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吉林省双辽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评估试卷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汲取(jí)       亵渎(dú)     解剖(pāo)     彬彬有礼(bīn) B.瞥见(piē)     强聒(guā)   宽宥(yòu)     矫揉造作(jiǎo) C.箴言(zhēn)   坍塌(tān)   箱箧(qiè)     俯拾即是(shí) D.卑劣(liè)     惊骇(hài)   憎恶(zèng)   相得益彰(zhānɡ)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压榨   儒夫   豢养   不言而喻 B.懒惰   摧残   悬虚   不足为据 C.繁殖   墨守   停滞   走头无路 D.探求   创意   鲁钝   孜孜不倦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 B.张学良对我国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风流人物。 C.在学校举行的元旦文艺晚会上,我们班自编自演了一个话剧,两位女生将剧中人物演得惟妙惟肖。 D.我们当代的青少年是一代天骄,肩负着建设祖国的伟大使命。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于粮食丰收、库存充足,使中国有信心应对可能到来的全球性粮食危机。 B.“演员‘限薪令’”终于落地,这有助于社会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 C.“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廖俊波的家乡是南平市浦城县人。 D.中国医疗专家组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协助塞尔维亚抗击疫情,最终顺利完成援助任务。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默写。 (1)城阙辅三秦,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3)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4)____________,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 (5)崔颢在《黄鹤楼》中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绘出登楼所见的明丽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送东阳马生序》中写自己求学艰难,但不羡慕他人并苦中有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微斯人,吾谁与归       微:如果没有 B.名之者谁                    名:命名 C.至若春和景明             景:景色 D.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翼:像鸟张开翅膀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醉能同其乐                    其喜洋洋者矣 B.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C.不以物喜                       醒能述以文者 D.康肃笑而遣之                 朝而往,暮而归 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A.野花发出清幽的香味,美丽的树木十分秀丽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水位下降石头就露出来,这就是山中的四个时候啊。 B.野花开放散发出清幽的香味,美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水位下降石头就露出来,这就是山中的四季啊。 C.野花开放散发出清幽的香味,美丽的树木十分秀丽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水位下降石头就露出来,这就是山中的四个时候啊。 D.野花发出清幽的香味,美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水位下降石头就露出来,这就是山中的四季啊。 4.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写景格调高亢,节奏明快有力;乙文写山中早晚的阴晴变化,四时景物的迥然不同,抓住几个时间节点来写,生动传神。 B.甲文写景多用对偶句,两两相对,珠联璧合;乙文第二段写景用对偶句,用散句收束,在整齐中寻求变化,抑扬顿挫,音韵谐美。 C.甲文第二段是全篇的重心,转为抒情和议论;乙文第一段介绍醉翁亭之所在,引出人和事。 D.