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章节练习题

举报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章节练习题姓名:班级:成绩:一、单选题1 .小天用电热水壶将1千 克20 的水加热至7 0 ,在这个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c水=4.2X 10 3J/(k g )()A.水吸收的热量为2.1X 10 5 JB.电热水壶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水的内能C.水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减小D.水的温度升高,它的比热容变大2.分子动理论是从微观角度看待宏观现象的基本理论.以下现象,能用分子动理论进行解释的是A.雾霾的形成B.沙尘暴的形成C.电流的形成D.电冰箱里的食物相互“窜味”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杯煤油用去一半,它的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B.吸收热量多的物质,比热容一定大C.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一定多D.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了相同的热量,煤油升高的温度大于水升高的温度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B.钻木取火是利用做功来改变内能的C.物体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D.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 1 页 共 9 页A.物体运动越快,它的动能越大,内能就越大B.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C.物体内能减少,一定是对外做了功D.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从外界吸收热量6.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从点滴做起.下列关于水的理解正确的是A.水温升高,内能一定增大 B.0的水内能为零C.水变成冰后,体积变大、密度变大 D.30的水比20的水所含的热量多7.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在两个相同的烧瓶中装满煤油,瓶中各放置一根电阻丝,且出三大于火匚,通电一段时间后,甲瓶玻璃管中的煤油上升得比乙高.该现象能够说明电流产生的热量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A.电流 B.通电时间 C.电阻 D.电荷8.“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谚语反映了我国新疆的某些地区夏季昼夜气温变化大,而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昼夜气温变化小.其主要原因是砂石比水具有较小的A.热量 B.热值 C.比热容 D.内能9.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一只电压表示数突然变大,则()第2页 共9页A.灯L可能变亮 B.电阻R可能短路C.灯L可能开路 D.电阻R可能开路1 0 .对于图中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甲 乙 丙 丁甲图中软木塞飞出时,管内气体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乙图中两个压紧的铅块能吊起重物,主要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丙图中迅速下压活塞,硝化棉燃烧,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筒内空气的内能丁图中小朋友下滑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A.B.C.D.1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 物体的内能为零 B.通过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C.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无关 D.对物体做功会使物体的比热容增大二、填空题1 2 .固态氧的熔点是-2 1 8 C,液态氧的沸点是T 8 3 0 c.那么在-2 1 0 C时,氧是_ 态.低-2 2 0 的过程,氧 发 生 的 物 态 变 化 是.1 3 .海南岛四面环海,正常情况下,相比于内陆地区,早晚的气温变化比较_(填主要是因为海水的_ 比陆地砂石的比热容_(填“大”或“小”).1 4.下述各种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属于做功方式的是(.).当温度由-2 0 0 降“大”或“小”),A.冷物体接触热物体后变热B.锯木头时,锯条发热第3页 共9页C.电流通过电炉丝,电炉丝发热D.物体在火炉旁被烤热E.热物体在通风的地方凉得快1 5 .沙漠地区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气候特征,造 成 这 种 气 候 的 主 要 原 因 是.1 6 .把“2 2 0 V 5 0 0 W”的电炉接在1 1 0 V 的电源上,1 0 s 内电炉产生 J 的热量。1 7 .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内,一些重型汽车停在有水的坑里,这是因为汽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通过_ _ _ _ _ _ 方式增加轮胎的内能,使 轮 胎 的 温 度;轮胎停在水中,通过 方式减少内能,降低温度,以保行车安全用水给汽车发动机降温,这是因为水的 较大.1 8 .热量的计算公式:Q=4 表示1 9.热量是为了描述和量度 而引入的物理量,它的单位是 。2 0 .同样的甲、乙两杯中盛有质量、温度都相同的水,现同时从沸水中取出煮了较长时间的质量相等的铁球和铜球,分别投入甲、乙两杯水中,己知铁和铜的比热容的关系为c铁。