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师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模拟考试试卷职业道德模拟考试试卷 A A 卷含答案卷含答案 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5050 题)题)1、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A.为人民服务 B.责权利统一 C.集体主义 D.按劳分配【答案】A 2、道德是人们从()上掌握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A.“善”的规则 B.“善”和“恶”的标准 C.思想精神 D.实践一精神【答案】D 3、对教师道德行为的认识正确的是()。A.教师的某一行为往往仅是一个道德行为 B.教师道德行为是孤立的行为 C.教师道德行为是从道德这一特定的方面进行评价的行为 D.教师道德行为作为一种社会行为,但不与其他行为结合【答案】C 4、道德的目的是()A.自律和他律的统一 B.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C.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D.个人和社会的统一【答案】A 5、教师道德原则在教育领域中体现的最重要、最基本的道德关系是()。A.教师职业和社会职业行为总体道德要求的关系 B.教师社个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价值取向之间的关系 C.教师道德行为与社会对教师道德期望之间的关系 D.教师个人与他人和社会整体教育利益的关系【答案】D 6、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观点,这体现了高校教师的劳动具有()。A.专业性 B.多重性 C.探索性 D.实践性【答案】D 7、道德的目的是()A.自律和他律的统一 B.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C.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D.个人和社会的统一【答案】A 8、评价教师某道德行为时,应该()。A.根据该行为的的效果 B.根据教师一贯的品质 C.对该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D.根据该行为的目的【答案】C 9、()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最高标准。A.培育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 B.培养四有新人 C.养成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大学生 D.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答案】D 10、道德的目的是按照()的规则去创造性地完善社会和人自身的存在。A.善恶 B.法律 C.善 D.阶级【答案】C 11、师德修养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是()。A.提高师德认识 B.锻炼师德意志 C.坚定师德信念 D.培养师德行为习惯【答案】D 12、道德评价和规范人们行为的标准是()。A.成败 B.善恶 C.动机一效果 D.社会影响【答案】B 13、教师道德的社会作用不包括()。A.指导教师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维护教育秩序,保证教育事业顺利发展 B.直接影响学生品德的形成和智能的发展 C.有利于促进社会道德环境优化和人类文明进步 D.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答案】D 14、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最高标准是()。A.主体性标准 B.善的标准 C.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D.学生的需求为标准【答案】C 15、2015 年 1 月 29 日,时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教育部学习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精神座谈会上表示,高校教师必须守好()。A.政治底线、法律底线、思想底线 B.政治底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 C.思想底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 D.思想底线、法律底线、社会底线【答案】B 16、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A.责权利统一 B.集体主义 C.为人民服务 D.按劳分配【答案】C 17、教师入职的前提条件和基本职业标准是()。A.爱国守法 B.教书育人 C.为人师表 D.敬业爱生【答案】D 18、“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也会有缺点、失误和不足之处。这就要求教师在处理言传和身教的关系时要()。A.言行一致,身体力行 B.学为人师,行为示范 C.严于律己,勇于自责 D.以上都是【答案】C 19、道德的目的是按照()的规则去创造性地完善社会和人自身的存在。A.善恶 B.法律 C.善 D.阶级【答案】C 20、职业的要素包括特定社会责任、专门业务以及()。A.主要生活来源 B.职责权利 C.职业劳动 D.生活方式【答案】A 21、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为评价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系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A.是非 B.善恶 C.荣辱 D.美丑【答案】B 22、体现在教师道德规范体系他律上的教师个体道德核心范畴是()。A.道德义务 B.道德权利 C.道德价值目标 D.道德良心【答案】A 23、关于虚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虚荣是荣誉向耻辱转化的中介 B.虚荣是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 C.虚荣是个人荣誉感在内心的正常反映之一 D.虚荣往往伴随着嫉妒【答案】C 24、道德的目的是()A.自律和他律的统一 B.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C.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D.个人和社会的统一【答案】A 2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精神的内涵表现在()。A.从价值角度说,要有人文社会价值取向 B.从功能角度讲,要以广义的科技文化作为动力 C.从社会角度讲,要落实到塑造文明主体上 D.以上都是【答案】D 26、特别强调发展教育必须发展师范教育的是()。A.康有为 B.梁启超 C.蔡元培 D.杨昌济【答案】B 27、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A.生生关系 B.师师关系 C.师生关系 D.教师与社会的关系【答案】C 28、创造性地发展了西方社会的大学学术研究功能的里程碑式人物是()。A.英国教育家保罗纽曼 B.美国教育家杜威 C.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 D.德国教育家洪堡【答案】D 29、有关传统美德的认识错误的是()。A.是传统道德规范体系的中心 B.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精华 C.