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盖产业发展方案

上传人:泓域M****机构 文档编号:349821660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8.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杯盖产业发展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杯盖产业发展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杯盖产业发展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杯盖产业发展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杯盖产业发展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杯盖产业发展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杯盖产业发展方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杯盖产业发展方案推动搪瓷工业向功能创新、健康环保、生态应用方向发展。加快防腐蚀、新表面化功能、高耐热性能搪瓷瓷釉技术研发及应用,推动搪瓷静电干粉和搪瓷预磨粉产业化。重点发展高档日用类搪瓷制品,家用电器、五金制品配套类搪瓷制品。推广搪瓷拼装罐、搪瓷储水箱、建筑装饰平板搪瓷的配套应用。支持企业搪瓷瓷釉生产自动化装备和环保设施改造。推动照明电器工业向高品质、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积极推动智能照明技术研发及应用,结合智能家居、智慧城市,重点发展适应各种照明应用场所需要的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LED照明产品。提升功能型照明产品的光品质,增强装饰性灯具产品的设计水平,提高照明产品的生产自动化水平。降低照明

2、产品中的汞含量,加快淘汰低效照明产品。8陶瓷工业。推动日用陶瓷工业向低能耗、自动化、信息化方向发展。推广日用陶瓷高效节能先进成型技术、快速烧成技术等新技术。重点发展资源消耗低的高档骨质瓷、高石英瓷、滑石瓷、高长石瓷和无重金属溶出的绿色日用陶瓷。增强企业的产品创新设计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艺术陶瓷传统工艺的继承和发展,重点发展艺术陶瓷精品。重点发展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耐高温、耐腐蚀、抗热震、耐金属熔浸等优异特性的高纯超细陶瓷粉体材料、高性能陶瓷热交换材料、高性能新型陶瓷膜材料、高品质日用陶瓷材料。加快低温配方体系研发,降低产品的烧成温度和能耗。提高废料回收利用,加强清洁化生产。一、 增强自主

3、创新能力(一)进一步完善产业创新体系继续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轻工业创新体系建设。支持地方在特色和重点产业领域建设产业创新中心和创新平台,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鼓励和支持企业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建立研究开发机构、产业技术联盟等技术创新组织。重点支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质检中心等建设。整合相关资源,健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体系,提高专业化运作水平。加强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为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创造良好条件。(二)强化轻工基础能力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定期研究制定和发

4、布重点行业重点产品技术创新路线图,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加快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鼓励行业间的技术成果共享与产业化应用。提高新材料保障能力,加大对提升产品附加值有显著作用的轻量化、高性能、绿色安全轻工新材料的研发力度。促进基础性创新平台建设,采取企业主导、院校协作、多元投资、成果分享的新模式,建设一批创新平台,加强产品联合开发。(三)提升重点装备制造水平加强应用牵引,突破重点装备制造关键技术,提高重点行业先进装备保障水平。重点发展高速大型化、成套化、智能化食品生产及包装生产线等食品装备。推广节能高效造纸装备,环境治理装备,新一代制浆技术和装备等。推广应用驱动传动系统数控化与效能提升技术、成型过程

5、复杂参数传感与信息融合技术、成型过程智能控制与预测技术的新型塑料机械。推广满足个性化定制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及在线支持服务的服装柔性生产系统。二、 大力实施三品战略(一)以增品种满足多样化消费新需求细分市场需求,在产品设计开发、外形包装、市场营销等方面处处体现人性化和精细化,通过设计、研发和生产微创新,深度挖掘用户的需求盲点,不断增加花色品种、提升产品功能。推进个性化定制,重点在食品、家用电器、皮革、家具、五金制品、照明电器等行业发展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开发绿色、智能、健康的多功能中高端产品,支持骨干企业加快绿色食品、高效照明产品、环境友好型洗涤用品、高效净化型吸油烟机

6、、智能家电、智能卫浴、智能玩具、高档圆珠笔、高端机械手表、高档皮革制品、新颖健康文教体育用品、老年健康产品等开发和市场推广。打造特色产品,发挥我国传统历史文化优势,提高工艺美术品和旅游休闲用品档次,研发推广中国文化元素突出、有民族和地域特色产品,进一步促进国内旅游、商务、餐饮等市场消费。(二)以提品质促进有效供给能力提升强化质量技术基础,普及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提高产品质量可靠性和一致性;支持重点行业和关键环节进行技术改造,引导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全面提升制造、工艺、管理水平;提升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开展国际对标,鼓励制定高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家用电

7、器、缝制机械、婴童用品等行业产品技术、安全标准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家用电器、五金制品、文教体育用品、婴童用品、自行车、乐器等领域,依托检验检测机构,开展我国产品与国外产品实物比对测试,引导企业改进提升,力争实物质量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实施精品制造,以基础条件较好,具有一定品牌知名度和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为主体,实施精品制造工程。在皮革、工艺美术、五金制品、日用陶瓷、自行车、钟表、日用玻璃、眼镜等行业推出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设计精美、制作精细、性能优越的精品。加强检测能力建设,依托现有检验检测机构,建设一批高水平的覆盖轻工主要行业的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提升检验检测技术水平。推进国

8、内外产品检测和认证互认,提高国际市场对我国检测及认证结果的认可度。完善产品质量安全信息追溯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加快推进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鼓励和支持企业建立诚信制度、实施国家标准。引导企业参与诚信评价活动,做好行业质量诚信宣传,严格行业自律。推进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三、 轻工机械装备领域(一)轻工机械工业推动轻工机械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食品机械重点发展大型高速成套化、无菌化、智能化食品生产及PET瓶、易拉罐等包装生产线。开展大数据环境下食品智能制造、品质分析和可追溯体系建设与装备研发。开发食品生产后道立体仓储库、智能机器人和物流输送系统。造纸装备重点

