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青岛实验九上化学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月亮****转 文档编号:363549996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青岛实验九上化学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青岛实验九上化学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青岛实验九上化学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青岛实验九上化学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青岛实验九上化学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青岛实验九上化学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青岛实验九上化学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青岛实验九上化学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学校_ 年级_ 姓名_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1某同学误将少量KMnO4当成MnO2加入KClO3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

2、的说法正确的是()Ac代表氧气Bt2时刻,O2开始产生Ct1时刻,KMnO4开始分解D起催化作用物质的质量一直保持不变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氯原子和氯离子的质子数和电子层数均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粒子电子层数相同B镁和氦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2,则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化学性质一定相似C水和过氧化氢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则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DO2和O3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则同种元素可能组成不同种单质3下列物质的用途,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A氧气可供给呼吸B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C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D氮气用作焊接金属保护气4一定条件下分别分解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三种物质,都可

3、以制得氧气。这说明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A氧气B氧分子C氧元素D氧化物5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滤可将硬水软化B蒸馏水是软水C工业废水应处理后再排放D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6实验室用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因为过氧化氢中含有氧气B加入二氧化锰是为了生成更多的氧气C二氧化锰可以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D只有加入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才能分解产生氧气7实验基本操作练习时,要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下面对实验操作要求解释不正确的是A向试管装入粉末状药品时,药品用纸槽送到试管底部防止药品打破试管底部B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要朝向有人方向以免加热液体沸腾喷出伤人C熄灭酒精灯时不

4、能用嘴吹灭防止将火焰吹入灯内引起灯内酒精的燃烧爆炸D给试管中固体加热时,管口略向下倾斜避免加热产生水分倒流引起试管炸裂8儿童在生长过程中,缺少锌元素会导致大脑发育不良,智力低下;元素周期表中锌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锌的说法错误的是A锌原子核外有30个电子B锌是金属元素C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gD锌离子核内质子数为309某同学误将少量KMnO4当成MnO2加入KClO3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c代表氧气Bt2时刻,O2开始产生Ct1时刻,KMnO4开始分解DKMnO4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10下列物质中含有相同原子团(根

5、)的一组是A和B和C和D和11下列中草药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A冷水浸泡B加热煎制C箅渣取液D灌装保存12下列方法中能鉴别出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等三瓶无色气体的是A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B闻气体的气味C分别将燃着的小木条伸入三瓶气体中D以上方法都不行132017年,哈佛大学科学家将微小的固态氢置于488万个大气压下,使固体中所有的氢气分子破裂为氢原子,制得具有金属性质的金属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氢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B金属氢与氢气的化学性质相同C金属氢不能导电D金属氢形成过程中,氢原子核发生了改变14 “伐薪烧炭南山中”是白居易所写的诗句。这里“伐薪”和“烧炭”各指的变化是()A

6、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B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C两者都是物理变化D两者都是化学变化15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逻辑合理的是()A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B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C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D粒子间有间隔,通常两种液体混合总体积变小,所以任何液体混合总体积都会变小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16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和科学探究离不开实验装置。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收集气体的常用装置 干燥气体的常用装置 (1)制取气体实验时,首先要对发生的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确保装

7、置不漏气,装置C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_ (按先后顺序填字母 ),若导管口有气泡,放手后导管内上升一段稳定的水柱,则气密性良好。A用手捂住试管 B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资料)浓硫酸能吸收氨气,具有强吸水性;碱石灰能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2)实验室常用氯化铵与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加热来制取氨气。已知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发生、干燥和收集装置可选用AF中的_装置。(3)实验室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备CO2,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制备并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所选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_ (填装置编号 )。17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在导管口系一个有很多小孔的气球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装置如图

8、,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红磷稍过量,目的是_;(2)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3)若实验中进入集气瓶的水不足容积的五分之一,可能原因主要有:_(说出一点)(4)查阅资料:镁+氧气氧化镁;镁+氮气氮化镁;根据提供的资料回答下列的问题,请问镁条能否用来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吗?_(填“能”或“不能”)并说出原因是_18实验室常用如图装置制取并收集气体,回答相关问题:(1) D装置中a的仪器名称是_。(2) 利用图中AC装置组合制取氧气,A装置中棉花的作用是_,要待气泡_时才能收集。(3)实验室用块状石灰石与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CO2),则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

9、应选用_(填字母)。(4)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只能用D,而不能用C或E。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应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 ,若选用如图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_端进(填“a”或“b”)。19图I是小红接合课本实验进行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II并探究影响微粒运动快慢的因素。 (实验操作)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 mL的蒸馏水,各滴入1至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II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分析讨论):(1)设计烧杯乙

10、和试管E两个装置的目的是_;(2)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4)针对课本实验的不足,对比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20(8分)已知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kg,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则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最后结果保留整数)21(8分)食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其中含有醋酸。醋酸的化学式为CH3COOH。请回答:(1)该醋酸由_种元素组成。(2)一个醋酸分子中含_个原子。(3)该醋酸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最简整数比)(4)醋酸中氧元素所质量分数是_?(计算结果精确到

11、0.1%,用规范格式书写具体计算过程)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22(9分)小华同学在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氯酸钾混合加热,成功的制取并收集了几瓶气体。(1)实验过程中,意外发现制得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气体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产生的气体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只以单质形式存在;氯气(Cl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且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少量高锰酸钾固体溶于水成红色。(猜想与假设)猜想一:该气体为氧气;猜想二:该气体为_;猜想三:该气体为氯气和氧气。(实验探究)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

12、验结论(1)小华用排水集气法收集A、B两瓶气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A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B中A中带火星木条复燃,B中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色。猜想_成立(2)小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D两瓶气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C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D中C中带火星木条复燃,D中淀粉碘化钾试纸_。猜想三成立(反思与评价)老师认为小明结论正确,而小华的不正确,原因是_。(拓展应用)若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的少量固体,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滤液成红色,该现象说明该反应还生成了_。通过实验证明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到一定温度,其中二氧化锰不仅能作为催化剂使氯酸钾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同时二氧

13、化锰也能直接与氯酸钾反应,生成一种固体和两种气体,请根据以上分析,写出后一个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_。(知识迁移)小明在实验时,联想到了渔民用过氧化钙(CaO2)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提出猜想。(猜想)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可制取氧气。实验装置实验主要现象试管中加入过氧化钙和水后,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在导管口几乎收集不到气体。实验结论:过氧化钙与水反应_(填“能”或“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反思)小林希望对此实验进行改进,使该反应加快,请你帮他提出合理化建议_。该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购得用于增氧的过氧化钙产品(杂质不含钙元素),标签如图所示。试计算:(1)过氧化钙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2)该过氧化钙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写出计算过程)23(10分)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1)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装置如图1)。该实验中选择使用汞的优点有_A实验所用药品安全无毒B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C在汞槽中起到液封的作用D生成的化合物加热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2)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写出红磷燃烧的符号表式_。图2中集气瓶底部的水的作用为_。(填字母)A吸收五氧化二磷 B冷却气体 C保护瓶底为了帮助同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