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京市中考地理真题及答案解析

上传人:七彩****3 文档编号:360064325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1,016.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北京市中考地理真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9年北京市中考地理真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9年北京市中考地理真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9年北京市中考地理真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9年北京市中考地理真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北京市中考地理真题及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北京市中考地理真题及答案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 年北京市中考地理试卷年北京市中考地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40 分)本部分分)本部分 4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 分,共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分析】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作成地球模型,这就是地球仪。地球仪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之一。【解答】解:地球仪可以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故 A 正确。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无法通过地球仪看到这个过程;故 B 错误。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尺缩小

2、,制作的地球模型,无法精准测量山地的海拔,无法直接读出地球的半径和表面积;故 C、D 都错误。根据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地球仪和地球运的相关知识,理解解答即可。如图为小明同学观赏“金光穿洞”后发的朋友圈截图和他手绘的颐和园游览图。读图,完成第 26 题。2【分析】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他们都有特定的含义。我们只有认识各种天气符号,才能看懂天气预报,才能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解答】解:由题可知,观赏“金光穿洞”需要在晴天进行。A 天气符号为小雨;B 天气符号为晴天;C 天气符号为小雪;D 符号为雾。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用

3、的天气预报符号的解读,牢记即可。3【分析】地理常识是学习地理的基础,涉及面广泛而多种多样,平时要注意积累。【解答】解:谐趣园在颐和园北部,离桥洞较远,在十七孔桥上无法观赏到桥下全部桥洞的“金光”;通过小明朋友圈的内容可知,拍摄时“太阳快要落山了”,时间不在中午;朋友圈的内容中,拍摄时“太阳快要落山了”,时间为傍晚。故选:D。【点评】该题以小明同学观赏“金光穿洞”景观为背景,主要考查识图能力。4【分析】“金光穿洞”需要特走时间和特定地点才能形成;与地球的自转、公转及天气有关。【解答】解:该题以小明同学观赏“金光穿洞”景观为背景,主要考查地球运动和天气有关的知识;通过题目和所学可知,“金光穿洞”现

4、象与地球的自转和地球的公转有关;观赏“金光穿洞”需要在晴天的天气情况下进行;故选项 A 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地球自转、公转和天气对“金光穿洞”现象的形成有关,理解记忆解答。5【分析】北京,位于华北平原,东南距渤海约 150 千米,面积 16800 多平方千米。民国时期,称北平。新中国成立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简称“京”,现为中国四个中央直辖市之一,全国第二大城市及政治、交通和文化中心。【解答】解:通过题目 和所学可知,颐和园是世界文化遗产,符合北京城市职能中的文化中心。故选:B。【点评】该题以小明同学观赏“金光穿洞”景观为背景,主要考查北京城市职能的相关知识。6【分析】

5、该题以小明同学观赏“金光穿洞”为背景,主要考查地图阅读的相关知识。【解答】解:读图可知,通过阅读材料及图片信息可知,新建宫门距离十七孔桥最近,所以应该把导航目的地设置为新建宫门;故选项 C 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图阅读的相关知识,读图解答即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诗仙”李白不仅是浪漫主义诗人,也是个“旅行者”。在旅行过程中写下了许多美丽的诗篇。如图为李白行走足迹示意图。读图,完成第 79 题。7【分析】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平原、高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我国北靠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面向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显著,使得我国东部形成

6、了典型的季风气候区。【解答】解:阅读材料及图片信息可知,李白行走的足迹多在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多在我国季风气候区,足迹地跨秦岭一淮河南北两大地区;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地区;故选项 B 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以“李白行走足迹示意图”为背景,主要考查中国地理的相关知识。8【分析】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最后注入东海,全长 6300 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线分别是:宜昌、湖口;长江上游奔流于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落差大,江流湍急,水能资源十分丰富。【解答】解:通过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可以得出此诗句描绘的地区为长江三峡,位于长江中上游地区。

7、故选:A。【点评】该题主要以“李白行走足迹示意图”为背景,主要考查中国河流的相关知识。9【分析】我国共有 34 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 23 个省、5 个自治区、4 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解答】解:诗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中的“蜀”是四川省的简称,由此可判定,该诗句反映的是四川省的地形崎岖。山西省简称晋,云南省简称云或滇,贵州省简称贵或黔。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省区的概况,理解解答即可。如图是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人口问题或人口政策的一组漫画。读图,完成第 1012 题。10【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

8、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 2010 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 13.7 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 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答】解:通过材料和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过快,为了缓解该问题,故当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孩子。故选:D。【点评】该题以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人口问题或政策的漫画为背景,主要考查人口问题。11【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 2010 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 13.7 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 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答】解:

