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漏)教案表格版

举报
资源描述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27 漏 课型: 课时:2 授课时间 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 1.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利用字形识记“漏”;利用偏旁部首识记“婆、贼、颠”;结合象形识记“纵”,探究字理,换词理解。左右结构的字较多,集中指导。“喂、胖、驴、贼、狼、抱、胶、粘”,左右占位相似,可迁移运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让学生谈谈写好这些字应注意的要点。“厉”字是半包围结构,可与同音字“历、励”进行比较来掌握。 ②语言运用:本课由梳理到精读再到复述,层层递进,环环相扣。首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快速回答“漏”是什么,围绕“漏”寻找老虎和贼的不同理解,前后对比。再结合故事情节,理解课文内容。最后,引导学生借助课后习题给出的地点变化来复述故事。复述故事时要体现出故事的趣味性。 ③思维能力:本课文本较长,教学时,先重点指导朗读老公公与老婆婆的对话,让学生感受房子漏雨的无奈,然后重点指导学生朗读有关老虎和贼的表现及心理活动的句子,读出故事情节的变化,读出老虎、贼的做贼心虚与狼狈。由自由读到默读再到带着动作读,读出故事的趣味性。 ④审美创造:默读课文,能说出自己觉得最有意思的内容。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性。借助示意图和文字提示,按照地点变化的顺序,复述故事。 思政元素:学生自尊自重,自信自强,善解人意、诚实天真。 学习重点难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性。 2.借助示意图和文字提示,复述故事。 3.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4.学习活动设计:(第一课时) 环节一:板块一 故事激趣,初步感知 教师活动: 1.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播放民间故事《白蛇传》,教师简介“民间故事”。 师:民间故事的特点就是故事里的人有情有义,故事里的动物会说话,故事里的情节很有趣。 (2)联系已有认知,产生关联。 师:你读过哪些民间故事?(《牛郎织女》《牧童》《神笔马良》等) (3)导入课文题目,板书课文题目。 (4)正音,学写“漏”。 (5)师: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了解些什么? 学生活动: 1.认识人物,寻找关键。 (1)(课件出示课文中的两幅插图)这个故事中有哪些主要角色呢?请你仔细观察课本上的插图。 (2)预测:根据图画猜猜这些人物的特点。 活动意图:通过播放《白蛇传》的民间故事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导入课文题目,学写“漏”字。根据课本插图预测故事人物的特点,为复述故事做好了准备。 环节二: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梳理 教师活动: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师:了解了主要角色,你们一定迫不及待地想了解这个故事吧?快读读吧! (1)教师指导正音和识记。 脊:三声。可以组词:脊梁、脊背、脊柱。 旋:多音字。查字典,你发现它还可以怎么读? (1)教师指导正音和识记。 脊:三声。可以组词:脊梁、脊背、脊柱。 旋:多音字。查字典,你发现它还可以怎么读? 颠:部首为“页”。 (2)重点指导“纵”:纵,四声,平舌音。 (1)指名汇报,教师板书:漏。 (2)老虎和贼分别以为“漏”是什么? 老虎以为“漏”是比它还要可怕的动物。贼以为“漏”是比他还要厉害的人。为此,在课文中“漏”字用了引号,表示特殊含义。 学生活动: 1.开火车指名认读生字。(课件出示生字) 2.课件出示: 婆(pó) 脊(jǐ) 贼(zéi) 莫(mò) 颠(diān) 胶(jiāo) 旋(xuàn) 纵(zònɡ) (3)去拼音检查识字情况。 课件出示: 婆 脊 贼 莫 颠 胶 旋 纵 3.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说意思或口头造句。 4.课件出示: 里屋 莫非 厉害 发抖 脊背 松手 粘胶 跟前 甘心 惊恐 安安稳稳 蒙蒙小雨 倒栽葱 提醒学生“厉害”的“害”要读轻声。 5.