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

举报
资源描述
建筑材料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 一、 检验检测行业竞争格局 (一)检验检测行业趋于市场化 品牌和公信力是检验检测机构得以生存的重要保障,而品牌和市场公信力需要长期积累才能形成,因此我国检验检测行业在发展初期参与机构大部分是事业单位,但随着国家先后出台包括《关于加快推动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等一系列关于持续推进检验检测行业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意见,市场结构不断优化,事业单位的数量占比不断下降,企业制单位所参与的市场份额持续提升。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2021年全国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末,我国企业制的检验检测机构38,046家,占机构总量的73.24%,同比上升2.8个百分点。 (二)检验检测行业民营检验检测机构快速发展 我国检验检测机构主要包括检验检测机构、外资检验检测机构和民营检验检测机构三种。在鼓励民营企业和其他社会资本投资检验检测服务,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申请相关资质等市场化改革推进背景下,民营检验检测机构快速发展。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2021年全国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我国取得资质认定的民营检验检测机构共30,727家,民营检验检测机构数量占全行业的59.15%,我国民营检验检测机构全年取得营业收入1,656.91亿元,同比增长19.04%,高于全国检验检测行业年增长率4.97个百分点。 (三)检验检测行业市场竞争具有区域性特征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规定,申请从事对涉及建筑物、构筑物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检测的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必须经建设主管部门审批授权,检测机构获批相关资质证书后方可从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质量检测活动实施监督管理,并负责检测机构的资质审批。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承担检测业务的,应当向工程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备案,因此,建筑材料、建设工程检测机构在实际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区域性,即市场竞争呈现以省市为单位的区域性特征。 (四)检验检测行业集约化发展趋势显著 我国检验检测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机构数量保持较快增长,但同时我国对检验检测行业的监管力度也在不断趋严,规模效应明显,规模以上机构相较小型机构有明显的成本优势,规模以上机构的营收增速要高于小型机构。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2021年全国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检验检测机构7,021家,虽仅占全行业的13.52%,但营业收入达到3,228.30亿元,营业收入占比达到78.93%,同比上升1.57个百分点。 二、 检验检测行业具有较强的地域性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一般会根据地方实际制订符合地方要求的管理制度,特别是资质审查注册制度直接决定了检测机构的服务范围以所在地为主。而且工程检测本身需要大型的检测设备,并且样品的检测具有明确的时效性,因此从交通、成本、便利性考虑,检测工作跨地区开展具有一定的难度,从而限制了跨区域的发展。 从地域分布来看,检验检测市场需求较多集中于人员密集、产品生产和流通数量大、进出口贸易活跃的地区。国内六大区域检验检测机构规模比重分别为华东地区30.65%,中南地区24.21%,华北地区14.25%,西南地区12.37%,西北地区9.55%,东北地区8.96%。 从实现营业收入的区域比重来看,各区域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华东地区37.13%,中南地区27.17%,华北地区15.96%,西南地区9.81%,西北地区5.75%,东北地区4.19%。其中:华东、华北、中南三大区域收入所占市场份额超过了八成。 三、 检验检测行业具有一定的准入门槛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的规定,检测机构从事质量检测业务,应当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取得不同检测业务对应的资质证书需要检测机构,配置复核要求的场地和环境,购置相当数量的分析测试仪器或者试剂耗材等,同时也需要专业性较高的从业人员作为检测人员。因此,检验检测行业在资质、场地、专业人员配置、仪器设备投入上存在准入门槛。 四、 建筑产业转型升级要求日渐提高 十三五期间,全国各级政府根据增强改革创新本领,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推动落实关于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2021年8月,广东印发了《广东省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确立围绕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和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的总体目标,促进全省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生态化升级,明确提出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建筑工业化技术促进产业协同发展等六部分共18项构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实施路径,并强调绿色低碳节能建筑、智能制造、BIM&CIM平台、监管预警信息化、智慧工地等建筑与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实施。 近年,我国先后出台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等重要文件,双碳问题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主题之一。 建设行业的双碳问题也越来越被行业高度关注。特别是《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实施海绵城市建设,完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增强城市韧性。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工程,保护城市山体自然风貌,修复江河、湖泊、湿地,加强城市公园和绿地建设,推进立体绿化,构建连续完整的生态基础设施体系。推进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鼓励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抗震加固等同步实施。