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北京东城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七彩****3 文档编号:360064528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1.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北京东城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22北京东城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22北京东城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22北京东城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22北京东城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北京东城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北京东城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25 2022 北京东城初三二模 语 文 2022.6 学校_ 班级_ 姓名_ 教育 ID号_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 11页,共五道大题,22道小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教育 ID号。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和第 22 题前的方框内必须用 2B 铅笔填涂,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5.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卡交回。一、基础 运用(共 15 分)今年是“七七事变”爆发 85周年,学校组织参观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你所属的学习小组打算将实践成果汇集成册。1.有

2、同学搜集了下面材料,准备作为卷首语。百折不挠、_,历来是中国人民抵御各种艰难险阻的精神武器。当侵略者的铁蹄踏进神州大地的时候,中华儿女抱着必胜的信念,抛头颅,洒热血,奋起反抗,最终取得了抗战的伟大胜利。在前进道路上,我们仍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荆棘【甲】坎坷。我们要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矢志不渝,【乙】_而不舍地努力奋斗。历史与现实的相遇,总能激发出【丙】震 h n_人心的力量。让我们在历史的回望中,抚平曾经的【丁】创伤,收获心灵的洗礼、精神的升华。(1)这位同学不能确定方框处应填入成语,根据材料内容和提供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解释:形容意志坚强,不可动摇。(汉语成语大全)A.坚不可摧 B.艰苦卓

3、绝 C.坚忍不拔 D.举步维艰(2)根据材料内容,对【甲】【乙】【丙】【丁】四处词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甲】处“坎坷”读音“kn k”,在材料中意思为“坑坑洼洼,不平坦”。B【乙】处横线填“契”“锲”两个字均可,它们都有“雕刻”的意思。C【丙】处“震 h n”指参观纪念馆时人们内心受到强烈的冲击,竖心旁的“憾”与情绪有关,因此横线处应填入“憾”。D“创”读 chung时意思为“伤害,使受损伤”,【丁】处“创伤”形容战争带给人们的破坏或伤害,应读作“chung shng”。2.手册第一板块为“全民抗战情”,有同学建议手写这一名称。根据下面材料,说说你会选用什么字体书写并简要说明理由。面对侵

4、略,没有退路,唯有斗争。母亲送儿抗日、妻子送郎从军、工人冒险生产、商界捐钱捐物、学生深入敌后的感人故事,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人人抱定敢死之心,汇聚起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强大力量。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选自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石羚 文。有删节)2/25 3.在“抗日爱国诗”板块,同学们纷纷对我爱这土地一诗写下了个人感受。基于这首诗,选出词语或修辞使用恰当的一项。()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

5、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 11月 17 日 A.同学甲:诗人的这首诗就像一首轻快的乐曲,轻拂我的心房。B.同学乙:这首诗不拘泥于形式,长短不一,画面感很强,读来清丽厚实,具有强烈的美感。C.同学丙:第二诗节由歌唱者“鸟”转向“我”,表现了“我”的强烈痛苦,令人赏心悦目。D.同学丁:我们会向诗人艾青学习,继续为伟大的土地歌唱,为亲爱的祖国奋斗,为我们的民族奉献青春的力量!4.在“抗日名将路北京城的记忆”板块,有同学写了下面这段话,但不能确定文中两处横线应填入的内容,帮助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北京市以抗日英雄名字命名的张自忠路位于东城区,为平安大街的一段,

6、东起东四十条,西止地安门东大街,长 700 米。它原名“铁狮子胡同”,在中国近代史上见证了很多重要的历史时刻。2022 年,。如今,这条路传统风貌与现代气息相融合,道路中间有一条 3米宽的绿化隔离带这里春日西府海棠 ,夏日国槐绿荫如织,形成了独特的绿色生态景观。A.首都功能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将张自忠路收入 繁花似锦 B.张自忠路入选首都功能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 繁花似锦 C.张自忠路入选首都功能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 似锦繁花 D.首都功能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将张自忠路收入 似锦繁花 5.下面是结束语的部分内容,帮助完成各题。(1)将下面文字补充完整。中国人对祖国的热爱无处不在。从郦道

7、元用_中“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等语句间接表达对壮美山川的热爱,到_(诗人姓名)“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人去物非的历史感,而至清末鉴湖女侠秋瑾在满江红(小住京华)一词中“_,八年风味徒思浙”的低沉徘徊,无不彰显出他们的这种情感。(2)有同学对两处标点有疑问,帮助选择最恰当的一项。()3/25 抗战文化,是战火硝烟中的战鼓与呐喊,是不屈人民的愤懑与抗争。历史的硝烟虽已散去,但抗战文化仍然闪耀着熠熠光辉。它早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文化和精神的血脉 历久弥新,成为坚定文化自信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A.逗号 顿号 B.逗号 逗号 C.句号 顿号 D.句号 逗号 二、古诗文阅读(共 16

8、分)(一)(共 4分)6.默写。第(1)(3)题任选两题、第(4)题选择其中一位诗人的诗句作答,所有试题须按序作答。(1)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2)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_。(庄子北冥有鱼)(3)_,霜重鼓寒声不起。(李贺雁门太守行)(4)边塞风光在诗人的笔下千姿百态:王维使至塞上“_,_”写出了塞外风光的奇特壮丽;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两句一动一静、色彩对比鲜明,描写了边塞奇寒之景。(二)(共 5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塞上曲二首 其二(唐)戴叔伦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过零丁洋(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

