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军神》教案三篇

举报
资源描述
冀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军神教案三篇篇一1、运用多种学习方法,体会课文内容;2、通过充分的阅读,了解刘伯承意志坚强的特点;3、感受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敬佩之情,并体会这种感情;4、进一步掌握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体会人物的情感态度的方法。教教学过程:(一)快速阅读,掌握信息。师:请同学们先来看一段资料,快速地读一读,然后告诉大家,从这段内容中你都了解到了哪些信息?生:我知道了刘伯承右眼受伤的时间。生:我知道刘伯承眼睛受伤的经过和伤势严重。生:我知道刘伯承非常坚强,能够忍受这种难以想像的痛苦。师:同学们都了解到了很多信息,看来这种快速阅读的方式的确有助于我们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信息。(二)激发兴趣,交流感受。师:资料主要告诉我们刘伯承的右眼是怎样受伤的,以及伤势如何。大家对 军神这一课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谁能告诉大家,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生:讲了刘伯承做眼部手术而拒绝使用麻醉剂的事。师:不用实施麻醉而进行手术,这个故事一定很吸引人!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出声地读一读课文,然后与大家交流你读过课文后的感受。(学生出声地自由读课文)生:我非常惊讶。生:我觉得不可思议。生:我读完后大吃一惊。生:我感觉刘伯承非常坚强。生:我觉得这好像不是一件真事,因为这是普通人是做不到的。生:我感到很震撼。师:受到震撼。生:刘伯承这种精神胜过关羽刮骨疗毒。(三)自主体会,合作交流。师:读过课文后,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感受,看来大家都很喜欢这篇文章,那你们想不想更进一步去感受文章呢?生:想!师:我们知道学习课文有很多方法,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单位,采用自己喜欢的,而且适合于本课的学习方法,对本篇课文进行研究、体会,然后与大家进行交流。(学生合作学习,研究、讨论。)交流:小 组1:生:我们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生:我们组还有几个问题:1、沃 克 医 生 为 什 么“额上汗珠滚滚”?2、沃克医生为什么让护士出去后才问刘伯承的真名叫什么?(学生研究、发表见解。)小 组2:生:我 们 组 采 用3种方法:1、分角色朗读;2、联系课文插图;3、查阅资料。师:你们采用了这么多的方法,能不能把这些方法结合得很好呢?生:能!。小 组3:生:我为大家介绍关于眼部手术的一些常识。(介绍眼部手术。)小 组4:(对课文质疑。)生:我们想问一下,为什么沃克医生那么想知道刘伯承的真实姓名?生:我想与刘伯承对话,问问他为什么数刀数?为什么宁可抓破白垫单也不吭一声?(研究,理解。)生:我们组采用质疑、讲故事和联系生活实际的方式理解课文。(研究、体会。)(四)总结方法:同学们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感受课文,对课文内容都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看起来运用多种方法学习课文,的确有助于我们理解、感受课文内容。军神一文主要赞美了刘伯承坚如钢铁、令人敬畏的忌、,士、0教学反思:在 军神这一课教与学的过程中,力图体现新课标的一些新理念,结合课文特点及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本课的教学。1、在充分感受、体会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2、继续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上培养和指导,如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多种方法体会保文等,鼓励学生运用个性的方式体会课文;3、针对中年级的教学要求,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上述三点目标的确定,遵循的是新课标所提倡的三个维度,较好地体现了对学生个性体验的充分尊重,对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充分重视,并落实了语文学科的感悟、品味、培养语感的基本任务。篇一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分角色朗读课文。”难点是“从课文中体会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分角色朗读课文,既是本课的训练要求,又是帮助学生领会刘伯承伟大人格力量的重要途径。