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部编版教案7 猴王出世(教案)

上传人:凌云****90 文档编号:35132151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部编版教案7 猴王出世(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五年级语文部编版教案7 猴王出世(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五年级语文部编版教案7 猴王出世(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五年级语文部编版教案7 猴王出世(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五年级语文部编版教案7 猴王出世(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部编版教案7 猴王出世(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部编版教案7 猴王出世(教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系列教材部编版世纪英才 品质 责任 创新7* 猴王出世教学目标1.认识“芝、遂”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呵”。2.默读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语句,能猜出大致意思,并继续往下读。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石猴出世及成为猴王的经过。(重难点)学前准备学生预习参见“世纪英才丛书学业质量评估”课时安排1课时教师备课参见“世纪英才好课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播放动画版西游记的片头曲猴哥,师生谈感受,导入新课。导语:同学们,我们都看过电视剧西游记,其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个人物?(孙悟空。)你知道孙悟空是怎样出世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猴王出世,看看孙悟空是怎么出世的,又是怎么成

2、为猴王的。(板书:猴王出世)2.齐读课题,理解课题。思考:石猴是怎么出世的?他是怎么成为美猴王的?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介绍作者。吴承恩(约1500约1582) 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明代小说家。山阳县(今江苏淮安)人。吴承恩自幼敏慧,博览群书,尤喜爱神话故事。他在科举中屡遭挫折,晚年绝意仕进,闭门著书。其主要作品有西游记禹鼎志等。2.学生听朗读音频,把握朗读的节奏和语气。注意标记自己读不懂的地方。3.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小组内交流学习。4.教师检测学生自学情况,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指导学习生字。芝(zh)兰 遂(su) 迸(bn)裂 涧(jin)泉 獐(

3、zhn)鹿 猕(m) 猿(yun) 耶(y) 拖男挈(qi)女 瞑(mn)目 石窍(qio) 楷(ki)书 镌(jun)着 顽劣(li) 抓耳挠(no)腮 呵()同音字示例:獐(獐头鼠目)樟(樟树)章(文章)彰(表彰)形近字示例:挠(抓挠)浇(浇灌)晓(通晓)烧(燃烧)绕(环绕)多音字识记示例:“呵”读“”时,是助词,表示赞叹、催促、嘱咐等语气;读“h”时,表示怒责或呼气;还有“”“”“”“”四个读音,义同“啊”。(2)指导理解词语。围圆 文中指仙石的周长,即围一圈的长度。镌 刻。 石窍 石头中的孔洞。喜不自胜 欢喜得自己不能控制。形容非常高兴。造化 福气,运气。 天造地设 自然形成又合乎理想

4、。抓耳挠腮 形容焦急而没有办法的样子。形容欢喜而不能自持的样子。顽劣顽固无知,顽皮不顺从。力倦神疲因太累了而全身无力,精神不好。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不知道他怎么去做人。拱伏无违伏在地上,朝上礼拜,没有违抗的。序齿按年龄长幼来排列顺序。5.检查课文朗读情况。(1)教师先示范朗读,再指名朗读。(2)个别朗读最难读的段落,小组互助,教师适时鼓励、表扬或提出意见。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理清文章记叙的顺序。(本文是按时间顺序和地点转换的顺序叙事的。)(2)师生合作,给课文划分层次,并说说每一层的主要内容。结构梳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石猴出世

5、的经过及他的生活环境。(出世)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石猴和群猴一起寻找山涧源头,来到一处瀑布旁,石猴第一个跳进瀑布,竟发现了水帘洞。(探洞)第三部分(第34自然段):写石猴出来后,将所见之景告诉群猴,并带领群猴进入水帘洞安家,众猴按照约定拜石猴为王。(称王)2.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明确:课文主要写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的故事。3.合作探究,精读重点。第一部分石猴出世(1)课件出示“阅读小锦囊”,学生边朗读第1自然段边思考问题。(课件出示)(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阅读小锦囊”开展自主阅读活动。(3)全班交流,理解重

6、点语句。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A.指导学生朗读。B.这段话写了什么?(这段话写了石猴的出世过程。)C.谈谈自己知道石猴来历后的感受。预设:可引导学生围绕“神奇”一词展开丰富的联想,但一定要尊重学生独立的见解。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A.从这句话中,你看出石猴做了哪些事情?(可以看出石猴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日常生活:玩耍、饮食、交友、起居。)B.指导朗读。朗读提示:石猴出世后,感觉周围的世界

7、都是新奇的、可爱的、自由的,应读出石猴的快乐和自由。C.品读这句话的语言规律。(句子采用排比句式,或三个字为一组,或四个字、六个字为一组,描写了石猴的玩耍、饮食、交友和起居,读起来朗朗上口。)过渡:就是这只活泼可爱的小石猴、他还很聪明、勇敢、有担当呢!快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是怎样称王的吧!第二部分石猴探洞(1)教师出示“阅读小锦囊”,学生带着问题朗读第2自然段。本文大量运用了动作描写来表现石猴勇敢、聪明的性格特征,请找到具体的语句,细细品味。将自己最感兴趣的语句读给同桌听,并说一说感兴趣的原因。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2)小组合作,根据“阅读小锦囊”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3)全班交流,理解重

