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

举报
资源描述
人教版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及主要类型自然天体天体是指宇宙中各种形态物质的总称。包括项 目IIH/定义地球绕其自转轴(地轴)的旋转运动地球绕;旋转中心地轴运动方向通称自西向东通称1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方向地理北极上空,地球南极上空彳周期1恒星日(2 3时56分4秒)1个回归年(365速度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为。外,角速度处处相等,即15/小时平均(近日点速度什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由快变慢(南北两极点无线速度)平均2(近日点速度产人造天体 几种常见的天体: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2、天体系统(1)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1、八大行星(1)组成:按距太阳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1)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同向性:都是自西向东。共面性:八大行星公转轨道倾角都很小,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近圆性:公转轨道椭圆的偏心率都很小,都接近正圆。(2)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地球与水星、金星、火星相比,没有特殊的地方。八大行星的质量、体积、距日远近等结构特征既有共性,又有差异。由此,可以招八大行星划分为三类:类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巨行星,包括木星和土星;远日行星,包括天王星、海王星。三、存在生命的星球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地球上一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1、宇宙环境条件(1)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2)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2、地球适宜的自身条件1、日地距离适中2、地球的体积、质 量 适 中3、液态水的存在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的概念:太阳源源不断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2、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在高温高压下,四个氢原子核聚变成一个氮原子核。3、对地球的影响: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是地理环境变化的重要原因。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的能源。4、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二、影响太阳辐射能的因素1、太阳高度角。一般来说太阳高度角大的地方太阳辐射强,我们一般说纬度低的地方太阳高度角小,因此可以说纬度低的地方太阳辐射强。2、海拔高度。海拔越高,大气层薄,云量少,太阳辐射强。所以说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3、天气状况。天气状况好的太阳辐射强。我国南方虽然太阳高度比北方大,但阴雨天气多,云量大,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强,因此南方的太阳辐射比北方少,三、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大气结构:太阳的大气层由里到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1)黑子:光球层上出现的黑斑点,由于黑子温度比光球表面其他地方低,所以才显得 暗 一 些(2)耀斑:色球层出现的大而亮的斑块,是太阳大气高度集中的能量释放过程。(3)周期:大 约 1 1 年3、对地球的影响:扰动地球上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磁暴现象;作用于两极上空大气,产生极光;对气候的影响,如太阳黑子数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影响地球自然环境,产生自然灾害。第三节地球的运动1、昼夜交替(1)昼与夜的形成,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晨昏线的特点:晨昏线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故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晨昏线在二至日时与极圈相切,在春秋分时与经线重合。(2)昼夜交替的产生:由于地球的自转(3)昼夜交替的周期及意义:周期为一个太阳日,太阳日制约着人类的起居作息,因此被用来作为基本的时间单位2、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的时刻叫地方时。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转,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的早。同一经线地方时一定相同。地方时的计算:所求的地方时=已知地方时土 4分钟/两地经度差X I。(东加西减)3,时区与区时全球共分为2 4 个时区,每个时区跨度为1 5 ,因此相邻两个时区相差两个小时。各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4、日界线国际上规定1 8 0 经线作为日期的分解线,叫国际日期变更线。地方时为0时(或 2 4 时的经线)是另一条日期变更线。若日界线与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重合,此时全球个日期,其他时间地球上有两个日期。地球上新的一天就是从地方时为0点向东一直到1 8 0 经线。相反从地方时为0点向西到1 8 0 经线则是地球上昨天的范围。三、地球公转与季节1、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是2 3 2 6,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春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2、黄赤交角的变化及影响:黄赤交角变小时,回归线的度数变小,极圈的度数变大,被太阳直射的范围变小,极昼极夜的范围变小,五带中热带和寒带的范围变小,温带的范围则扩大。2、昼夜长短的变化(1)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太阳直射哪个半球,那个半球就昼长夜短全球随纬度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夏 半 年(春分一秋分)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有极昼;冬 半 年(秋分一次年春分),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有极夜。(2)昼夜长短的计算昼长=日落时间一日出时间=(正 午1 2点一日出时间)X2还可以根据昼狐和夜狐所跨的经度来推算。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纬度分布规律: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春秋分,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南北递减;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2)季节变化:同一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随季节而变化。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夏至日达到最大值,冬至日最小;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冬至日达到最大值,夏至日最小;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两次直射,直射时达最大值。