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芭蕉中学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贵州省遵义市芭蕉中学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洋葱根尖细胞的遗传物质存在于(   ) A. 细胞核、线粒体    B. 细胞核、线粒体、核糖体 C. 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D. 细胞核、叶绿体 参考答案: C 洋葱根尖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线粒体中也有少量分布,洋葱根尖细胞没有叶绿体,故选A。 【考点定位】DNA的分布。 2. 下列物质中,有的属于构成人体的氨基酸,有的不是,若将其中构成人体的氨基酸缩合成化合物,则其中含有氨基、羧基和肽键数目依次是 A. 3、3、2      B. 2、2、2     C. 3、2、3      D.3、4、2   参考答案: C 3. 下列关于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        B.性别受性染色体控制而与基因无关 C.女儿的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亲        D.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参考答案: C 4. 黄色圆粒豌豆(YyRr)和黄色皱粒(Yyrr)杂交,后代中稳定遗传的占后代的(  ) A. 1/16    B. 1/4    C. 1/8    D. 3/16 参考答案: B 控制每对性状基因分开计算,只要有一个亲本为杂合的则子代杂合子和纯合子各占一半,所以能稳定遗传的后代纯合子的比例为1/2×1/2=1/4。 5. 在植物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相关过程中需要消耗ATP是:(   ) ① 细胞从环境中吸收无机盐等营养    ② DNA复制与有关蛋白质合成 ③ 染色体的着丝点移至到赤道板      ④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参考答案: A 6. 下列有关显微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显微镜视野的明暗,可通过反光镜和光圈进行调节 B. 同一组织切片,在低倍镜下看到的细胞数目比高倍镜多 C. 光学显微镜的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D. 光学显微镜总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参考答案: C 显微镜视野的明暗,可通过反光镜和光圈进行调节,A项正确;低倍镜的放大倍数小,观察到的视野范围大,所以同一组织切片,在低倍镜下看到的细胞数目比高倍镜多,B项正确;光学显微镜的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C项错误;光学显微镜总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D项正确。 【点睛】 理解和识记显微镜的结构特点和原理,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技巧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 下图甲是物质A通过细胞膜的示意图,图乙是与物质跨膜运输相关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物质A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____,判断理由_________,其运输方式也可用图乙中的曲线_______(①或②)表示,如果物质A释放到细胞外,则转运方向是_________。(填“Ⅰ→Ⅱ”或“Ⅱ→Ⅰ”) (2)图甲中细胞膜的模型被称为________,科学家用该模型很好地解释了生物膜的结构及特点,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3)图甲中物质B指的是_______,该物质彻底水解的产物是________。 (4)大分子物质如分泌蛋白,出细胞方式是________,穿过______层磷脂分子。 (5)图乙中曲线①反映出物质运输速率与膜两侧物质的浓度差有关,举出通过曲线①进行跨膜运输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3种即可)。曲线②Q点时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可能有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主动运输    (2). 逆浓度梯度运输    (3). ②    (4). Ⅱ→Ⅰ    (5). 流动镶嵌模型    (6).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7). 载体蛋白    (8). 氨基酸    (9). 胞吐作用    (10). 0层    (11). H2O、O2、CO2、甘油、脂肪酸等    (12). 载体数量和能量 试题分析: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物质跨膜运输、胞吐和胞吞的认知、理解和掌握情况,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和识图辨别能力,难度稍大。解决此类问题,要明确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区别和联系,主要从物质运输方向、是否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几方面考虑;知道胞吐和胞吞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在此基础上从题意和图示中提取有效信息,将这些信息与所学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进行图文转换,进而对相应的问题情境进行解答。 (1)图乙显示,曲线①所示物质的运输速率随着细胞外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只受物质浓度差的影响,因此可判断为自由扩散;曲线②所示物质,当细胞内浓度高于细胞外浓度时,其细胞内浓度仍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增加,说明该物质可以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所以其运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分析图甲可知:物质A是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据此可推知,其运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可用图乙中的曲线②表示。在图甲中,Ⅰ侧有糖蛋白存在,为细胞膜外侧,Ⅱ是细胞膜内侧,如果物质A释放到细胞外,则转运方向是Ⅱ→Ⅰ。 (2)图甲中细胞膜的模型被称为流动镶嵌模型。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图甲中物质B能够协助物质A进行跨膜运输,因此物质B指的是载体蛋白。蛋白质彻底水解的产物是氨基酸。 (4)大分子物质如分泌蛋白,出细胞方式是胞吐作用,没有进行跨膜运输,所以穿过0层磷脂分子。 (5)曲线①所示物质进行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以自由扩散方式运输的物质有H2O、O2、CO2、甘油、脂肪酸等。曲线②所示物质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协助,需要消耗能量,因此Q点时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可能有载体数量和能量。 8. 