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第二中学高二数学文测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第二中学高二数学文测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 1. “a>1”是“函数f(x)=ax+cosx在(-∞,+∞)上单调递增”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参考答案: A 2. 如图,E为正方体的棱AA1的中点,F为棱AB上的一点,且∠C1EF=90°,则AF:FB=(     ) A.1:1 B.1:2 C.1:3 D.1:4 参考答案: C 【考点】棱柱的结构特征. 【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 【分析】设出正方体的棱长,求出C1E,利用∠C1EF=90°,通过C1F求出x的值,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解:解: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由题意可知C1E==3, ∠C1EF=90°,所以设AF=x,12+x2+C1E2=22+22+(2﹣x)2, 解得:x=,所以AF:FB=:=1:3; 故选:C. 【点评】本题是基础题,考查正方体的变的计算,考查直角三角形的利用,长方体的性质,考查计算能力. 3. 在10人中,有4个学生,2个干部,3个工人,1个农民,数是学生占总体的(   ) A、频数     B、概率   C、频率    D、累积频率 参考答案: C 4. 定义域为R的连续函数,对于任意都有:,且其导函数满足.则当时: A.        B.      C.        D. 参考答案: D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命题“若x2=1,则x=1的否命题为:“若x2=1,则x≠1” B.“m=1”是“直线x﹣my=0和直线x+my=0互相垂直”的充要条件 C.命题“?x0∈R,使得x02+x0+1<0”的否定是:“?x∈R,均有x2+x+1<0” D.命题“已知A,B为一个三角形两内角,若A=B,则sinA=sinB”的否命题为真命题 参考答案: D 【考点】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 【分析】写出命题的否命题判断A;由两直线垂直与系数的关系求得m判断B;写出特称命题的否定判断C;由充分必要条件的判定方法判断D. 【解答】解:命题“若x2=1,则x=1的否命题为:“若x2≠1,则x≠1”,故A错误; 由1×1﹣m2=0,得m=±1, ∴“m=1”是“直线x﹣my=0和直线x+my=0互相垂直”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B错误; 命题“?x0∈R,使得x02+x0+1<0”的否定是:“?x∈R,均有x2+x+1≥0”,故C错误; 由三角形中,A=B?a=b?sinA=sinB,得: 命题“已知A,B为一个三角形两内角,若A=B,则sinA=sinB”的否命题为真命题,故D正确. 故选:D. 6. 如果一元二次方程中,a、b分别是投掷骰子所得的数字,则该二次方程有两个正根的概率P=  (    ) A.  B.   C.   D. 参考答案: A 7. 已知复数,那么对应的点位于复平面内的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参考答案: D 8. 已知函数,则(    ) A. 15 B. 30 C. 32 D. 77 参考答案: B 【分析】 先求得导函数,由此求得. 【详解】依题意,所以.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导数的计算,属于基础题. 9. 用系统抽样法从160名学生中抽取容量为20的样本,将160名学生从1﹣﹣160编号,按编号顺序平均分成20组(1﹣﹣8号,9﹣﹣16号,…,153﹣﹣160号).若第16组应抽出的号码为126,则第一组中用抽签方法确定的号码是(  ) A.4 B.5 C.6 D.7 参考答案: C 考点: 系统抽样方法.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按照此题的抽样规则我们可以得到抽出的这20个数成等差数列,a1=x,a16=126,d=8(d是公差) 解答: 解:设在第一组中抽取的号码是x(1≤x≤8) 由题意可得分段间隔是8 又∵第16组应抽出的号码为126 ∴x+15×8=126 ∴解得x=6 ∴第一组中用抽签方法确定的号码是6. 点评: 系统抽样形象地讲是等距抽样,系统抽样适用于总体中的个体数较多的情况,系统抽样属于等可能抽样. 10. 已知α,β表示两个不同的平面,m为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则“”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参考答案: B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1. 幂函数,当取不同的值时,在区间上它们的图象是一簇美丽的曲线,如题(14)图,设点,,连接AB,线段AB恰好被其中的两个幂函数,的图象三等分,即,则________; 参考答案: 1 12. “若x∈R,使得x2+(a-1)x+1<0”是真命题,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参考答案: 13. 一种报警器的可靠性为%,那么将这两只这样的报警器并联后能将可靠性提高到         ▲     . 参考答案: 14. 