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

举报
资源描述
分课时电子教案课 题1、多梦的季节执行时间月 日分课时1总课时1电教课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知识与技能:1、认识、会 写“哼、繁、鹰、遨、曾、哗、旋、涡、谜、默”等生字。2、联系课文理解“繁茂、遨游、旋涡、沉默”等词语的意思。过程与方法:自读自悟,积累好词佳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了成长的快乐。重点难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歌 曲 童年录音教 学 程 序个人随笔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L、听歌曲 童年,谈谈听后的体会。2、谈话引入:同学们,转眼间,我们又长大了一岁,看着你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老师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时代。今天,让我们一起回到那多梦的季节(板书)。3、齐读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4、引导学生去自主读文,先印证一下自己的想法。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诗歌,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难读的词句多读儿遍。2、快速浏览诗歌,说说这首诗共有儿小节。点拔:你知道什么叫浏览吗?注意:不要一字一句地看,而要一段一段地去看。3、指名谈谈短文主要讲述的内容。4、出示词语哼 着 繁 茂 遨 游 雏 鹰 曾 经哗 哗 沉 默 旋 涡 谜5、指名学生认读6、以不同方式认读词语三、学习生字。哼最后不要加一横繁第四笔是横折,不是横折勾。鹰广字头里面是两个单人。涡第八笔是一撇,不是撇折。四、再读课文,学生质疑1、课文一共分为儿节,再读课文,做上标记。2、通过这次朗读你有什么发现?3、对文中有哪些地方你不明白的?4、学生质疑。五、课堂练习抄写生字板书设计1、多梦的季节哼 繁 鹰 涡哼 着 繁 茂 遨 游 雏 鹰 曾 经哗 哗 沉 默 旋 涡 谜教学反思分课时电子教案课 题1、多梦的季节执行时间月 日分课时2总课时2电教课时2教学目的与要求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们这个多梦的成长季节的心情对未来充满好奇、充满疑惑、充满幻想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多种形式地读、多层次地读,读中感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深刻含义,体会成长的快乐与责任。重点难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悟天真、烂漫、多梦的童年丰富的内心世界。教具准备投影仪教 学 程 序个人随笔一、复习导入新课。1、指名认读词语哼着 繁茂 遨游 雏鹰 曾经 哗哗 沉默 旋涡 谜2、齐读课文。二、自主读书,整体建构1、了解诗歌的结构。自由诗歌,边读边想,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2、吟诵开头与结尾的两小节,体会这两小节表达的情感。(1)指名朗读第一小节,师生评价。“很熟很熟的路”是指哪条路?(2)你怎样理解“哼着-天天长大的童年”这句话?(3)小组合作交流。(4)学习汇报: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大一部分时间就是在学校与家之间往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渐渐在长大,在嘴里哼着的小曲中渐渐长大。所以有了“哼着一天天长大的童年”的诗句。(5)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读读第一小节。三、读悟结合,走进文本1、教师范读。2、刚才是谁把你带到梦境里去的?(对,除了老师的读还有你们自己。是你们用心去想象,才进入到课文描写的情境中去的,你们说得对吗?)3、小声朗读第2-4小节。(这次我们再读课文的时候,除了用口念,还要用脑想,更重要的是用心去感受。)想一想,各小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4、合作学习第2、3小节,提示自学要求(课件出示):教师读的时候你想象,你不是坐在教室里,而是和读者一同走进童年的梦乡。随着老师的读,你在脑子里浮现课文的画面,会吗?(1)自由朗读课文第2、3 小节。(2)用横线画出写景象的语句,用波浪线画出写作者心理的语句。(3)小组交流后,推选代表参加集体交流。5、集体品读第4小节,体会这节诗歌表达的深刻含义。(1)全班朗读第4小节。着重理解“沉默”、“多梦”的意思。(2)引导学生口语交际:你认为小作者会梦见些什么?四、反复吟诵,体会意境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小节读一读,小组内互相交流。