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原理复习提纲答案版1思想政治2

上传人:精****源 文档编号:367637844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9.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育原理复习提纲答案版1思想政治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德育原理复习提纲答案版1思想政治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德育原理复习提纲答案版1思想政治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德育原理复习提纲答案版1思想政治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德育原理复习提纲答案版1思想政治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德育原理复习提纲答案版1思想政治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育原理复习提纲答案版1思想政治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样一种在伦理上的基本共识,社会或迟或早都会受到混乱或独裁的威与连贯性原则D.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46.马卡连安排方面B.C.D.31.道德教育最关键、最重要的的课程形式求的反映与他们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17.下面,(A)是近代B)( B)(B)德育原理复习提纲一、选择题1. “关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A.尼尔诺丁斯B. 科尔伯格 C. 苏霍姆林斯基 D. 马卡连柯2. 以下是主张“教育的社会政治目的性和政治信仰与道德教育相统一”思想的教育思想家是(A. 班杜拉 B. 苏霍姆林斯基 C. 科尔伯格 D.3. 以下不属于“品德教育”运动理论上的代表人物是(A.托马斯里可纳 B.

2、 威廉贝内特C.爱德华怀因 D. 尼尔诺丁斯4. 当代德育课程模式中的“社会行动”课程模式的代表人物是A. 威尔逊 B. 麦克费尔 C. 科尔伯格 D.5. 以下那一著作被视为独立的德育学产生的标志( A)。A. 道德教育论 B. 德育鉴 C. 训育论 D.D)杜威 D)纽曼德育原理6. 德育的主要功能不包括( B)。A. 德育的社会性功能 B. 德育的自然性功能C.德育的个体性功能 D. 德育的教育性功能7. 独立的德育学产生的标志是 (A)A. 涂尔干道德教育论 B. 杜威的反对传统教育C.科尔伯格的认知主义 D. 诺丁斯的关怀理论8. 价值澄清理论诞生的标志是 1966 年(A)和他的学

3、生哈名、西蒙合著的A. 拉思斯 B. 萨沙 C. 科尔伯格 D. 诺丁斯9. 诺丁斯课程体系的第一步是 (A)A. 对自我的关怀 B. 对思想的关怀C. 对亲密的人的关怀 D. 对世界的关怀10. 我国德育课程基本上采用的是( D)价值与教学的出版。A. 综合课程形式 B. 活动课程形式11. 麦克费尔的德育课程模式是( B)A. “符号”课程模式 B.C. “社会行动”课程模式 D.12. 夸美纽斯将德育理论的依据奠定在(A. 自然论 B. 实践哲学 C. 神学C. 隐性课程形式 D. 螺旋式结构体谅”课程模式品德教育课程模式)的基础之上。D. 儿童心理学13. 尊重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阶

4、段是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的哪一个阶段 A、前习俗水平 B 、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非习俗水平14. 教师作为德育主体在道德教育过程中采取一种价值相对主义的立场是下列哪种态度 A、权威主义 B、中立主义 C、调合的立场 D、儿童中心主义15. 家庭德育内容的重点是 ( )A. 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 B. 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C. 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 D. 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16. 学生品德内部的基本矛盾是 ( )A.知与行的矛盾 B. 知与情的矛盾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品德现有发展水平的矛盾D. 受教育者对当前德育要求的反映与他们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17. 下面, ( A )是

5、近代教育史上主要的课程论思想的代表人物。 A斯宾塞 B洛克 C皮亚杰 D尼尔诺丁斯18.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作者是( B)A 马卡连柯 B 苏霍姆林斯基 C 杜德海姆 D 杜威19. 一般说来,狭义的德育专指( D)A. 政治教育 B. 思想教育 C. 法制教育 D. 道德教育20.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感到奉献就是一种幸福,而不觉得是“牺牲”A.政治政治性 B.享用性 C.发展性 D.社会性 。这表明德育具有(21. 人的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的基础上,在品德发展需要和动机的推动下形成发展的,其顺序是( A)A 知情意行 B . 情知意行 C . 意情知行 D.行意情知.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B)

6、A.学校道德教育影响与一般社会道与正面性性、复杂性与多端性、引导性与整合性。8.方法论意义上和支持的水平。5.如何在学校中进行以关怀为中心的教育教育的育网络的作用。4.结合实际说明,如何提升德育主体素养德育主体22.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反映了德育的A 创造性特点 B 长期性特点23. 价值澄清理论关注的主要是什么?( A世界观教育 B 、人生观教育24.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只需通过( A观察 B、模仿 C、实践(B)C . 主体性特点 D示范性特点D)C 、道德观教育 D 、价值观教育A)学习就可以获得大部分的新行为?D 、诱导25. 夸美纽斯从“泛智论”的观点出发提出了(A、百科全书式

