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13课时 用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3) 同步专题培优训练【含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第13课时 用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3) 1.如图是小孔成像原理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标注的尺寸,蜡烛AB在暗盒中所成的像CD的高度是_______ cm. 2.如图,三角尺在灯泡O的照射下在墙上形成影子.现测得OA=20 cm,OA'=50 cm,这个三角尺的周长与它在墙上形成的影子的周长之比是________. 3.小华同学自制了一个简易的幻灯机,其工作情况如图所示,幻灯片与屏幕平行,光源到幻灯片的距离是30 cm,幻灯片到屏幕的距离是1.5 m,幻灯片上小树的高度是10 cm,则屏幕上小树的高度是 ( ) A.50m B.500 cm C.60 cm D.600 cm 4.如图,某测量工作人员的眼睛A、标杆顶端F与电视塔顶端E在同一直线上,已知此人的眼睛距地面1.6米,标杆高为3.2米,且BC=1米,CD=5米,求电视塔的高ED. 5.关于盲区的说法:①我们把视线看不到的地方称为盲区;②我们上山与下山时的视野盲区是相同的;③我们开车向前行驶,有时会发现一些高大的建筑物会被比它矮的建筑物挡住;④人们常说“站得高,看得远”,说明在高处视野盲区要小,视野范围大,其中正确的有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人离窗子越远,向外眺望时,此人的盲区 ( ) A.越小 B.越大 C.不变 D.以上都有可能 7.如图,射击瞄准时,要求枪的标尺缺口中央A、准星尖B和瞄准点C在一条直线上,这样才能命中目标,已知某种冲锋枪的基线AB长38.5 cm,如果射击距离AC=100 m,当准星尖在缺口内偏差BB'为1 mm时,弹着点偏差CC'是多少?(BB'∥CC',结果精确到1 cm) 8.如图是在水平桌面上的两个“E”,当点P1、P2、O在一条直线上时,在点O处用①号“E”测得的视力与用②号“E”测得的视力相同. (1)图中b1、b1、l1、l2满足怎样的关系式? (2)若b1=3.2 cm,b2=2 cm,①号“E”的测试距离l1=8 m,要使测得的视力相同,则②号“E”的测试距离l2应为多少? 9.如图,我方侦察员在距敌方200 m处发现敌人的一座建筑物,但不知其高度又不能靠近建筑物进行测量,机灵的侦察员食指竖直举在右眼前,闭上左眼,并将食指前后移动,使食指恰好将该建筑物遮住.若此时眼睛到食指的距离约为40 cm,食指的长约为8 cm,你能根据上述条件计算出敌方建筑物的高度吗? 10.如图,学校围墙外的服装厂有一根旗杆AB,甲在操场上竖立3m高的竹竿CD,乙从C处退到E处恰好看到竹竿顶端D与旗杆顶端B重合,量得CE=3 m,乙的眼睛到地面的距离FE=1.5 m,丙在C1处竖立3m高的竹竿C1 D1,乙从E处后退6m到E1处,恰好看到竹竿顶端D1与旗杆顶端B也重合,量得C1E1=4m,求旗杆AB的高度. 11.(2014.武汉)如图,Rt△ABC中,∠ACB=90°,AC=6cm,BC=8cm,动点P从点B出发,在BA边上以每秒5cm的速度向点A匀速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C出发,在CB边上以每秒4cm的速度向点B匀速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0<t<2),连接PQ. (1)若△BPQ与△ABC相似,求t的值; (2)连接AQ,CP,若AQ⊥CP,求t的值; (3)试证明:PQ的中点在△ABC的一条中位线上. 12.(2014.自贡)阅读理解: 如图①,在四边形ABCD的边AB上任取一点E(点E不与A、B重合),分别连接ED、EC,可以把四边形ABCD分成三个三角形,如果其中有两个三角形相似,我们就把E叫做四边形ABCD的边AB上的“相似点”;如果这三个三角形都相似,我们就把E叫做四边形ABCD的边AB上的“强相似点”.解决问题: (1)如图①,∠A=∠B=∠DEC=45°,试判断点E是否是四边形ABCD的边AB上的相似点,并说明理由; (2)如图②,在矩形ABCD中,A、B、C、D四点均在正方形网格(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的格点(即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上,试在图②中画出矩形ABCD的边AB上的强相似点; (3)如图③,将矩形ABCD沿CM折叠,使点D落在AB边上的点E处,若点E恰好是四边形ABCM的边AB上的一个强相似点,试探究AB与BC的数量关系. 