2、分小组展示学习成果。3、出示课件,伴着音乐和情境图,美美地把整首诗再读一遍。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读了这首诗,我仿佛又回到了多梦的童年。作者用优美、生动的语言为我们描画了一个梦魇般的童年,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代的向往和快乐成长的眷恋之情。2、每个人的童年生活是互不相同的。学过这首诗后,你是不是觉得这写的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和同学一起,说说自己“一天天长大的童年”吧!板书设计 所见 小树 雏鹰多梦的季节1所思 长大意味着什么所行 沉默 多梦教学反思教 学 程 序个人随笔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都写过作文,每当老师讲评作文时,你的心情怎样?2、是的,在老师讲评作文时,同学们有的喜、有的忧。今天,我们就和小作者一起来学习略读课文 老师读作文的时候。3、读题质疑。读了这个课题,你的心里产生了什么疑问?想要解决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打开书,到课文中寻找答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己试读课文,提出要求:画出生字词。读顺句子。比较难读的长句了反复读几遍。读通全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2、出示本课的生字及词语认读。图 钉 橡 皮 筋 骄 傲 赌 气 飘 飘 袅 袅蕴 藏 范 文 揣着 战战兢兢开火车读齐读再试着写几个。平 平 淡 淡 认 认 真 真战 战 兢 兢 飘 飘 袅 袅指名学生读以上词语,教师注意及时正音。体会:平淡平平淡淡,哪个词语的语气更强烈?是的,我们在以后的说话和写作中,恰当地使用这类叠词,可以使我们的语言更丰富,更有感染力。谁能再试着说儿个?教师随机板书。然后全班齐读,积累。板书设计4*老师读作文的时候图 钉 橡 皮 筋 骄 傲 赌 气 飘 飘 袅 袅蕴 藏 范 文 揣着 战战兢兢教学反思分课时电子教案、细读课文,交流体会1、指名逐段朗读课文。课 题4*老师读作文的时候执行时间月 日分课时2总课时8电教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课文内容,培养默读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读自悟,了解课文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正确地面对生活,较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难题。重点难点弄 清“我”请求老师读作文时不念自己名字的原因。教具准备小黑板教 学 程 序个人随笔大家读得很好,课文的内容,仿佛写的就是我们身边的事情,所以,老师想请大家把自己当成是课文中的某个人物,走进文章,细细体会。2、理清课文的思路。以三条线来理解课文内容:这篇课文人物比较多,我们可以按照人物来理清课文的主要内容。(1)从老师这条线看,老师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从课文中找出相关段落读一读。(2)从“我”这条线看,“我”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弯化?“我”又是怎样做的?谁来读读这些句子?(3)从“同学”的表现来看,他们前后又有什么变化?3、引起这一切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是“我”向老师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要求,念作文的时候不念“我”的名字。4、阅读感悟,指导朗读。仔细品读“我”与老师的一段对话。“我有一个小小的请求”我战战兢兢地说。小作者为什么会“战战兢兢”?我们怎样读出这种语气?“我想您念我的作文的时候是不是可以不念我的名字”为什么这一句话用上这么省略号?我们应该怎样读?二、角色互换,情感体验小练习:“我想对 说”同学们,相信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一定有许多话想说,你觉得课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学生?“老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对课文中同学的做法你又有何看法?三、介绍作者,激发写作1、简介作者。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文中这个会写文章的小女孩,后来成为我国著名的散文家。(简介作者)2、交流同学们,故事里的人物,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故事找到自己的影子。希望你们能像文中的小作者一样,每个人都能写一手好文章,让老师念每个人的文章,念出每一个人的名字!