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上垟乡中学高一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浙江省台州市上垟乡中学高一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A A、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的方法是:左手托住瓶底,右手食指压住玻璃塞,将容量瓶倒立,如果不漏水,再正立过来,将玻璃塞旋转180度,再倒立,如果不漏水,说明容量瓶是完好的,A正确。B、试管中的液体应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题中试管中的液体过多,B错误。C、NaOH固体腐蚀纸片和托盘,C错误。D、漏斗下端应紧靠烧杯内壁,D错误。正确答案为A 2. 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中,由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是 A. 光伏发电 B. 风力发电 C. 光合作用 D. 电解制钠 参考答案: C 【详解】A. 光伏发电是太阳能转化为电能,A不选; B. 风力发电是风能转化为电能,B不选; C. 光合作用是由光能转变为化学能,C选; D. 电解制钠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D不选; 答案选C。 3. 下列反应中,反应物中的各种元素都参加了氧化还原的是 A.2KNO3+S+3C===K2S+N2↑+3CO2↑B.2KMnO4===K2MnO4+MnO2+O2↑ C.4HNO3===2H2O+4NO2↑+O2↑      D.HgS+O2===Hg+SO2 参考答案: D 略 4. 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     点燃酒精灯                  蒸馏                  过滤            稀释浓硫酸          A                        B                   C                  D 参考答案: C 略 5. 在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电极上所发生的反应,同属氧化反应的是(  ) A.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的阳极所发生的反应 B.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的阴极所发生的反应 C.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阳极所发生的反应 D.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阴极所发生的反应 参考答案: C 解析 原电池的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电解池的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6. 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12C、13C、14C互为同位素 B. 金刚石和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 C. 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属于化学变化 D. 向空气中排放二氧化碳会形成酸雨 参考答案: D 【详解】A.12C、13C、14C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则这三个原子互为同位素,选项A正确; B.金刚石和石墨均为碳元素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选项B正确; C.石墨是最软的矿物之一,金刚石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最硬的物质之一,所以二者是不同的物质,由一种物质转变成另一种物质,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C正确; D.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的酸性很弱,不会形成酸雨,选项D错误; 答案选D。   7. 根据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靠近的元素具有相似的性质这一规律,可利用元素周期表寻找新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交界处寻找半导体材料 B. 在过渡元素中寻找耐高温材料 C. 在过渡元素中寻找优良的催化剂 D. 在金属元素区域寻找新型农药材料 参考答案: D 在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具有一定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可以在此寻找制备半导体材料的元素,A正确;优良的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大多属于过渡元素,B 、C均正确;用来制造一些农药的元素有F、Cl、S、P等,为非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右上角寻找制备新型农药材料的元素, D错误;正确选项D。 点睛:在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具有一定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优良的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大多属于过渡元素;用来制造一些农药的元素有F、Cl、S、P等主要位于非金属元素区,在周期表的右上部分。 8. 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 A.NaHSO4=Na++H++SO42-            B.CuSO4=Cu2++SO42- C.NaHCO3=Na++HCO3-             D.KMnO4=K++Mn2+-+4O2- 参考答案: D 略 9. 白磷与氧可发生如下反应:P4+5O2== P4O10。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 P-P a kJ·mol-1、P—O b kJ·mol-1、P==O c kJ·mol-1、O==O d kJ·mol-1。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ΔH,其中正确的是         (    ) A.(6a+5d-4c-12b) kJ·mol-1 B.(4c +12b -6a-5d) kJ·mol-1 C.(4c +12b -4a-5d) kJ·mol-1   D.(4a+5d-4c -12b) kJ·mol-1 参考答案: A 略 10. 已知CH4(g)+2O2(g)===CO2(g)+2H2O(g)    ΔH=-Q1 ① 2H2(g)+O2(g) ===2H2O(g)             ΔH=-Q2 ② H2O(g) ===H2O(l)                    ΔH=-Q3  ③ 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H2的混合气体112 L(标准状况下),经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A.4Q1+0.5Q2+9Q3     B.4Q1+0.5Q2   C.4Q1+Q2+10Q3          D.4Q1+2Q2     参考答案: A 11. 