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北京朝阳区初三一模历史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七彩****3 文档编号:360064432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北京朝阳区初三一模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3北京朝阳区初三一模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3北京朝阳区初三一模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3北京朝阳区初三一模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3北京朝阳区初三一模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北京朝阳区初三一模历史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北京朝阳区初三一模历史试卷及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页/共11页 2023北京朝阳初三一模 历 史 2023.41本试卷共8页,共两部分。满分70分。考试时间70分钟。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8页,共两部分。满分70分。考试时间70分钟。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姓名和考号。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5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30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以下一组考古发现表明A.粟是当时最主要的农作物C.当时已经出现了早期

2、国家B.我国农业生产历史悠久D.农业生产广泛使用铁器2把秦汉时期作为完整的历史时期来看,是因为它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而且是在整个秦汉时期逐渐形成和完善的。以下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分封制度从形成到逐渐瓦解C.休养生息政策的实行与延续B.秦统一中国与秦朝的暴政D.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与加强3有历史学家说,北朝的强盛来自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重新形成统一大帝国的历史出口。他意在说明 A.北方的游牧民族内迁到黄河流域B.魏晋南北朝时期多民族政权并立C.南朝时南北方经济发展差距缩小D.民族交融为隋唐发展创造了条件4以下对右侧示意图解读正确的是 A.唐朝中外交往繁盛第2页

3、/共11页 B.北宋削弱地方权力C.元朝对边疆的有效管辖D.清朝加强对西藏的管理5明成祖朱棣之孙梁庄王的墓中出土有金锭(见右图)以及产自东南亚的红宝石、蓝宝石等。这些文物 A.证明明朝建立了遍布全国的驿站B.是郑和船队航海活动的重要佐证C.是郑和船队出海装载的主要货物D.反映了西方殖民者在亚洲的扩张6在西方国家向中国输入鸦片之前,大量白银流入中国。1830-1833年,在正当贸易中,英国输华商品总值775万两白银,而中国输英商品995万两。以上材料说明的是 A.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C.鸦片战争造成的影响B.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D.“三角贸易”的过程 7洋务运动以顺应历史潮流的变革开始,但因没有进一

4、步变革,违背历史潮流而结束。其中“进一步变革”指的是 A.推动制度进步C.开办民用企业B.引进军事工业D.维护封建统治8某班开展历史人物专题故事会,同学们分别讲述了戚继光、郑成功、邓世昌、左权等人的故事。这次故事会的主题应是 A.捍卫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斗争B.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C.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专制的斗争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9右侧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一次展览的海报。这次展览反映的历史事件 A.标志着西藏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B.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C.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D.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0

5、以下是我国各类出口物资所占比例表,数据表明 农产品和农产品加工品 工业产品和矿产品 其它.1952年 75%18%7%第3页/共11页 1957年 65%28%7%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取得发展C.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D.我国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11以下我国居民衣着方面的变化反映出 20世纪60-70年代 20世纪80年代以后 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数量有限,样式单 调,颜色是清一色的蓝、灰、黑,显示了统一 化、从众化的心理。服饰变得丰富多彩,不仅满足人们御寒 的需要,更是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 方式,求新、求美、求舒适成为时尚。社会经济的

6、发展 思想观念的解放 科学研究的进步 民族文化的传承A.B.C.D.12以下示意图反映出文艺复兴运动 A.继承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提倡人文主义C.以延续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为最终目的B.弘扬了中世纪文化D.持续了三百年之久13.1500年前后,改变的不仅是地理版图,更有人们的餐桌。美洲的玉米、东非的咖啡、中国的茶叶 在此之前,都是极具地方特色的消费品,此后,它们被欧洲人传送到世界各地。材料说明新航路开辟后 A.西欧的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得到发展B.欧洲列强加紧争夺殖民地和世界市场C.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D.欧洲与各大洲建立起直接的商业联系14甘蔗种植和蔗糖榨取需要大量劳动力。美洲适宜种植甘

7、蔗,上千万被贩卖到美洲的黑人奴隶因残酷劳动死于甘蔗种植园。有人说,自从有了糖的产业化,甘与苦就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欧洲文化对殖民地发展产生影响C.黑奴贸易为英国带来了巨额利润第4页/共11页 B.殖民掠夺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D.蔗糖的榨取由手工劳动转为机器生产15下表内容共同说明 英国 各种势力都认识到妥协的必要性,才有了“光荣革命”和君主立宪 美国 北美殖民地取得民族独立后,建立了联邦制共和国 法国 反动势力更顽固,国际环境更恶劣,因此通过暴力手段确立了共和政体 A.等级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B.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C.各国通过不同途径初步确立资本主义制度D.资

8、产阶级财富的增长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16右侧是1934年美国华盛顿星报上的一幅漫画,画面中枯萎的果树表示美国,在罗斯福的拯救下逐渐结满果实。罗斯福说“这是进化,不是革命。”漫画表达的是 A.美国生产过剩,面临严重经济危机B.经济大危机迅速席卷了资本主义世界C.美国政府调整农业政策,稳定农产品价格D.罗斯福新政是维护现有制度下作出的政策调整7英国首相丘吉尔著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共六册(见右图)。其中胜利与悲剧一册中回顾的主要史事有 A.九一八事变B.德军闪击波兰C.联合国家宣言签署D.美、英盟军诺曼底登陆18.1950年美国驻欧洲兵力8万人,1953年达到42.7万人。北约在1950年只有10

