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第2课时 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爆炸) 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沪教版)

举报
资源描述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第第2课时课时 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爆炸爆炸 学习目标结合相关实验与资料分析,了解完全燃烧、爆炸与防火灭火的措结合相关实验与资料分析,了解完全燃烧、爆炸与防火灭火的措施,了解火灾事故的自救措施,认识防火防爆的意义。施,了解火灾事故的自救措施,认识防火防爆的意义。3 3 交流与讨论:细铁丝在空气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却能剧烈燃烧,说明什么?细木条和木块哪个更容易燃烧,这说明什么?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这说明什么?4 4 如何让燃烧更旺(剧烈)?燃烧剧烈程度的影响因素:燃烧剧烈程度的影响因素:O O2 2的浓度的浓度;与与O O2 2的接触面积(颗粒大小)的接触面积(颗粒大小);可燃物的性质可燃物的性质(种类种类)5 5 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的比较 完全燃烧完全燃烧不完全燃烧不完全燃烧发生条件发生条件 燃烧速率燃烧速率 放出热量放出热量 燃烧产物燃烧产物 O O2 2充足充足O O2 2不足不足快快慢慢多多少少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水 COCO、碳氢化合物等有毒、碳氢化合物等有毒气体和炭黑等小颗粒气体和炭黑等小颗粒石墨、金刚石、石墨、金刚石、木炭等燃烧均是木炭等燃烧均是如此!如此!6 6 总结与反思1.在日常生活中,使燃料完全燃烧的具体做法有哪些1.提供充足的氧气2.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2.为什么要使燃料完全燃烧?1.不完全燃烧会生成CO等有毒气体,污染大气2.完全燃烧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3.完全燃烧放出热量多7 7 为什么称一氧化碳为“隐形杀手”呢?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剧毒气体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略微小于空气;难溶于水。问题一8 8 一氧化碳从哪里来的呢?燃料的不完全燃烧燃料的不完全燃烧汽车排放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废气煤气的泄漏煤气的泄漏9 9 如何避免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发生呢?1.加强室内通风;2.保证燃料充分燃烧。问题二问题二 CO有毒,对环境有污染,它真的没有用吗?10 10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可燃性;由于它具有可燃性,通常可被用于做由于它具有可燃性,通常可被用于做燃料燃料 ,煤气的主要成分就是,煤气的主要成分就是CO CO。2、毒性;、毒性;3、还原性。还原性。11 11 二、爆二、爆 炸炸爆炸类型爆炸类型:1.1.由物理膨胀导致的爆炸由物理膨胀导致的爆炸 2.2.由化学反应引起的爆炸由化学反应引起的爆炸 3.3.核爆炸核爆炸 12 12 爆炸的条件爆炸的条件:1 1、有限空间内、有限空间内 2 2、急剧的燃烧、急剧的燃烧情况一:情况一:可燃物在无限空间内的爆炸可燃物在无限空间内的爆炸情况二:情况二:爆炸的条件爆炸的条件:氧气浓度较高,氧气浓度较高,或: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较大或: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较大如:点燃浸满液氧的棉花球如:点燃浸满液氧的棉花球13 13 在下列场所在下列场所-加油站、面粉厂、纺织厂、煤矿矿加油站、面粉厂、纺织厂、煤矿矿井等处应采取哪些措施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井等处应采取哪些措施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有害的一面有害的一面加强通风、严禁烟火等加强通风、严禁烟火等14 14 爆炸会给人类带来什么?爆炸会给人类带来什么?有有利利的的一一面面如如:爆爆破破15 15 16 常见气体的爆炸极限气气 体体 爆炸极限(体积分数)爆炸极限(体积分数)H H2 24%-75%4%-75%CHCH4 45%-15%5%-15%COCO 12.5%-74%12.5%-74%17 17 1.下列有关碳、氢元素的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石油燃烧时冒黑烟是因为不完全燃烧 B.含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而污染环境 C.相同质量的碳发生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一样多 D.让日常生活中燃料能完全燃烧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C C课堂训练18 18 2.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为了防止事故,常采用一些安全措施,其中安全的是()A用点燃的木条检验液化石油气是否漏气 B到小煤窑里挖煤用火把照明 C屋里发生液化气泄露,应立即拨打“110”求救 D屋里发生液化气泄露,应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 通风D D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