为切实开展好这一活动,在精读课文时,教师采用追问、组织学生听、评、小组内分角色读、教师适时点拨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并读好每一处对话,体会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一、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第七单元第2 0 课 军神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1 0 个生字,认识1 1 个二类字。理解生词意思。3、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悟到刘伯承具有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要学习他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难点:从课文中体会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四、学情预测:课文写刘伯承将军年轻时有一次眼睛负重伤后,坚持不用*,忍受巨大疼痛接受手术治疗的故事,表现了“军神”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课文共有6个自然段。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分 为“求 治(1)术 前(2)术 中(3、4)术 后(5、6)”几个部分。(1)三年级的学生对刘伯承的事迹了解较少,教学时让学生收集了解刘伯承将军的生平事迹或故事,可以增加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2)本文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的内心世界,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展示人的精神面貌。这样的写作方法三年级不可能一下子在读中体会、领悟,教师要有适当的点拔。五、教学准备:生字卡图片搜集刘伯承的资料、录像六、教学时间:三课时学案1、收集有关刘伯承的有关资料。2、查字典理解“神”的意思,说 一 说“军神”的意思。3、你能根据课题提出哪些问题?4、标出课文中生字新词,认清字形、读准字音,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义。担 心 损 伤 外 科 男 子 汉 军 医 职 员 失 声 年 轻 人 沃 克伤势土 匪 手 术*刀 数 一 共 愣 住 崭 新 晕 绷 带理解下列两个词语的意思:镇定:损伤:土匪:5、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根据下列段意,尝试给课文分段。(1)求治:镇定自若(2)手术前:坚决不使用*(3)手术中:忍着剧痛、一声不吭、抓破床单(4)手术后:勉强一笑,被赞为军神。6、再读课文,找一找文中是谁把刘伯承称为军神,他是怎么说的?用“”把它画出来。7、在这篇课文中,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8、用“-”画出刘伯承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刘伯承是一个怎样的人?9、请你用自己了解的词语来赞扬刘伯承。8、用钢笔描红下列生字:沃 势 局 职 担 损 刀 共 药 承9、读一读,再抄写下列词语:担 心 损 伤 苍 白 男 子 汉军 医 职 员 失 声 年 轻 人教案一、简介、导入1、布置学生收集刘伯承资料。2、板书:神(1)指名学生读。(2)学生查字典,“神”在字典里是什么意思?(3)补 充“军”,学生齐读课题:军神。指名学生理解军神。师:通过预习,课文中军神指谁?板 书:刘伯承。强 调“承”的笔顺是先中间后两 边,中间 是“了”。指 名 学 生 读“承”,读准后鼻音。(4)指名学生介绍自己收集到的相关资料。根据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可适当介绍刘伯承和故事发生的背景。3、课文中是谁称刘伯承为军神?板书:沃克,教师范写“沃”,强 调 第 四 笔 为“撇”。谁把刘伯承称为军神,他是怎么说的?出示:沃克医生不禁失声喊道:”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4、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三句话有一个共同的地方?我们平时在什么情况下,说话用感叹号?那该怎么读?指名学生读这三句话,指名学生评价。齐 读。沃克医生为什么要称刘伯承为军神呢?【设计意图:课文中的生字虽然较多,但学生在识记方面容易写错的只有“承、沃”这两个字,教师将其挑出来进行专门的读写训练,有利于学生认清、读准这两个生字。在学案中,学生已能根据老师布置的相关内容进行预习,所以很快就能找到沃克医生所说的话,而这句话是课文理解的难点,围绕这句话进行教学,就能起到“提领面顿,百毛皆顺”的效果,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二、初读指导1、教师范读。2、自由读课文,出示要求:(1)自由轻声读课文(2)画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3)标出小节号,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4)按 照“求治一术前一术中一术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成四段。