7、 B、个人功利主义A)的课程观?C、“符号”式 D、社会行动26 . 隐性课程从本质上是一种(D)的影响A教育性 B、社会性 C个体性 D价值性27. 关于道德发展,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很多,其中影响最大的流派主要有三个,不包括( B)A 情感发展方面的精神分析理论 B 智力发展方面的多元智力理论C 认知发展方面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D 行为发展方面的社会学理论28. 对德育主体作用的认识主要有三种不同的态度 C)A 权威主义 B 中立主义 C 民主立场 D 调和的立场29. 德育主体的素养结构不包括( A) A 职业素养 B 专业素养 C 教育素养 D 道德素养30. 德育课程与其他课程比较,其特

8、点不包括( 在教师的A直)接讲授方面 在教育目标和对教育A. 目标的反应方面 在对学习主体的尊重方面 在教育内容和教育内容的计划安排方面 B.C.D.31. 道德教育最关键、最重要的的课程形式是( A)A. 活动课程 C. 综合课程B. 隐性课程 D. 教育课程32. 关于直接影响德育方法选择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 教师与学生 C. 对德育过程的理解和设计B. 德育过程其他要素的影响 D. 政府教育方针的制定33. 具体的德育方法不包括 C) 启发A. 思维训练法 C. 法 理想激励B. 情感陶冶法 D. 法34. 在近现代,对教师在德育过程中的作用作权威主义理解的代表人物是?( B)A. 杜威

9、 B. 洛克和涂尔干 C. 班杜拉 D. 弗洛伊德35. “课程在其发展中应该回顾那些以他们为基础的基本概念,直到学生全面掌握了课程的参考资料为止”这是对哪 一种 课程设计的解释?( C)A. 综合课程 B. 单一分科课程 C. 螺旋式课程 D. 经验课程36. 皮亚杰说,儿童是道德哲学家。这实际上是对哪种德育方法的阐释?( C)A. 启发法 B. 雕塑法 C. 树人法 D. 塑造法37. 学校德育内容的最终决定因素应该归因到( A )上去A. 社会发展等宏观因素 B. 生产力发展等宏观因素C.科技发展等社会因素 D. 道德教育内容的教育性因素38. 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 B)A.学校道德教

10、育影响与一般社会道德影响的矛盾B. 德育目标要求同学生的发展实际的矛盾C. 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理想与道德实践之间的矛盾D. 社会价值环境与学校的价值系统的矛盾39. 道德发展可以概括为下列哪一过程A. 他律自律自由无律C. 无律自律他律自由B)B. 无律他律自律自由D. 自由自律他律无律40. 现代德育理念的基础是 ( C)A 精神分析理论 B. 社会学习理论 C. 新性善论 D.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41.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启发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的有关思想道德方面知识的德育方法是,努力让学生在一段时间内能生活在同一地方。让回学生视自己为学机的推动下形成发展的,其顺序是(A)A

11、知情意行B.情知意行C柯教育思想的核心是(C)A.爱国主义教育B.国际主义教育C.律自律自由D.自由自律他律无律40.现代德育理念的A. 示范法 B. 陶冶法42. 德育目的具体化的首要任务是(A.实现德育目标的序列化过程C.实现目标分类的过程C. 讲解法 D. 讨论法 B)B. 实现由德育目的向德育目标的转化D. 实现德育目标的分解操作化过程43. 关于我国的德育方面,政府的领导方式为( )A 全面干预型 B 部分干预型 C 政策干预型 D 自由发展型44. 学校德育是随着学校教育的产生而从原始形态的德育中分化出来的一种独立的德育形态,它产生于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封建社会

12、D. 资本主义社会45. 学记提出的“长善救失”的教育主张反映德育应遵循的原则是(A. 知行统一原则 B. 因材施教原则C. 德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D. 发扬积极因素、 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46. 马卡连柯教育思想的核心是( C)A. 爱国主义教育 B. 国际主义教育 C. 共产主义教育 D. 集体主义教育47. 德育效果检测与评定的关键是 ( )A. 分析 B. 指导 C. 运用 D. 系统化二、名词解释1. 德育: 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 建构和提升。道,德、情育感是实进践个能体力道等德方自面主不建断 构的价值引导活动。2. 德性: 德性就是在人的生物性

13、存在中实存的精神性。3. 新性善论: 由于人类整体社会实际的作用, 人类个体已经先天地拥有某种对个体来说是先验但对人类整体实践来说是 后天的社 会性心理文化结构的遗传存在,它提供了道德教育的可能性, 正式由于先天道德禀赋的存在,道德教育才有发 掘,发扬光大这一禀赋的可能。4. 德育目的:5. 德育过程:6. 德育方法:7. 德育主体 :教师。8. 德育内容:9. 德育课程:是德育活动预先设定的结果和德育活动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德育活动所要生成或培养的品德规格。 即德育活动的 客观顺序或工作流程。 (也有人从单个德育任务自开始到完成的历程角度加以界定) 教师和学生在德育过程 中,为达成一定的德育目标而采用的, 有一定内在联系的活动方式与手段的组合。 在德育过程中以充分注意道德 学习主体性发挥为自己道德教育活动最大主体性目标的道德教育工作者德育活动所要传授的,具体道德价值与道德规范及其体系。 是道德教育内容或教育影响的形式方面,是学校道德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