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大理市实验中学高二数学理知识点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355101997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69.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大理市实验中学高二数学理知识点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云南省大理市实验中学高二数学理知识点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云南省大理市实验中学高二数学理知识点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云南省大理市实验中学高二数学理知识点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云南省大理市实验中学高二数学理知识点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大理市实验中学高二数学理知识点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大理市实验中学高二数学理知识点试题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省大理市实验中学高二数学理知识点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1. 对于使f(x)M恒成立的所有常数M中,我们把M的最小值叫做f(x)的上确界若a0,b0且ab1,则的上确界为()A. B C. D4参考答案:B2. 已知平面内有一点,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则下列点中,在平面内的是( )A. B. C. D.参考答案:A略3. 函数f(x)=sinx在区间a,b上是增函数,且f(a)=-1,f(b)=1,则sin的值为A1 B C-1 D0参考答案:D略4. 点P在曲线上,若存在过点P的直线交曲线C于A点,交

2、直线于B点,且满足,则称P点为“二中点”,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曲线C上的所有点都是“二中点” B.曲线C上的仅有有限个点是“二中点” C.曲线C上的所有点都不是“二中点” D.曲线C上的有无穷多个点(但不是所有的点)是“二中点”参考答案:D略5. P为ABC所在平面外的一点,且PA、PB、PC两两垂直,则下列命题PABC PBAC PCAB ABBC,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3B2C1D0参考答案:A略6. 已知函数的定义域是,关于函数给出下列命题:对于任意,函数是上的减函数;对于任意,函数存在最小值;存在,使得对于任意的,都有成立;存在,使得函数有两个零点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A B

3、C D参考答案:C7. 设函数在定义域内可导,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导函数的图象可能是( )A. B. C. D. 参考答案:C【详解】试题分析:原函数的单调性是:当x0时,增;当x0时,单调性变化依次为增、减、增故当x0时,f(x)0;当x0时,f(x)的符号变化依次为+、-、+考点: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8. 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A若B直线为异面直线的充要条件是直线不相交C“是“直线与直线互相垂直”的充要条件D若命题,则命题的否定为:参考答案:D9. 已知函数f(x)=sinx+lnx,则f(1)的值为()A1cos1B1+cos1Ccos11D1cos1参考答案:B【考点】导数的加

4、法与减法法则【分析】求函数在某点处的导数值,先求导函数【解答】解:因为f(x)=cosx+,则f(1)=cos1+1故选B10. 关于函数的四个结论:最大值为;最小正周期为;单调递增区间为;图象的对称中心为其中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参考答案:A略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 求函数在区间上的值域为 .参考答案:略12. 若在上是减函数,则的取值范围是_参考答案:略13. 若幂函数的图像经过点,则参考答案:14. 过点可作圆的两条切线,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参考答案:或15. 已知命题_.参考答案:;16. 由红、黄、蓝三套卡片,每套五张,分别标有一个字母A

5、、B、C、D、E,若从这15张卡片中,抽取5张,要求字母各不相同且三色齐全,则不同的取法有种。参考答案:15017. 设为两个事件,若事件和同时发生的概率为,在事件发生的条件下,事件发生的概率为,则事件发生的概率为 参考答案: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 已知:以点为圆心的圆与轴交于点,与轴交于点,其中为原点()求的面积;()设直线与圆交于点,若,求圆的方程参考答案:解:(), 设圆的方程是 2分 令,得;令,得 4分 6分()垂直平分线段 ,直线的方程是 ,解得: 8分 当时,圆心的坐标为, 此时到直线的距离,圆与直线相交于两点 k*s

6、*5u10分当时,圆心的坐标为,此时到直线的距离圆与直线不相交,不符合题意舍去 圆的方程为 12分19. 过直角坐标平面xOy中的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F作一条倾斜角为的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A、B两点(1)求直线AB的方程;(2)试用p表示A、B之间的距离;(3)当p=2时,求AOB的余弦值参考公式:(xA2+yA2)(xB2+yB2)=xAxBxAxB+2p(xA+xB)+4p2参考答案:【考点】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专题】计算题【分析】(1)根据所给的抛物线的方程写出抛物线的焦点坐标,又有所给的直线的倾斜角得到这条直线的斜率,由点斜式写出直线的方程,整理成最简

7、形式(2)要求两点之间的距离,首先要把直线与抛物线方程联立,整理出关于x的方程,根据根和系数之间的关系,和抛物线的定义,写出结果(3)根据所给的p的值,写出具体的直线的方程,把直线的方程和抛物线方程联立,利用韦达定理,写出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利用余弦定理写出要求的角的余弦值,得到结果【解答】解:(1)由题意知焦点,过抛物线焦点且倾斜角为的直线方程是,即xy=0,(2)由?|AB|=xA+xB+p=4p(3)由?x26x+1=0?xA+xB=6,xAxB=1. =AOB的大小是与p无关的定值【点评】本题考查直线与圆锥曲线之间的关系,实际上这种问题在解题时考虑的解题方法类似,都需要通过方程联立来解

8、决问题,注意本题中抛物线还有本身的特点,注意使用20. 7个人按如下各种方式排队照相,有多少种排法?(必须计算出结果)()甲必须站在正中间;()甲乙必须站在两端;()甲乙不能站在两端;()甲乙两人要站在一起参考答案:【考点】D9:排列、组合及简单计数问题【分析】()分2步进行分析:1、甲必须站在中间,分析可得这个人只有1种站法,2、将剩余的6个人将全排列,安排在其他6个位置,由分步计数原理计算可得答案;()()先安排甲乙、再安排剩余的5个人;()分2步进行分析:1、由于甲乙必须排在一起,用捆绑法将将甲乙看成一个整体,考虑甲乙之间的顺序,2、将这个整体与其他5人进行全排列,由分步计数原理计算可得

9、答案【解答】解:()根据题意,甲必须站在中间,则甲只有1种站法,将剩余的6个人将全排列,安排在其他6个位置,有=720种情况,则甲必须站在中间的排法有1720=720种;()甲乙必须站在两端,先安排甲乙、再安排剩余的5个人,有种;()甲乙不能站在两端,先安排甲乙、再安排剩余的5个人,有种;()某2人必须排在一起,将这2人看成一个整体,考虑2人之间的顺序,有A22=2种情况,将这个整体与其他5人进行全排列,有A66=720种情况,则某2人必须排在一起的排法有2720=1440种【点评】本题考查排列、组合的运用,解题的关键正确理解题意的要求,选择相应的方法21. 甲、乙两人参加某电视台举办的答题闯

10、关游戏,按照规则,甲先从6道备选题中一次性抽取3道题独立作答,然后由乙回答剩余3道题,每人答对其中2题就停止答题,即为闯关成功。已知6道备选题中,甲能答对其中的4道题,乙答对每道题的概率都是。()求甲、乙至少有一人闯关成功的概率;()设乙答对题目的个数为,求的方差;()设甲答对题目的个数为,求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参考答案:解:()设事件A:甲、乙至少有一人闯关成功 ()由题意,所以 () 所以的分布列为: 12略22. 求证ab+bc+cd+daa2+b2+c2+d2并说出等号成立的条件参考答案:证明:ab+bc+cd+da(a2+b2+c2+d2)2 a2+2b2+2c2+2d2 2ab2bc2cd2da= (a-b)2+(b-c)2+(c-d)2+(d-a)20,当且仅当a=b=c=d时,等号成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