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尚志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点睛提升提分卷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面词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窠(kē)  金蜣(qiāng)  纤维(xiān)  折皱(zhé) B.蚋(nà)  镇静(zhèn)  臃肿(yōng)  喧嚣(xiāo) C.鳍(qí)  寻觅(mì)  扒掘(bā)  车辙(zhé) D.钹(bó)  轧扁(yà)  涂墁(màn)  罅隙(xià) 2、下列各项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迂腐   吆喝   辟邪   纵横绝荡 B.松懈   奉献   驻扎   素未谋面 C.交卸   狼籍   赋闲   触目伤怀 D.俯瞰   遏制   点缀   神彩飞扬 3、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感激那个素未谋面的好心人。 B.被老师批评,同桌情郁于中,撕坏了我的作业本,还冲着我大吼。 C.这个才被发现的溶洞,目前还没探明通向何处,真是深不可测。 D.汪曾祺的散文,平淡自然,却饶有情趣。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美感经验中的移情作用不是由我及物的,而且也是由物及我的。 B.通过学习茅盾的《白杨礼赞》一文,我们懂得了白杨树精神的可贵。 C.历史伟人之所以让后人铭记的原因,在于其思想和人格的不朽。 D.我市积极实施“校园足球计划”,大力培养了青少年足球运动的水平。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古诗词默写,第(1)和(3)题要写出作者或篇名。 (1)兴尽晚回舟,_______。(        )《如梦令》) (2)中原乱,_______,几时收?(朱敦儒《相见欢》) (3)轻舟短棹西湖好,______,芳草长堤,_____。(欧阳修《采桑子·_______》) (4)晏殊《浣溪沙》一词中通过“新”与“旧”对比感叹光阴易逝的两句是“_______”和“_____”。 (5)书,可以催人奋进;书,可以传递情感。请写出含有“书”字的连续两句古诗词:“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 司马文王①与禅②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于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矣而况姜维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郤正③闻之,求见禅曰:“王若后问,宜泣而答曰:‘先父坟墓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会王复问,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 (节选自《三国志》) 【注释】①司马文王:指司马昭。②禅:指蜀国后主刘禅,刘备之子。③郤正:刘禅旧臣,与刘禅一起被迁送至洛阳。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行拂乱其所为      (2)人恒过        (3)衡于虑,而后作    (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宜泣而答曰/宜乎众矣 B.乃心西悲/乃悟前狼假寐 C.会王复问/山重水复疑无路 D.诚如尊命/帝感其诚 4.请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乃可至于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矣而况姜维邪 5.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 (1)司马昭为什么认为刘禅“无情”?用自己的话回答。 (2)【甲】【乙】两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都提到了“国亡”的结局,两文借此来共同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小题 ①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②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七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节选自鲁迅《藤野先生》) 1.选文第②段中,作者怀念藤野先生的具体行为有哪些? 2.作者把丢失藤野先生的讲义说成“不幸”的原因是什么? 3.“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就文段来理解,这里的“性格”具体指的是什么? 4.邹韬奋先生在公祭鲁迅先生的大会上,发表了只有一句话的演讲:“许多人是不战而屈,鲁迅先生是战而不屈。”请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这句演讲词表达的意思。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黄鹤楼 唐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历历”的含义是________ 2.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从楼的命名写起,借神话传说生发开去。 B.颔联承接传说,抒发岁月不再、世事茫茫之慨。 C.颈联写眼前美好的景色,传达诗人的内心喜悦。 D.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漂泊异地的伤感与思乡之情。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请仿照画波浪线的例句,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句子。 生活中,许多人和事的意义不是单一的。父母,不只是生养我们的亲人,更是精神的导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功,不只是滴落的汗水,更是失败的结晶。厚重的生活需要我们用心领悟。 七、作文(共40分) 学校刚开学不久,一定有不少新鲜事,请你选取其中一件,写一篇新闻稿。要求:注意新闻稿的文体结构及六个组成要素,并注意新闻稿用语准确的特点,200字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