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并初步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1)小组间交流故事的前因后果。 (2)全班交流。 5.学生接力朗读课文,填空,复述故事主要内容。(课件出示主要内容) 课件出示: 一天晚上,一只老虎和一个贼在________的时候,听到_______,吓得_______。被雨一淋,老虎和贼清醒了,还_______,在________,又以为_______,老虎和贼吓得_______。天亮了,屋顶_______。 活动意图:学生自学生字,教师半扶半放,有的放矢,既有识字方法的指导,又有梳理故事情节的方法的指导。如此,一篇长课文的结构在学生心中就分明了。 环节三:板块三 指导书写,动静结合 教师活动: 1.观察字形,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带田字格的字:漏、喂、胖、驴、贼、狼、莫、厉、抱、架、胶、粘、偏。 (2)重点指导“厉”的书写。“厉”是半包围结构,里面是个“万”。“厉”可以组什么词? “厉、历、励”三个同音字辨析。 教师巡视,相机指导,规范坐姿和握笔姿势。 学生活动: 1.教师范写,学生临写。 喂:口字旁应该放在左上格里,右边下面不要加“丿”。 驴:右边的“户”点要偏向竖中线。“户”的“丿”靠近竖中线。 狼:左边先写“丿”,再写弯钩。 偏:右边“扁”里面是一横两竖。 学生互评互改,推荐优秀作品在全班展示。 活动意图:让学生观察字形,并留有充足的时间给学生写字,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体会中国汉字的音美、形美和意美。 5.作业设计(关注作业的针对性、预计完成时间,发挥作业对复习巩固、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的作用,以及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中的作用) 基础作业:书写本课生字和多音字。 巩固作业:书写本课生字的形近字组词。 提升作业:熟读本课。 6.板书设计: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27 漏 课型: 课时:2 授课时间 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 1.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利用字形识记“漏”;利用偏旁部首识记“婆、贼、颠”;结合象形识记“纵”,探究字理,换词理解。左右结构的字较多,集中指导。“喂、胖、驴、贼、狼、抱、胶、粘”,左右占位相似,可迁移运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让学生谈谈写好这些字应注意的要点。“厉”字是半包围结构,可与同音字“历、励”进行比较来掌握。 ②语言运用:本课由梳理到精读再到复述,层层递进,环环相扣。首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快速回答“漏”是什么,围绕“漏”寻找老虎和贼的不同理解,前后对比。再结合故事情节,理解课文内容。最后,引导学生借助课后习题给出的地点变化来复述故事。复述故事时要体现出故事的趣味性。 ③思维能力:本课文本较长,教学时,先重点指导朗读老公公与老婆婆的对话,让学生感受房子漏雨的无奈,然后重点指导学生朗读有关老虎和贼的表现及心理活动的句子,读出故事情节的变化,读出老虎、贼的做贼心虚与狼狈。由自由读到默读再到带着动作读,读出故事的趣味性。 ④审美创造:默读课文,能说出自己觉得最有意思的内容。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性。借助示意图和文字提示,按照地点变化的顺序,复述故事。 思政元素:学生自尊自重,自信自强,善解人意、诚实天真。 学习重点难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性。 2.借助示意图和文字提示,复述故事。 3.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4.学习活动设计:(第二课时) 环节一:板块一 复习导入,查漏补缺 教师活动: 1.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这一课的生字,这些生字你们还记得怎么认读吗? 2.梳理关键问题。 师:老虎和贼认为“漏”是什么?老婆婆说的“漏”是什么?(生交流) 学生活动: (1)复习上节课要求认识的生字,指名认读。 (2)听写词语:一人在黑板上写,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写。 活动意图:学生记得快,忘得也快,结合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用听写的方式及时查漏补缺,强化记忆。