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生物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章末测试卷及答案(含六套题)

上传人:徐** 文档编号:363450928 上传时间:2023-10-08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4.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一生物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章末测试卷及答案(含六套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人教版高一生物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章末测试卷及答案(含六套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人教版高一生物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章末测试卷及答案(含六套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人教版高一生物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章末测试卷及答案(含六套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人教版高一生物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章末测试卷及答案(含六套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一生物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章末测试卷及答案(含六套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一生物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章末测试卷及答案(含六套题)(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人教版高一生物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章末测试卷及答案(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分数一、单选题(本题共19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某种H-ATPase是一种位于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ATP水解酶活性,能够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将某植物气孔的保卫细胞悬浮在一定pH的溶液中(假设细胞内的pH高于细胞外),置于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不变。再将含有保卫细胞的该溶液分成两组,一组照射蓝光后溶液的pH明显降低;另一组先在溶液中加入H-ATPase的抑制剂(抑制ATP水解)

2、,再用蓝光照射,溶液的pH不变。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H-ATPase位于保卫细胞质膜上,蓝光能够引起细胞内的H转运到细胞外B蓝光通过保卫细胞质膜上的H-ATPase发挥作用导致H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CH-ATPase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所需的能量可由蓝光直接提供D溶液中的H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质膜进入保卫细胞2下列关于生物体中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B食物链上传递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散失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葡萄糖和乳酸D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3下列物质中,能够直接给细胞生命活动

3、提供能量的是( )A脂肪B钙离子C糖DATP4下列化学反应属于水解反应的是()核酸核苷酸葡萄糖丙酮酸ATPADPABCD5下列关于“葡萄糖丙酮酸CO2”的过程,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可在植物细胞中进行,也可在动物细胞中进行B过程可产生ATP,也可不产生ATPC过程可产生H,也可消耗HD过程可在线粒体中进行,也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6测定下列哪项可简便且准确判断贮存小麦种子的细胞呼吸方式()A有无酒精的生成B有无水的生成C有无有机物消耗DO2消耗量与CO2生成量的比值7人骨骼肌内的白肌细胞含少量线粒体,适合无氧呼吸、进行剧烈运动。白肌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的产物有()酒精乳酸CO2H2OATPABC

4、D8将水生植物和小鱼放入盛有水的玻璃缸中,密闭后置于光照、温度等适宜条件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为鱼的生存提供氧气B鱼可为植物的光合作用生存提供CO2C能量流动可以从植物到鱼,也可以由鱼到植物D若该玻璃缸长期置于黑暗中,鱼和植物将会死亡9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ATP释放能量往往与某些放能反应相关联B能为暗反应提供能量的光反应产物不只有ATPC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D植物根尖细胞生成ATP的细胞器是线粒体、细胞质基质10在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属于自变量的是( )A催化剂的种类B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C产生气泡量D试管中的过氧化氢溶液的量11有人对恩格尔

5、曼实验进行如此改进:“让一束白光通过棱镜再投射到水绵的叶绿体上”,你预期此时好氧性细菌聚集的区域是( )A红光的投影区域内B红光和绿光的投影区域内C红光和蓝紫光的投影区域内D黄光和橙光的投影区域内12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ATP产生于线粒体外膜和叶绿体的类囊体膜B植物体内的葡萄糖是植物细胞直接利用的能量载体C水体的pH影响藻类的细胞呼吸而不影响光合作用D叶片中各种色素的含量多少与植物的种类和发育阶段有关13如图为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a点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Bb点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C当植

6、物缺镁时,b点将右移D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如果该图表示该植物处于25环境中,则将温度提高到30时,a点上移,b点左移14下列关于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的合成不需要ATP,但ATP的合成需要酶B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不再能合成酶和ATPCATP合成与水解时用的酶是不同的酶D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基质中都含有合成ATP的酶15在细胞呼吸过程中有CO2放出时,则可判断此过程( )A是无氧呼吸B是有氧呼吸C不是乳酸发酵D不是酒精发酵16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质基质中的H最终都被氧化产生大量能量B细胞中ATP/ADP的比值下降可促进细胞呼吸C细