(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 0 -I 9|(4)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计算楼距、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等4、四季和五带地震波传播速度传播介质纵波快固液气三态横波较慢情1态名1称范围深度主要特征地壳地 表 莫 霍界面平 均 17千米(1)固态,由各种岩石组成(2)各地厚度不一(3)可分为硅铝层和硅铁层地幔莫 雷 界 面 古登堡界而172900 千米(1)固态,硅 酸 盐 类 物 质,自 I含量逐渐增加(2)上部有一软流层(3)软流层以上的地幄部分是生分地核古登堡界面 地心29006371千米(1)外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户(2)物质成分以铁和银为主(3)温 度、压 力、密度均很大我国:以“四立”划分圈层概念组成其他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生要成分是氮和氧地球部分水圈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陆 地 水、大 水、生物水等处于之中生物圈生物及生存环境的总称生物及生存环境。大相互,(1)四季 欧美:以“二分二至”划分3、4、5 月;夏季:6、7、8 月;秋季:9、10、11月冬季:12、1、2 月(2)五带:热 带(南北回归线之间)、北 温 带(北回归线一北极圈)、南 温 带(南回归线一南极圈)、北 寒 带(北极圈一北极点)、南 寒 带(南极圈一南极点)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一、地球的内部圈层Io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第 二 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大气的受热过程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能。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臭氧主要吸收紫外线。(2)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显著。经过大气层的削弱作后,到达地面的主要是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部分。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1)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2)地面增温后产生长波辐射,大气强烈吸收地面辐射而增温。因此说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3)大气产生大气辐射,其中很大一部分能量返回给地面,称 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4、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反之则越长。由于地球表面的温度比太阳低得多,所以地面辐射的波长比太阳辐射长得多。相对于太阳短波辐射来说,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二、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1、热力环流形成的原因及过程:近地面冷热不均一气流上升或下沉一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一大气的水平运动二 令 去P 聂X我 卜 二令图示:大气运动最简单形式2、等压面的弯曲方向:空间气压值相等各点所组成的面,称为等压面。等压面凸起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3、气压、气温、高度三者之间的关系。空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而、气压差异宜接HOT?*空气水平一般 情 况 同一高度不同高度气温低、气压高近地面气压的高低与高越往高、气压越低4、局部地区的热力环流(1)山谷风:因白天山顶比山谷升温快,使得气流从山谷吹向山顶形成谷风,夜晚则山风。(2)海陆风:由于这种昼夜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热力环流。白天,陆地增温比海洋快,陆地近地面形成低压,海洋上形成高压,使得气流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夜晚则形成陆风。(3)城市风:因为城市中人类活动释放大量的热量,出现气流在城市上升,郊区下沉,再由郊区流回到城市的热力环流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一)作用力1.水平气压梯度力形 成 风 的 直 接 原 因(1)气压梯度: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2)水平气压梯度力: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h P a)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大小:与气压梯度成正比;在同一副等压线图上,1 0 0 6等压线密集的地方,气压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1 0 0 8 2.水平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1 0 1 0 (1)方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2)判定:(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低压在左。(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左,低压在右。3.摩擦力既改变风向,又改变风速(1)方向:与 运 动 方 向 相 反(2)可 以 减 小 风 速(二)风向1、高空大气中的风向(1)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风向垂直于等压线在理想状态下,空气质点只受一个力即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时,风向垂直于等压线。(2)、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平行与等压线但风旦形成必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而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风向平行与等压线2、近地面的风向: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夹角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大气环流:大气环流是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它反映了大气运动长时期的平均状态。2、大气环流的意义:促使高低纬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交换,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二、三 圈 环 流1、假设:地表均一地球不自转 太阳直射赤道(不移动),大气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形成单圈环流。2、假设:地表均一太阳直射点赤道(不移动),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三圈环流。3、形成原因:高低纬之间的冷热不均,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4、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m”极地低气不带低好信风带依玮信风希.勖热带底气压带/、中 纬 西 风 带/_ 型极地(鼻 压 带 一 /极地高气压常v#=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图5、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南北往返移动。从北半球来说,气压带与风带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三、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1、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冬夏海陆气温的差异,进而造成了气压的差异,使气压带呈不连续的分布。(1)7月: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其中亚洲低压最突出,从而使副高仅保留在海洋上。(2)1月: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尤以亚洲高压最强烈,使副极地低压带2、气压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