,在“疾恶如仇”中应选第 种解释27.选文中说“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请在选文中用“—”画出描写草原静寂的句子28.“一百五十里”在选文中接连出现了三次,这样写的目的是 选文中和它表达相同意思的句子还有“ ”29.“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这句话中的感叹号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30.“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句中把 比作 ,反映了蒙古族人民 的特点和渴望 的心情31.习作展示请你把自己想象成大自然中的一员,可以是一种植物,也可以是一种动物,想象它们在大自然中是怎样生活的,它们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融入自己的感受来写要求:(1)想象丰富、合理,用心感受大自然2)语句通顺,想象合理,运用学过的修辞手法,不少于450字参考答案:1. 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 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