下列哪项表示的是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产生的配子(    ) A.Aa B.Aabb C.Ab D.AaBb 参考答案: C 9. 图为某家族遗传病系谱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相关基因用A、a表示)   (  ) A.由1、2和4个体可推知此病为显性遗传病 B.由1、2、4、5个体可推知致病基因是显性基因 C.2、5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是AA、Aa  D.若7、8婚配,其后代表现正常的概率为1/3 参考答案: D 10. 某农场购买了一批生根粉,准备用于某植物的批量扦插,说明书中没有注明该植物适宜的使用浓度,正确的使用措施是 A.用高浓度,以保证生根      B.用低浓度,以降低成本 C.任选一种浓度进行扦插      D.用不同浓度进行预实验 参考答案: D 11. 蓝藻和小麦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其细胞中都有的结构是 A.核糖体            B.核膜           C.线粒体         D.叶绿体 参考答案: A 12. 属于纯合子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 A.Dd          B.AAEe             C.AaBB         D.AA 参考答案: D 13. 已知牛的初级精母细胞有15个四分体,而牛的体细胞中共有6×109个脱氧核苷酸,假设平均每103个碱基对中有一个基因。牛的体细胞中有n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平均有m个基因,则n和m的值依次为(       ) A.30  2×105 B.60  2×105 C.30  1×105    D.15  4×105 参考答案: A 14. 21三体综合征患儿的发病率与母亲年龄的关系如下图所示,预防该遗传病发生的主要措施是   ①适龄生育    ②基因诊断  ③染色体分析    ④B超检查   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③ 参考答案: A 15. 下列关于遗传因子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B.具有显性遗传因子的个体都表现为显性性状 C.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是成单存在的                D.具有隐性遗传因子的个体都表现为隐性性状 参考答案: D 16. 下列对细胞结构和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可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 B.醋酸杆菌的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C.蓝藻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D.乳酸菌、颤藻、衣藻都是原核生物,都有细胞壁 参考答案: A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没有细胞结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的,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生物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基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DNA和RNA)和蛋白质等物质. 3、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 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支原体、放线菌. 【解答】解:A、病毒只含有蛋白质外壳和一种核酸,其组成物质蛋白质外壳需要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中合成,A正确; B、醋酸杆菌为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B错误; C、蓝藻为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C错误; D、衣藻是真核生物.D错误. 故选:A. 17. 在生物体内含量极少,但对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元素是(  ) A.Fe、Mn、Zn、Mg B.Zn、Cu、Mn、Ca C.Zn、Cu、B、Mn D.Mg、Mn、Cu、Mo 参考答案: C 【考点】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 【分析】微量元素在生物体中含量很少,但切是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元素,细胞中常见的元素有20种,大量元素有C、H、O、N、P、S、K、Ca、Mg,微量元素有Fe、Mn、B、Zn、Mo、Cu. 【解答】解:A、Mg是大量元素,A错误; B、Ca是大量元素,B错误; C、Zn、Cu、B、Mn都是微量元素,C正确; D、Mg是大量元素,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中的微量元素作用,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的能力. 18. 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中的H2O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 B. 合成肽链产生的H2O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 C. 有氧呼吸产生的H2O中的氢全部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 D. H2O光解产生的[H]可将固定的CO2还原成(CH2O) 参考答案: C 【分析】 1.水的存在形式及生理功能: 形式 自由水 结合水 定义 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 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 含量 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95% 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4.5% 功能 ①细胞内良好的溶剂 ②参与生化反应 ③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 ④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联系 自由水和结合水能够随新陈代谢的进行而相互转化   2.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综合图解:   【详解】A.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在细胞中H2O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数量最多的元素是H,A正确; B.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的过程中脱去的水分子中的H来自氨基酸的氨基和羧基,B正确; C.有氧呼吸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线粒体中葡萄糖和水,C错误; D.H2O在光下分解,产生的[H]将固定的CO2形成的C3还原成(CH2O),D正确。 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