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北省沧州市榆林庄中学高二化学摸底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353882617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5.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河北省沧州市榆林庄中学高二化学摸底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2年河北省沧州市榆林庄中学高二化学摸底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2年河北省沧州市榆林庄中学高二化学摸底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2年河北省沧州市榆林庄中学高二化学摸底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2年河北省沧州市榆林庄中学高二化学摸底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河北省沧州市榆林庄中学高二化学摸底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河北省沧州市榆林庄中学高二化学摸底试卷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河北省沧州市榆林庄中学高二化学摸底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一组镍氢电池能使一台试运行的混合动力公交车两年内跑10万公里。大功率镍氢动力电池及其管理模块,是国家“十五”863计划电动汽车重点专项中的一项重要课题。我国镍氢电池生产技术居世界先进水平。常见的镍氢电池的某极是镍氢合金LaNi5H6(LaNi5H6中各元素化合价均为0 ),电池反应通常表示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储氢合金作正极 B.充电时储氢合金作阳极C.充电时阳极周围c(OH-)增大 D.放电时负极反应是参考答案:D略2

2、. 在相同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必然相等的是( )A溶质的物质的量 B溶质的质量分数 C溶质的质量 D溶质的微粒数参考答案:A略3. 常温时,将V1mL c1 molL的醋酸滴加到V2mL c2 molL的烧碱溶液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若V1=V2,且混合溶液pH7,则必有c17,则混合溶液中c(Na)c(CH3COO)D若混合溶液的pH=7,则混合溶液中c(Na)=c(CH3COO)+c(CH3COOH)参考答案:B略4. 在理论上可用于设计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 A2Al(s)十2NaOH(aq)+2H2O(1)2NaAlO2(ag)+3H2(g);H 0 CCaC2(s)+2H2O

3、(1)Ca(OH)2(s)+C2H2(g);H 0参考答案:A5. 现有某化学式为C3H6O2的有机物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三个峰,峰面积之比为321,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不可能是( )A.CH3CH2COOH B.CH3COOCH3 C.HCOOCH2CH3 D.CH3COCH2OH参考答案:B6. 用铂电极电解足量某金属的氯化物(MCl2)溶液,当收集到1.12L氯气(标况),阴极增重3.2g,则该金属的摩尔质量是 ( )A64 B32 C 64 g/mol D32 g/mol参考答案:C7. 以下气体因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作用引起中毒的是()ACO2 BCO CNO2 DSO2参考答案:B考点

4、: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 专题:糖类与蛋白质专题分析:一氧化碳能和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氧气失去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引起中毒解答:解:A二氧化碳无毒,故A错误; B一氧化碳有毒,它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导致体内组织器官严重缺氧而死亡,故B正确;C二氧化氮的毒作用主要是损害深部呼吸道,故C错误;D二氧化硫对眼和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吸入高浓度二氧化硫可引起喉水肿、肺水肿、声带水肿及(或)痉挛导致窒息SO2还会导致糖及蛋白质的代谢障碍,从而引起脑、肝、脾等组织发生退行性变,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一氧化碳的毒性,题目难度不大,平时学习中注意积累、把握好常见气体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即

5、可正确解答本题8. 在标准状况下有一定量的气体如下:6.72L CH4、3.011023个HCl分子、13.6g H2S、0.2mol NH3,下列对这四种气体的关系从大到小排列的组合中正确的是a体积: b 密度:c质量: d氢原子个数:A、abc B、bcd C、abc D、abcd 参考答案:D略9. 天然维生素P(结构如图,其中烃基R为饱和烃基)存在于槐树花蕾中,它是一种营养增补剂。关于维生素P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分子中有三个苯环C1mol维生素P可以和4molNaOH反应 D维生素P与溴水反应时1mol维生素P可以消耗6molBr2 参考答案:B略10.

