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同步练习: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教案课件-统编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

上传人:旭*** 文档编号:348459571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3.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同步练习: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教案课件-统编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同步练习: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教案课件-统编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同步练习: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教案课件-统编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同步练习: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教案课件-统编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同步练习: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教案课件-统编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同步练习: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教案课件-统编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同步练习: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教案课件-统编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第9课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基础过关练题组一丝绸之路1.由于新疆的吐鲁番等地的雨量稀少、气候干燥,这些珍贵的丝织品遗物才得以很好的保存。在7世纪中叶的许多墓葬中,也发现了纬锦。这能够说明()A.中国丝织品大量向西方输出的盛况B.中国的丝织品开始销到地中海地区C.吐鲁番等地的棉纺织技术已经相当发达D.商帮经营的丝绸已经远涉欧洲2.公元前4世纪的亚里士多德就曾提到希腊有妇女穿丝织衣服;出生于公元前4年的罗马思想家塞内卡批评妇女穿丝绸衣服是“向公众展示身体”;公元79年因观察维苏威火山爆发窒息而死的老普林尼批评男人穿丝绸衣服“丧失男性气概”。公元6世纪受查士丁尼大帝派

2、遣的两名传教士成功地将中国的蚕蛹偷运回君士坦丁堡,从此罗马终于有了自己的蚕丝业。由此说明丝绸之路开辟的原因是()A.欧洲的内需B.中国的强盛C.中间商牟利D.张骞通西域3.不同历史时期,丝绸之路的线路有所不同。下图反映的是哪一个朝代的路线() A.汉代B.唐代C.宋代D.元代4.下图为甘肃居延出土的西汉晚期丝织墨书“张掖都尉棨信”。“张掖”位于河西走廊中部,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镇。“都尉”汉朝官名,“棨信”为古代传信的一种符证。从这件文物中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有() 汉朝疆域西至陇西地区汉朝用丝绸作为书写材料汉朝丝绸之路存在军事保障汉朝公文用隶书书写A.B.C.D.题组二欧亚大陆其他重要商路5

3、.中原地区盛产粮食、麻、丝及手工制品,而农业的发展则需要大量的畜力(牛、马等);北方草原地区盛产牛、马、羊及皮、毛、肉、乳等畜产品,而缺少粮食、纺织品、手工制品等。草原丝绸之路有“皮毛路”“茶马路”的称谓。这可以用来说明() A.草原丝绸之路的基础条件B.“皮毛路”和“茶马路”相互辉映C.草原地区最早形成茶马互市D.农耕文化剧烈地冲击了游牧文化6.1080年,宋朝政府正式颁布广州市舶条。这是中国最早的涉外经济立法之一,也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进出口贸易成文法规之一。它的颁布()A.说明当时对外贸易以海路为主B.反映了国家开始管理海外贸易C.保证了政府垄断了对外贸易D.促进了广州海内外贸易繁荣7.国

4、家邮政局曾发行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邮票。该纪念邮票一套三枚,图案分别为“郑和像”“睦邻友好”“科学航海”。其意在纪念郑和下西洋()A.历史悠久B.和平交往C.航海创举D.技术先进题组三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8.有学者认为,古代丝绸之路的意义不仅使中国的丝绸远销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世界,更大的贡献还在于沟通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下列选项中能反映东西方交流的有()中国造纸术经丝路传到欧洲美洲马铃薯、玉米传到欧洲中国印刷术沿海上丝路传到日本中国瓷器经丝路远销欧洲A.B.C.D.9.元代马祖常有诗云:“波斯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采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易桑麻。”该诗歌()A.记载了一段战争

5、往事B.表达了作者对疆土的热爱C.反映元代中外交流通畅D.反映元代桑麻质量较好能力提升练题组一丝绸之路及欧亚大陆其他重要商路1.20世纪70年代在广州中山四路发现秦汉时期的造船遗址,80年代发现南越王墓(陪葬物中有非洲象牙和波斯银盒),90年代发现南越国宫署遗址。这三项重大发现,被誉为广州秦汉考古的三大发现。据此论断正确的是()A.秦汉时期我国海外贸易鼎盛B.广州是当时我国唯一的外贸港口C.当时海上丝绸之路开始形成D.秦汉时期我国造船业已领先世界2.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招募了大批商人到西域各国经商,沿线设置关卡征税,并置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抵御匈奴的侵扰。这些举措()A.旨在攫取西域经济利益B

