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淄博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自我评估提分卷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警觉(jué)     折返(shé) 丝缕(lǚ)     打旋(xuán) B.集纳(nà)     雾霭(ǎi) 皑皑(ái)     恶心(ě) C.砾石(lì)       巍峨(wēi) 翌日(yì)        旷野(kuàng) D.穹顶(qióng)   轻盈(yíng) 矗立(chù)   驿道(yì)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沉稳        束缚        大彻大悟 B.骤雨        明淅        惊心动魄 C.飞溅        篷勃        叹为观止 D.晦暗        凝聚        嘎然而止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人生的征途中,有艰难困苦的逆境,也有峰回路转的机遇。 B.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C.一提起小微,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她那双扑朔迷离的大眼睛。 D.纪录片《汉江一桥》,精美的画面与地道的襄阳话相得益彰,情趣横生。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学习强国”APP不仅能收看新闻、浏览文件,还可提供视频点播和远程教学等智能化、个性化。 B.他一边带客人参观校园,一边详细介绍学校在教育教学上近二十年来取得的最新成绩。 C.如今初中生近视日益严重,是由于过度看手机的原因造成的。 D.风靡一时的电影《解忧杂货店》改编自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同名小说。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古诗文默写填空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⑵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露未晞。(《蒹葭》) 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关雎》) ⑺文天祥在《过零丁洋》里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践行了孟子“舍生取义”的思想。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清官周忱 [明]焦竑 周文襄公①阅一死狱,欲活之无路,形于忧叹。使吏抱成案读之,至数万言,背手立听。至一处,忽点首喜曰:“幸有此可生。”遂出其人。 己巳之难②,英宗既北狩③,达虏④将犯京城,声言欲据通州仓⑤。举朝仓皇无措。议者欲遣人举火焚之,恐敌因粮于我⑥也。时周文襄公适在京,因建议令各卫军⑦预支半年粮,令其往取,于是肩负踵接于道。不数日,京师顿实,而通仓为之一空。 公巡抚时,往来皆乘小轿,驿站遇村庄僻处,询访民瘼⑧。五保有王槐云者,夏月林下乘凉。公至,与并坐,说田里间事甚悉,俄而从者至,始知为巡抚,叩头谢罪。公笑而抚之,且毕其说而去。 (节选自《玉堂丛语·清官周忱》) [注]①周文襄公:指周忱,历任庶吉士、刑部员外郎、工部右侍郎、江南巡抚、工部尚书。②己巳之难: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瓦剌部大举入侵,宦官王振挟持英宗集兵五十万亲征,大败,英宗被俘,史称“己巳之难”。③狩:婉指帝王逃亡或被俘虏。④达虏:对蒙古贵族及其所拥有的军队的蔑称。⑤通州仓:设置在通州的粮仓,下文的“通仓”为其简称。⑥因粮于我:指蒙古瓦剌部的军队要掠夺我通州的粮食来解决供应。⑦卫军:为明朝初期和中期的军制。⑧民瘼(mò):老百姓的疾病痛苦。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欲活之/无路 B.举朝/仓皇无措 C.时/周文襄公适在京 D.说/田里间事甚悉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案______ (2)恐______ (3)谢______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至一处,忽点首喜曰:“幸有此可生。” (2)公笑而抚之,且毕其说而去。 4.选文通过哪三件事来刻画周文襄公的形象?请概括。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想起那年读书时 谷煜 真的,读书,是件特别好玩的事情。 十来岁,三年级,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觉,不管生疏,常常和同学去串门。到了别人家里,是安静的,不声不响,微笑,直盯着土屋墙壁上的黑白报纸。那些报纸,是一些富裕人家不知从哪里弄来的,贴在墙上,给土屋一点美观,不至于到处露着暗灰的墙皮。有字,可读,真好。 看着看着,身子会趴下,因为,靠底下的一些字,实在是看不清了。而下面的报纸,往往是更旧一些,泛着黄色,伴随着一丝丝潮潮的味道。