三、出示学案内容,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词语,检查认读情况。担心 损伤 外科 男子汉 军医 职员 失声 年轻人 沃克伤势土 匪 手 术*刀 数 一 共 愣 住 崭 新 晕 绷 带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就字词提出疑问并释疑。镇定:遇到紧急的饿情况不慌不忙。损伤:损害、伤害。土匪:地方上有武装的匪徒。3、小组讨论分段。4、汇报分段结果并阐述理由。二、精读课文,感悟文本。过渡: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让我们用心地读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有关的句子。(一)求治出示:1 9 1 6 年的一天,一位头缠绷带的年轻人走进了重庆城里一家德国人开的诊所。1、指名学生读这句话。师:读了这句话,你了解到哪些内容?(这句话告诉了我们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刘伯承的伤势)出示:沃克医生有些不悦地说:“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如此镇定。”教师简介刘伯承的伤情:1 9 1 7年8月,刘伯承加入了孙中山先生改组的国民党。受孙中山先生的委托,刘伯承率领川东护*第一支队的部队对袁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击,袁军虽然人多,但混乱中也不知道来了多少护*,纷纷掉头奔逃。逃出城外的袁军从枪声断定护*人数不多,便伺机掉头反扑。刘伯承身先士卒,带头冲锋,当他掉头招呼一个落在后面的士兵时,却不幸被一颗敌弹射中,子弹从颅顶射入,从右眼眶飞出,血流如注,他当即昏厥倒地。出示:沃克医生有些不悦地说:“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如此镇定。”2、“不悦”是什么意思?你能通过朗读让我们看到一个“不悦”的沃克医生吗?其余学生评价。3、沃克医生为什么“不悦”呢?4、刘伯承为什么不说实话呢?师:因为当时战争的需要,为了革命,加之对沃克医生还不够了解,刘伯承必须隐瞒自己的去身份去看病,并说自己是邮局职员。5、他为什么能判断出刘伯承是一位军人?通过沃克医生的话,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刘伯承?板书:镇定自若师:沃克医生的话,我们仿佛看到了重伤之下还镇定自若的刘伯承,这种写作方法这叫侧面描写,今后我们在写人的作文中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6、小组内分角色练读课文。指名学生分角色读课文。【设计意图:分角色朗读课文是本课训练的重点,读好人物的语言可以促使学生很好地理解人物的特点,沃克医生的话反衬了刘伯承的镇定自若,因此,精讲这一段时,教者抓 住“不悦”一词引导学生反复读、品、评,让学生在读中感知沃克医生精湛的医术,感悟刘伯承重伤之下依旧镇定自若的顽强意志。】(二)术前出示:要动手术了,可年轻人坚决不使用权用*。1、*有什么作用?刘伯承要动手术的地方可是我们人身上最敏感的地方眼睛呀,你们有过被灰尘迷了眼或眼睛进沙子的吗?师:一粒小小的沙子就能让我们这么难受,而今天,刘伯承是要把眼睛里的息肉和烂肉一刀一刀地割掉,他动手术时不用*会怎样?2、是呀,那不是一般的疼,那是揪心的疼痛,那是难以忍受的疼痛啊,可刘伯承还是决定不用*,为什么?3、让我们来看提示语,他是怎么对沃克医生说这一句话的。4、恳切什么意思?你能给它换个词语而句子的意思不变吗?指名学生恳切地读一读,其他学生评价。5、听了刘伯承这么诚恳坚决的话语,沃克医生为什么会愣住呢?从沃克医生的愣住,你体会到什么?小结:沃克医生的“愣住”更加反衬了刘伯承的态度诚恳坚决,情绪沉着镇定。这种写法叫侧面描写。指名学生读沃克医生的话。6、这时,年轻的刘伯承是怎么回答的?师:动手术的地方可是眼睛啊!刘伯承却说得这么平静。从这平静的口气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刘伯承的坚强勇敢)所以,沃克医生这样夸他一 一(生齐读沃克医生的话)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小结:从刘伯承的语言、神态中我们体会到刘伯承的坚强勇敢,这种写法叫正面描写,在描写人物的作文中我们经常采用这种方法。【设计意图:这段课文抓住人语言、神态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教者以读促悟,以评促悟,在学生领悟了刘伯承的坚强勇敢、沉着镇定后,再次齐读沃克医生的话,对沃克医生为什么称赞刘伯承为“军神”有了深刻的体验。教者对课文写作方法适时的点拨,可以让学生在今后的作文中提高写作技巧。】(三)术中出示:年轻人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色床单,汗如雨下。手术结束,崭新的床单竟被抓破了。1、圈出刘伯承动作的词语,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2、我们往往在什么时候汗如雨下?刘伯承手术时为什么汗如雨下?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