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第三中学高一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第三中学高一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右表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R、W、X、Y、Z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Y、Z的阴离子核外电子数之差为18 B.常压下,Y单质的沸点比Z单质的沸点低   C.W的氢化物的稳定性比X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强   D.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W元素的非金属性强 参考答案: AD 略 2. 100mL 6mol/L硫酸与过量锌粉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为了减慢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H2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     ) A、Na2SO4溶液   B、Na2CO3固体   C、NaNO3溶液   D、CH3COONa固体 参考答案: AD 略 3. 某单质X与足量的浓硝酸反应,放出NO2气体。若参加反应的单质X与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a,则X元素在生成物中的化合价为(    ) ①可能为+2a价   ②可能为+a价   ③可能为价    ④可能为价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参考答案: B 略 4. 上海染色馒头事件曾一度引起人们的恐慌,该公司在馒头中添加了一种叫做柠檬黄的物质,食用染色馒头会出现一些过敏反应,柠檬黄的化学式为C16H9N4O9S2Na3,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柠檬黄是由七种元素组成的           B、柠檬黄是混合物 C、柠檬黄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34          D、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1 参考答案: C 略 5. 已知: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 CO(g)+1/2O2(g)=CO2(g);△H=-282.5kJ/mol。假如标准状况下由CH4、CO、CO2组成的89.6升混和气体完全燃烧时能放出1010千焦的热量,并生成18克液态水,那么燃烧前混和气体中CO占的体积百分含量约为    A.40%       B.50%        C.60%          D.70% 参考答案: B 6. 下列各组溶液中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H+、Ca2+、NO3-、CO32-              B.K+、Na+、Br-、NO3-   C.Ag+、Na+、Cl-、K+                  D.NH4+、K+、OH-、SO42- 参考答案: B 略 7. 某温度下,在2L容器中3种物质间进行反应,X、Y、Z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其中X、Y、Z都为气体,反应在t1min时到达平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X=3Y+Z B. 已知1molX完全反应要吸收46kJ的热量,则至t1min时,该反应吸收的热量为36.8kJ·mol-1 C. 在此t1min时间内,用Y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v(Y)为0.6mol/(L·min) D. 在相同状态下,反应前的压强是反应后的0.75倍 参考答案: D 【详解】A.在0~t1min时X、Y、Z三者变化的物质的量依次为0.8mol、1.2mol、0.4mol,且X是反应物,Y、Z是生成物,三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1,t1min时反应达到平衡,则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g)3Y(g)+Z(g),故A错误; B.达到平衡时X的变化量为0.8mol,则反应中吸收的热量为46kJ×=36.8kJ,单位错误,故B错误; C.达到平衡过程中Y的平均反应速率为=mol/(L·min),故C错误; D.在恒温恒容条件下,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反应前的压强是反应后的倍,故D正确; 答案为D。   8. 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 B.摩尔是物质的数量单位w.w.w.k.s.5 u.c.o.m C.物质的量是一个独立的名词 D.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个纯数,即6.02×1023 参考答案: C 9. 在相同条件下,与0.5mol由N2和CO组成的混合气具有相同的体积的是(   ) A. 1g H2      B. 10g O2      C. 22g CO2      D. 16g CH4 参考答案: AC 略 10. 下列各表中的数字代表的是原子序数,表中数字所表示的元素与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相符的是                              参考答案: D 略 11. 下列各组物质中,按熔点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 A  O2 、I2、Hg                B   CO2、NaCl、KCl、Si C  HF、HCl、HBr              D   镁铝合金、Mg、Al 参考答案: D 略 12. 下列变化,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 A.Na→Na2O2 B.SiO2→H2SiO3 C.Fe(OH)2→Fe(OH)3 D.Cu→CuCl2 参考答案: B 【考点】常见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 【分析】A.Na与氧气加热反应生成过氧化钠; B.二氧化硅不溶于水; C.氢氧化亚铁、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 D.Cu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铜. 【解答】解:A.NaNa2O2可一步实现,故A不选; B.二氧化硅不溶于水,SiO2→H2SiO3不能一步实现,故B选; C.Fe(OH)2Fe(OH)3可一步实现,故C不选; D.Cu CuCl2可一步实现,故D不选; 故选B. 13.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80gSO3的体积为22.4L B.标准状况下,2.24L Cl2与过量稀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2NA C.已知反应:2NH3+NO+NO2=2N2+3H2O,每生成28g N2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NA D.6.0gSiO2中含有0.1NA个 SiO2分子。 参考答案: C A.标准状况下,SO3是固体,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故A错误;B.标准状况下,2.24L 即0.1molCl2过量稀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1NA,故B错误;C.已知反应 2NH3+NO+NO2=2N2+3H2O,N2既为氧化产物,又为还原产物,每生成2molN2转移6mol电子,则每生成28g N2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NA,故C正确;D.SiO2是原子晶体,晶体中不存在分子微粒,故D错误;答案为C。 14. 在下列离子组中加入相应试剂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离子组 加入试剂 离子方程式 A Al3+、SO42-   少量 NaOH 溶液 Al3++3OH- ═ Al(OH)3↓ B Fe2+、I- 少量新制氯水 Cl2+2I- ═ 2Cl-+I2 C Na+、CO32- 少量盐酸 CO32-++2H+ ═ CO2↑+H2O   D Ca2+、HCO3- 过量氨水 Ca2++2HCO3-+2NH3·H2O ═ CaCO3↓+ CO32-+2NH4++2H2O   参考答案: C 【详解】A. Al3+、SO42-中加入少量NaOH 溶液,离子方程式:Al3++3OH- ═ Al(OH)3↓,故A正确;B 还原性Fe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