8、点语句。指导学生朗读。a.读众猴约定拜谁为王的语句,并探讨其作用。(朗读:读出众猴的期盼。作用:设下悬念,为下文“石猴称王”埋下伏笔。)b.读石猴的话:“我进去!我进去!”小组合作探讨其作用。(朗读:读出石猴自告奋勇的坚定语气。作用:两个“我进去!”写出了石猴勇敢无畏、毛遂自荐、身手不凡和富有冒险精神的特点。)c.朗读“他瞑目蹲身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探讨描写方法及其作用。(朗读:“瞑、蹲、纵、跳、睁、抬、观看、住、定、欠”等动词要重读,读出石猴的活泼、轻快、敏捷、认真、细心。动作描写的作用:生动传神地写出了石猴的机智勇敢、无所畏惧、本领过人的特点。)引导学生体会石猴的特点。为了让学生

9、更好地体会石猴的顽皮可爱、勇敢无畏,可以指名学生表演石猴发现水帘洞的过程。过渡:活泼可爱、聪明勇敢的石猴发现了水帘洞,他出去后是怎样向众猴说的,又是怎么做的呢?众猴是怎么做的呢?第三部分石猴称王(1)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教师出示要探讨的问题。问题:石猴的回答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从中能感受到石猴的心情怎样?体现了石猴什么样的特点?明确:石猴详细地描述了水帘洞的情况,从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此时石猴的内心是充满喜悦的,因为他给众猴找到了一个理想的安身之地。石猴把所见全部告诉了众猴,说明他很无私;石猴鼓励大家到水帘洞安家,初显他的领导、组织能力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2)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边读边探讨。读石

10、猴带众猴进洞的句子,体会石猴无私、具有领导气质的特点。读描写众猴表现的句子,探讨交流。过渡:对众猴的动作描写表现了什么?这对表现石猴的形象有什么作用?明确:“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移”,把众猴找到安身之处的欣喜若狂的心情和顽劣的猴性活生生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读者如临其境。众猴的欢喜,表明石猴发现水帘洞并把大家带进洞中的重要意义,体现了石猴的无私大方、为大家着想、天生适合做首领的特点。读石猴称王的句子,探讨交流。过渡:石猴的一番话在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这表现了他什么样的特点?明确:石猴的这番话解开悬念,照应前文众猴约定拜王的话。众猴只顾戏耍玩闹,早把先前的誓言忘在脑后。可此时

11、的石猴却相当清醒,提出人要讲信用,按先前讲的拜他为王。从中可以看出石猴的机敏、坦率,也能看出他做事有心计,天生是做首领的材料;还能看出他勇挑重担、敢于担当的特点。读众猴拜石猴为王的内容,探讨交流。石猴应该称王吗?指名回答。明确:石猴聪明机智、身手不凡、勇敢自信、敢说敢做、大公无私,又有领导才能,所以应该称王。4.练习讲故事。(1)以小组为单位,讲一讲“猴王出世”的故事。(2)全班表演,奖励优胜者。表演要点:表演生动,能打动人;借助恰当的肢体语言,表现出石猴的特点;注意与观众互动。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1.教师总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小结:这只来历不凡、汲取了日精月华的石猴身上充满了神奇的色彩,他

12、聪明、勇敢、有心计,是西游记中的重要人物。西游记是一部旷世经典之作,希望大家都能阅读这部名著,感受名著的无限魅力。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1)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1.课外阅读西游记,进一步感受孙悟空的形象。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同步巩固练参见“学业质量评估”,阅读提升练参见“英才好阅读”丛书)猴王出世是一篇自读课文,选编这篇课文,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石猴从出世到成为猴王的经历,体会石猴勇敢顽皮的特点,感受其形象,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课文是古代白话文,语法、词汇与现代文均有所差异,因此,我在课前布置学生通过

13、查字典或资料弄懂字、词的基本意思,为课上学习清除障碍。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进而读懂课文内容是教学的难点。根据本文的语言表达特点,教学时,我以读为主线来安排教学过程。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在读中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并师生合作给课文划分层次,整体感知猴王的形象。然后,师生再次合作探究,精读重点。如研读“猴王出世”部分,我重点指导学生理解石猴出世的过程及出世后的日常生活,让学生认识到此时的石猴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研读“石猴探洞”部分,我重点指导学生结合石猴的语言、动作来感知石猴的机智勇敢、本领过人和敢于冒险等特点,猴王的形象逐渐立体起来。研读“石猴称王”部分,我主要通过指导学生朗

14、读及分析重点句子,让学生感知石猴的勇挑重担、敢于担当,进而明白其称王是理所当然的。至此,猴王的形象在学生的头脑中就完全树立起来了。最后,我再引导学生讲一讲、演一演“猴王出世”的故事,学生们踊跃参与,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当然在本节课中也有不足之处,就是对有些词句讲得过细。例如课文中有一些难认的字,其中许多字在本课尚未列入“会认字”的范围,这些字学生凭借拼音会读即可,不需要深究其含义。课文中还有些词句,学生能知其大意即可。如“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一句,学生大概知道“每天受到天地的灵气和日月精华的滋润洗礼”这个意思就行了,教师大可不必细讲。遇到一些影响阅读的古今差异较大的词语时,可让学生通过查字(词)典解决,或者直接告诉学生,避免占用课堂的宝贵时间。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