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市南贾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山西省临汾市南贾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在元素周期表中前18号元素中,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2k倍的(k为正整数)共有 A.2种     B.4种     C. 6种     D.8种 参考答案: B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纤维素和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 B、蛋白质、乙酸和葡萄糖均属电解质 C、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生成乙烯 D、乙酸乙酯和食用植物油均可水解生成乙醇   参考答案: C 略 3. 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关于热化学方程式:C2H2(g)+O2(g)===2CO2(g)+H2O(l) ΔH=-1300 kJ·mol-1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有6 NA个电子转移时,该反应放出1300 kJ的能量 B. 当有NA个水分子生成且为液体时,吸收1300 kJ的能量 C. 当有4N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00 kJ的能量 D. 当有8N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00 kJ的能量 参考答案: D A、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微粒数,C2H2(g)+5/2O2(g)→2CO2(g)+H2O (l)△H=-1300kJ·mol-1,该反应中乙炔中-1价的碳经过反应变为产物二氧化碳中+4价的碳,所以每当放出1300kJ的能量,转移的电子数为10mol,当有6NA个电子转移时,放出的能量为130×6kJ=780kJ,故A错误;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B错误;C、1个CO2分子中含有4个共用电子对,有4N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说明有1molCO2生成,放出650KJ的能量,故C错误;D、1个CO2分子中含有4个共用电子对,有8N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说明有2molCO2生成,放出1300KJ的能量,故D正确.。故选:D。 4.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Y的氟化物YF3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Z是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W的单质常温下为黄绿色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H4的稳定性比YH3的高 B. X与W形成的化合物和Z与W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C. 元素W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Y的强 D. Y离子的半径比Z离子的半径大 参考答案: D 【分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X原子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则X为碳元素;Z是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处于ⅠA族,原子序数大于碳元素,应该处于第三周期,故Z为Na元素;Y的氟化物YF3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则Y表现+3价,Y的原子序数小于Na大于碳,可推知Y为非金属,最外层电子数为8-3=5,处于ⅤA族,则Y为氮元素;W的单质常温下为黄绿色气体为氯气,则W为Cl元素,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X碳元素,Y为氮元素,Z为Na元素,W为Cl元素。 A.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N>C,因此氨气比甲烷稳定,故A错误; B.X与W形成的化合物为CCl4,含有共价键;Z与W形成的化合物为NaCl,含有离子键,二者含有的化学键不同,故B错误; C.元素Cl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不一定比N的强,如次氯酸为弱酸,而硝酸为强酸,故C错误; D.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Na位于N元素所在周期的下一周期,核电荷数Na大于N,故Na+离子半径小于N3-离子半径,故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C,要注意“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不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因此不能用非金属性强弱分析判断。   5. 下列物质中不能使酸性KMnO4褪色的是 A.乙烯      B.乙醇      C.聚乙烯      D.二甲苯 参考答案: C 略 6. 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胶体外观不均匀                          B.胶粒能对光产生散射现象 C.胶粒不能通过滤纸                            D.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 参考答案: B 略 7. 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②⑥ 参考答案: B 略 8. 焦作万方铝业冶炼铝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A.电解法                            B.铝热反应法 C.氢气或CO还原法             D.热分解法 参考答案: A 9. 把V L含有MgSO4和K2SO4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a mol NaOH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另一份加入含b mol BaCl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为  A. mol·L-1              B. mol·L-1  C. mol·L-1     D. mol·L-1 参考答案: D 略 10. 下列变化过程中,画横线的元素被氧化的是 A. CO2→CO    B. FeCl3→FeCl2 C. HCl→AgCl    D. KI→I2 参考答案: D 【分析】 元素被氧化,说明该元素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据此判断。 