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语文(河北卷)(全解全析)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35081229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69.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语文(河北卷)(全解全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语文(河北卷)(全解全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语文(河北卷)(全解全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卷 语文全解全析第一部分(20分)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异想天开,仰望浩hn(1)星空;脚踏实地,追寻远大理想!这是一所塑造品格的学校,秉持“全面发展,追求卓越”的理念,河南省实验中学全体教师勠(2)力同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是一所培育情怀的学校,教书先育人,成材先成人,实验人秉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砥(3)砺奋进、友爱和善。这是一所崇尚担当的学校,为基础教育改革立潮头,为中原教育出彩建新功,荣yng(4)多项荣誉,大实验在着力打造多样化办学品牌的道路上,从未止步!一入实验门,一生实验人。亲爱的同学们,世上任何事情都不会A一蹴而就,接下来的日

2、子里,希望你们能B心无旁骛,勤学笃行,争做掌控时间的主动者。对待学习,要有C孜孜不倦的精神,勤奋学习,高效学习;对待困难,要有D锱铢必较的决心,向难而行,勇于攀登。带着梦想出发,撸起袖子实干,期待你们拼搏的汗水变成收获的珍珠!依据第段中的拼音写出汉字或为加点字注音。(4分 )_第段中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一蹴而就B心无旁骛C孜孜不倦D锱铢必较【答案】 瀚 l d 膺D【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字形。浩瀚(ho hn):本意为水盛大貌,引申为广大、繁多之意;勠力同心(l l tng xn):意思是思想一致,共同努力。形容齐心合力,团结一致;砥砺(d l):磨炼锻炼,用来表示革命意志,也

3、可以表示相互之间勉励;荣膺(rng yng):意思是光荣地获得。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A.一蹴而就:踏一步就会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很容易成功。符合语境,使用正确;B.心无旁骛: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符合语境,使用正确;C.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刻苦不知疲倦,形容勤勉不懈怠的一种状态。符合语境,使用正确;D.锱铢必较:对锱和铢这样微小的量都要计较。形容斤斤计较。在这里褒贬使用不当。故选D。2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共5分)(1)_,在河之洲。(诗经关雎)(2)凄神寒骨,_。(柳宗元小石潭记)(3)白头搔更短,_。(杜甫春望)(4)_,西北望,射天狼。(

4、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5)管子兵法指出:“赏罚明,则勇士劝。”实行赏罚的原则是“进有重赏,退有重罚”。诸葛亮在出师表中“_,_”一句也体现了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要分明。【答案】 关关雎鸠 悄怆幽邃 浑欲不胜簪 会挽雕弓如满月 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易错字词:雎、鸠、邃、簪、雕、臧否。3. 为滋养学生心灵,丰盈师生的精神世界,某学校拟举行“少年正是读书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本次活动的宣传标语,请你仿照前句,将这一则宣传标语补充完整。

5、(3分)好读书,读书让生活变得充实;读好书,_。【答案】示例:好书让思想变得深邃【解析】本题考查句子仿写。分析例句的主题(读书宣传)和表现手法(顶真)可知,仿句采用“好书让+表现内在气质等的两字名词性词语+变得+与前面名词相对应的形容词”。示例:好书让气质变得优雅。4.综合活动(6分)学校举行“我爱劳动”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材料一】劳动中充满着知识与智慧。没有搬过重物就难以思考省力的方法,未亲手制作过陶艺就难以理解艺术的价值。古今中外众多的发明创造有很多是从日常劳动中得到启发,获得灵感的。将劳动作为独立课程,不仅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是为了有效辅助其他学科的学习,更是为了将各门学科

6、的学习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摘编自伏特感受劳动课带来的无限魅力,人民网2022年5月7日)【材料二】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背,还会种地了。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选自朱德回忆我的母亲)【材料三】漫画如何解开粽子(见下图)(1)怎样才能让初中生爱劳动,会劳动,校长想听听同学们的意见。请你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写出两条。(2分)(2)材料三是文雅为“爱劳动会

7、生活”主题板报画的一幅漫画,请你谈谈从漫画中得到的启示。(4分)【答案】(1)示例:学校按要求开设丰富多彩的课程;家庭教育要积极配合;家长注意言传身教;学生从小参与劳动,养成劳动习惯。(2)示例:这幅漫画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勤于实践,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获得知识本领。【解析】(1)本题考查阅读启示。结合材料一的“劳动中充满着知识与智慧。没有搬过重物就难以思考省力的方法,未亲手制作过陶艺就难以理解艺术的价值”和材料二的“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可以看出,劳动创造价值,会为人类的改变和发展起推动作用,家长言传身教,也会让孩子学到许多;结合材料一的“将劳动作为独立课程,不仅是为了

8、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是为了有效辅助其他学科的学习,更是为了将各门学科的学习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可以看出,学校要按要求开设丰富多彩的课程;结合材料二的“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背,还会种地了”可以看出,学生要从小参与劳动,养成劳动习惯;结合材料二的“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可以看出,家庭教育要积极配合劳动教育。(2)考查漫画赏析。从漫画中可以看出,漫画题目叫如何解开粽子,面对着眼前的粽子,一个人高举着书,在书页里极力搜索解开粽子的方法,可见所学与所做并不能有机结合,缺乏实践。启示我们要学会学习与