6、下列反应的有机产物,肯定是一种的是( )A异戊二烯()与等物质的量的Br2发生加成反应B2氯丁烷()与NaOH溶液共热发生反应C甲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硝化生成一硝基甲苯的反应D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氯气的混和气体长时间光照后的产物参考答案:B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l比Fe活泼 BFe不与H2O反应C钠在FeCl3溶液中可置换出铁 D铁在CuCl2溶液中可置换出铜参考答案:AD略12. 某温度下,反应2N2O54NO2O2开始进行时,c(N2O5)0.040 8 mol/L。经1 min后,c(N2O5)0.030 mol/L。则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为() Av(N2O5)1.810-4 m

7、ol/(Ls) Bv(N2O5)1.0810-2 mol/(Ls)Cv(NO2)1.810-4 mol/(Ls)Dv(O2)1.810-4 mol/(Ls)参考答案:A13. 下列化学用语的表达方式正确的是( )乙酸乙酯的结构简式:CH3CH2COOCH2CH3 CO2分子的结构式:O=C=O 乙烯的实验式:C2H4 S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葡萄糖结构简式:C6H12O6 CH4Si的结构式: 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只有 参考答案:A略14. 右图有机物的正确命名为A3,3-二甲基-4-乙基戊烷 B3,3-二甲基-2-乙基戊烷C2,3,3-三甲基已烷 D3,3,4-三甲基已烷参考答案:D略15

8、. 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Y,发生反应。反应达到平衡时,Y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温度、气体体积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气体体积/Lc(Y)/molL1温度/1241001.000.750.532001.200.900.633001.301.000.7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 B温度不变,压强增大,Y的质量分数减少CQ0 D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参考答案:B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有机物A可由葡萄糖发酵得到,也可从酸牛奶中提取。纯净的A为无色粘稠液体,易溶于水。为研究A的组成与结构,进行了如下实验:实 验 步 骤解 释 或 实 验 结

9、论(1)称取A 9.0g,升温使其汽化,测其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2的45倍。试通过计算填空:(1)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将此9.0gA在足量纯O2充分燃烧,并使其产物依次缓缓通过浓硫酸、碱石灰,发现两者分别增重5.4g和13.2g。(2)A的分子式为: 。(3)另取A 9.0g,跟足量的NaHCO3粉末反应,生成2.24LCO2(标准状况),若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则生成2.24LH2(标准状况)。(3)用结构简式表示A中含有的官能团: 。(4)A的核磁共振氢谱如下图:(4)A中含有 种氢原子(其中一种氢原子的个数是其它几种氢原子的3倍)。(5)A的结构简式 。参考答案:(1)90 (2)C3

10、H6O3(3)COOH、OH (4)4(5) 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下图是一些常见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溶液中的水以及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未标出。A、E是空气中的两种主要成分,C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新型材料,且和SiC具有相同的价电子数和原子数,D是一种单质,F为气体,J是一种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K是两性化合物。反应、用于工业中生产H。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F ,I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B和SiC的纳米级复合粉末是新一代大规模集成电路理想的散热材料。反应是科学家研究开发制备该纳米级

11、复合粉末的最新途径。已知B由Si及另外两种元素组成,且Si与另外两种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4,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1)NH3 NaAlO2 (各2分)(2)4NH35O24NO6H2O(2分)(3) CO22AlO23H2O2Al(OH)3CO32-(2分)(4)Al4SiC42N24AlNSiC3C(2分)18. 为提高人体素质, 避免人体缺碘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我国早已采取食盐加碘措施。据报道, 人从食物中摄取碘后碘便在甲状腺中积存下来, 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可形成甲状腺素。甲状腺素的结构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加碘食盐”中的碘元素以碘酸钾(KIO3 )的形式存在 , KIO3中碘的化合价是 ,我们用稀盐酸和淀粉KI试纸可以检验食盐中碘酸钾的存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I- + IO3- +6H+ =3I2 + 3H2O。实验现象是 。在“加碘食盐”包装袋上有“烹调时,待食品熟后加入碘盐” 文字说明,由此可推测碘酸钾在受热时容易 。甲状腺素由_种元素组成,碘在人体中属于 填“常量元素”或“微量元素”)参考答案:略19. (1)某温度下,浓度都是l molL的两种单质气体X2和Y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Z。达到平衡时,X2、Y2、Z的浓度分别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