而于我,是温润,是隆重,闪着华丽的光,仿佛是琥珀。 慢慢读完一面墙,真畅快呀。 当时,除了课本之外,再也找不到书可读,偶然在同学家发现这样的“报纸墙”,自是欣喜若狂,也就有了这“串门”的雅好。 慢慢地,很多人知道我喜欢“读字”,便有人告诉我,谁谁那里有小人书,可以借着看看的。听了那些陌生的名字,怵头,哪里认识人家呀?怎么办? 便央求妈妈去借,大人总会和人家说上话的吧。 那时候的小人书,人人当宝贝的,自是不会轻易借出。便苦口婆心地求人家,一遍遍保证,不会弄丢的,不会弄脏的,不会弄扯的,一定按时还……终于,在人家一遍遍的叮嘱里,在犹豫的眼光里,拿到了小人书。 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夜,深了,抚摸着小人书,恋恋不舍地睡去,天亮,它就该物归原主了。 还有让人欢喜的,是过年放鞭炮,很多的鞭炮是用废弃的书本卷成的,鞭炮在炸开的刹那,很多带着字的碎片,仿佛一个个精灵,舞蹈着,纷纷而来。我笑着跑着去迎接着那些碎片,在碎片里,看到一个个的“断句”,或者几个词语,那种此起彼伏的文字阅读,仿佛海边的波浪,一波波的涌动而来,真好。 当然,也会有大的收获,就是包鞭炮的纸张是大一些的(有时放学路上也会捡到一张大大的报纸,然后一路开心),捡来,展开,抚平,偶尔会读到一段故事,也许没有开头,也许没有结尾,但有一些词:万水千山,碧波荡漾,寂静芬芳,花来衫里,影落池中……它们,总像是春天拂过的风,暖暖的,通身清透。 拥有淋漓畅快的读书机会,是因为村里一户人家,做起了废品收购的买卖。他家的院子里,堆满了瓶瓶罐罐,纸箱书本。没有任何人邀请,我就成了人家的“座上客”,只要一有空闲,就跑到人家的院子里,那个小小的院落,被我一寸寸地丈量过了。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看到了一本本完整的杂志,一本本很旧很破,几乎还是繁体字的《西游记》《后唐演义》……一路读起来,磕磕绊绊的,但总算能读过去。 坐在小小的院子里,有书天地,满心欢喜。 看不完的时候,要拿回家看,人家说不行。谁会无缘无故相信一个不认识的小姑娘呢? 怎么办? 偷呗。悄悄偷回家,连夜看,赶紧看。第二天去的时候,再悄悄把书放下,生怕人家发现找到家里来,那样,肯定会是一顿暴揍的。也会有晚放的时候,是因为看到了喜欢的地方,要抄下来,就会晚一些送过去。还好,一直没有发生血腥事件。 慢慢地,条件好了,来到乡里读书,可读的书多了起来。但是,却因为爱熬夜,受到了妈妈的限制。为了防止妈妈批评我,我钻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电池没得太快,也不是长久之策,就和妈妈打游击战。 那时候,没有雾霾,夜晚总是清亮亮的,我就盼着每个月的十五六,在月光下看,但眼睛看得疼啊,试了几次之后,也就放弃了。 月光下,窗台边,一股清凉,几声蟋蟀鸣的浪漫场景,却是在少年的记忆里,飘飘欲仙。 后来啊,读书的种类,读书的桌子,读书的茶台,读书的座椅,读书的场地……慢慢丰富起来,读书的每一个刹那,都仿佛是时光滋养的花枝,慢慢开出耀眼的花来。 多年以后,到底还是因为这书,生出了一些灵性,鲜亮了人生。 蓦然回首,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在阳光丽日里,散发着温暖、生动、可爱、亲切。一纸一片,在呼啦啦的青春里,依然于素色中呈现着夺目的光芒,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原文有删改) 1.作者回忆了“那年读书时”的哪些事?请简要概括。 2.下面句子的语言富有表现力,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赏析。 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3.作者回味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写到“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句中的“花”指的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结合全文,写出你对文末画线句子的作用。 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陆游的两首诗词,回答问题。 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梅花绝句 幽谷①那堪更北枝②,年年自分③著花④迟。 高标逸韵⑤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 【注释】①幽谷:深幽的山谷。②北枝:北向不朝阳的树枝。③自分(fèn):自己料定。④著花:开花。⑤高标逸韵:高尚的品格,俊逸的风韵。 陆游的这两首诗词,对梅花的描写都巧妙地运用了衬托的表现手法,请各举一例,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本文中的景物描写极具特色,请你也写一个描写景物的片段。不少于100字。 七、作文(共40分) 作文 成长是奇妙的旅程。软弱的可以变得坚强,自大的能够学会谦虚,自私的也会懂得感恩……就这样,一切都在不经意间发生着变化。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应该也发生过一些事情,让你认识到另一面的自己。 请以“原来,我也很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