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灯产业发展报告

上传人:刘****2 文档编号:349822657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爆灯产业发展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防爆灯产业发展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防爆灯产业发展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防爆灯产业发展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防爆灯产业发展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爆灯产业发展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爆灯产业发展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防爆灯产业发展报告开展测试技术、检测方法研究,分重点、有步骤地制定LED器件、光源和灯具检测和评价规范,鼓励研发先进检测设备,加强光品质和照明基础类研究。统一认证标准和程序,开展LED照明产品的质量认证、节能认证工作,适时推动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和标识。加强检测认证机构能力建设,提升LED照明产品检测认证水平。支持检验检测机构模式创新,提高我国检验检测机构的市场竞争力。一、 拓展新兴领域应用选择高海拔、严寒等特殊场所,开展室内外不同场所、不同领域、不同环境的半导体照明应用示范。拓展LED照明产品应用范围,推动LED在智慧照明、农业照明、健康医疗照明、汽车照明、文化旅游、水处理、可见光通信等领域应

2、用,满足不同应用需求。二、 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持续快速增长十二五期间,我国多部门、多举措共同推进半导体照明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关键技术实现突破。2015年,功率型白光LED器件产业化光效超过150lm/W;自主知识产权的硅衬底功率型白光LED器件产业化光效超过140lm/W;LED室内照明产品光效超过85lm/W,室外照明产品光效超过110lm/W;白光OLED面板灯光效达到53lm/W。智慧照明、农业照明、紫外LED、可见光通信等新的发展方向和应用领域得到拓展。(一)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十二五期间,我国半导体照明产值平均年增长率约30%。2015年,半导体照明产业整体产值达424

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LED功能性照明产值达1550亿元,同比增长32%;LED照明产品产量约60亿只,国内销量约28亿只,占国内照明产品市场的比重约为32%;LED照明产品出口额约120亿美元,同比增长15%。我国已成为世界LED芯片的主要产地。(二)标准认证渐成体系发布了一批半导体照明相关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检测能力逐步提升。开展了半导体照明产品安全、节能等认证工作,团体标准试点工作取得进展。我国半导体照明标准化工作处于世界前列,实现了标准、检测和技术服务走出去,在国际标准制定上已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和组织管理经验。(三)产业格局初步形成以LED为主营业务的主板上市公司数量从2010

4、年的2家增长到2015年的25家,我国大陆2家企业跻身全球半导体照明十大芯片、封装企业之列。并购整合成为趋势,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集团逐步形成,产业集中度稳步提高。区域发展特色显现,产业由沿海向中西部转移。三、 实施能效领跑者引领行动研究制定综合各类指标的半导体照明产品能效领跑者评价体系,定期发布能效领跑者名单。研究将符合采购政策要求的能效领跑者产品纳入节能产品采购清单,实行强制采购或优先采购。固定资产投资、预算内投资等支持的项目优先选用半导体照明能效领跑者产品。加强能效领跑者产品宣传推广,鼓励各地对入围能效领跑者的产品给予政策支持。四、 鼓励居民家庭应用积极开展城乡居民家庭LED照明产品应

5、用推广,提升照明质量与光环境。加强线上线下展示体验,规范电子商务、门店采购等流通渠道,鼓励商家开展以旧换新等活动,推进居民家庭LED照明产品应用。五、 进入LED照明行业的主要壁垒(一)LED照明行业技术壁垒行业细分领域户外、工业及特种照明市场的产品,有别于家居、商业照明等标准化产品,需要根据实际使用环境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选型搭配或定制设计。中、大功率产品尤为关注安全性、稳定性、差异化的配光设计及散热等产品特性,技术难度更高。此外,细分照明行业产品迭代更新速度快,需紧跟市场趋势进行设计创新,如特种照明中球场灯需进行超远距离投光设计,植物灯需实现对光谱的高精度分析,且随着物联网的发展,灯具智能

6、化水平已成为厂商的核心竞争因素之一。因需进行持续的研发投入、长期技术积累和不断技术创新,一般而言,先进入细分照明领域的制造商产品规格、品类更为齐全,具备领先的中、大功率产品技术优势和设计经验,能更快响应客户的定制化需求,实现快速交付。而其他照明市场制造商较难以凭借规模优势进入上述细分照明领域,使得本行业在产品技术上具备较高的壁垒。(二)LED照明行业认证壁垒国际市场上,欧美等国家对电磁兼容、安全防护、环保等要求较高,照明制造商需要满足当地认证才能实现产品在上述国际市场的销售,如美国UL、DLC、FCC认证,欧洲CE及ROHS认证,澳洲SAA认证等,上述认证是进入当地市场的必要前提,也是国际品牌

7、商对照明制造商资质审核的重要依据之一,体现制造商的产品竞争力;在我国,LED照明产品属于国家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所列产品,企业生产的LED照明产品必须具有CCC认证才能生产、销售。因此,新进入或潜在进入的制造商缺乏长期经验积累和技术沉淀,其产品难以在较短时间内通过严格的测试获得相关认证。(三)LED照明行业品牌客户准入壁垒户外,工业及特种照明市场,制造商主要采用ODM和OEM模式与客户展开合作。国际知名品牌商如昕诺飞、朗德万斯等,通常具有严格的供应商资质审核和管理体系。资质审核方面,品牌商针对产品的质量、外观、功能等制定详细、严格的验收标准,制造商需要通过品牌商复杂的检测和认证后才可进

