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邓州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自测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酝酿(niàng)    髻(jì)     吝啬 (lìn)            憔悴(cuì) B.匿笑(nì)             畦(jì)     咄咄逼人(duō)       静谧(mì) C.头晕(yūn)        莅临(lí)     淅淅沥沥 (lì)       碣石(jié) D.竦峙(sì)       粗犷(guǎng)   花团锦簇(cù)        风筝(zhēng) 2、找出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  ) A.诅骂 截然 美不胜收 小心翼翼 B.惭愧 模仿 花团锦簇 不求甚解 C.渊博 书塾 若无其事 混为一谈 D.枉然 俯视 恍然大悟 由然而生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今天发试卷了,我考得不是很理想,在回家的路上总怕爸爸批评我,真是让人提心吊胆。 B.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C.他平时学习刻苦认真,这次期中考试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真让他喜出望外。 D.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篇报道列举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B.能否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和核心内容。 C.目前,我们班大约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学佩戴近视眼镜,情况不容乐观。 D.动漫专题片《血与火:新中国是这样炼成的》,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生动讲述党史故事。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默写填空。 (1)________,洪波涌起。 (2)杨花落尽子规啼,_________。 (3)“乡思”是古代文人墨客写诗作赋的一个重要主题,在许多诗词中都流露出作者的离愁别绪。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唐朝诗人王湾也在《次北固山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委婉地表达了这种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语段,完成各题。 【甲】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乙】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①澭水②。澭水暴益③,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④,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⑤。向⑥其先表之时,可导⑦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⑧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表:做标记。②澭水:黄河的支流。③益:同“溢”,涨。④涉:渡。⑤坏都舍:房屋倒塌。⑥向:从前。⑦导:引导。⑧尚犹:依旧、仍然。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 及其家穿井(             )        (2) 国人道之(              ) (3) 闻之于宋君(             )        (4) 丁氏对曰(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3.你喜欢甲文中的宋君吗?说说理由。 4.寓言总是将深刻的道理寄寓在简短的故事之中,甲文告诉我们,对于传闻要理性分析,不能以讹传讹。乙文中水位已发生变化处,楚人仍沿着先前所做的标记过河,结果损失惨重,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纪念白求恩 毛泽东 ①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列宁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要拥护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要拥护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世界革命才能胜利。白求恩同志是实践了这一条列宁主义路线的。我们中国共产党员也要实践这一条路线。我们要和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要和日本的、英国的、美国的、德国的、意大利的以及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才能打倒帝国主义,解放我们的民族和人民,解放世界的民族和人民。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②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③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④a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b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c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d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e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f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g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h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1.第①段中画线的“这”指的是___________。 2.选文第①段的论点是_____________。 3.对第②段文字的要点归纳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前线回来的人都被白求恩的精神所感动。 B.指出不少自私自利的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是真正的共产党员。 C.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D.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4.第④段共八句话,可分为两层,请用“//”画出,并概括层意。 层次划分:abcdefg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层意概括:第一层: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从表达效果看,哪一句好些?为什么? 原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改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个个都佩服,个个都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甲】【乙】两首诗,完成题目。 【甲】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乙】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甲】【乙】两首诗都写到“秋”,诗人对秋天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他们借秋天的不同景象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 白求恩故居的房屋,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淡绿色的二层小楼,掩映在树木中。这就是孕育了白求恩的地方,一个地杰人灵的小镇。 ①我拾起几片红叶——是白求恩家枫树上的红叶呵! ②弯下腰来,火红满眼。 ③将红叶随手夹在《国际主义展示白求恩作品集》中。 ④楼前是绿色的草坪,红叶层层散落其上,看上去分外美丽。 ⑤直起身来,蓦然回首,那座小楼所有的玻璃窗,竟都是燃烧的火。 七、作文(共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在世界上,总会有邻居,人与人、人与动物、国家与国家之间都可能成为邻居。邻居家的人或事,因近切定会引起你更多的关注,给你留下更深的印象;邻里之间有的还曾演绎出许多故事,结下深厚的情缘。中国文化中也有很多词语描述邻居间的关系,如“德不孤,必有邻”“远亲不如近邻”“以邻为伴”“以邻为壑”等。 请以“邻居”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文体特征鲜明;3.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