7、胞呼吸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大部分合成ATPD所有动物的红细胞都只进行无氧呼吸17将盆栽的绿色植物从光下移到黑暗处,较长一段时间后叶肉细胞还能进行的是()AATP的合成BC3的还原C02的释放DH20的分解18下图是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关系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当光照强度A时,光合速率呼吸速率B当光照强度A时,呼吸作用释放出的CO2光合作用同化的CO2C当A光照强度B时,植物叶片吸收CO2DB点以后,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包括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19某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据此,对该植物生理特性理解错误的是()A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比光合作用的高B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25

8、C在025范围内,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率的大D适合该植物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050二、综合题(共5题,共33分)20(每空2分,共6分)植物的CO2补偿点是指由于CO2的限制,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环境中的CO2浓度,已知甲种植物的CO2补偿点大于乙种植物的。回答下列问题:(1)将正常生长的甲、乙两种植物放置在同一密闭小室中,适宜条件下照光培养。培养后发现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都降低,原因是_,甲种植物净光合速率为0时,乙种植物净光合速率_(填“大于0”“等于0”或“小于0”)。(2)若将甲种植物密闭在无O2、但其他条件适宜的小室中,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植物的有氧呼吸增加,原因是

9、_。21(每空2分,共8分)为了研究某种树木树冠上下层叶片光合作用的特性,某同学选取来自树冠不同层的A、B两种叶片,分别测定其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1)从图可知,A叶片是树冠_(填“上层”或“下层”)的叶片,判断依据是_。(2)光照强度达到一定数值时,A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开始下降,但测得放氧速率不变,则净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光合作用的_反应受到抑制。(3)若要比较A、B两种新鲜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在提取叶绿素的过程中,常用的有机溶剂是_。22(每空1分,共5分)细辛是一种适宜在森林下腐质层深厚处生活的植物,滨藜是一种适宜在沙漠环境生活的植物。如图是上述两种植物(用甲、乙表

10、示)单位时间内吸收与释放二氧化碳的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1)甲、乙两种植物分别是_、_;当光照强度为b1时,甲植物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有_。(2)假如滨藜、细辛两种植物叶绿体中的基粒大小和基粒类囊体层数存在较大差异,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角度分析,含有较大基粒和较多类囊体层数的植物是_。(3)生产实践中经常在大棚中栽培乙植物。若图表示大棚内乙植物在温度、水分适宜的条件下测得的曲线,则d点之后限制增产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23(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8分)某课题小组研究红光和蓝光对花生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放程度越高)(1)与15d

11、幼苗相比,30d幼苗的叶片净光合速率_(1分)。与对照组相比,_(1分)光处理组的叶肉细胞对CO2的利用率高,据图分析,其原因_。(2)叶肉细胞间隙CO2至少需要跨_层磷脂双分子层才能达CO2固定的部位。(3)某同学测定30d幼苗的叶片叶绿素含量,获得红光处理组的3个重复实验数据分别为21mgg-1、39mgg-1、41mgg-1。为提高该组数据的可信度,合理的处理方法是_。24(每空1分,共6分)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对小麦的结构及生理过程的研究有利于指导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如图甲为小麦叶肉细胞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变化的示意图,其中分别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图

12、中X代表的物质是_。图中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H在过程中的作用分别是_、_。(2)将小麦植株置于CO2浓度适宜、水分充足的环境中,温度分别保持在5、15、25和35下,改变光照强度,测定CO2的吸收速率,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结果,请据图分析:A点时,该植物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是_。当光照强度大于8时,25与15条件下有机物的合成速率分别为M1、M2,结果应为M1_(填“”“”或“=”)M2。三、实验题(共3题,每空1分,共22分)25为探究不同环境因素对某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的因变量是_。由图中曲线对比可知,经_处理的该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

13、量下降最为明显,这将直接导致光反应中叶绿素吸收的_光减少而降低了光合速率。由此推知,若遇到较低温天气,除升温方法外,可对植物进行_处理以减少叶绿素的损失。(2)提取上述四组该植物叶片中的色素时,为防止色素被破坏,研磨时可加入适量的_。对上述四组色素提取液分别进行纸层析分离,结果发现,第4组得到的色素带中,从上到下的第_条色素带均明显变窄。(3)若用不同波长的光照射叶绿素a提取液并测定_,可得到叶绿素a的吸收光谱。26下表为某兴趣小组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步骤,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步骤分组甲组乙组丙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5mL5mL5mL控制温度006090将新鲜淀粉酶溶液与可溶性淀粉溶液混合后分别恒温测定单位时间内淀粉的_(1)在该实验中,自变量是_,在实验中应该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