开展绿色建筑、节约型机关、绿色学校、绿色医院创建行动。加强财政、金融、规划、建设等政策支持,推动高质量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大力推广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发展零碳建筑。开展历史文化资源普查,做好测绘、建档、挂牌工作。完善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制度,开展绿色建材应用示范工程建设,鼓励使用综合利用产品。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推动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转运、分类处理系统。建设行业已形成了绿色建设和达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房地产、市政工程、公共交通工程等建设量位居世界前列,既有建设工程的保有量越来越大。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自有缺陷、改造、灾害影响、使用寿命、环境影响等因素影响,既有建设工程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一旦既有建设工程出现严重的工程质量事故,将会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危害。未来建设行业中,既有建设工程维护、改造、加固需求将大幅增长,对既有建设工程的检测、鉴定、评估等综合技术服务市场需求也将同步大幅增长。 五、 房屋建筑类市场的质量需求进一步提升 2019年住建部所推出的《关于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升建筑工程品质的指导意见》中提到,强化政府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质量监管,鼓励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进行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和抽测,探索工程监理企业参与监管模式,健全省、市、县监管体系。政府机关将进一步提升对房屋质量的要求,同时创新工程监理制度,严格落实资格人员的质量责任。对质量要求的提升以及新制度的提出将进一步规范房屋建筑的建设标准,从而扩大对检验检测业务的需求。 六、 检验检测市场市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伴随着检验检测市场的改革不断深化,近年来我国事业单位制检验检测机构占比持续保持下降,而民营企业的占比逐年增长。国内的多个行业监管部门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到检验检测行业当中,并极力实现行业内各类型企业的公平、公正竞争,最终提升了行业集中度,从而为打造具有影响力的业内优质企业创造了条件和环境。 2020年,事业单位制检验检测机构比重进一步下降,企业制单位占比首次突破七成。2020年,我国企业制检验检测机构34,459家,占机构总量的70.44%;事业单位制检验检测机构11,160家,占机构总量的22.81%,事业制检验检测机构占机构总量的比重同比下降2.35个百分点;其他类型机构3,300家,占机构总量的6.74%。我国事业单位制检验检测机构的比重从2014年的40.60%下降至2020年的22.81%,且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七、 商业地产等行业发展趋于平缓 虽然政府依然重视基建等工程项目的开展,但是在工程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房地产行业的扩张在近年受到了较大的限制。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调控仍然处于相对紧缩的状态,在房地产购置、土地供应等方面仍有较多限制。从2013年以来,新开工房屋面积虽呈现上涨的态势,但地产企业购置土地面积已经呈现下降的趋势,各大地产商对于土地的购入也趋向于保守。 尽管政府保障房、棚户区改造等项目某种程度上会填补房地产市场下滑所带来的投资缺口,但总投资规模相较于地产行业的体量还是相对较小。因此,地产行业投资的变化有可能会对工程类检验检测市场带来一定不利影响。 检验检测行业是指检验检测机构接受政府监管机构、生产商或产品用户的委托,通过专业技术手段及仪器设备在相应标准及技术规范等条件下对鉴定的样品质量、安全、性能、环保等方面指标进行检验检测并出具检验检测报告,从而评定是否符合政府、行业和用户在质量、安全、性能等方面的标准和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科技细分领域不断拓展,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和质量安全的关注度提升,检验检测服务市场需求也随之快速上升。从近年来我国认证可检验检测机构数量逐年攀升,从2017年的36797家上升至2021年的51949家,2021年增速为7.8%。 从检验检测专业领域来看,2021年,机构数量排在前十位的检验检测领域为:机动车检验(13940家)、环境监测(8575家)、建筑工程(8146家)、建筑材料(7573家)、其他(5739家)、水质(3650家)、食品及食品接触材料(3495家)、卫生疾控(2847家)、农林渔牧业(2833家)、公安刑事技术(1913家)。 从近年来全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机构市场规模情况来看,中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机构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2633亿上升至2021年的4090亿,2021年增速为14.1%,实现快速增长。 近年来,全国检验检测机构的医疗资源配置水平不断提升,各类仪器设备数量逐年上升,从2017年的576万台套上升至2021年的900万台套,增速保持在10%以上,2021年增速达到11.4%。 近年来我国检验检测行业规模继续扩大,全国检验检测机构仪器设备资产原值不断增长,2021年全国检验检测机构仪器设备资产原值达到4526亿元,远超过2017年的2871亿。 近年来我国检验检测的市场需求继续扩大,2017-2021年全国检验检测机构出具检测报告数量从3.76亿上升至6.84亿份,2021年年增速度达到了20.6%,行业需求景气度较高。 2021年,我国企业制检验检测机构38046家,占机构总量的73.24%;事业单位制检验检测机构10843家,占机构总量的20.87%,事业单位制检验检测机构占机构总量的比重同比下降1.94%。2017-2021年我国事业单位制检验检测机构的比重分别为31.30%、27.68%、25.16%、22.81%和20.87%,呈现明显的逐年下降趋势,事业单位性质检验检测机构的市场化改革有序推进。 近年来检验检测领域差异化发展继续扩大,电子电器等新兴领域(包括电子电器、机械(含汽车)、材料测试、医学、电力(包含核电)、能源和软件及信息化)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传统领域(包括建筑工程、建筑材料、环境与环保(不包括环境监测)、食品、机动车检验、农产品林业渔业牧业)2021年共实现收入1608.17亿元,同比增长13.48%,增幅同比增加4.57%。总的来说,传统领域占行业总收入的比重仍然呈现下降趋势,由2016年的47.09%下降到2021年的39.32%,表明新兴领域对检验检测的需求量在不断扩大,超过了传统领域。 从实现营业收入的区域比重来看,20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