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潮州市开元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广东省潮州市开元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物质属于合成聚合物的是 A.蛋白质   B.人造丝  C.人造棉   D.聚氯乙烯 参考答案: D 略 2. 漂白粉、漂粉精的有效成分都是Ca(ClO)2。已知Ca(ClO)2能与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发生如下反应:Ca(ClO)2+CO2+H2O=CaCO3↓+2HCl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B.存放漂白粉时应密封保存   C.反应生成的次氯酸有漂白性 D.臭氧等可代替漂粉精用于泳池的消毒 参考答案: A 略 3. 下列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浓硫酸干燥NH3              B.用乙醇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 C.用品红溶液鉴别SO2和CO2      D.用焰色反应鉴别KCl和KOH 参考答案: C 解析:2NH3+H2SO4=(NH4)2SO4,故浓硫酸不可以干燥NH3。萃取剂和原溶剂不能相互溶解,乙醇和水互溶,故乙醇不可以作为萃取溴水中溴单质的萃取剂。焰色反应用于鉴别含不同金属元素的某些物质,KCl和KOH的阳离子相同,不可以用焰色反应加以鉴别。本题C为正确选项。 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①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②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 ③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④化学反应放热还是吸热,决定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和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的大小 ⑤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 ⑥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吸热反应 ⑦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 C.②③⑦  D.①④⑤⑥ 参考答案: C 解析:此题从多个角度考查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定义和实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除此之外,还可以以光、热、电能等形式表现出来。 5. 下列哪组离子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  ) A.K+、CO32-、HS-、S2-、Al3+、[Al(OH)4]- B.MnO4-、Na+、SO42-、K+、Cl- C.SO42-、Ag+、SO32-、S2-、[Al(OH)4]-、K+ D.Fe2+、Cl-、H+、NO3- 参考答案: B A中有能发生双水解反应的离子,C中有能形成沉淀的离子,D中的Fe2+、H+、NO3-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6. 下列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油脂         B.蔗糖        C.聚乙烯          D.淀粉 参考答案: 略 7.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 B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专题:实验评价题. 分析:A.氯气和氯化氢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实验室可用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反应制备氨气; C.酒精和水混溶,不能用作萃取剂; D.氢氧化钠应放在左盘,且放在小烧杯中. 解答:解:A.氯气和氯化氢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应用饱和食盐水除杂,故A错误; B.实验室可用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反应制备氨气,氨气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B正确; C.酒精和水混溶,不能用作萃取剂,应用苯或四氯化碳作为萃取剂,故C错误; D.氢氧化钠应放在左盘,且放在小烧杯中,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物质的分离、提纯、制备和称量等操作,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实验的严密性和可行性的评价,难度不大. 8. 食用下列产品会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危害的是(  ) A.工业酒精(含甲醇)  B.发酵粉(主要成分含碳酸氢钠) C.茶籽食用油(主要成分含油酸)  D.肠胃CT显影剂(主要成分含硫酸钡) 参考答案: A 略 9. 下列各组中的物质或离子都含配位键的是(    ) A.H2O、Al2Cl6                                           B.CO2、SO42-     C.PCl5、[Co(NH3)4Cl2]Cl                 D.NH4Cl、[Cu(NH3)4]SO4 参考答案: D 略 10.  一般的植物油外观呈淡黄色,在植物油中滴加碘水,结果发现植物油由淡黄色液体变成白色固体。下面是四位同学对该反应发表的部分见解。其中正确的是                                                          (   )     参考答案: C 略 11. 在食品中的一些元素含量偏高会引起毒性反应,食品卫生法对它们的含量最高标准有极严格规定,这些元素是①Na  ②Mg  ③As砷  ④Cd镉  ⑤Ca  ⑥Zn  ⑦Hg  ⑧Pb  ⑨Cu  ⑩K中的 A.⑥⑦⑧⑨⑩     B.②④⑥⑧⑨   C.③④⑦⑧⑨   D.②④⑥⑦⑧ 参考答案: C 12. 某溶液只可能含有 Na+、Ag+、Al3+、AlO2-、 S2-、 CO32-、 SO32- 、NO3-等离子中的数种。向此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溶液变浑浊并有气体出现。根据上述现象,判断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    A.此溶液中一定有Na+、S2-、SO32-      B.