【详解】A. CO2→CO中碳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A不符合; B. FeCl3→FeCl2中铁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B不符合; C. HCl→AgCl中元素化合价均不变,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不符合; D. KI→I2中碘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D符合; 答案选D。 11. 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将甲和乙两种混合气体同时通入过量的丙溶液中,一定能产生沉淀的组合是 序号 甲 乙 丙 ① CO2 SO2 石灰水 ② HCl CO2 石灰水 ③ CO2 SO2 Ba(NO3)2 ④ CO2 NH3 BaCl2 ⑤ NO2 SO2 BaCl2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⑤    D. 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 C ①由于石灰水过量,因此必有CaCO3和CaSO3沉淀生成,故①选;②同样由于石灰水过量,因此必有CaCO3沉淀生成,故②选;③CO2气体与Ba(N03)2不反应,SO2气体通入Ba(NO3)2溶液后,由于溶液酸性增强,SO2将被NO3-氧化生成SO42-,因此有BaSO4沉淀生成,故③选;④当NH3过量时溶液中BaCO3沉淀生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CO2+BaCl2+H2O═BaCO3 ↓+2NH4C1;当NH3不足时,最终无沉淀生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2CO2+VaCl2+2H2O═Ba(HCO3)2+2NH4C1,故④不选;⑤NO2和SO2混合后,SO2将被NO2氧化成SO3,通入BaCl2溶液后有BaSO4沉淀生成,故⑤选;故选C。 12. Mg、Al组成的混合物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氢气4.48L.下列推断中不正确的是(  ) A. 参加反应的Mg、Al共0.2 mo1 B. 参加反应的HC1为0.4mol C. Mg、Al在反应中共失去0.4 mol电子 D. 若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能产生0.2molH2 参考答案: A 反应的实质为:Mg+2H+===Mg2++H2↑,2Al+6H+===2Al3++3H2↑。n(H2)==0.2 mol,则参加反应的n(H+)=0.4 mol。若换成稀H2SO4,同样产生0.2 mol H2,B、D项正确;依据得失电子守恒,由2H+→H2得电子总数为0.2 mol×2=0.4 mol,C项正确;0.2 mol Mg提供0.4 mol电子,0.2 mol Al则提供0.6 mol电子,0.2 mol Mg、Al混合物提供的电子数大于0.4 mol小于0.6 mol,A项错误。 13. 下列叙述中能证明次氯酸是一种弱酸的是(  ) A.次氯酸不稳定,易分解 B.次氯酸钙能与碳酸作用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 C.次氯酸是一种强氧化剂 D.次氯酸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参考答案: B 解:A.次氯酸的酸性与电离出氢离子的难易程度有关,与稳定性无关,如HI为强酸,但不稳定,故A错误; B.碳酸为弱酸,次氯酸钙能与碳酸作用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说明次氯酸为弱酸,故B正确; C.酸的氧化性与酸性的强弱无关,如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但为强酸,故C错误; D.次氯酸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是因具有漂白性,与酸性的强弱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14. 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NaCl、FeCl2、FeCl3三种溶液分别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gN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NaCl、FeCl2 、FeCl3三种溶液的体积之比是 A. 1:2:3    B. 3:2:1    C. 6::3:2    D. 1:1:1 参考答案: C 【分析】 假设硝酸银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与三种盐发生反应方程式是:Ag++Cl-=AgCl↓,消耗的Cl-的物质的量相等,然后根据电解质中含有的Cl-的浓度与电解质的浓度的关系,利用n=cV计算。 【详解】假设AgN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其体积是1L,则n(Ag+)=cmol/L×1L=cmol;根据Ag++Cl-=AgCl↓可知需消耗Cl-的物质的量也相等,n(Cl-)= cmol。假设NaCl、FeCl2、FeCl3溶液的浓度为xmol/L,溶液体积分别为V1,V2、V3,则x?V1=2x?V2=3x?V3=c,则V1=L,V2=L,V3=L,所以V1:V2:V3=,所以合理选项是C。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量在离子反应的计算的应用的知识。掌握离子浓度与电解质浓度的关系、物质的量与物质浓度关系是本题解答的根本,清楚发生的离子反应是解题关键,注意利用假设法进行的计算,计算结果与假设的未知数大小无关。 15. 下列各组离子,在强碱性和强酸性溶液中均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 A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某小组同学查到一份研究过氧化氢溶液与氢碘酸(HI)反应的实验资料,具体如下: 资料1:室温下,过氧化氢溶液可与氢碘酸(HI)反应,溶液为棕黄色。 资料2: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 1 2 3 4 5 实验条件 保持25℃,101kP条件下 c(H2O2) 0.1 0.1 0.1 0.3 0.3 c(HI) 0.1 0.2 0.3 0.1 0.1 出现棕黄色时间/s 13.1 6.5 4.3 4.4 4.4 (1) 过氧化氢溶液与氢碘酸(H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①观察资料2中实验编号为1-3数据,分析解释出现棕黄色由慢变快的原因是                                                           。 ②该组同学对编号4、5的实验分别升高不同温度,发现升高温度较小的一组,棕黄色出现加快,升高温度较大的一组,棕黄色出现反而变慢, 请你给与分析解释                                                。 (3)该小组同学欲用碘化钾替代氢碘酸验证上述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未观察到溶液变为棕黄色,却观察到产生无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