9、根据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过快,因此将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孩子;现阶段由于人口老龄化问题西题,为了缓解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故正确顺序为 acdb。故选:A。【点评】本题以中国不同时期的人口问题或政策的漫画为背景,主要考查人口问题及对应政策的变化过程。12【分析】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2015 年 10 月 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其目的就是为应对当前

10、出现的人口问题,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解答】解:人口政策不仅能解决人口增长问题,还可解决其他相关人口问题,人口政策的制定应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人口发展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人口增长育应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故选:D。【点评】该题以中国不同时期的人口问题或政策的漫画为背景,主要考查人口政策的知识。我国国家公园的设立旨在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推进自然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其代表国家形象,展现中华文明,还可以开展环境教育。如图为日前我国启动的 10 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分布图。读图,完成第 1314 题。13【分析】中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

11、域。在中国地图上,按照秦岭淮河线、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把中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解答】解:北方地区四季分明与国家公园的建立并无直接关系;据图可知,青藏地区国家公园面积最大,并非南方;据图可知,三江源国家公园位于地势最高的青藏地区;据图可知,大熊猫国家公园位于南方地区。故选:C。【点评】该题以国家公园的设立为背景,主要考查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相关知识。14【分析】旅游业包括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两个部分。两者由于接待对象不同而有所区别,但其性质和作用是基本一致的。旅游业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

12、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通过旅游使人们在体力上和精神上得到休息,改善健康情况,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解答】解:根据材料“我国国家公园的设立旨在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推进自然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还可以开展环境教育”可知,国家公园的设立并非为了发展旅游业增加收入,而是为了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可以推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作为开展环境教育的基地等。故选:B。【点评】该题以国家公园的设立为背景,主要考查国家公园设立的意义。如图为清明上河图的苏绣作品(局部),反映了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的繁华风貌。读图,完成第 1517 题。15【分析】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

13、聚落。从规模上看,聚落有大有小,大到人口上千万的巨型都市,小到只有几十个人的村庄。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它们具有不同的景观特色。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乡村和城市。乡村是人口规模不大,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解答】解:图中商铺、熙熙攘攘的人群等景观符合城市聚落的特点,且根据材料“北宋都城”可知,图中景观反映的是城市聚落。故选:A。【点评】该题以清明上河图为背景,主要考查聚落的相关知识,读图理解答题即可。16【分析】依据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分析解答。【解答】解:据图可知:该地区多依靠河流进行运输,水流平稳、航运发达,故

14、 A 正确该地区人口密集、商业繁荣,故 B 错误;该地区地势平坦,高低落差小,水流平稳,故 C 错误;该地区地处河南开封,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雨,故 D 错误。故选:A。【点评】该题以清明上河图为背景,主要考查人类聚落形成条件的知识和识图能力。17【分析】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工业为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提供生产所必需的各种原材料、能源和技术装备,也为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生活资料。各地区应根据当地的自然资源条件、人口和劳动力状况、市场因素以及现有经济基础等来发展工业。【解答】解:江苏属于南方地区,植桑养蚕,有苏绣所需的原料优质蚕丝,D 正确;苏绣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反映

15、的内容众多,例如:人物、植物、动物等,不能体现出西北大漠的地域特点,也并非都反映了江南水乡的景观,蒙古族集中分布于西北地区,ABC 不准确。故选:D。【点评】该题以苏绣为背景,主要考查四大地理区域的相关知识。2018 年 8 月,堪称“世界最强芯”的新一代“中国芯”以六项世界第一震惊全球。目前,“中国芯”已在通讯等领域应用。芯片是半导体电子元器件的统称,在现代电子与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如图为我国在建主流芯片项目的投资比重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第 1820 题。18【分析】高新技术产业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很高,产品更新换代快。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

16、技术开发区的形式分布,大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东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速度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当前,从地区布局上看,我国已初步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等各具特色的高技术产业带。【解答】解:据材料可知,“中国芯”以六项世界第一震惊全球以及在电子与信息技术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说明其技术含量高,科技比重大,属于高新技术产业。故选:D。【点评】该题以“中国芯”为背景,主要考查工业的分类。19【分析】长江三角洲:中国长江和钱塘江在入海处冲积成的三角洲。包括江苏省东南部和上海市,浙江省东北部。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是中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解答】解:据图可知,占比最大的城市有上海、成都、南京、无锡、武汉等,这些均属于长江沿岸地带。故选:C。【点评】该题以“中国芯”为背景,主要考查区域定位的知识和读图能力。20【分析】高新技术产业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很高,产品更新换代快。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形式分布,大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东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速度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当前,从地区布局上看,我国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