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江省嵊州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评估测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拉拽(zhuài)       羸弱(yíng)       怏怏不乐(yāng) B.告罄(qìng)        炽热(zhì)        养精蓄锐(xù) C.迟钝(dùn)          鲁莽(mǎng)       心有灵犀(xī) D.毡鞋(zhān)        凛冽(lǐn)        风餐露宿(lòu)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从咿呀学语,到走入学校,再到进入社会,学习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 B.语文课程对于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C.《写字》教材进入中小学课堂,目的是为了提高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 D.科学研究表明:人们在生活中获取信息,大约85%左右是通过视觉得到的。 3、下列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除夕之夜,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坐在电视机前欣赏着春节联欢晚会,大街上没有一个行人,真是万人空巷啊! B.这次考试成绩差强人意,但对小林来说也许是好事,经受这一次挫折,他肯定知道自己的不足了。 C.假日的海南,到处是游玩、购物的人,深夜了,大街上还络绎不绝,热闹极了。 D.遇到问题,他总喜欢寻根究底,倘若不问个水落石出,是绝不会善罢甘休的。 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冷空气来袭,呼啸的狂风和密集的雨点一起落了下来,一夜之间气温骤降至20度。 B.学生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C.假如我们幸运地读到真正的好书,那么,一生将受益无穷。 D.在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作用。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诗句默写。 (1)《约客》中表现作者含而不露的表达寂寞、焦躁心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2)杜牧在《泊秦淮》中借陈后主的荒淫亡国讽喻晚唐统治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对现实的深切忧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贾生》中诗人用欲抑先扬的手法讥讽朝廷的昏庸和对贤臣的不重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卖油翁》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卖油翁》的作者是____朝的_______。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 ①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 ②睨之,久而不去(      ) ③但微颔之(      ) ④以钱覆其口(      ) 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②康肃笑而遣之。 4.本文通过陈尧咨善射、卖油翁酌油入葫芦告诉我们___________的道理。(填一成语) 5.文中两个人物各有什么特点?请分别指出来。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文章开头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有何作用? 2.体会下列“说”的含义。 我是做了再说。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3.“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一句中的“总是”一词有何作用? 4.如何理解“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这句话的含义? 5.文中“不动不响,无声无闻”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6.“一月不梳头”出自杜甫诗句“百年浑得醉,一月不梳头”,说明杜甫奔波一生,难得在成都草堂有较安定的生活,故疏懒得一月不梳头。你认为文中引用这个典故有何用意?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请分析“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在诗中的作用。 2.你会在哪些情境下运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佳句?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下面一段有关小说《最后一课》赏析的文字中,画线的句子是病句,请修改。 《最后一课》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由于其主题表现的深刻与艺术手法的生动,被许多国家选进课本,作为中小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七、作文(共40分) 生活中有许多“第一次”,我们的人生就是由许多“第一次”累积起来的。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和经历,以“第一次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