8、入品牌商的供应链体系,进入周期长达2-5年;管理方面,进入品牌商供应体系后,品牌商通过定期稽核的方式考察已进入其供应链体系的制造商的生产合规性以及供货能力。优质制造商通常兼具先进的制造技术及稳定的产品品质。新进入行业的制造商通常技术实力和响应速度有限,难以获得该类大客户的认可,因此本行业具备较强的品牌客户准入壁垒。(四)LED照明行业质量管控壁垒工业,户外照明主要为中、大功率且批量化安装的产品,需适应更苛刻的外部环境,其维护成本较其他照明产品更为昂贵,因而对灯具的质量、稳定性、良率及质保期等提出更高的生产技术要求。在此要求下,采购工业、户外照明产品的客户也对材料品质的精细管控、产品生产的制程控

9、制、出货控制及新产品的评审和测试等提出更为细化的生产管控质量标准。先进入行业的制造商一般已具备成熟的管理体系,针对不同灯种实行精细化的管理并达到相关质量控制要求,并有能力给予客户一定的质保期作为售后保障。因此,新进入行业的制造商由于缺乏长期的生产实践经验以及成熟的质量管理体系,短时间内难以达到客户对质量及质保的双重要求。六、 强化市场监管和质量评价,净化市场环境(一)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强化半导体照明标准体系的建设和维护工作,根据市场和技术变化及时加以调整和完善,研究建立智能照明标准体系框架。制修订LED照明产品检测、性能、安全、规格接口等国家标准,研究制定LED与OLED照明器具、照明系统术语和

10、定义、智慧照明系统等相关标准,规范LED照明产品生产和应用。围绕智慧照明、农业照明、健康医疗照明、可见光通信等领域应用,开展标准研究。针对技术领先、使用范围广、暂时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新型LED照明产品,积极培育团体标准。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二)提升检测认证能力开展测试技术、检测方法研究,分重点、有步骤地制定LED器件、光源和灯具检测和评价规范,鼓励研发先进检测设备,加强光品质和照明基础类研究。统一认证标准和程序,开展LED照明产品的质量认证、节能认证工作,适时推动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和标识。加强检测认证机构能力建设,提升LED照明产品检测认证水平。支持检验检测机构模式创新,提高我国检验

11、检测机构的市场竞争力。(三)强化执法检查监管强化照明产品执法检查、检测认证监管及质量监督检查,加大LED照明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虚标能效等行为,净化市场环境。建立第三方标准、认证、信用评价体系,提升LED产品认证的有效性和公信力。建立第三方LED节能改造示范项目在线管理平台,开展实施效果跟踪与评价,对产品检测认证工作情况实施监督管理。鼓励企业开展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建设,加强自律。(四)开展质量评价工作开展技术研发、产品品质、应用示范等质量评价,支持我国半导体照明领域有关机构建立一体化研究和评价平台,支撑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向品质照明、智能照明转型提升。开展半

12、导体照明产品质量与企业标准和自我声明符合性评价,推动相关机构建立评价机制和公共服务平台,引导半导体照明企业提升产品质量。七、 强化创新引领,推进关键技术突破(一)加强技术创新及应用示范坚持创新引领,促进跨界融合,实现从基础前沿、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到应用示范的全产业链创新设计和一体化组织实施。通过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支持半导体照明基础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加快材料、器件制备和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研发,开展OLED照明材料设计、器件结构、制备工艺等产业化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通过工业转型升级资金和产业化示范工程等渠道,大力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硅衬底LED技术和产品应用。引导产品由注重光效提升转

13、向多种光电指标共同改善和增强,提升LED产品的光质量和光品质,营造更加安全、舒适、高效、节能的照明环境。加强LED照明产品自动化生产装备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和质量。推动智慧照明、新兴应用等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二)建立健全创新机制推动形成以企业为创新主体、政产学研用紧密合作的半导体照明产业创新机制。发挥企业参与国家创新决策的作用,鼓励企业间联合投入开展协同创新研究,联合牵头实施产业化目标明确的国家科技项目。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开展合作研究。鼓励企业到境外建立研发机构。鼓励企业对标国际同类先进企业,加强跨界融合、协同创新,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引导企业参加各类国

14、际标准组织和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鼓励企业加强国际专利部署。(三)打造专业化创新创业体系鼓励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建设集研发设计、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创业孵化、科技咨询、标准检测认证、电子商务、金融、人力培养、信息交流、品牌建设、国际资源对接等一体化的专业化LED创新服务平台。鼓励采用众创、众包、众筹、众扶等模式,建设LED专业化、市场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平台。八、 强化需求端带动,加快LED产品推广以需求为牵引,全面推动LED照明产品在公共机构、城市公共照明、交通运输、工业及服务业、居民家庭及特殊新兴领域等的应用推广,着力提升LED照明产品的市场份额。贯彻落实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十三五规划,推动国家机关办公和业务用房、学校、医院、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等公共机构开展绿色建筑行动,率先实行照明系统LED改造,引领全社会推广应用LED照明产品。九、 工业及服务业LED升级改造推动工业园区内公共照明、厂区照明、厂房照明节能改造,应用LED照明产品。鼓励商贸流通、银行金融、通讯、体育、文化等营业场所实施LED升级改造。制定流通领域节能环保技术产品推广目录,将LED照明产品纳入推广目录,引导商贸流通企业采购、销售LED照明等绿色产品。研究将符合条件的LED照明设备纳入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优惠所得税目录,建立绿色供应商目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