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潭市两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解析 )

举报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网生代”,指的是伴随互联网出生与发展的一代人,他们在数字化、网络化、娱乐化的时代浪潮中成长,从幼儿时期就开始过着一种“屏幕环绕的生活”。在北京大学教授、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张颐武看来,所谓的“网生代”,他们不需要学习就天然地生活在互联网时代,好似网络世界里的原住民。从此角度来看,当今的青少年接触网络几乎是与生俱来且无法避免的,他们的网络生活要比成年人所想象的更为丰富甚至复杂许多。因此,如何为青少年营造更加清朗的网络生态、让他们健康触网,成为一个值得全社会关注的话题。 张颐武以网络“饭圈”乱象举例说:“一段时间以来,频频出现粉丝非理性追星乱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部分粉丝不顾社会公序良俗和基本是非,无底线追星,甚至为犯错明星辩护开脱;二是畸形‘饭圈’在网络平台和商业资本的裹挟下,助长‘流量为王’的不良风气,严重违背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三是部分青少年被不良粉丝群体误导,脱离正常追星轨道,造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四是一些‘粉头’为谋取私利,把普通粉丝组织起来,为明星炒作热度、集资‘打榜’、制造话题,‘饭圏’形成势力化群体,与明星形成一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关系。” 张颐武表示,针对“饭圈”乱象的相关整治措施,旨在遏制畸形的“饭圈文化”,倡导形成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是立足当下和着眼未来发展的必要举措。而网络生态的整治离不开全社会各方面力量从多角度着手,合理分工、正确引导、共同推动,以战略眼光、从长远角度筑牢网络空间清朗的基石。他特别提及,互联网平台的运作机制,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影响巨大。各大互联网平台是网络内容的重要出口,伴随日益进步的技术手段,互联网企业不能只顾追求商业利益,他们需要担负起社会责任,对于不适宜青少年观看的内容需要有一定的管理举措。目前,各大平台都在加强管理,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相关舆论也形成了新的态势,毫无疑问,这些社会综合治理举措都致力于为青少年营造更加清朗的网络生态。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中国19岁及以下网民群体占比16.6%,总数达1.64亿。且随着网络技术和业态的迭代更新,网络内容生产和传播几乎是野蛮式的,作为网络空间里最为活跃的青少年群体,他们的网络素养也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网络生态的优劣。那么,青少年应该具备怎样的网络素养? 张颐武认为有两个方面特别值得重视:一是青少年亟需在网络时代具备自我辨别力及认知力,自觉抵制低级趣味、“三俗”内容;二是他们在具备这两种基础能力之后,需要进一步拥有选择判断的能力,筛选出与他们成长相关、优质且有意义的内容来开展自己的网络生活。他谈道:“毋庸置疑,青少年在当前的网络世界里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他们不仅是互联网内容的接受者,也是创造者及分享者。网络上海量的信息一方面十分有活力、有正能量,另一方面也有很多负面的、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内容,所以青少年触网需要在树立明确的底线意识的同时,拥有向上的、更高的追求。” (摘自谯娇《张颐武:网络空间越清朗,越有利于青少年的声音被倾听》) 材料二 网络内容建设是引导培育青少年网络文明素养的关键。网络内容建设呈现的网络文化产品,反映的是网络思想舆论工作的实际成效,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情感和文化价值取向。由于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成熟、独立的价值观念尚未形成,安全用网、理性上网、科学上网、明辨是非的意识和能力还很薄弱,在网络中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内容的影响和侵蚀,损害其构建良好的精神世界。在此情况下,我们必须精心打造能够吸引青少年的优秀网络文化产品,着力创建优质化的令青少年愿听愿看的网络内容,使正能量的精品网络内容充满网络空间,让青少年在网络空间中见到什么是真善美,做到辨别假恶丑。 当前,网络内容建设存在的问题影响青少年网络文明素养的养成。一方面,网络空间中低俗化、同质化、单一化的网络内容大量存在,众多网络内容枯燥无味缺乏吸引力、感染力。《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1)》数据显示,短视频平台中仅有32%的未成年人在上网时经常和总是主动选择“青少年模式”,仅有14.9%的高中生会自觉使用“青少年模式”,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青少年模式下的短视频服务内容普遍缺乏吸引力。另一方面,资本对文化市场的渗透使得网络内容生产商品化、逐利化,网络内容建设逐渐让位于流量关注,利益导向逐渐取代价值导向。如资本对“饭圈”的推波助澜与营销机构的引导,不问是非对错、不管善恶美丑,致使“流量至上”、拜金主义等畸形价值观严重危害了青少年的成长。 (摘自王苗《以优质精品网络内容引导培育青少年网络文明素养》) 1. 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今的青少年属于“网生代”,他们接触网络几乎是与生俱来且无法避免的,营造更加清朗的网络生态无疑有益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B. 整顿网络乱象、营造健康网络空间,互联网企业要采取综合治理措施筑牢基石,要以日益进步的技术手段把控好网络内容的平台出口关。 C. 青少年很容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内容的影响和侵蚀,因此加强网络内容建设,使正能量的精品网络内容充满网络空间具有重大意义。 