9、实践相结合,不要只是纸上谈兵,空谈理论,这样不解决实际问题。意思对即可。第二部分(50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56题。(5分)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速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秋 兴陆游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注:这首诗写于1183年8月。1180年,江西水灾,陆游开仓放粮,被小人借机弹劾。陆游愤而辞官,回到山阴。这首诗就是闲居山阴后所做。迮z:狭窄。5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10、A游山西村首联渲染丰收之年农村欢悦的景象,也道出了农家待客的热情。B游山西村颈联生动地描摹了一幅春社之时古朴而又宁静的乡村生活画卷。C秋兴首联写自己头上长满白发,颔联写中年多病,流露出对时光日迫的感伤。D秋兴尾联是想象之景,想象自己在烟雨中把小船系在桐江岸边枫树上去垂钓。6从两首诗对诗人形象的刻画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说说游山西村与秋兴的不同之处。(3分)【答案】5B6形象上,游山西村中热爱家乡与村民关系亲密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秋兴中却是中年多病、有报国志却无法施展的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情感上,诗人在游山西村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在秋兴中表达了岁月将尽、壮志未酬的无奈和苦闷之

11、情。【解析】5本题考查对诗歌的分析理解。B.错误,“宁静”表述有误,游山西村颈联意思是: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应是春社的日子接近了,吹着箫打起鼓,一派热闹的景象。故选B。6本题考查理解诗歌主要内容,评价诗歌思想态度的能力。在形象上:游山西村是一首纪游抒情诗,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诗人紧扣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见闻,来体现不尽之游兴。全诗首写诗人出游到农家,次写村外之景物,复写村中之情事,末写频来夜游。“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一句,描绘出诗人但愿而今而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此情此景,不亦乐

12、乎。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秋兴中,这首诗的首联写诗人头发稀少且已变白,点明自己年老;而“归来三见故山秋”是说自己辞官归乡,转眼已是三年时间。颔联写诗人凭栏高阁之上,感叹山河破碎、自己遭小人陷害,加之身体老病,所以空怀满腔愤恨,只能解酒消愁。颈联一个“空”字点明了陆游空有一腔爱国热情,却报国无门的感慨;“五更画角只生愁”则点明了山河破碎、战争不息的现状。尾联写诗人面对山河破碎、年老多病、宦海险恶、报国无门的种种无奈而只能寄情山水的感慨。“乾坤迮”,“病”“日月遒”“百战铁衣”等词,描绘了天地狭窄无容人之处,日月迫近深感岁月匆匆,疲病交加,无处施展抱负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在

13、情感上:游山西村中,首联“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足鸡豚”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表明诗人被弹劾罢归故里后,心中难免有抑郁不平之气。相较于虚伪的官场,家乡纯朴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此外,诗人虽貌似闲适,却仍心系国事。秉国者目光短浅,无深谋长策,然而诗人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否极泰来。显示出诗人并不心灰意冷,而在农村生活中感受到希望和光明。秋兴中,“病入中年日月遒”写秋兴这首诗时的陆游已经59岁,由于作者年老多病,接近晚年,在诗歌中

14、也流露出人生易老,岁月将尽的无限伤心。颈联一个“空”字点明了陆游空有一腔爱国热情,却报国无门的感慨;“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一句流露出一种愁容,无人赏识,内心极为愤懑。尾联写诗人面对山河破碎、年老多病、宦海险恶、报国无门的种种无奈而只能寄情山水的感慨。同时诗人的形象是惆怅的,充满悲凉色彩的,是有着忧国忧民的情愫的,但是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的。据此作答即可。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710题。(13分) 甲富弼,字彦国,少有骂者如不闻,人曰:“骂汝。”彦国曰:“恐骂他人。”又曰:“呼姓名而骂,岂骂他人?”彦国曰:“天下无同姓名者乎?”告者大惭。及为相,尝语子孙曰:“忍之一字,众妙之门。睦族处事,尤为先物。若清俭之外,更加一忍,则何事不便?”(陈继儒读书镜)乙孔寺丞牧,以文行推。在汝州,仆有执盗竹木者,牧释之。问所欲之数,俾如其意,盗愧谢。所居园圃近水,有夜涉水盗蔬果者,孔曰:“晦夜涉水,或有陷溺。”即为制桥,盗惭不复渡。(钟羽正厚德录)丙朱穆年五岁便有孝称,父母有病,辄不饮食,差乃复常。及壮耽学,锐意讲诵。或时思至,不自知亡失衣冠,颠坠坑岸。其父常以为专愚,几不知马之几足。穆愈更精笃。(祁承业读书训)注:富弼:北宋名臣。睦族:和睦亲族。先物:首要的事。寺丞:官名。牧:动词,管理、当官。下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