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提升考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家(rǔ)    清谈(tán)  实践(jiàn)      格物致知(zhì) B.埋没(mò)  检讨(tǎo)  彷徨(fáng)      一帆风顺(fān) C.探讨(tàn)  哲理(zhé)  遵照(zūn)      袖手旁观(xiǜ) D.领悟(wù)  测量(cè)    恐慌(huāng)  不知所措(cuò)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 A.驰骋   告戒   推搡   震耳欲聋 B.虔诚   演泽   恭顺   漫不经心 C.蔓延   浮燥   隧道   纷至踏来 D.映照   苍劲   轻盈   目眩神迷 3、将下面句子排成语意连贯的段落,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指非物质状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时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现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等。 ②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③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④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 ⑤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A.⑤③②④① B.③⑤①④② C.⑤④①②③ D.③⑤②④①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越来越多的共享单车出现在街头巷尾,乱停乱放、恶意破坏、直接骑回家等不文明现象也层出不穷。 B.党的十九大结束之后,扬州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广泛动员全市上下、各条战线、各个方面开展学习宣讲活动。 C.由于扬州市首家24小时城市书房的正式投入使用,使持有扬州市公共图书馆“一卡通”的读者,可以刷卡步入书屋,享受不打烊的借阅服务。 D.“新四大发明”——高铁、网购、支付宝、共享单车是近年来中国科技创新的缩影,不仅刷新了世界对中国的认识,也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默写古诗文名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不必藏于己。   (《礼记·大道之行也》) (2)__________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白居易《卖炭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刻画了卖炭翁虽然衣服单薄,但仍然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炭能卖个好价钱的复杂矛盾心理。 (4)李白的《送友人》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当和朋友离别真的来临时,只能潇洒地挥一挥手,任凭班马嘶鸣,令人回味不尽。 (5)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的尾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仿佛万籁俱寂,只有古寺的钟声袅袅不绝。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①,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②,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③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④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⑤! (节选自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注】①以物伤性:因外界事物而伤害自己的本性。②蓬户瓮牖(yǒu):用蓬草做门,用破瓦罐做窗。③胜:美景。④骚人思士:指心中有忧思的人。⑤乌睹其为快也哉:哪里看得出这些是畅快的呢!此文为元丰六年苏辙去黄州探望苏轼及张怀民时所作,当时苏辙亦遭贬官。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A.以其境过清   清:凄清 B.乃记之而去   乃:于是 C.将何往而非病   病:生病 D.不以物伤性   以:因为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三处) 连 山 绝 壑 长 林 古 木 振 之 以 清 风 照 之 以 明 月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 4.【甲】【乙】两文的作者都在政治上有些失意,但【甲】【乙】两文中的人物在心态上却完全不同,请具体分析。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②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⑤。”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③这些自然现象,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中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1.选段中①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 A.物候现象 B.气候变化 C.物候规律 D.四季景色变化 2.这三段文字所运用的说明顺序是(          ) A.由整体到局部 B.由现象到本质 C.由主到次 D.由概括到具体 3.这三段文字所使用的主要的说明方法有(          ) A.举例子       作比较 B.下定义       作比较 C.分类别       下定义 D.举例子       下定义 4.下列对文章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①段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作用是为下文说明大自然的语言作了充分的渲染和有力的铺垫。 B.“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大自然中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写活了,显得生动形象。 C.“这些自然现象,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这句话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对物候加以解释。 D.“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这句话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抓住了物候学的本质属性对其作了概括说明。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卖炭翁》,完成下面小题。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的“翩翩”一词表现了宫使怎样的形象?请分析。 2.下列对诗歌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反映了封建统治者的横暴掠夺,反映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 B.白居易是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与李白、杜甫一样都是著名诗人。 C.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的形象。 D.“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形象地写出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学校开展读书日活动,请你为《朝花夕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各拟写一则宣传语。要求紧扣名著的主题、内容或艺术特色,每条不超过30字。 七、作文(共40分) 写作练习 21世纪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要生存,要发展,人与人之间就需要交往。在交往中获得信息,在交往中寻求发展的机会,在交往中寻求理解,在交往中得到认同……交往是一种本领,交往是一个过程,交往是一种体验。同学,在你的生活中,你要和你的父母交往,和同学交往,和朋友交往……交往中你有过许多的感受和体验,有欢乐,也有烦恼;有痛苦,也有幸福,请以“交往”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可以写自己,也可以写别人,但必须围绕“交往”这一话题作文。 (4)文章要有真情实感。 (5)不得少于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