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通关提分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各组词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襄阳(xiāng)   冰辙(chè)     蓟北(jì)       不屑(xiè) B.贫贱(jiàn)     一箪(dān)     红绡(xiāo)   鹧鸪(zhè) C.陋巷(lòu)       弘毅(hóng)   曲肱(hóng)   笃志(dǔ) D.菩萨(pú)        海棠(táng)   蹴尔(jiù)     骈死(pián) 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作揖       歇息       聒噪        维维连声 B.腆着       虞侯       赐教        面面厮觑 C.纶巾       鼎足       鄙贱        尖嘴猴腮 D.商酌       愧赧       筵席        如雷惯耳 3、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联贯的一段话,是恰当的一项是(     ) ①每个人都有自己控制意义的不同能力和不同角度 ②也表明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③人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人类创造了一个有意义的世界 ④这不仅构成了世界的多样性 ⑤实际上却是由古往今来的每个人分别构成的 ⑥而这个有意义的世界,表面上看是人类共有的 A.①②③⑥④⑤ B.①③⑥④⑤② C.③①④②⑤⑥ D.③⑥⑤①④②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言行不一致的人,是一种极不好的习惯。 B.生活的最重要部分不是去生活,就是对生活的思考。 C.充满功利色彩的教育,只能培养出只有小聪明而无大智慧。 D.一个连教育都得不到尊重的民族是很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根据提示默写。 (1)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2)______________,枳花明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岳阳楼记 范仲淹 【甲】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贪得者身富而心贫,知足者身贫而心富;居高者形逸而神劳,处下者形劳而神逸①。孰得孰失,孰幻孰真,达人当自辨之。众人以顺境为乐,而君子乐自逆境中来;众人以拂意为忧,而君子忧从快意处起。盖众人忧乐以情,而君子忧乐以理也。 (节选自《菜根谭·评议》) 【注释】①逸:闲逸,不受拘束 1.运用所提示的方法,解决甲乙文中的文言疑难字词。 方法 词语 示例 加点词意义 查字典 予观夫 巴陵胜状 ①经得住,能承担;②制服,战胜;③超过,胜过;④美好 (1) 组词 推断法 贪得者身富 而心贫 贫穷;贫乏;贫困 (2) 迁移法 盖众人忧乐 以情 以其境过清 (3) 2.下面对选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开头直切正题,作者应好友滕子京之约,为重修的岳阳楼作记,交代清楚事情的本末缘起,引出下文的写景抒怀。 B.乙文将“贪得者”与“知足者”、“居高者”与“处下者”两两相对,比较不同之处,引出后文对君子和众人的议论。 C.甲乙两文在写作手法上有所不同。甲文注重写景将写景、叙事、议论、抒情相结合,乙文则单纯以议论的笔调横贯全文。 D.甲文骈散结合,散句长短错落,偶句两两相对,节奏和谐;乙文辞藻华丽,运用了大量对举句式,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2)居高者形逸而神劳,处下者形劳而神逸。 4.对于“忧乐精神”,甲乙两文作者都表现了他们各自独特的见解,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两文“忧乐观”的异同。 5.阅读甲文与下面的链接材料,简要概括选文中范仲淹的“忧乐观”在链接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 【链接材料】延州诸营诸砦①多失守,仲淹自请行,迁户部郎中兼知延州。时塞门、承平诸砦既废,用种世衡②策,城③青涧以据贼冲,大兴营田,且听民得互市④,以通有无。又以民远输劳苦,请建鄜城为军,以河中⑤、同、华中下户税租就输之。春夏徙兵就食,可省籴⑥十之三。 (节选自《宋史 列传》,有删改) 【注释】①砦(zhài):同“寨”。②种世衡:字仲平。北宋将领、种家军开山人。③城:修筑。④互市:往来贸易。⑤河中、同、华:河中府、同州、华州。⑥籴(dí):买进粮食。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怀疑与学问 顾颉刚 ①“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②“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 ③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事实和证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身视察。做学问也是这样,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根据;但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看到,便只能靠别人的传说了。 ④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也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书是何时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⑤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⑥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的著者的意思。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儿也说:“我怀疑,所以我存在。”他的哲学就建立在对于万事万物的怀疑和明辨上。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引用北宋两位哲学家的名言,提出自己的观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语言精简有力,点明了怀疑与学问的关系。 B.“怀疑精神”指的是对于传说的话,都要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这样就不会盲从和迷信,这也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C.文章对“怀疑精神”的重要性论述从“消极”和“积极”两个层面展开,充分论证了“怀疑精神”的价值和意义,结构完整,论证严密。 D.文章第⑥段列举清代大学问家戴震幼年读书善疑多问的事例做论据,是为了证明“怀疑精神”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2.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B.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C.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无疑是一个问号。——李四光 D.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 3.请分析第⑥段中划横线的句子在全文中的作用。 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4.你在学习中的哪些做法体现了“怀疑精神”?请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古诗,完成各题。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中外经典名著塑造了众多优秀的女性形象,她们的精神品质在文学星空熠熠生辉,影响深远。下列名著中的女性形象你最欣赏哪一位?请结合名著内容说说你欣赏该人物的原因。 ①扈三娘(《水浒传》)   ②简·爱(《简·爱》)   ③大堰河(《艾青诗选》)   ④沈琼枝(《儒林外史》) 七、作文(共40分) 我们在第四单元读了三篇小说,读后,你有什么感受?请你从中选一篇读后感受最深的一篇小说,以“读________有感”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读后感。 要求:①读后的感受要真实,感受要积极向上;②文章要条理清晰,结构完整,内容充实;③恰当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