D. 当前,网络内容建设任务艰巨,网络空间中低俗化、同质化、单一化的网络内容谷依旧存在,产品商品化、逐利化的倾向仍没有完全扭转。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日益进步的技术手段,造成了网络信息的海量暴发以及“野蛮式”生长态势,直接导致青少年接触到不良网络信息内容。 B. 一些粉丝、商业资本、“粉头”、商业平台等各方形成势力化群体,相互之间形成利益关系,促使畸形“饭圈文化”产生。 C. 网络内容建设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情感和文化价值取向,打造优秀的网络文化产品有益于构建青少年美好的精神世界。 D. “青少年模式”是一种已经实施的网络“护苗”举措,但这种模式下的视频服务呈商品化、逐利化趋势,青少年少有使用。 3. 结合材料,下列表述所涉及的内容最贴近材料二论证范围的一项是( ) A. 世界青年大会秘书长伊迪奥拉•帕斯霍拉里说,互联网因青年而蓬勃发展,青年因互联网而活力迸发,“网络空间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世界青年由此而相连”。 B. 腾讯集团副总裁兼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介绍,腾讯员工的平均年龄这两年才刚刚达到30岁,“纵观全球,青年创作已成为互联网一个重要的特征”。 C. “5G时代,超级算力、超级连接以及大容量的连接数目将会改变目前各种互联网的应用。”荣耀集团总裁赵明认为,“5G时代,青年会拖着世界往前走。” D. 基于搜索引擎关键词的数据分析显示,目前青少年上网用于学习的搜索仅占0.6%,而玩游戏、看动漫和社交的占比分别为47.4%、15.5%和8.5%。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结构。 5. 作为“网生代”的一员,应该追求安全用网、理性上网、科学上网,努力提升自己网络生活质量。对此,请你结合两则材料内容,给同龄人提几点建议。 【答案】1 B 2. C 3. D 4. 材料一采用的是总分式论证结构。文章首先从当今青年与网络密不可分的关系谈起,提出本文的论题“如何为青少年营造清朗的网络生态、让他们健康触网”;然后第二三自然段强调的是“网络综合管理”,对应论题“如何为青少年营造清朗的网络生态”;第四五自然段强调的是青少年网络素养的问题,对应论题如何“健康触网”,形成总分模式的论证结构。 5. (1)作为网络内容的接受者,要提高自我辨别力、认知力以及对网络内容的选择与判断能力,自觉抵制低级趣味等不良信息,选择与自己成长相关、优质且有意义的内容;(2)作为网络内容创造者及分享者,要提升网络素养,树立明确的底线意识,追求真善美,积极传播正能量;(3)上网时要自觉使用“青少年模式”,让这一模式为我们的健康成长真正发挥保驾护航的作用;(4)要从“饭圈”乱象中吸取教训,不沉迷网络,不盲目追星,做到网络为我所用,有益于学习、成长。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互联网企业要采取综合治理措施筑牢基石”缩小了范围,从材料一第三段“目前,各大平台都在加强管理,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相关舆论也形成了新的态势,毫无疑问,这些社会综合治理举措都致力于为青少年营造更加清朗的网络生态”来看,“整顿网络乱象、营造健康网络空间”离不开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包括政府、互联网企业、宣传机构等,即“采取综合治理措施筑牢基石”不是“互联网企业”能包办的,因此选项表述错误。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A.“造成了……直接导致……”说法错误,依据材料一“且随着网络技术和业态的迭代更新,网络内容生产和传播几乎是野蛮式的”可知,“日益进步的技术手段”不是“网络信息的海量暴发以及野蛮式生长态势”的唯一因素,影响因素还有“业态的迭代更新”;“日益进步的技术手段”也不是“导致青少年接触到不良网络信息内容”的直接原因,两者并无直接因果关系,因此此句说法错误; B.“一些粉丝……促使畸形‘饭圈文化’产生”说法错误,从材料一第二段“一是部分粉丝不顾社会公序良俗和基本是非,无底线追星,甚至为犯错明星辩护开脱;二是畸形‘饭圈’在网络平台和商业资本的裹挟下,助长‘流量为王’的不良风气,严重违背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三是部分青少年被不良粉丝群体误导,脱离正常追星轨道,造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可以看出,形成势力化群体和利益关系是一些粉头与明星、商业资本、商业平台,其中粉丝大多是被误导或裹挟的; D.“但这种模式下的视频服务呈商品化、逐利化趋势,青少年少有使用”说法错误,从材料二第二段“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青少年模式下的短视频服务内容普遍缺乏吸引力”可以看出,“青少年模式”下的视频服务青少年很少使用,是因为内容缺乏吸引力,不能归因于“呈商品化、逐利化趋势”。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二的关键点是“网络内容”与“青少年网络文明素养”,即要“着力创建优质化的令青少年愿听愿看的网络内容”。 A.谈及网络与青年的密切关系; B.谈及青年是互联网的主力军; C.谈及互联网技术发展的趋势及对青年的影响。 D.涉及的是青少年上网干什么,他们最喜欢看哪些网络产品和内容。与题干要求相符。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证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中心句,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等。 分析材料一,首先在第一段开篇阐述“当今的青少年接触网络几乎是与生俱来且无法避免的,他们的网络生活要比成年人所想象的更为丰富甚至复杂许多”的现象,进而在文末提出“如何为青少年营造更加清朗的网络生态、让他们健康触网,成为一个值得全社会关注的话题”的中心论点。 然后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证:二三自然段先以“饭圈”现象为例,论证营造清朗网络生态的必要性及综合治理举措,对应论点中“网络综合管理”的部分;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