此溶液中可能有AlO2-、CO32-      C.此溶液中一定没有Ag+、Al3+      D.此溶液中可能有S2-、NO3- 参考答案: A 略 13. 有机物甲分子式为C11H14O2,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乙和丙,丙遇FeCl3溶液显紫色,丙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的大20,甲的结构有 A.3种       B.4种          C.6种          D.8种 参考答案: C 略 14. 常温下设a代表Ba(OH)2,b代表NaOH溶液,c代表NH3·H2O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pH时,稀释不同倍数、pH仍相同,三种溶液稀释的倍数:a>b>c B.同pH时,三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后,pH:a>b<c C.同pH、同体积的三种溶液消耗同浓度盐酸 的体积:a=b=c D.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溶液的pH:a>b>c  参考答案: D 15. 用两支惰性电极插入50mLAgNO3溶液中,通电电解。当电解液的PH值从6.0变为3.0时(设电解时阴极没有氢气析出,且电解液在电解前后体积变化可以忽略),电极上析出银的质量大约是: A、27mg             B、54mg           C、108mg           D、216mg 参考答案: B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某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了少量碘水。现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B)把50毫升碘水和15毫升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D)倒置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E)旋开活塞,用烧怀接收溶液;(F)将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H)静置,分层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①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上述各操的编号字母填写)  ___→___→___→A→G→____→E→F ②上述(E)步骤的操作中应注意                                ;上述(G)步骤操作的目的是                           。      ③能选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                          。 ④下列物质,不能作为从溴水中萃取溴的溶剂的是                          。     A.热裂汽油       B.苯             C.酒精           D.正庚烷 参考答案: ①C→/B→D→A→G→H→E→F     ②使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怀内壁;及时关闭活塞,不要让上层液体流出;使漏斗内外空气  相通,以保证进行(E)操作时漏斗里液体能够流出  ③CCl4与水不互溶;而且碘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很多  ④(A) 、(C)   。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铁是自然界里分布最广的金属元素之一,在地壳中的质量约占5%左右。铁矿石的种类很多,重要的有磁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3O4)、赤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2O3)等。工业上用一氧化碳作还原剂炼铁。铁及其化合物是生活、生产中必须的元素之一。 (l)写出工业用赤铁矿炼铁的主要化学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热的铁能与水蒸气起反应,有一种产物是可燃气体,则其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常温下,铁跟水不起反应。但是,在水和空气里的氧气及二氧化碳等的共同作用下,铁很容易生锈而被腐蚀,每年因腐蚀而损失的钢材占世界钢材年产量的四分之一。刷油漆是重要的防腐蚀措施之一。油漆防腐蚀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一种冬季用“热敷袋”,内盛还原铁粉、碳粉及其它必要物质,用力搓此袋,袋则发热。请解释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⑴ Fe2O3+3CO== 2Fe+3CO2  ⑵ 3Fe+ 4H2O= Fe3O4+ 4H2↑,油漆隔绝铁与空气接触, 起保护层作用,以防发生电化腐蚀。 ⑶铁作负极, 碳粉作正极, 发生吸氧腐蚀而放热。 18. 有机物A为链烃类化合物,质谱图表明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0,其相关反应如下图所示,其中A、B的结构中均含有2个—CH3,它们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均出现4个峰。 请回答: (1)A的分子式为      ; (2)B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      ; (3)I的反应类型为                     ;II的反应类型为                     ;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Ⅰ:                                                                    ; Ⅱ:                                                                     ; (5)A的同分异构体中有一对互为顺反异构,且结构中有2个—CH3,它们的结构简式为                               和                              。     参考答案: (1)C5H10  (2)溴原子   (3)消去反应;取代反应。    (4) 略 19. (1)AgNO3的水溶液呈   (填“酸”、“中”、“碱”)性,常温时的pH   7(填“>”、“=”、“<”),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2)实验室在配制AgNO3的溶液时,常将AgNO3固体先溶于较浓的硝酸中,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