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物理试题(教师版)

举报
资源描述
滨州市二0二二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物理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12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得3分;第13~15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下列估测中,符合实际的是(  ) A. 核酸检测用的口咽拭子长度约为60cm B.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42℃ C. 亚洲飞人苏炳添百米速度可达10m/s以上 D. 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kg 【答案】C 【详解】A.核酸检测用的口咽拭子长度约为20cm,约两个手掌宽,故A不符合题意; B.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故B不符合题意; C.亚洲飞人苏炳添百米速度跑100m,用时约为9.83s,百米跑的速度为 故C符合题意; D.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00g,合0.2kg,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 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很多诗句里蕴含着物理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是由于空气的振动而产生的 B.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啼鸟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C. “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D.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冰”形成是凝华现象 【答案】B 【详解】A.“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是由于钟的振动而产生的,故A错误;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啼鸟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故B正确; C.“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冰,是凝华现象,故C错误; D.“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冰”的形成是液态的水凝固成的冰,是凝固现象,故D错误。 故选B。 3. 小华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给冰加热。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他绘制了如图乙所示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小华又继续加热一段时间,观察到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C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 比较AB段和CD段可知,AB段的比热容是CD段比热容的2倍 C. 水的沸点是98℃,由此可以判断此时的大气压高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D. 水沸腾时烧杯上方出现大量的“白气”,这些“白气”的形成属于汽化现象 【答案】A 【详解】A.由图乙得,BC段保持温度不变,表示冰的熔化过程,该过程继续吸热,温度保持熔点不变,物体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A正确; B.AB段和CD段,物体的状态不同,质量相等,比较AB段和CD段可知,升高相同的温度,CD段加热的时间是AB段加热时间的2倍,说明升高相同的温度,CD段吸收的热量是AB段吸收的热量的2倍,由得,CD段的比热容是AB段比热容的2倍,故B错误; C.一个标准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水的沸点是98℃,说明此时的大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故C错误; D.水沸腾时烧杯上方出现大量的“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上升过程中遇冷放热形成的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故D错误。 故选A。 4. 关于内能和内能的利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5月的街头,杨花飞絮随风舞,好似雪花满天飞,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B. 新能源汽车实现了“零排放”,其效率达到了100% C. 我国“长征五号B”大型运载火箭使用氢作燃料,是因为氢的密度小 D. 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主要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大汽缸内物质的内能 【答案】D 【详解】A.杨花飞絮随风舞,杨花飞絮不是分子,故其运动也不是分子运动,故A错误; B.新能源汽车实现了“零排放”,其效率不可能达到了100%,因为必然有克服摩擦力的做功而损失的内能,故B错误; C.我国“长征五号B”大型运载火箭使用氢作燃料,是因为氢的热值大,相同质量的燃烧,氢燃烧放出的热量多,故C错误; D.内燃机的压缩冲程,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大,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正确。 故选D。 5. 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观察到的蜡烛的像更清晰 B. 只要把光屏放在恰当的位置,就能承接到蜡烛的像 C. 蜡烛距玻璃板越远,蜡烛的像就越小 D. 只把玻璃板向左平移,蜡烛的像的位置不变 【答案】D 【详解】A.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更好的确定像的位置,故A错误; B.平面镜成的是虚像,用光屏无法承接,故B错误; C.蜡烛像与物体是等大的,蜡烛距玻璃板越远,蜡烛的大小不变,故蜡烛的像的大小不变,故C错误; D.只把玻璃板向左平移,平面镜的位置不变,蜡烛的位置不变,蜡烛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故蜡烛的像的位置也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6. 冰壶又称掷冰壶,冰上溜石,是以队为单位在冰上进行的一种投掷性竞赛项目,被大家喻为冰上的“国际象棋”,它考验参与者的体能与脑力,展现动静之美,取舍之智慧。图为北京2022年2月北京冬奥会冰壶比赛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运动员将冰壶沿水平冰面投掷后,冰壶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 B. 运动员在冰壶前方“刷冰”,是为了增大摩擦 C. 冰壶最终停下来因为不受力的作用 D. 冰壶静止时,冰壶受到的重力和冰壶对冰面的压力二力平衡 【答案】A 【详解】A.运动员将冰壶推出之后,冰壶由于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前运动,故A正确; B.运动员在冰壶前进途中,不断地刷冰,为了使冰面形成一层水膜,水的出现使冰壶与冰面分开,从而减小了冰壶与冰面之间的摩擦力,故B错误; C.冰壶最终停下来是因为水平方向上受到摩擦力作用,摩擦力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故C错误; D.