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第六中学高一数学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河南省信阳市第六中学高一数学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①;②;③; ④上述四个关系中,错误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参考答案: B 略 2. (3分)已知函数f(x)=x2+bx+c,且f(2+x)=f(﹣x),则下列不等式中成立的是() A. f(﹣4)<f(0)<f(4) B. f(0)<f(﹣4)<f(4) C. f(0)<f(4)<f(﹣4) D. f(4)<f(0)<f(﹣4) 参考答案: C 考点: 二次函数的性质. 专题: 函数的性质及应用. 分析: 由f(2+x)=f(﹣x),即可得到f(x)的对称轴为x=1,所以根据图象上的点离对称轴的距离即可比较出f(0),f(4),f(﹣4)的大小关系. 解答: 由f(2+x)=f(﹣x)得: (2+x)2+b(2+x)+c=x2﹣bx+c; 整理可得,(4+2b)x+(4+2b)=0; ∴4+2b=0; ∴b=﹣2; ∴f(x)的对称轴为x=1; 根据离对称轴的远近即可比较f(0),f(4),f(﹣4)的大小为: f(0)<f(4)<f(﹣4). 故选C. 点评: 考查由条件f(2+x)=f(﹣x)能够求出该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以及二次函数图象上的点离对称轴的远近和该点纵坐标的关系. 3. 关于的,给出下列四个命题:(1)存在实数,使得方程恰有2个不同的实根 ;(2)存在实数,使得方程恰有4个不同的实根 ; (3)存在实数,使得方程恰有5个不同的实根 ;(4)存在实数,使得方程恰有8个不同的实根 ;其中假命题的个数是                                               (  ) (A)  0             (B) 1         (C) 2             (D) 3 参考答案: B 4. 已知直线⊥平面,直线平面,给出下列命题:①; ②⊥;③⊥;④.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 A.①③        B. 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 A 5. 若直角坐标平面内两点P,Q满足条件:①P,Q都在函数f(x)的图象上;②P,Q关于原点对称,则称点对(P,Q)是函数f(x)的一个“友好点对”(点对(P,Q)与点对(Q,P)为同一个“友好点对”).已知函数f(x)=则f(x)的“友好点对”有(   )个. A.0        B.1        C.2        D.4 参考答案: C 6. 的值为 (   ) A. B. C. D. 参考答案: C 略 7. 下列函数中,既不是奇函数又不是偶函数的是( ▲ ) A.    B.     C.       D. 参考答案: B 8. cos240°的值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 C 【考点】运用诱导公式化简求值. 【专题】三角函数的求值. 【分析】将240°表示成180°+60°,再由诱导公式化简,再由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求值. 【解答】解:由题意得,cos240°=cos(180°+60°)=﹣cos60°=﹣,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诱导公式的应用,熟记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并会运用,注意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9. 已知弧度数为2的圆心角所对的弦长也是2,则这个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   ( ) A.2      B.      C.      D. 参考答案: B 10. 已知船A在灯塔C北偏东85°且到C的距离为1km,船B在灯塔C西偏北25°且到C的距离为km,则A,B两船的距离为(   ) A.       B.3km          C..km      D.km 参考答案: A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1. 如果实数,则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6 可以变为 , 其中可以看作是不等式组表示的 平面区域内的点与点之间连线的斜率,作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点与点之间连线的斜率最大,即.   12. 如图1,四面体P-ABC中,PA=PB=13cm,平面PAB⊥平面ABC,∠ACB=90°,AC=8 cm,BC=6 cm,则PC=_  _____。   参考答案: 13cm 略 13. 已知数列满足关系式,则的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解析:设         即 故数列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 14. 奇函数当时,,则当时,=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略 15. 