9、开发新一代制浆技术和装备,新型高效节能造纸装备以及污染物处理装备,生物质衍生新材料技术和装备,加快智能化、信息化和机器人技术应用。塑料机械重点开展驱动传动系统数控化与效能提升,成型过程复杂参数传感与智能控制,嵌入式机器人协同应用、综合决策与信息化管理等技术研发及应用。制鞋装备重点开展智能数控前帮机、全自动帮脚打毛/喷胶设备、数控多工位连帮注射成型机、帮面定型机等的研发及产业化应用示范。五金制造装备重点开展绿色制造成套工艺、低成本数控装备-机器人协同制造关键技术、低成本多机器人协同智能装配与检测技术、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系统等研发与应用。洗涤机械重点开发高效智能化洗涤成套设备和洗涤工厂控制系统,

10、服务于大型洗涤工厂的智能分拣物流系统、智能洗涤烘干系统、自动后整理系统等。电池机械重点开发铅蓄电池连续化极板制造,动力电池宽幅高速极片制造,自动化成分容系统和电池系统测试,废旧电池分选、拆解及再生等设备。加快推进高效高精度扣式电池等自动生产线的国产化。(二)缝制机械工业推动缝制机械向多功能、智能化方向发展。加快三维(3D)立体缝纫、独立驱动、智能控制与传感、物联网和大数据管理等技术研发,重点突破旋梭、机针、球连杆等一批关键零部件。重点开发六自由度工业缝制机械手、独立驱动系统的花样机、基于独立电机送料的智能缝纫机,以及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较高的缝制单元。研发智能缝制装备和智能化缝制解决方案,全面推广

11、智能机器人制造与装配技术,建立智能化示范生产线。(三)衡器工业开展基于动态质量测量法的动态电子秤研究,开发多个力与称重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重点发展小型化、集成化、数字化、多功能化、智能化和无线网络化的新型高准确度称重传感器。重点发展新一代超小容量智能组合秤、不同粉料特性的密封性智能组合秤、高等级防护密封型组合秤等工业衡器。推进光纤、激光传感器在自动衡器中的应用,加快自动化装备和工业机器人在称重传感器及衡器生产工艺流程中的应用研究。四、 规模效益水平迈上新台阶2015年,轻工业规模以上企业109万户,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31万亿元、利润总额15万亿元,较2010年分别增长664%和1027%;工业

12、增加值占全国工业总体201%,较2010年提高22个百分点;轻工产品出口额59824亿美元,较2010年增长716%。十二五期间轻工业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和出口额的年均增长分别为101%、140%、154%和11%,综合竞争实力进一步提升,巩固了我国作为世界轻工产品生产消费出口大国的地位。五、 结构调整不断优化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的能力逐步增强,产品内销比重提升,2015年内销占883%,较2010年提高39个百分点。区域结构趋于协调,2015年东部和中西部地区轻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的比重为575%、344%,中西部地区较2010年提高了71个百分点。产业集群蓬勃发展,201

13、5年集群产值约占轻工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的36%,较2010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产业集中度明显提升,2015年排名前100位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分别占轻工业的106%和131%。六、 塑料行业技术水平及特点塑料餐饮具等日用塑料制品的生产通常采用注塑、吸塑等工艺,其技术工艺已相对成熟稳定,不同厂商之间工艺流程也基本相同,技术和工艺特点和先进程度主要取决于生产设备的先进程度、模具的精密度和生产线的自动化水平,先进生产设备如自动化注塑生产线、高速注塑机等能大幅提升生产效率。生物降解材料餐饮具的生产工艺与塑料餐饮具相似,但是针对PLA等生物降解材料的改性,行业头部企业具有较高的研发水平和丰富的

14、经验,同时,生物降解材料餐饮具是行业处于快速发展的早期,行业头部企业亦在研发新的生产工艺以降低成本。日用塑料制品属于居民日常消费品,销售稳定性强,需求价格弹性小,故无明显周期性。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上升,对日用塑料制品的需求也会上升。但长期的经济低迷则会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从而减少消费量,因此,严重的经济萧条或通货紧缩会形成行业的发展低谷。七、 主要目标(一)生产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十三五期间,轻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7%,生产要素配置进一步优化,产业链配套协作能力增强,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二)实施三品战略成效显著品种丰富度、品质满意度、品牌认可度明显提升。轻工产品特别是食品、婴童用品

15、质量安全水平有效提升。轻工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重点领域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达到95%以上。市场环境明显优化。市场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市场竞争秩序和消费环境明显改善。(三)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轻工领域重点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超过22%,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健全,制造模式、管理模式、商业模式和服务模式创新加快推进。(四)产业集群发展水平有所提升提升产业集群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完善产业链,优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持推进10个左右产业集群创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培育区域品牌建设示范区和世界级产业集群。(五)节

16、能减排成效显著继续推进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发展迈上新的台阶。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8%、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比2015年下降23%、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5年下降22%。(六)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努力提高机电产品和一般贸易的比重,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力争保持轻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份额中的优势地位。八、 着力调整产业结构(一)推进产业组织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环境,支持食品、塑料制品、家用电器、皮革、造纸、家具等规模效益显著行业企业的战略合作和兼并重组,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发挥其在产品开发、技术示范、信息扩散和销售网络中的辐射带动作用。激发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活力,向专、精、特、新、优方向发展。引导大企业与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多种方式,建立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协作关系。以更加严格的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