冰壶静止时,冰壶受到的重力和冰壶对冰面的压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A。 7. 司马迁在《史记》中有壮丽辉煌的咸阳宫的描述。如图是我们的祖先在建造宫殿时利用木棒搬动巨大木料的情景。他们通过横杆、支架、石块等,将巨木的一端抬起,垫上圆木,以便将其移到其它地方。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通过横杆、支架等,将巨木一端抬起是使用了杠杆 B. 人越靠近横杆的右端,会更省力的抬起巨木的一端 C. 将巨木的一端抬起,垫上圆木是为了减小摩擦 D. 支架下端垫有底面积较大的石块,是为了增大支架对地面的压强 【答案】D 【详解】A.通过横杆、支架等,将巨木的一端抬起,是一根硬棒围绕着支点转动,故是使用了杠杆,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人越靠近横杆的右端,动力臂越大,阻力臂和阻力的大小乘积一定,动力臂越大,会更省力的抬起巨木的一端,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将巨木的一端抬起,垫上圆木,用滚动代替滑动,减小摩擦,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支架下端垫有底面积较大的石块,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从而减小支架对地面的压强,故D错误,D符合题意。 故选D。 8. 2022年2月北京冬奥会,中国代表团共收获9金4银2铜共15枚奖牌,金牌数和奖牌数均创历史新高。如图为高速摄影机记录的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金牌得主苏翊鸣在比赛中,从跳台起跳到落地过程的情景。下列关于这一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 他从起跳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动能逐渐转化成重力势能 B. 他起跳后到达最高点时,机械能最大 C. 他从空中下落过程中,重力做功越来越慢 D. 他从起跳到落地的整个过程中,机械能是守恒的 【答案】A 【详解】A.他从起跳到最高点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逐渐变小,高度逐渐升高,动能逐渐变小,重力势能逐渐增大,动能逐渐转化成重力势能, 故A正确; B.由于存在阻力,他起跳后到达最高点的过程中,机械能不断减小,在最高点机械能最小,故B错误; C.他从空中下落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由 得,重力做功越来越快,故C错误; D.由于存在阻力,他从起跳到落地整个过程中,机械能不断减小,机械能不守恒,故D错误。 故选A。 9. 阅读短文判断问题:为了解释地球存在着磁场——地磁场,19世纪安培假设:地球的磁场是由绕过地心轴线的环形电流引起的。①由于地球表面带有某种电荷,随地球一起自西向东转动时,形成环形电流。环形电流可以形象地类似于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②环形电流的磁场,也可以想象成类似于条形磁铁的磁场。③若将地磁场的N极和S极相当于通电螺线管的两个磁极,则可以借助安培定则由两极的磁性,判断环形电流的方向。根据以上描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环形电流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B. 形成环形电流的电荷是正电荷 C. 形成环形电流的电荷,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相互吸引 D. 用实验室常用验电器能够检验出形成环形电流的电荷电性 【答案】C 【详解】AB.地磁的北极在地理南极的附近,在用安培定则判定环形电流的方向时,右手的拇指必需指向南方;则四指弯曲的方向应该自东向西,即电流流动的方向应该自东向西;由于地球表面带有某种电荷,随地球一起自西向东转动时,形成环形电流,电流方向与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相反,所以该电荷是负电荷,故AB错误; C.形成环形电流的电荷是负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是正电荷,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形成环形电流的电荷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相互吸引,故C正确; D.验电器能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但不能检验出形成环形电流的电荷电性,故D错误。 故选C。 10.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开关闭合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最右端向中点滑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流表A1示数不变,电压表V示数不变 B. 电流表A1示数变大,灯泡L的亮度不变 C. 电流表A2示数变大,电压表V示数不变 D. 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1的示数之比变大 【答案】BC 【详解】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A1测量滑动变阻器的电流,电流表A2测量干路电流; A.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最右端向中点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的阻值变小,电源电压不变,故电流表A1的示数变大,故A错误; B.电流表A1的示数变大,灯泡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灯泡两端的电压不变,灯泡L的亮度不变,故B正确; C.电流表A1的示数变大,通过灯泡L的电流不变,电流表A2测量干路电流,故总电流变大,电流表A2示数变大,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电压表的示数不变,故C正确; D.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1的示数之比为滑动变阻器的阻值,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1的示数之比变小,故D错误。 故选BC。 11. 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的说法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正确使用试电笔测量时,人体安全的原因是试电笔与人体之间绝缘 B. 空气开关和漏电保护器在家庭电路中起的作用相同 C. 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是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之一 D. 控制电灯的开关要接在零线和灯泡之间 【答案】C 【详解】A.正确使用试电笔测量时,人体安全的原因是试电笔中间有大约4兆欧的电阻,通过人体的电流比较小,故A错误; B.空气开关是电路中发生短路时,或者电流过大,而跳闸,起保护作用,而漏电保护器是发生触电事故时,有电流流向大地,使干路上火线和零线上的电流不相同,而切断电路,故空气开关和漏电保护器在家庭电路中起的作用不相同,故B错误; C.当同时使用多个用电器时,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根据可知,家庭电路中干路电流过大,另外造成电流过大的原因是电路中存在短路现象,故C正确; D.控制电灯的开关要接在火线和灯泡之间,这样能够保证,当断开开关时,没有电流经过灯泡,不会发生触电事故,故D错误。 故选C。 12. 进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场时,监考教师会使用金属探测仪对大家进行检测。如果有同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