6、.是汉朝抑商政策的延伸C.有利于丝路的繁荣有序D.将西域纳入了郡国体制 3.嘉峪关墓葬壁画研究成果表明,魏晋时期,西域人与中亚、波斯的交流并未中断。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却认为在汉末直到魏晋,由于西域再一次远离中央王朝的控制,丝路断了。关于这一现象的解释最合理的是()A.壁画的史料价值高B.对丝路缺乏全面了解C.由于狭隘的民族观D.史学家缺少科学手段4.在中国境内发现东罗马帝国金币及仿制品有50多枚。这些金币的生产年代跨越两个多世纪,其中新疆出土11枚、宁夏10枚、青海2枚、内蒙古2枚、甘肃3枚、陕西11枚。这说明当时()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具有一定优势B.政治动乱并未完全阻隔陆路贸易C.黄金已成

7、为国际贸易的主要货币D.西北地区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中心5.在埃及开罗附近的遗址中,发现唐至宋初的瓷片数以万计;叙利亚沙玛拉遗址发现大批唐代陶瓷器;印度勃拉名纳巴特遗址也发现唐代瓷片。以上信息表明唐代()A.瓷器是海外贸易的最主要商品B.海上丝绸之路的辐射范围较广C.私人海外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D.中国已经成为东亚文化圈中心6.有学者指出,郑和航海图(即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是明朝与西方海上交通的真实写照,蒙古山水地图(又名丝路山水地图)则全面反映了明朝与西方的陆路交通。这两幅地图最能够反映出当时()A.朝贡贸易制度发展到顶峰B.中国人已经具有较丰富的地理知识C.政府倡导对外开放的

8、政策D.中西方之间海陆经济交流活动频繁7.有学者认为,世界最早的且名副其实的“丝绸之路”,是三星堆文明时期四川丝绸销售到印度洋,得到作为古代货币的数千枚印度洋的齿贝。丝绸从四川经云南、缅甸、孟加拉湾到达恒河平原。汉代张骞在“大夏”发现印度商人转销“蜀布”。由以上材料可知()A.地缘政治是古代东西方交流必然条件B.古代印度拥有较强大的对外贸易能力C.印度在古代丝绸之路中扮演重要角色D.中印外交关系有着较复杂的历史渊源题组二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8.考古学家在今辽宁朝阳、韩国庆州地区79世纪的墓葬中陆续发现了大量胡俑,俑的形象既有来自地中海地区的东罗马人、波斯人,还有中亚地区的回鹘人、粟特人。这

9、表明当时()A.东亚风俗深受西方文化影响B.中西交流主要依赖于海上交通C.丝绸之路已延伸到朝鲜半岛D.中国与东罗马建立了外交关系9.唐中期平定西突厥后,处在丝绸之路上的九个国家,即“昭武九姓”诸国,便宣誓臣服于大唐王朝。他们世代善于经商,成为古代西亚文明、南亚文明与东亚文明的重要媒介。这主要反映了()A.丝绸之路推动了东西文化交流B.大唐王朝政治清明而国力强盛C.商品经济的发展利于社会进步D.唐在西域地区建立了有效统治10.1150年,造纸术传入西班牙后,又从那里传到了法国和欧洲其他国家,所到之处,羊皮纸被取代。事实证明,造纸术的价值十分显著。造纸术的价值主要是()A.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B.变

