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党建理论汇编(28篇)

上传人:图*** 文档编号:363441624 上传时间:2023-10-08 格式:DOCX 页数:295 大小:193.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9月党建理论汇编(28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95页
2023年9月党建理论汇编(28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95页
2023年9月党建理论汇编(28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95页
2023年9月党建理论汇编(28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95页
2023年9月党建理论汇编(28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9月党建理论汇编(28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9月党建理论汇编(28篇)(29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9月党建理论汇编(28篇)目录1. 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32.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83.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174.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245. 建构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路径方法356.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指路明灯44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何以可能568.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的根本遵循839. 深化对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的规律性认识8910. 深刻把握大党独有难题的哲学意蕴9911. 深刻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实践路向10812. 提高领导干部思维能力必须做到“四个把握”11813. 提升运用党的创新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本领13514. 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首都贡献14015. 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法治中国建设14716. 新时代加强党内民主的政治建设研究15817. 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行动指南18218. 新质生产力本质是高新科技驱动的生产力19719.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党的自我革命20120. 在“第二个结合”中巩固文化主体性20821. 在风雨中写实“人民至上”答卷21522. 在经济规律体系中深入理解和把握高质量发展21823. 在团结奋斗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24024. 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学到手24925. 中国式现代化: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25726. 中国式现代化与独立自主的文

3、化精神27327. 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29128. 中华文明连续性与创新性的辩证关系303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重大时代任务和庄严历史责任。党的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基于不断变化的时代背景,形成具有揭示事物本质的深刻性、展示事物内在联系的普遍性、预见事物发展趋势的前瞻性、促进现实社会发展的实效性的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为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理论创新的阐释与要求,8月15日,由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把握理论创新规律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研究研讨会”在

4、沪召开,与会专家结合新实际,共同探讨如何在研究党的创新理论领域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深刻把握党的理论创新规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在运用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党的创新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胜利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取得了坚持理论创新这条宝贵经验,进一步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把回答时代课题作为推动理论创新的现实动力,这是坚持理论创新的时代要求与重要规律。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同舫认为,我们党是在持续观照人的现实生存状况和巩固社会的经济基础中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黄明理提出,要充分认识到社会发展是理论创新

5、之源,理论创新引领与推动了社会发展。同时,要准确把握“两个结合”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基本规律。其中“第一个结合”揭示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必须遵循的理论与实践、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内在规律。“第二个结合”则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契合规律。推进理论创新的必要前提是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规律的认识,在掌握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地进行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志丹表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世界的不确定性前所未有,如何保持实践定力,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所在。坚守党的理

6、论创新的魂与根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键就在于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周丹看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坚持“两个结合”。“两个结合”是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和“最大法宝”。“纵观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思想历程,两个结合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各个历史时期与重要理论创新成果之中,形塑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演进路径与发展轨迹。”东北大

7、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田鹏颖提出,实事求是作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叙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标志性成果。实事求是在理论和实践上开启“第二个结合”,在内容和形式上实现“第二个结合”,在传统与现代上推进“第二个结合”。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唐爱军提出,之所以将“第二个结合”看作“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根本原因在于它着眼于破解“古今中西之

8、争”的世纪难题,在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思想进程中实现了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颜晓峰进一步表示,讲准“第二个结合”不能脱离“第一个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属于中国具体实际,要在中国经济、政治、社会等具体实际中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准“第二个结合”,就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框架内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融为一体。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永友认为,“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等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

9、深入人心,指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网络生态持续向好,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从人民群众中汲取理论创新智慧我们党始终坚持从人民群众中汲取理论创新的智慧。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耿步健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成果,都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源自人民的智慧、人民的探索、人民的创造。马克思主义是为人民立言、为人民代言的理论。党带领人民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永贵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

10、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这一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科学回答了人类历史的主体和动力问题,指明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要继续推动理论创新,就要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总结新经验,上升并提炼出新的理论成果,这是理论创新的本质要求和重要方向。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时代课题,突出全面从严治党这个主题主线,提出一系列管党治党、兴党强党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为了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11、我们特邀请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专家学者撰写系列解读文章,敬请关注。2023年6月28日至29日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用“十三个坚持”集中概括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在“十三个坚持”中,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第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党的建设的根本原则。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必须牢牢把握这一根本原则。准确把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丰富内涵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障。只有深刻领悟、准确把握其丰富内涵,把党的领导充分贯彻、落实并体现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方面面,使党始终成为全

12、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才能真正实现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以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为根本。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认为,政党权威是政治认同的一种特定形态,是执政党普遍追求的目标。列宁在充分继承马克思恩格斯政党权威观基本要义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批判了自由主义、分散主义以及无政府主义等错误思潮,并结合俄国工人运动和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实际,系统论述了“权威”和“集中”在无产阶级革命中的重要地位,指明了“党的中央机关成为拥有广泛的权力、得到党员普遍信任的权威性机构,只有这样,党才能履行自己的职责”的领导原则。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苏联共产党之所以走向

13、“红旗落地”的境地,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削弱了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最终难逃分崩离析的命运。可见,无论何时弱化或者漠视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都会给党和国家带来巨大危害。党员干部必须将维护党中央权威视为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和重要组织原则,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毫不动摇地支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迅速而准确地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确保党的全面领导的严肃性与权威性。以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为核心。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对党的全面领导范围的规定。1942年9月1日,中央政治局在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党是无产阶级先锋队和无产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它应当领导一切

14、其他组织。”在愈益残酷与艰苦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对其他组织的领导,确保了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能够及时准确贯彻与执行到各根据地的工作中去,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坚实的组织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明确指出:“工、农、商、学、兵、政、党这七个方面,党是领导一切的。”这一论述不仅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规律的基本原理,同时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信仰与高度的自信。实践证明,坚持党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一切方面和所有领域的全面领导,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巨大制度优势,同时可以避免党的领导被弱化,进一步维护党的肌体健康,确保党始终具有蓬勃的生机与旺盛

15、的活力。以加强党对自身建设的领导为关键。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党的建设高度明确提出“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要求,充分体现出党中央统筹党的全面领导与全面从严治党的同步性与同构性的总体思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百年风雨中实现长期执政,究其根源在于党始终注重加强党内治理,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坚定决心、顽强意志、空前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党的建设取得了历史性、开创性成就,产生了全方位、深层次影响。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认识到,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是随着时间推移而自

16、然保持下去的,共产党员的党性不是随着党龄增长和职务提升而自然提高的。要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就必须加强党对自身建设的领导,以清醒的头脑与坚定的意志坚决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以崇高的信念与强大的信心提升党的全面领导的综合能力,从而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严格落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实践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这一要求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要在各方面各环节落实和体现。”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必须坚定不移坚持和贯彻党的全面领导,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维护党中央权威,旗帜鲜明做到“两个维护”。要将“两个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