9、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7.这两首诗皆在结尾表明诗人心志,但引出途径有差异。塞上曲二首 其二由“_”的场面描写引出诗人的壮志豪情;过零丁洋前三联将个人和国家联系在一起,表达了诗人_之情,最后以磅礴的气势收束全篇。8.有位已经在抗击新冠疫情前线奋战了几个月的医护人员,在别人劝他申请调回休息时,引用了塞上曲二首 其二中的“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两句诗来回应。他选用这两句诗是否合适?请简要说明理由。(三)(共 7分)阅读鱼我所欲也一文,完成下面小题。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

10、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4/25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

11、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9.古代汉语中有一词多义现象。如“加”在愚公移山“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中与“增”同义,意思是“增加”,在“万钟于我何加焉”中解释为“_”。“得”在桃花源记“林尽水源,便得一山”中意思是“_”,在“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中同“德”,解释为“感激”。10.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翻译:如果鱼和熊掌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舍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理解:用当时日常难得到的食物“鱼”“熊掌”进行类比,引出作者的主要看法。B.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

12、死者。翻译:由此得知,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糟糕的事。理解:通过前文正反两方面的假设推理分析,得出如此选择的缘由,仅是为了陈述“人皆有之”这个事实。C.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翻译:贤者宁愿死也不愿接受,现在为了住宅华美却接受了。理解:本句和后文“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句形成排比,加强了气势和情感,显示孟子说理义正词严的特点。11.根据短文及下面材料,在横线上填写恰当内容。兴元后,王师复振,贼虑变,遣将辛景臻、安华至其(指颜真卿)所,积薪于廷曰:“不能屈节,当焚死。”真卿起赴火,景臻等遽止之。希烈弟希倩坐朱泚(c)诛,希烈因发怒,使阉奴等害

13、真卿,曰:“有诏。”真卿再拜。奴曰:“宜赐卿死。”曰:“老臣无状,罪当死,然使人何日长安来?”奴曰:“从大梁来。”骂曰:“乃逆贼耳,何诏云!”遂缢杀之,年七十六。嗣曹王皋闻之,泣下,三军皆恸,因表其大节。淮、蔡平,子頵(yn)、硕护丧还,帝废朝五日,赠司徒,谥文忠,赙(f)布帛米粟加等。(新唐书 列传第七十八)兴元:唐德宗李适的年号,公元 784年。王师:朝廷的军队。希烈:指唐德宗时准宁节度使李希烈,叛唐,公元 784年初攻入大梁(今河南开封),称楚帝。朱泚,人名。无状:所行丑恶无善状。多作自谦之辞。使人:奉命出使的人。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都把“_”奉为人生准则。如上面这则材料中所述

14、的一代名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在反贼的威逼前,视死如归:_、_(概括做法)。他的忠直英烈与他的书法一样,世代敬之、传之。(每空不超过 5 个字)三、名著阅读(5分)12.学校读书会拟推出“汲取前进的力量名著推荐活动”,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部,向同学推荐并结合该书具体内容写出理由。(70-100 字)四、现代文阅读(共 24 分)(一)(共 7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 5/25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以下简称“纪念馆”)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年参观人数曾高达 800万人次。2020 年起,纪念馆虽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年均参观人数仍保持在 100 万以上。20

15、19 年至 2021年,纪念馆共收到观众留言 221939条,其中国内观众留言 220375条,境外参观者留言 1564条。统计显示,到馆参观留言观众年轻化特征明显。国内外留言观众平均年龄为 23 岁,其中 90 后留言观众占比最高且呈逐年增长趋势,90 后和 00 后留言观众总占比超过 80%,是毫无疑问的留言主体。留言观众覆盖学龄前儿童及中小学学生、大学本科及研究生、各类企事业单位职工、军人及政府公务人员等9 类群体。其中_。数据显示,“历史”“铭记”“和平”“中国”是国内外观众留言中的高频词。其中,表达“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留言高达 6.7万多条,成为留言最多的主题。纪念馆以大量的珍贵

16、历史照片、实物和影像资料,推动“南京大屠杀”从民族记忆上升为人类共同记忆2015年南京大屠杀档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近年来,纪念馆倾注心力,持续不断向世人传递“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声音。(万千和平声 满纸家国情,王然等文,解放军报2021.12.15.有删改)材料二 日前,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牵头,南京城市摄影队 10 位资深摄影师分成 10 个小组,为最后的 100位大屠杀幸存者拍摄影像资料。去年初,登记在册的幸存者尚有 124人。仅去年一年,就有 20 人相继离世。幸存者是活着的历史书,抢救性保护历史记忆刻不容缓。用影像资料控诉日军侵华罪行,为幸存者留下珍贵影像资料,就是为这段历史保全如山铁证。这些天,摄影队的工作人员还陆续奔赴江宁、栖霞等地拍摄幸存者的影像资料。在这高温酷暑天,背着沉重的相机包、三脚架,自带补光设备,还有黑白背景布,从一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家辗转到另一位幸存者的家,摄影师们付出很多,但他们都说:“这是很有意义的事,再辛苦也值!”(最后 100位幸存者留下影像,陈慧等文,文汇报2017.7.20.有删节)材料三 6/25 近年来,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