参考答案: A 略 12. A、B、C、D、E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均不超过18。其中A与C、B与E分别为同族元素。原子半径A<B<E<D<C,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C、D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B、E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B<A B.B与E可以形成EB2型化合物 C.A与E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C<D 参考答案: B 1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汽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 B.乙醇可以被氧化为乙酸,二者都能发生酯化反应 C.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 D.含5个碳原子的有机物,每个分子中最多可形成4个C-C单键 参考答案: B 14. 在研究物质变化时,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认识物质变化时所引起的化学键及能量变化,据此判断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后,其结构的稳定性增强、体系的能量降低 B.物质燃烧可看成“贮存”在物质内部的能量(化学能)转化为热能释放出来 C.氮分子内部存在着很强的共价键,故通常状况下氮气化学性质很活泼 D.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收能量的反应 参考答案: C 略 15. 用下列物质冶炼金属的过程中,需要加入还原剂的是(   ) A.Fe2O3        B.Al2O3       C.HgO        D.Cu2S 参考答案: A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掌握仪器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下图为三套实验装置。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___。 (2)若利用装置1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将仪器补充完整后进行实验,冷凝水由________(填f或g) 口通入。 (3)用装置II分离混合物时,为使液体顺利流下,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用Na2CO3·10H2O 晶体配制0.05mol/L 的Na2CO3 溶液970mL。 ①应用托盘天平称取Na2CO3·10H2O 的质量是____g。 ②装置III是某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图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 ③除了图中给出的仪器和托盘天平以及烧杯外,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 (5)试分析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填: 增大、减少、或无影响) ①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就直接用来配溶液,对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_____________; ②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对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蒸馏烧瓶   冷凝管 (2)酒精灯    g (3)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 (4) ①143    ②未用玻璃棒引流   ③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    (5) ①无影响    ②增大 解析:(1)根据仪器的结构可知,a为蒸馏烧瓶,b为冷凝管; 故答案为:蒸馏烧瓶;冷凝管‘ (2)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用蒸馏的方法分离,还需要酒精灯加热;冷凝水应是下进上出,才能保证充分冷凝,即冷凝管由g口进; 故答案为:酒精灯;g; (3) 用分液漏斗分离液体时,要注意将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平衡气压,保证液体顺利流下; 故答案为:将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 (4)①实验室用Na2CO3·10H2O 晶体配制0.05mol/L 的Na2CO3 溶液970mL,由于容量瓶的规格没有970mL,只能用1000mL容量瓶,即1L,则1L0.05mol/LNa2CO3溶液需要Na2CO3的物质的量为:1L×0.05mol/L=0.05mol,Na2CO3?10H2O的物质的量为0.05mol,则Na2CO3?10H2O的质量为:0.05mol×286g/mol=14.3g,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0.1g,所以要用托盘天平称量14.3g。 ②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时,要用玻璃棒引流,而图片中没有; ③还需要的仪器有,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 故答案为:14.3;未用玻璃棒引流;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 (5)容量瓶未经干燥就使用,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都不改变,所以配制溶液浓度不变;定容时俯视液面,溶液的体积偏小,则配制溶液浓度增大; 故答案为:无影响;增大。 点睛:易错点:实验室的容量瓶规格一般有5ml、25ml、50ml、100ml,大的有250ml、500ml、1000ml、2000ml,因为容量瓶只有一条刻度线,所以只能精确的配制其规定体积大小的溶液。如果需要配制480mL溶液,则实际上配制的为500mL,计算时要用500来计算。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某工厂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硫酸亚铁、较多的Cu2+和较少的Na+以及部分泥沙。为了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工厂计划从该废水中回收绿矾和金属铜。请根据流程图完成实验方案。 (1)操作1的名称          ____ (2)写出加入试剂或药品的名称:试剂1           ,试剂2           。 (3)滤渣2所含物质的化学式为             (4)在澄清溶液中加入试剂1后发生化学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 (5)滤渣1中加入试剂2后发生化学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   参考答案: (1)过滤(1分)  (2)试剂1 铁粉 (1分) ,试剂2 稀硫酸 (1分) (3)滤渣 2 Cu (1分) (4)Fe + Cu2+ = Fe2+ + Cu (2分)  (5)Fe +2H+= Fe2+ + H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