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上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四课时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大单元教学设计 课时教案

上传人:水*** 文档编号:360063359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2.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六年级上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四课时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大单元教学设计 课时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科版六年级上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四课时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大单元教学设计 课时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科版六年级上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四课时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大单元教学设计 课时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科版六年级上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四课时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大单元教学设计 课时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科版六年级上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四课时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大单元教学设计 课时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六年级上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四课时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大单元教学设计 课时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六年级上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四课时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大单元教学设计 课时教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单元微小世界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材版本教科版(2017)单元(或主题)名称微小世界单元主题在我们的感觉器官中,眼睛能收集到比其他感官更丰富的信息,尽管如此,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约0.1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的微小世界是什么样的呢?它们能告诉我们哪些自然界的奥秘?它们与我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关系?课标要求1.核心概念: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技术、工程与社会2.学习内容:(1)5.2.地球上存在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不同类型的生物: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微生物(如酵母菌、霉菌、病毒),举例说出感冒、痢疾等疾病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2)5.3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初步学会使

2、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知道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 (3)12.1技术与工程创造了人造物,技术的核心是发明,工程的核心是建造:知道发明会用到一定的科学原理,很多发明可以在自然界找到原型。3.学业要求:(1)初步认识微生物及其对人类的影响,初步认识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2)能使用显微镜观察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形态;(3)能说出技术与工程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提高生产效率或工作效率的作用。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微小世界”。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神奇的未知世界,能引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将在这个世界中看到很多日常生活中未曾关注或不易观察到的微小物体。教材按照人类观察工具的不断发展和观察视野

3、的不断扩大这条线索编写,引导学生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并能使用放大镜、显微镜不断扩展视野,从微小的物体到生物的细胞,再到水中微小的生物,去发现微小世界的奇妙。本单元共设置7课时,有放大镜怎样放得更大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微生物与健康。教材的编排逻辑是这样的:首先是了解放大镜和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然后显微镜观察细胞和微生物,最后了解微生物与人们健康关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情分析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放大镜并不陌生,从一年级就开始接触,知道放大镜有放大功能,大多数学生也会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但对放大镜镜片结构特点知之甚少。至于显微镜及其功能,

4、有的学生听说过,但又仅仅停在表象,还不了解其结构和使用方法。从放大镜到光学显微镜再到电子显微镜,观察工具的不断发展,学生观察视野不断扩大,会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单元目标1.科学观念:(1)放大镜和显微镜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能看到物体更多细节。(2)放大镜又叫凸透镜,镜片透明,中央厚边缘薄,放大倍数与凸度有关。(3)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生物细胞是多种多样的。(4)微生物也具有生物的特征,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2.科学思维:(1)通过比较、分析、概括等方法,发现放大镜镜片、光学显微镜中目镜和物镜的构造与功能,认识生物细胞基本特点和多样性。(2)能把观察到的现象转化为证据来分

5、析水中微小的生物也具有生物的特征。(3)运用列举、查阅等方法,了解微生物与人们健康关系。3.探究实践:(1)在了解放大镜特点的基础上,使用身边材料制作一个放大镜。通过调节两个凸透镜,能制作出一个能清晰呈现物体放大图像的简易显微镜。(2)在老师指导下,制作玻片标本,在显微镜下观察表皮细胞、以及各种生物细胞和水中微生物,并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记录和描述观察结果。4.态度责任:愿意主动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想法,体验到工具的发明和进步使人类的视野不断扩大和深入,发现了更多的自然奥秘,对微小世界的探索产生浓厚的兴趣。单元结构化活动洋葱表皮细胞 更多生物细胞 微生物具有生物特征镜片特点:透明 中央

6、厚四周薄细胞是构成生命体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放大倍数与凸度关系: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结构:目镜 调节旋钮 载物台 物镜 反光镜使用方法:安放 对光 上片 调焦 观察身边微小物体微生物与健康关系观察自制简易显微镜:两凸透镜平行放置,上下移动微小世界显微镜放大镜达成评价1.围绕课时学习目标(1)关注课堂问题预设与学生课堂反馈表现(2)作业设计与学生答题正确率的及时分析(3)对观察工具的使用、微小世界探究的测试性评价2.围绕单元和主题目标(1)分层设置单元测试(2)鼓励学生利用观察工具拓展更多方面,有条件的制作观察小报。单元课时课型规划课时课型课时内容课时目标(单元目标分配)课时学习任务(或问题)(

7、一般1-2个)达成评价1观察课放大镜知道凸透镜镜片特点和凸透镜放大倍数与凸度关系观察比较不同镜片,了解放大镜的特点使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一个放大镜 凸透镜镜片中央厚四周薄。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1观察课怎样放得更大知道两个凸透镜平行组合、上下移动能使图像放得更大调节两个凸透镜,制作出一个能清晰呈现物体放大图像的简易显微镜观察显微镜是由目镜、调节旋钮、载物台、物镜和反光镜组成。知道组合凸镜相当于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1观察课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能正确使用放大镜,知道图像越大,视野越小。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观察身边微小物体,能用图文结合方式将自己发现记录和描述出来知道显微镜使用步骤:安放、对光、上片、