10、成了新教的工具C.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D.迎来地理大发现时代11.妈祖信仰原本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海神信仰,1405年琉球国建立妈祖庙,17世纪日本长崎建立妈祖庙,而后泰国、缅甸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相继出现规模不同的妈祖庙。据此可知,妈祖信仰的传播()A.加强了中外经济文化联系B.扩大了中原文化的影响力C.源于海上丝路的不断拓展D.巩固了“朝贡贸易”体系12.天工开物记载了倭缎织造法、朝鲜及西洋棉布染整法、红夷炮和佛朗机冶铸法、日本与朝鲜海船的制造法等自国外传来的技术。这说明当时()A.中外科技融合推动近代科学产生B.工艺技术成果反映工业革命成就C.传统科技发达推动世界文明交流D.海外技术传入丰富

11、国人科学认知13.明代后期,士大夫王徵和德国传教士邓玉函共同编译了远西奇器图说录最。王徵强调西方机械“有益于民生日用、国家兴作甚急也”,引入力学知识是为了使读者理解器之所以然也,原著中的数学证明过程则无需赘述。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科技交流缩小了中外技术差距B.西方科技知识在中国日益普及C.中西科技都以服务民生为目标D.重实用轻理论的科技理念盛行14.外来农作物传入古代中国有三次高潮,其中前两次传入的农作物命名多带“胡”字,如“胡麻”“胡萝卜”,第三次传入的农作物命名则多带“番”字,如“番茄”“番薯”。导致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中国()A.对外贸易对象的变化B.传统华夷观念的转变C.综合国力

12、呈下降趋势D.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15.()宋代瓷器造型简洁,色调优雅,充满温文尔雅的韵味;元代青花瓷则以蓝白两色为主,纹饰极其繁复,器型硕大,带有明显的阿拉伯文化色彩。这种变化说明元代()A.对外贸易的发展影响制瓷业B.制瓷技术的不断进步C.阿拉伯文化在中国广泛传播D.民众审美观念发生变化16.明朝中后期,中葡两国的贸易中,中国主要输出生丝、丝织品、黄金、水银、瓷器、朱砂、麝香等;葡萄牙输往中国的主要是白银、胡椒、苏木、檀香等。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对外贸易处于优势地位B.朝廷严厉实行“海禁”政策C.中国工艺制造水平领先世界D.中国较早完成近代社会转型17.有学者指出:“中国佛教

13、僧人出家,还要尊敬父母,忠于国君,僧人也提倡忠君爱国。所以中国的寺院有的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慧远在庐山讲经,就讲诵儒家的丧服经,阐述服丧的问题。”对此材料最合理的解释是()A.中国佛教与儒家思想逐渐趋同B.佛教被统治者改造成精神统治工具C.中国佛教与儒家争夺正统地位D.佛教深受中国文化浸润利于其传播题组三综合题组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古代中国对外交往中的历史事件(部分)时期史实两汉张骞出使西域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自波斯湾而还中国的铸铜和制漆传到朝鲜隋唐唐朝高丽乐盛行玄奘西行胡椒、波斯枣、无花果、开心果等传入中国日本参照汉字草书和楷书的偏旁,创制了自己的文字宋元设置市舶司管

14、理海外贸易指南针、火药相继传到欧洲泉州港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阿拉伯数字传入中国明清郑和七下西洋,远至非洲、红海沿岸传教士利玛窦来华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流传海外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表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明确,说明需史论结合)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第9课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基础过关练1.A2.A3.B4.C5.A6.D7.C8.B9.C1.A题目中显示的是古代中国的丝织品经由丝绸之路向西方输出的情况,途经新疆地区,故A项正确;题目中没有显示出是开始输往地中海地区,故B项错误;纬锦属于丝织品,不是棉纺织品,故C项错误;商帮出现在明清时期,7世纪时中国是隋唐时期,故D项错误。2.A由材料可知,丝绸在古罗马拥有广阔的市场,这说明丝绸之路开辟的原因是欧洲的内在需求,丝绸是奢侈品,更是地位的象征,故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中国强盛,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中间商牟利,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张骞通西域,故D项错误。3.B据材料可得从长安出发,大体上有海、陆两条丝绸之路。西汉时期,中国仅开辟了通往印度洋的海路,并未开辟通往波斯湾的海路,故A项错误;唐代的丝绸之路,横跨亚欧大陆,且开辟了通往波斯湾的海上丝绸之路,故B项正确;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