四、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将本课积累的好词抄在摘抄本上。板书设计4*老 师 读 作 文 的 时 候念范文 不念名成长教学反思分课时电子教案课 题语文活动1执行时间月 日分课时1总课时9电教课时6教学目的与要求知识与技能:1.进行字词教学,积累语言文字。2.读背古诗。3.进行语言活动训练。过程与方法:通过听、说、读、背等方式,进行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训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学习兴趣,增进学生正确面对生活的情感。重点难点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积累好词佳句。教具准备投影仪教 学 程 序个人随笔一、学习“万花筒”1、指名读、正音。2、教师领读,学生齐读。3、投影出示这六个字,让学生观察。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4、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引导学生用这些词组词。5、在田字格里描写这些字。二、学习“我能填”1、投影出示。2、指名读、正音。3、教师领读。4、引导学生分析每组两个字的异同,识记生字。5、学生独立组词,并交流讨论。6、教师小结。三、学习“我能写”1、学生读例句,说说自己的发现。2、学生之间交流自己的发现及这样写的好处。3、教师引导学生扩写第一个句子。投影出示。学生试填。提示学生括号里可以填许多不同的词,只要语意通顺就行。4、学生试着扩写第二句,教师个别指导。四、学 习“读读背背”1、投影出示古诗。2、配乐朗读古诗。3、指名读、正音。4、齐读古诗,说说古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5、学生交流对诗句的理解,教师相机指导。6、学生读背古诗。五、课堂小结学生小结一下自己在这堂课中的学习收获。语文活动1()老师穿着一条()裙子。美 丽 的 年 轻 的 耀眼的 崭新的教学反思分课时电子教案课 题语文活动1,当一回小记者执行时间月 日分课时2总课时10电教课时7教学目的与要求知识与技能:进行语言活动训练。过程与方法:通过听、说等方式,进行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训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学习兴趣,增进学生正确面对生活的情感。重点难点进行语言活动训练。教具准备投影仪教 学 程 序个人随笔一、激趣导入1.播放电视记者采访场面。2.同学们,当回小记者,采访自己敬慕的人,一定是大家最想干的吧!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来过把瘾,当一回小记者吧!二、指导学生作好采访前的准备1、先要想一想自己将要采访谁?可以是自己认识的普通人,也可以是身边的一些名人。2、再想一想自己将要采访对方的哪些内容?为了便于采访,先应将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写成提纲。采访别人时,要注意礼貌用语,提的问题也应有一定的提问价值。采访别人时,要注意尊重采访对象,尽量不要让对方有为难的感觉。3、还要带上笔记本或录音机,便于我们采访后收集、整理相关内容。三、让我们快乐出发,当回小记者1、采访时,语言要简洁,吐字要清晰。2、当采访对象在回答问题时,要认真听,并快速地做好记录。3、采访完了,要对别人说声“谢谢”四、模拟现场,进行采访1、学生之间先进行模拟采访,按自己的采访提纲先演示一次。2、教师提出相关问题。五、课堂小结1、同学们做得很好,相信你们的采访一定会成功的。2、把自己的收获小结一下吧!板书设计当一回小记者1、采访时,语言要简洁,吐字要清晰。2、当采访对象在回答问题时,要认真听,并快速地做好记录。3、采访完了,要对别人说声“谢谢”教学反思分课时电子教案课 题5.古诗两首 清明执行时间月 日分课时1总课时11电教课时6教学目的与要求知识与技能:1.会写4 个 2.读背古诗。3.能根据诗C过程与方法:利用小组合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L字。口的描绘想像画面。的优势,展开想像,读懂古诗。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重点:在读中理解诗句的意思。难点: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朗读录音磁带、投影仪教 学 程 序个人随笔一、激趣导入L投影出示插图,并配以古典音乐,尽可能把学生带入诗的境界。2.将 课 前 收 集 的 有 关 清明这首诗的资料拿出来,互相交流。二、走进古诗1.学生各自试着读读 清明,注意准确地读认“魂”“借”“牧”“遥”。2.听录音,学生划出节奏。3.学生自由朗读古诗。根据刚才听的录音朗诵,学生进行反复自读,要求读正确、流利。4.同桌之间相互示范读,互相指正。三、走进诗中1.自读自述学生结合工具书自读自悟全诗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对 清明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