13.(2014.广东)如图,在△ABC中,AB=AC,AD⊥AB于点D,BC=10cm,AD=8cm.点P从点B出发,在线段BC上以每秒3cm的速度向点C匀速运动,与此同时,垂直于AD的直线m从底边BC出发,以每秒2cm的速度沿DA方向匀速平移,分别交AB、AC、AD于E、F、H,当点P到达点C时,点P与直线m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t>0). (1)当t=2时,连接DE、DF,求证:四边形AEDF为菱形; (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所形成的△PEF的面积存在最大值,当△PEF的面积最大时,求线段BP的长; (3)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PEF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此时刻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1 2.2:5 3.C 4.11.2米 5.C 6.B 7.26cm 8.(1) (2) 5m 9.40m 10.AB=10.5m 11.(1)①当△BPQ∽△BAC时, ∵=,BP=5t,QC=4t,AB=10cm,BC=8cm, ∴=, ∴t=1; ②当△BPQ∽△BCA时, ∵=, ∴=, ∴t=, ∴t=1或时,△BPQ与△ABC相似; (2)如图所示,过P作PM⊥BC于点M,AQ,CP交于点N,则有PB=5t,PM=3t,MC=8﹣4t, ∵∠NAC+∠NCA=90°,∠PCM+∠NCA=90°, ∴∠NAC=∠PCM且∠ACQ=∠PMC=90°, ∴△ACQ∽△CMP, ∴=, ∴=, 解得:t=; (3)如图,仍有PM⊥BC于点M,PQ的中点设为D点,再作PE⊥AC于点E,DF⊥AC于点F, ∵∠ACB=90°, ∴DF为梯形PECQ的中位线, ∴DF=, ∵QC=4t,PE=8﹣BM=8﹣4t, ∴DF==4, ∵BC=8,过BC的中点R作直线平行于AC, ∴RC=DF=4成立, ∴D在过R的中位线上, ∴PQ的中点在△ABC的一条中位线上. 12.(1)∵∠A=∠B=∠DEC=45°, ∴∠AED+∠ADE=135°,∠AED+∠CEB=135° ∴∠ADE=∠CEB, 在△ADE和△BCE中, , ∴△ADE∽△BCE, ∴点E是否是四边形ABCD的边AB上的相似点. (2)如图所示:点E是四边形ABCD的边AB上的相似点, (3)∵点E是四边形ABCM的边AB上的一个强相似点, ∴△AEM∽△BCE∽△ECM, ∴∠BCE=∠ECM=∠AEM. 由折叠可知:△ECM≌△DCM, ∴∠ECM=∠DCM,CE=CD, ∴∠BCE=∠BCD=30°, BE=, 在Rt△BCE中,tan∠BCE==tan30°=, ∴. 13.(1)证明:当t=2时,DH=AH=2,则H为AD的中点,如答图1所示. 又∵EF⊥AD,∴EF为AD的垂直平分线,∴AE=DE,AF=DF. ∵AB=AC,AD⊥AB于点D,∴AD⊥BC,∠B=∠C. ∴EF∥BC,∴∠AEF=∠B,∠AFE=∠C, ∴∠AEF=∠AFE,∴AE=AF, ∴AE=AF=DE=DF,即四边形AEDF为菱形. (2)解:如答图2所示,由(1)知EF∥BC, ∴△AEF∽△ABC, ∴,即,解得:EF=10﹣t. S△PEF=EF•DH=(10﹣t)•2t=﹣t2+10t=﹣(t﹣2)2+10 ∴当t=2秒时,S△PEF存在最大值,最大值为10,此时BP=3t=6. (3)解:存在.理由如下: ①若点E为直角顶点,如答图3①所示, 此时PE∥AD,PE=DH=2t,BP=3t. ∵PE∥AD,∴,即,此比例式不成立,故此种情形不存在; ②若点F为直角顶点,如答图3②所示, 此时PE∥AD,PF=DH=2t,BP=3t,CP=10﹣3t. ∵PF∥AD,∴,即,解得t=; ③若点P为直角顶点,如答图3③所示. 过点E作EM⊥BC于点M,过点F作FN⊥BC于点N,则EM=FN=DH=2t,EM∥FN∥AD. ∵EM∥AD,∴,即,解得BM=t, ∴PM=BP﹣BM=3t﹣t=t. 在Rt△EMP中,由勾股定理得:PE2=EM2+PM2=(2t)2+(t)2=t2. ∵FN∥AD,∴,即,解得CN=t, ∴PN=BC﹣BP﹣CN=10﹣3t﹣t=10﹣t. 在Rt△FNP中,由勾股定理得:PF2=FN2+PN2=(2t)2+(10﹣t)2=t2﹣85t+100. 在Rt△PEF中,由勾股定理得:EF2=PE2+PF2, 即:(10﹣t)2=(t2)+(t2﹣85t+100) 化简得:t2﹣35t=0, 解得:t=或t=0(舍去) ∴t=. 综上所述,当t=秒或t=秒时,△PEF为直角三角形. 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