8、调焦、观察。知道图像越大,视野越小。1观察课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了解洋葱表皮细胞结构特点在教师指导下,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在显微镜下,使用图画和文字方式记录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掌握玻片标本制作步骤:取片-滴水-展平-盖片-染色-吸水知道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1观察课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知道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用显微镜观察各种生物细胞,画图记录显微镜下生物细胞,会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知道大多数生命体是由细胞构成的,构成生命体的细胞多种多样。1观察课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知道微生物也具有生物特征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制作水中微小生物的玻片标本;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记录它们

9、的形态和行为特征 知道蘑菇和木耳是生活中可以直接看到的微生物。知道微生物是生物,具有有运动、排泄、需要食物甚至会繁殖等特征。1讨论课微生物与健康知道微生物与健康息息相关查阅、整理、归类资料,知道微生物在自然界总广泛存在,它与我们健康密切相关 知道微生物对人们的健康有利也有害。第四课时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科学观念知道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2.科学思维用比较的方法,认识植物细胞的特点。3.探究实践:(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2)在显微镜下,能使用图画和文字的方式记录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4.态度责任:体验到工具的发明和进步使人类的视野不断扩大和深入,发现

10、了更多的自然奥秘,增进学生探索微小世界的兴趣。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尝试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并用显微镜进行观察。难点:用图画和文字记录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三、评价任务 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对学生制作的每一步,只要正确及时鼓励,表现优秀的给5星。2.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1)抢答既快又准得5星,否则不得星。(2)实验观察过程中,发现学生优点及时表扬鼓励。(3)在研讨中,每回答对一道题得5星,打错不得星。四、教学过程能采用不同方法学习活动设计意图效果评价(一)情境导入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能观察到更微小的物体。听说过细胞吗?关于细胞我们知道些什么?细胞是什么样子的呢?预测学生回答

11、:(1)细胞很小,肉眼看不到;(2)克隆羊就是用羊身上的细胞培育的;(3)人身体有白细胞、红细胞通过问题回答,监测学生前概念。教师观察学生的活动参与程度及回答,给与学生及时的鼓励。(二)探究活动评价活动一: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必须薄而透明,对因较厚而不便于观察的物体,需要制作玻片标本。洋葱是不透明物体,观察洋葱表皮细胞需要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怎么制作?教师指导学生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 学生活动:1.说出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需要的材料和工具名称。预测:洋葱、小刀、清水、滴管、镊子、碘酒、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和培养皿等。2.参照教材制作步骤说出制作步骤。

12、预测:取片-滴水-展平-盖片-染色-吸水3.按照老师的指导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提示学生注意:不要用摸过洋葱的手揉眼睛。预设学生制作过程:(1)取片把洋葱鳞茎切成两半,掰下其中一块,注意不要弄掉内表皮;在内表皮上用小刀轻轻划一个指甲大小的“井”字;用镊子撕取“井”字中间的表皮。(2)滴水在一块干净的载玻片中间滴一滴清水。(3)展平用镊子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到载玻片的水滴中央,标本要平展开,不能折叠。(4)盖片用镊子夹取盖玻片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放盖玻片时,先放一侧,再慢慢放下另一侧,不要有气泡。(5)染色 在盖玻片一侧的边缘滴一滴稀释的碘酒。(6)吸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让碘酒尽量

13、渗进洋葱表皮细胞。4.教师检查学生玻片标本制作是否合格,并予以指正。评价活动二: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1.学生抢答,比一比,谁回答得既快又准:显微镜使用基本步骤是怎样的?预设: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2. 学生活动:两人一组,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用图和文字记录我们的发现,记录在活动手册上。学生展示活动记录。洋葱表皮细胞(画出示意图)特点3、组织学生研讨 (1)我们看到的洋葱表皮结构是怎样的? 预设:洋葱表皮细胞的形状,像一个个小房子;洋葱表皮细胞内有小黑点细胞核;洋葱表皮细胞的数量很多。(2)我们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结构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预设:细胞像一个个小房子,有规律的排布,每一个细胞中都有一

14、个小黑点细胞核。(3)阅读教材图文资料,我们看到的洋葱表皮细胞跟罗伯特胡克观察到的细胞有什么相同与不同?预设:胡克发现的是死亡的细胞,没有细胞核;我们发现的是活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核;它们的形状、大小也不相同。活动一: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学会正确制作玻片标本。活动二:巩固显微镜使用方法,知道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总结归纳洋葱表皮细胞的形状、结构特点等。活动一:考查学生能否正确制作玻片标本,在制作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活动二:通过抢答,了解学生对显微镜使用步骤是否牢记在心。在实验中,考察学生能否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能否记录细胞,能否发现细胞的结构、形状特点。在与资料的对比阅读中,能否发现自己观察的细胞与胡克的异同。同时,完成课堂活动评价。(三)知识总结学生自主设计思维导图,总结归纳知识点。帮助学生学会设计思维导图,通过导图总结归纳本节课内容教师考察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及时给予评价。四、成果集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