“‘漏’是什么”是课文的关键,此时梳理,引出后面老虎与贼的一系列连锁反应,衔接自然顺畅。本环节设计将知识与能力紧密结合。 环节二:板块二 朗读课文,重点感悟 教师活动: 1.学习课文第1部分(第1~2自然段)。 (1)找关键语句。 ①小胖驴长什么样?(黑脊背、白胸脯) ②直观图片欣赏小胖驴。(课件出示小胖驴图片) (2)展开想象。 老虎嘴馋,一心想吃这头小胖驴。他想——这小胖驴的肉一定很好吃,一定很美味。 贼手痒,一心想偷这头小胖驴。他想——这小胖驴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3)概括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板书:馋嘴手痒,眼红胖驴) 2.学习课文第3部分(第13~18自然段)。 (1)默读这部分,你觉得哪些地方最有意思?说给大家听听。(生自由交流) (2)课文中是怎样写老虎和贼拼命逃跑的? (4)找出这段话中的动词,并理解“倒栽葱”的含义;想象一下贼那滑稽的样子,他的头朝哪边?他的脚朝哪边?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 (5)为什么老虎和贼看到对方,都吓昏了过去?(老虎和贼都以为对方是“漏”) 3.师:你瞧瞧这一晚上,他们冒着雨跑啊跑,贼成什么样了?老虎呢?想象老虎和贼的狼狈样子。(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出示图片,描述贼和老虎的狼狈模样)(板书:偷驴不成,反被吓昏) (6)教师引导学生制作示意图,提取关键词。 4.学习课文最后一个部分(第19~20自然段)。 师小结:同学们,老公公和老婆婆说“漏”,是怕屋顶漏雨,结果却吓跑了老虎和贼,这叫作“歪打正着”;老虎和贼听到“漏”吓得到处跑,这叫“做贼心虚”;整整一个晚上小胖驴都在驴圈里安安稳稳地待着,这叫“安然无恙”。 学生活动: 1.学习课文第2部分(第3~12自然段)。 (1)老公公、老婆婆是怎么说“漏”的?课件出示相关段落,指导分角色朗读。 课件出示: 老公公说:“好像有什么声音在响?” 老婆婆说:“唉!管他狼哩,管他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 (2)他们说的“漏”指什么?在课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 课件出示: 滴答,滴答——他们抬头看看屋顶——唉,说怕漏,偏就又漏雨了! (3)老虎和贼听到“漏”这个字时,他们是怎么想的?(课件出示句子) 课件出示: 老虎趴(pā)在驴圈里想:“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mò)非‘漏’比我还厉害?” 贼蹲在屋顶上想:“走南闯北我什么都听说过,就是没听说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3) 当他们互相甩掉了对方,故事是不是就此结束了?(不是的,他们各自都不甘心) 5.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心理活动。 (1)小组内分角色读。 (2)全班分角色带动作表演读。 活动意图:让学生交流有意思的内容,和同学分角色朗读自己最喜欢的内容,在自由轻松的氛围里,学生乐于投身其中,体会故事的趣味,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 环节三:板块三 借助图文,复述故事 教师活动: 1.回忆学过的复述故事的方法——图表法、画路线图、找关键句子,也可利用课后习题帮助梳理。 2.师:复述故事的方法有很多,小组内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复述故事。 学生活动: (1)小组内合作。 结果老婆婆说的“漏”,其实是漏雨(2)出示复述能力标准。 一星故事家:能借助提示,复述清楚故事的大致内容。 三星故事家:能借助提示复述故事,详细复述觉得有意思的部分。 五星故事家:能借助提示详细复述故事,复述时有声有色,有表情有动作,且吸引人。 活动意图:复述故事是学生对语言材料吸收、存储、内化、整理和表达的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活动。本环节教师让学生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寻找复述的关键点,将语言训练以轻松有趣的方式展开。 环节四:板块四 个性表达,体会情感 教师活动: 1.人物评价,体味情感。 2.总结全文。 (1)师:同学们,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呢?(预设:了解了民间故事的特点;会复述本课的主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