铜,一段时间后,水的温度高的是杯(选 填“甲”或 乙”)。2 1 .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现象来认识它.如“满架蔷薇一院香”说明;铅 笔 很 难 被 拉 断 说 明.三、实验题2 2 .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1)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物质此时的温度为(2)实验中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物质的温度及对应状态,并记录数据,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象,如第 4页 共 9 页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该 物 质 是(选 填“晶体”或“非晶体”)。(3)比较图象中A B段与C D 段可知:该物质在_ _ _ _ _ (选 填“A B”或“C D”)段吸热能力强。2 3 .如图所示,用两个火焰同样的酒精灯,分别给(盛在同样的烧杯中)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某种液体加热,并且每隔I m i n 记录一次温度,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加热时间 mm012345水的温度C151617181920未知液体温度(151719212325附:几种物质的比热容J/(kg C)物质水酒精煤油冰比热容4.2x1032.4x1032.1x1032.1X103(1)从实验记录的数据看,未知液体的比热容肯定_ _ _ _ _(选 填“大于”或“小于”)水的比热容。其理由是(2)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结 合“几种物质的比热容”附表,可 以 推 算 未 知 液 体 是。24.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食用油加热,他得到如下数据:(1)使用相同的加热器的目的是物顺痂 fit/g初始温度/匕加热时间/min 址后温度rc水6020645食用油6020670第5页 共9页(2)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_ _ _ _ _ _ _ _ (选 填“相同”或“不相同”),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 比 水 温 度 (选 填“高”或 低”).(3)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选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4)实验表明,在 相 同 条 件 下 吸 热 的 能 力 更 强 的 是 (选 填“水”或“食用油”).(5)加热6 min水吸收的热量是 J ,食用油的比热容是.J /(kg-)四、计算题25 .如图中是某太阳能热水器,向其中注入5 0 L 的水,阳光照射一段时间后,水温从1 0 升高了 40 .水的比热容是4.2X 1 0 3J/(kg).试求:(1)热水器内水的质量是多少?(2)这段时间该热水器中的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3)如果这段时间该太阳能热水器接收到太阳辐射的热量是2.8X 1 0 7 J,则这段时间该热水器的效率是多少?(4)如果水吸收的热量用天然气来提供,需要完全燃烧多少m 3 的天然气;(天然气的热值为8.4X 1 0 7 J/m3,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给水吸收)五、综合题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风寒温度人们都有这样的体验:走在街上,穿着的衣服感觉冷暖刚好适宜,这时突然刮起了一阵大风,顿时感觉周身寒冷,这就是风寒效应,风寒效应会影响人体对冷的感觉,导致人体感觉的温度与温度计的示数有明显的差别.原来,人体的主要散热部位是皮肤,通过皮肤红外辐射、接触传导热量、冷热空气对流和汗液蒸发等方式散热,当无风时,第6页 共9页在人体皮肤和周围空气之间,有一个比较稳定的空气层,由于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可以起到保温作用;当刮风时,稳定的空气保温层不断被新来的冷空气所代替,并把热量带走,风速越大,人体散失的热量越快、越多,人也就感觉越寒冷,科学家提出用风寒温度描述刮风时人体皮肤感觉的温度,并通过大量实验找出了风寒温度和风速的关系,下表在气温为5时,风寒温度和风速的关系.风速(k m/h)01 0203 040风 寒 温 度()531-1-3(1)风会使人感觉更寒冷的原因主要是加强了下列哪种散热方式A.辐射 B.传导 C.对流 D.汗液蒸发(2)当气温为5 C,风速为3 5k m/h 时,地面的水会结冰吗?答:.(3)根据所给数据,用 T 表示风寒温度,t 表示气温,v 表示风速,请你写出三者关系的表达式:一第 7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答案】A1、【占箕】D2、【答要】D3、【答案】C4、【答案】B5、【答案】A6、【答冥】C7、【答案】C8、【答案】D9、个 案】A10、【答案】B11、二、填空题【江之】液凝固1、小比热容大2、【答案】&C3、【答矣】沙石比赛容较小第8页 共9页【答奏)1 2 5 05 做功升高您传递比您容6、【任至】c m t升鬲或降低的温度7、(l x 在旌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焦耳(J)8、【答案】甲9、【M】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引力1 0、三、实验题【答案】2不变 品 休 81、【咨三】小 于 水 和 物 液 两 质 量 相 同,都加榭mi n.吸收的型量相同,未知液体开鬲的温度比水鬲煤油2、答至 相同的时间施8水和食用油的黑量相等相同鬲大于水6 3 0 0 2.1 x l()33、四、计算题【言圭】(1)热水器内水的质量是5 0 k g ;(2 )这段时间读牒水净中的水吸收的座量为8.4*l()6 j .(3 )该热水器的效率是3 0%;(4)如果水吸收的热量天然气来提供,需要完全侬KO.lm?的天然气.五、综合题【答案】C不 会T=-0 2 v+t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