9、个师,不到1000架飞机,1951年增加到35个师,3000余架飞机。材料表明 A.美国控制欧洲经济C.美国实施冷战政策B.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取得最终胜利D.欧盟成立加快了欧洲一体化进程19以下主题和史实对应正确的是 主题 史实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萨拉热窝事件、巴黎和会 二战后世界的变化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杜鲁门主义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风云紧急(1919-1940年)最光辉的时刻(1940年)伟大的同盟(1941年)命 运 的 关 键 (1942-1943年)紧 缩 包 围 圈 (1943-1944第

10、5页/共11页 A.B.C.D.20以下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与发展示意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应分别填人图中 A.C.B.D.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材料分析题(共材料分析题(共4040分)分)21(11分)科技创新关乎国家前途,人民福祉。材料一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推选出“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85项,分为科学发现与创造、技术发明、工程成就三类。推选条件:一是突出原创性;二是反映古代科技发展的先进水平;三是对世界文明有重要影响。-摘编自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1)依据材料一,将以下科技发明创造分别填入相应类别。(2分,写序号,

11、多选、错选不得分)任选一项成就,结合一个推选条件,说明其入选理由。(2分,示例除外)都江堰 造纸术 大运河 罗盘(指南针)类别 科学发现与创造 技术发明 工程成就 成就 二十四节气、本草纲目分类体系、示例 本草纲目分类体系:本草纲目分类方法严谨,更加接近现代的科学认识。17世纪传入日本和朝鲜,后来陆续被翻译成法文、英文等多种文字。因此,符合第三个推选条件。材料二 有经济学家指出,技术创新经常能够创造新产业并生产新产品,推动经济发展。以下是英、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估值表。(单位:美元)时间 1820年 1850年 1870年 1913年 英国 1756 2362 3263-美国-1819 2457

12、 5307-整理自布鲁尼格等现代欧洲史第6页/共11页(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举例说明“技术创新能够创造新产业并生产新产品”。(2分,例如:人造纤维的发明,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概括英、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的共同趋势,并分别说出两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的历史背景。(3分)材料三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中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为全球第11位,较2012年跃升23位。中国进入全球百强的科技集群数量达21个,比2017年增加14个,居全球首位。2022年前10个月,我国一般公共预算中科学技术支出超过7000亿元,同比增长8.8。-摘编自2022年12月25日经济日报(

13、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中国科技创新发展情况的认识。(2分)22(9分)文人文艺时代 材料一 唐宋期间具有代表性的328位文人移动轨迹 词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是音乐和诗歌结合的产物,具有可唱性和娱乐功能。南渡后的宋代社会进入稳定发展时期,社会服务行业和场所进一步发展,如“瓦子”“勾栏”。商业城市的发展,市民阶层壮大,都对文学的娱乐性提出了更大需求。-依据应申等基于唐宋文人足迹集聚性分析的中心文化城市变迁整理(1)依据材料一,比较从唐朝前期到南宋时期代表性文人移动轨迹在主要方位上的变化,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变化原因。(2分)说明宋词在南宋时期进一步发展的原因。(1分)材料二 唐朝科举考试中的

14、进士科备受青睐,其录取标准以诗赋为主。吟诗作赋成为当时的一种风尚,出现了李白、杜甫、王维等诗歌巨匠。元朝统治者不重视科举考试,大批儒生求仕无门,走上同民间艺人结合的道路,将自己的文化知识和创作才能贡献给面向大众的通俗文艺,有力地推动了元代文学的发展。-摘编自张敏论科举制度影响下古代文学的发展(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写出元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形式。(1分)分别说明唐朝、元朝科举制第7页/共11页 的变化对当时文学发展的影响。(2分)材料三战争与和平是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的一部历史小说,创作于1863-1869年,此时的俄国正处于大变革时期。小说再现了1812年俄法战争前后的历史事件。小说中的主

15、要人物俄国贵族安德烈,在自己的田庄里解放了300名农奴,使他们成为自由劳动力。作者借此表达了对解放农奴的支持。(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写出俄国历史上将“解放农奴”付诸行动的历史事件并说明其对俄国历史发展的影响。(2分)综合以上材料,说说文艺作品与社会发展的关系。(1分)23(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一位同学将学校阅览室的部分书籍按历史时期进行了分类:时期 书籍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帝制的终结 共和肇始 1915-1923年 新青年文选 A 开天辟地 1924-1936年 国民革命与北伐战争 1927:生死转折 星火燎原 1931-1945年 华北敌后-晋察冀 B 1946-1

16、949年 两种命运的决战 C(1)将以下书籍按历史时期进行分类,填入材料相应位置。(3分,写序号)写出一位新青年文选中文章的作者。(1分)民族存亡的搏斗大决战:人民解放军战略决战的胜利一个国家的青春记忆-重返五四现场(2)任选材料中一个时期(示例除外),结合相关书名概括一个时代主题,并运用两个及以上史实对主题进行说明。(6分。要求:主题恰当,史实准确,能说明与主题的关系)示例 时期:1915-1923年;主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说明: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第8页/共11页 24(10分)北京地区手工业的发展 材料一北京地区考古发现的青铜器(部分)房山琉璃河燕国都城遗址出土了大量青铜器,有食器、酒器、水器、兵器等,还发现了青铜冶铸的手工作坊,有陶模、陶范和铜渣。延庆地区出土的西周大铜釜以及里面的铜勺、铜刀等,具有北方游牧民族特点。同时出土的铜斧、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