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D.是师德教育的核心【答案】D 30、有关道德行为的论述错误的是().A.是知、情、意的归宿 B.是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 C.是一种内在心理因素 D.是心理的外显【答案】C 31、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A.为人民服务 B.责权利统一 C.集体主义 D.按劳分配【答案】A 32、“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也会有缺点、失误和不足之处。这就要求教师在处理言传和身教的关系时要()。A.言行一致,身体力行 B.学为人师,行为示范 C.严于律己,勇于自责 D.以上都是【答案】C 33、体现在教师道德规范体系自律上的教师个体道德核心范畴是()。A.道德义务 B.道德权利 C.道德价值目标 D.道德良心【答案】D 34、教师在教学中的师德规范主要体现在()。A.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B.学为人师,行为示范 C.精通业务,学而不厌 D.以上都是【答案】D 35、从教师的职业道德角度看,教师所特有的崇高职责和历史使命是()。A.教书育人 B.科学研究 C.传授知识 D.爱国守法【答案】A 36、高校教师要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立德”就是立社会主义之德,就是把()融入高校的教育教学中。A.世界观教育 B.人生观教育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D.共产主义教育【答案】C 37、教师职业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人类教育活动的出现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 D.教育理论的发展【答案】B 38、职业的要素包括特定社会责任、专门业务以及()。A.主要生活来源 B.职责权利 C.职业劳动 D.生活方式【答案】A 39、统率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全过程的原则有主体性原则、质的分析原则和()。A.实事求是原则 B.量的分析原则 C.目的性原则 D.主客体结合原则【答案】C 40、以下()不属于高校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处理。A.依法依规处理 B.品德评价 C.批评教育 D.价值澄清【答案】D 41、韩愈认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反映了他把()作为教师的基本职责。A.教书育人 B.尽职尽责 C.关心学生 D.提高业务【答案】A 42、为人师表含义丰富,()倡导“师者,人之楷模也”。A.孔子 B.孟子 C.杨雄 D.叶圣陶【答案】C 43、提出要“以其昭昭,使人昭昭”,而不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强调“教者必以正”,这位思想家是()。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愈【答案】B 44、在“真实的集体”里,个人与集体()价值序列的轻重与优劣。A.存在 B.不存在 C.时有时无 D.可能存在【答案】B 45、教师职业是极其繁重而需要自我牺牲精神的职业,因此必须()A.认真负责 B.爱岗敬业 C.努力学习 D.一丝不苟【答案】B 46、教师入职的前提条件和基本职业标准是()。A.爱国守法 B.教书育人 C.为人师表 D.敬业爱生【答案】D 47、2015 年 1 月 29 日,时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教育部学习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精神座谈会上表示,高校教师必须守好()。A.政治底线、法律底线、思想底线 B.政治底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 C.思想底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 D.思想底线、法律底线、社会底线【答案】B 48、特别强调发展教育必须发展师范教育的是()。A.康有为 B.梁启超 C.蔡元培 D.杨昌济【答案】B 49、韩愈认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反映了他把()作为教师的基本职责。A.教书育人 B.尽职尽责 C.关心学生 D.提高业务【答案】A 50、确立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内化性原则的依据是道德的()A.层次性 B.自律性 C.他律性 D.实践性【答案】B 多选题(共多选题(共 2020 题)题)1、1966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书提出师德理想的目标包括()。A.人类个性的全面发展 B.集体精神、道德、社会、经济、文化进步 C.促进知识的传播 D.对人权和基本自由极大尊重的谆谆告诫【答案】ABD 2、下列选项中,对教师道德评价的认识错误的是()。A.对教师道德行为进行评价的最一般概念是“善”和“恶”B.教师道德评价首先涉及的问题是教师道德评价的主体 C.历史上少有伦理思想家提出有关善恶标准的解释和观点 D.历史上的“义”“利”之争实质上就是教师道德评价【答案】BCD 3、有关教师道德行为善恶的认识正确的是()。A.善恶的划分是以动机和效果为依据 B.善行是有利于他人和教育事业整体利益的行为 C.恶行是不利于或有害于他人和教育事业整体利益的行为 D.教师道德行为没有性质之分【答案】ABC 4、教师道德修养的方法包括()。A.学习 B.内省 C.慎独 D.笃行 E.引导【答案】ABCD 5、教师道德修养的特点有()。A.自觉性 B.长期性 C.主观性 D.曲折性【答案】ABD 6、师德建设影响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途径有()。A.教师自身 B.高等教育的对象 C.高等教育的工作特性 D.对社会的影响【答案】ABC 7、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外部条件包括()。A.社会历史条件 B.教师的具体生活环境和条件 C.特定社会的道德价值观念 D.教师道德规范体系【答案】ABCD 8、关于道德目的和道德手段间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A.道德目的决定道德手段的表现形式 B.道德手段反映和反作用于道德目的 C.道德目的和道德手段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道德目的和道德手段间是相互对立的【答案】ABC 9、教师职业在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中有如下作用()。A.教师是人类科学文化的传递者 B.教师是人类智力资源的开发者 C.教师是塑造一代新人的灵魂工程师 D.教师经济和社会的建设者【答案】ABC 10、正确处理好教师个人利益和教育事业利益之间的关系的基本要点包括()。A.在实现教师个人利益的前提下,维护和实现好教育事业整体利益 B.在保障社会整体利益的前提下,实现教师个人利益与教育事业整体利益的结合 C.在教师个人利益与社会教育事业整体利益发生冲突时,教师个人应自觉服从教育事业的整体利益 D.在维护教育事业整体利益的前提下,要尊重和关心个人利益【答案】BCD 11、以下属于明末清初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夫之的观点的有()。A.教师担负着提升“正人心”的任务 B.教师应当教人树立理想志向 C.教师自身必须勤奋好学掌握渊博的知识 D.教师应当关心国家社会的进步事业【答案】ABCD 12、我国高校教师道德现状还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