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北省汉川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模考模拟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铺开(pū)       分歧(zhī)     流淌     两全其美 B.桑树(sānɡ)   散步(sàn)     取诀     各得其所 C.温馨(xīn)     霎时(chà)     领袖     委曲求全 D.煎熬(áo)       蹲下(dūn)     滋润     水波粼粼 2、下列句子中,书写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的响着。 B.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了一道银边。 C.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象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 D.成熟的庄稼地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晒甜。 3、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 ①读《西游记》这样的古典小说,就适合“精读”与“跳读”并用。 ②跳读则是主动地舍弃、有意地忽略,以求更高的效率。 ③这两种方法在同一阅读过程中是可以交替使用的。 ④我们读一本书,根据兴趣或读书目的的不同,可以分别采取精读或跳读的方法。 ⑤精读指向细腻的感受、透彻的理解和广泛的联想。 A.⑤②④③① B.①⑤②③④ C.④⑤②③① D.④①⑤②③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接受教育之前,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 B.人与动物都是大自然的“成员”,人类始终面对着如何与动物相处共存的问题。 C.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务必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D.骗子行骗能否成功,取决于皇帝和大臣们的愚蠢、虚伪、自欺欺人。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巴山夜雨涨秋池。 (2)试问卷帘人,__________________。 (3)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__________。”(《论语》) (4)艅艎何泛泛,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 (6)_________________?止增笑耳。 (7)孔子认为,对于学过的知识,应该“____________”,以求达到“__________________的程度,才能学有所成。(用《〈论语〉十二章》中的话作答)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回:“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日:“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回:“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乙】齐田氏祖①于庭,食客千人,中坐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叹日:“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②之如响。鲍氏之子年十二,预于次③,进口:“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④也。类无贵贱,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迭⑤相食,非相为而生之。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且蚊蚋噆⑥肤,虎狼食内,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哉?” (选自《诸子集成∙列子∙说符》) 【注释】①祖:这里是祭祀天地鬼神之意。②和:应和。表示同意。③预于次:参预在末座。预,参预。次,在排列上次一等。④类:种类,物类。⑤选:更迭,交替。⑥唱:叮,咬。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期日中(     )                            ②太丘舍去(     ) ③众客和之如响(     )                  ④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     )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去后乃至      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B.不如君言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河中石兽》) C.与人期行     蹴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 D.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     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2.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殖 五 谷 生 鱼 鸟 以 为 之 用 3.翻译下列句子。 (1)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 (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4.结合【甲】文中元方和【乙】文中鲍氏之子的语言,分析他们不同的个性。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甲】那唐僧在马上,又唬得战战兢兢,口不能言。八戒在旁边又笑道:“好行者!风发了!只行了半日路,倒打死三个人!”唐僧正要念咒,行者急到马前,叫道:“师父,莫念!莫念!你且来看看他的模样。”却是一堆粉骷髅在那里。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在此迷人败本,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唐僧闻说,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棍凶,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目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有话快说了罢!”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行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还是无人检举,没有对头;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你拿了那哭丧棒,一时不知好歹,乱打起人来,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 【乙】八戒道:“实不瞒哥哥说,自你回后,我与沙僧保师父前行。只见一座黑松林,师父下马,教我化斋。我因许远,无一个人家,辛苦了,略在草里睡睡。不想沙僧别了师父,又来寻我。你晓得师父没有坐性,他独步林间玩景,出得林,见一座黄金宝塔放光,他只当寺院。不期塔下有个妖精,名唤黄袍,被他拿住。后边我与沙僧回寻,只见白马行囊,不见师父,随寻至洞口,与那怪厮杀。师父在洞,幸亏了一个救星,原是宝象国第三个公主,被那怪摄来。他修了一封家书,托师父寄去,遂说方便,解放了师父。到了国中,递了书子,那国王就请师父降妖,取回公主。哥啊,你晓得,那老和尚可会降妖?我二人复去与战。不知那怪神通广大,将沙僧又捉了,我败阵而走,伏在草中。那怪变做个俊俏文人入朝,与国王认亲,把师父变作老虎。又亏了白龙马夜现龙身,去寻师父。师父倒不曾寻见,却遇着那怪在银安殿饮酒。他一变宫蛾,与他巡酒舞刀,欲趁机而砍,反被他用满堂红打伤马腿。就是他教我来请师兄的,说道:“‘师兄是个有仁有义的君子,君子不念旧恶,一定肯来救师父一难。’万望哥哥念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情,千万救他一救!” 行者道:“你这个呆子!我临别之时,曾叮咛又叮咛,说道:‘若有妖魔捉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怎么却不说我?”八戒又思量道:“请将不如激将,等我激他一激。”道:“哥啊,不说你还好哩,只为说你,他一发无状!”行者道:“怎么说?”八戒道:“我说:‘妖精,你不要无礼,莫害我师父!我还有个大师兄,叫做孙行者。他神通广大,善能降妖。他来时教你死无葬身之地!’那怪闻言,越加忿怒,骂道:‘是个甚么孙行者,我可怕他?(1)他若来,我剥了他皮,抽了他筋,啃了他骨,吃了他心!饶他猴子瘦,我也把他剁碎着油烹!’”(2)行者闻言,就气得抓耳挠腮,暴躁乱跳道:“是哪个敢这等骂我!”八戒道:“哥哥息怒,是那黄袍怪这等骂来,我故学与你听也。”行者道:“贤弟,你起来。不是我去不成,既是妖精敢骂我,我就不能不降他,我和你去。老孙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普天的神将看见我,一个个控背躬身,口口称呼大圣。这妖怪无礼,他敢背前面后骂我!我这去,把他拿住,碎尸万段,以报骂我之仇!报毕,我即回来。”八戒道:“哥哥,正是,你只去拿了妖精,报了你仇,那时来与不来,任从尊意。” 1.甲段内容出自《西游记》中《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这一回目,联系前文情节,说说“那唐僧在马上,又唬得战战兢兢,口不能言”的原因。 2.猪八戒是《西游记》中一位性格鲜明的人物,结合选文分析他有哪些特点。 3.赏析文中两处画线句子。 (1)他若来,我剥了他皮,抽了他筋,啃了他骨,吃了他心! (2)行者闻言,就气得抓耳挠腮,暴躁乱跳道:“是哪个敢这等骂我!” 4.唐僧认为要多“行善”,少“惩恶”,“行善”就是“惩恶”,你同意吗?请结合选文谈谈理由。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而这首唐诗,完成下而小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巴山夜雨涨秋池”中“秋”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2.“巴山雨夜”寄寓了作者哪些情感?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仿照下面这个句子,写一个与之结构相近、内容连贯的句子。 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 仿句:                                     七、作文(共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行走于青春季节的你,生活天天在刷新。是什么带来这些变化?是身边的亲人、老师、朋友,还是内心的勇气、乐观、执着?是校内的阅读、思考、互助,还是野外的漫步、远足、探险?当然,也许有人会说是发现,是感悟,是挫败……不论哪种,都陪伴着你的旅程,刷新着你的生活。 请以“         刷新着我的生活”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可能透漏考生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