已知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Sn,且a1+a3=,则=         . 参考答案: 2n﹣1 【考点】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专题】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分析】利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前n项和公式即可得出. 【解答】解:设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q, ∵a1+a3=, ∴, 解得a1=2,q=, ∴Sn==, an=2×, 则=2n﹣1. 故答案为:2n﹣1.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前n项和公式,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15. 命题“?x0∈R,使得x02+2x0+5>0”的否定是       . 参考答案: ?x∈R,都有x2+2x+5≤0 【考点】命题的否定. 【分析】根据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解:命题是特此命题,则命题的否定是:?x∈R,都有x2+2x+5≤0, 故答案为:?x∈R,都有x2+2x+5≤0 16. 由1,4,5,可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若所有这些四位数的各位数字之和为288,则=              .   参考答案: 2 略 17. 某大学有本科生12000人,硕士研究生1000人,博士研究生200人.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所有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进行调查,如果应从博士研究生中抽取20人,那么n=               人. 参考答案: 1320 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 已知: A(-5,0)、B(5,0), 直线AM,BM交于M,且它们的斜率之积是,求点M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该轨迹是何曲线。 参考答案: 解:设M的坐标(x,y),知 kAM=,     kBM= 由已知得,    化简得轨迹方程为: 该轨迹是椭圆(去掉两个顶点)   19. 已知函数为实数。    (I)若处取得的极值为2,求的值;    (II)若在区间[—1,2]上为减函数,且,求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 (1);-------------------4分; 检验:当时,在上,在上,故为其极大值。符合题意。----------------6分 (2)--------9分,解得:----------------13分 略 20. 已知点在椭圆上, 以为圆心的圆与      轴相切于椭圆的右焦点.    (1)若圆与轴相切,求椭圆的离心率;    (2)若圆与轴相交于两点,且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求椭圆的方程. 参考答案: 解:(1)设,圆M的半径为. 依题意得 将代入椭圆方程得:,所以,又 从而得 ,两边除以得: 解得:……………………………………………….4分 因为,所以 ………………………………………..6分 (2)因为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所以圆M的半径,  M到圆轴的距离  又由(1)知:, 所以,,  又因为 ,解得:,  所求椭圆方程是:……………………………………………12分   略 21. 已知函数f(x)=lnx+x2. (Ⅰ)求函数h(x)=f(x)﹣3x的极值; (Ⅱ)若函数g(x)=f(x)﹣ax在定义域内为增函数,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 【考点】6B: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6D: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 【分析】(Ⅰ)由已知得到h(x),求其导函数,解得导函数的零点,由导函数的零点对定义域分段,求得函数的单调区间,进一步求得极值; (Ⅱ)由函数g(x)=f(x)﹣ax在定义域内为增函数,可得g′(x)≥0(x>0)恒成立,分离参数a,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得最值得答案. 【解答】解:(Ⅰ) 由已知,得h(x)=f(x)﹣3x=lnx+x2﹣3x,(x>0), 令=0,得x=或x=1, ∴当x∈(0,)∪(1,+∞)时,h′(x)>0,当x∈()时,h′(x)<0, ∴h(x)在(0,),(1,+∞)上为增函数,在()上为减函数. ∴h(x)极小值=h(1)=﹣2,; (Ⅱ)g(x)=f(x)﹣ax=lnx+x2﹣ax,g′(x)=, 由题意,知g′(x)≥0(x>0)恒成立, 即a≤. ∵x>0时,2x+,当且仅当x=时等号成立. 故, ∴a. 22. 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令,求数列的前项和. 参考答案: 解:(1)当时,,  当时, 当时,不满足上式,故 (2) , 令           ①            ② ①—②得:  ,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