甲文假托古圣立言,发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豪言壮语,点明了全篇的主旨;乙文“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是全文的核心命意,表明“醉”是表象,“乐”是根本。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土地生暖 ①“囤里有粮,心里不慌。”土地在庄户人的眼里是金贵的,土地上产的可吃的东西都是金贵的。 ②土地不薄村庄,只要勤快;土地从不怕被使唤。它可以终年拱绿,绿着庄户人的肚皮,绿着村庄。饥馑时,一把菜叶都足以叫人眼馋,在追求绿色食品的时代,蔬菜反客为主,一跃成为餐桌上的主角。厨房留住美好的诗意,烟火笼回远方的脚步。 ③土地最不愿意自己被荒着,毕竟有绿色一寸寸生长的日子才最实在、最走心。待弄土地,心里不能有躁气。去年我在老家门前侍弄的几行辣椒,水没少浇,草没少拔,就是长得不景气,稀稀落落。终了,草比辣椒长得盛。我失去了耐心。 ④四叔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他看我,点的辣椒出苗不齐,有些地方空出偌大一块,心不落忍,徘徊良久,将土地细细翻整几遍,撒下萝卜籽,浇水,施肥,除草,静心伺候,二尺高的辣椒围绕的这几片田地便不再寂寞。 ⑤拣着秋伏这个空闲的当儿,两三天的时间,土地上便生出星星点点的绿来——四叔点种的萝卜出苗了!两个星期过去,几块空地变成绿色的湖泊。湖泊里,众多小拇指似的生命已探出绿色的脑袋,惊喜地窥视这个神奇的世界。 ⑥立冬了,树叶跑得快,土地在静等一场雪。其实,在等待的这个节点上土地并不寂寞。旷野里有三五簇绿,点染着,庄前屋后有一畦畦的绿固守着,秋把春的念想递给冬。 ⑦那绿着的,除了白菜便是萝卜。 ⑧霜愈重,绿色愈深,根根茎脉愈发挺拔。每个绿着的滚圆的肚皮都腆着,固守着自己的土坑,等待村民的手把它们捧回庭堂。刚刚出锅的一笼圆润的馒头在等待一碟“三大王”。小葱、辣椒、萝卜,三样切成丝,油盐酱醋相拌,绿、红、白三色相间的一碟品相上等的菜呈上来,馒头就着菜送进嘴里,馒头的筋道、小葱的辛味、红椒的辣感、萝卜的爽脆一股脑涌来。 ⑨庄户人懂得贮藏,把萝卜从土里收回又把它重新埋回土坑里,这不是多此一举。庄户人把萝卜深埋在冬无法侵入的土地深处,把这些生命护得更温暖些。土地亲着萝卜,萝卜也恋着根。 ⑩村里的女子们是田野最灵巧的绣娘。你瞧,她们将绿色的萝卜叶割下来,一条一条码齐整,再一绺一绺挂上庭院的南墙,南墙上便悬生出一条绿色的瀑布来。初冬的阳光很知分寸,它把叶上的水分沥干,把绿色留住。等到大雪压来时,村民们拿出一两撮干萝卜叶放到热气腾腾的锅里,入锅的萝卜叶马上就恢复活性,一片片的绿滋养着锅,滋养着胃,更滋养着农人的日子。蕴在茎脉深处的绿使萝卜叶活得香甜。绿色馥郁着的烟火,鲜活了日子。 ⑪而那些回归土里的萝卜,聚了土地的温润厚实。抠开冻层,拨去浮土,窖在土地深处的萝卜,顶上竞还生了一圈鲜亮亮、脆生生的芽儿。 ⑫媳妇们将萝卜洗净,摁在案头,片刻工夫,变成了一堆粗细匀称的萝卜丝。剥好的几根白嫩的小葱候在这里,醇香的紫苏油在锅里已不安分。一声“刺啦”,萝卜丝、葱段在油里成了亮黄色。水入锅,锅盖已摁不住喷香的味道,一缕香气飞出窗棂,整个庭院都被香气笼着。备好的稀面糊在灶前已等候多时,锅开了,拿起筷子搅拌着将面糊倒入锅里,几分钟后,一锅拌汤即大功告成。稠而不黏,白里隐着星星点点的绿,香葱味扑鼻,汤触过唇齿,柔滑生香,进入肚中,温润暖心。那一刻,农人该是舒坦的,烟火该是溢笑的,村庄该是惬意的。 ⑬坑里有萝卜,三冬一村暖。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以时间先后的顺序,叙写庄户人对土地、土地上萝卜的深情。 B.在追求绿色食品的年代,蔬菜从一文不值一跃成为餐桌上的主角。 C.文中“萝卜也恋着根”中“恋”写萝卜对土地的眷恋,内涵丰富。 D.本文语言富有诗情画意,笔下风物鲜活灵动,有田园牧歌的味道。 2.本文在第③段回忆了“我”侍弄辣椒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3.本文通过不少细节展现立冬后萝卜与庄户人生活的密切关系,请概括其中两处。 4.下面句中的加点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赏析。 湖泊里,众多小拇指似的生命已探出绿色的脑袋,惊喜地窥视这个神奇的世界。 5.题目“土地生暖”中,“暖”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月夜忆舍弟 杜甫〔唐代〕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语言朴实自然,辞浅情深,情景交融,哀婉动人。 B.“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白露的夜晚,清露盈盈,让人心生寒意。“月是故乡明”,作者实写客观之景,同时融入自己的情感。 C.“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折肠。这两句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D.尾联中“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紧承五、六两句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