下列四个命题 (1)有意义;     (2)函数是其定义域到值域的映射; (3)函数的图象是一直线;(4)函数的图象是抛物线, 其中正确的命题个数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解析:(1),不存在;(2)函数是特殊的映射;(3)该图象是由 离散的点组成的;(4)两个不同的抛物线的两部分组成的,不是抛物线。 1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圆C: ,直线经过点,若对任意的实数,直线被圆C截得的弦长都是定值,则直线的方程为_________. 参考答案: 略 17. 若函数在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2,则      . 参考答案: 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 是否存在一个二次函数,使得对任意的正整数,当时,都 有成立?请给出结论,并加以证明. 参考答案: 解析:存在符合条件的二次函数.                                     …5分 设,则当时有:    ①;   ②;③. 联立①.②.③,解得.于是,.10分 下面证明:二次函数符合条件. 因为, 同理:;                                     …15分 .     所以,所求的二次函数符合条件.                  ……20分 19. 为了对某课题进行研究,用分层抽样方法从三所高校A,B,C的相关人员中抽取若干人组成研究小组,有关数据见下表(单位:人) 高校 相关人数 抽取人数 A 18 x B 36 2 C 54 y (1)求x,y; (2)若从高校B,C抽取的人中选2人作专题发言,求这2人都来自高校C的概率. 参考答案: (1)由题意可得, 所以. (2)记从高校抽取的2人为,从高校抽取的3人为, 则从高校抽取的5人中选2人作专题发言的基本事件有:共10种. 设选中的2人都来自高校的事件为,则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有:共3种. 所以. 故选中的2人都来自高校的概率为. 20. (12分) 已知函数f(x)=msinx+cosx(m>0)的最大值为2. (1)求函数f(x)在[0,π]上的单调递减区间; (2)△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 且C=60°,c=3,求△ABC的面积. 参考答案: (1)由题意,f(x)的最大值为 所以 而m>0,于是m=,f(x)=2sin(x+). 由正弦函数的单调性及周期性可得x满足 即 所以f(x)在[0,π]上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2)设△ABC的外接圆半径为R, 由题意,得 化简得 sin A+sin B=2sin Asin B.由正弦定理, 得① 由余弦定理,得a2+b2-ab=9, 即(a+b)2-3ab-9=0. ② 将①式代入②,得2(ab)2-3ab-9=0, 解得ab=3或 (舍去), 故 21. 某校从参加高三年级期中考试的学生中抽出50名学生,并统计了他们的数学成绩(成绩均为整数且满分为100分),数学成绩分组及各组频数如下:[40,50),2;[50,60),3;[60,70),14;[70,80),15;[80,90),12;[90,100],4. (Ⅰ)列出样本的频率分布表; (Ⅱ)估计成绩在85分以上学生的比例; (Ⅲ)为了帮助成绩差的学生提高数学成绩,学校决定成立“二帮一”小组,即从成绩[90,100]中选两位同学,共同帮助[40,50)中的某一位同学,已知甲同学的成绩为42分,乙同学的成绩为95分,求甲、乙两同学恰好被安排在同一小组的概率. 参考答案: 【考点】列举法计算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 【分析】(Ⅰ)根据题意计算可得[90,100]一组的频数,根据题意中的数据,即可作出频率分布表; (Ⅱ)由(Ⅰ)可得,成绩在[85,100)的学生数,再结合题意,计算可得答案; (Ⅲ)根据题意,记成绩在[40,50)上的2名学生为a、甲,在[90,100)内的4名学生记为1、2、3、乙,列举“二帮一”的全部情况,可得其情况数目与甲乙两名同学恰好在同一小组的情况数目,由古典概型公式,计算可得答案. 【解答】解:(Ⅰ)根据题意,[90,100]一组的频数为50﹣(2+3+14+15+12+4)=4, 作出频率分布表如下: 分数 频数 频率 [40,50) 2 [50,60) 3 [60,70) 14 [70,80) 15 [80,90) 12 [90,100] 4 (Ⅱ)由(Ⅰ)可得,成绩在[85,100)的学生数为+4=10, 则成绩在85分以上的学生的比例为P1==20%, (Ⅲ)记成绩在[40,50)上的2名学生为a、甲,在[90,100)内的4名学生记为1、2、3、乙, 则选取的情况有(1,2,a)、(1,2,甲)、(1,3,a)、(1,3,甲)、(1,乙,a)、(1,乙,甲)、 (2,3,a)、(2,3,甲)、(2,乙,a)、(2,乙,甲)、(3,乙,a)、(3,乙,甲),共12种; 其中甲乙两名同学恰好在同一小组的情况有3种, 则甲、乙两同学恰好被安排在同一小组的概率P2==. 【点评】本题考查古典概型的计算与频率分布表的作法,关键是运用表中的数据,正确做出频率分布表. 22. (本题满分10分)如图,边长为3的正方形ABCD中,点分别为边上的点,将分别沿折起,使两点重合于点 . (1)求证:;        (2)当时,求三棱锥的体积. 参考答案: (1)将AED, DCF分别沿DE,DF折起,使A,C两点重合于点,                          又                                             …………5分 (2)在边长为3的正方形ABCD中,    ∴AE=CF=2    ∴  , ∴    …………10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