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燃烧奋斗岁月-读《把一切献给党》有感

举报
资源描述
用生命燃烧奋斗岁月-读《把一切献给党》有感 近来度过一本红色经典,颇感觉有重读《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之感。文中的主线人物都是一位光荣的共产党员,他们都为了理想和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也都为国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本红色经典就是《把一切献给党》,那位优秀的共产党员就是吴运铎。 《把一切献给党》是我国兵器制造专家吴运铎一生的真实写照,他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他的一生与共和国的枪炮制造史一起走过。这本自传就是吴运铎作为一个战士的成长史,也是他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思想发展史,文中的感人故事更是鼓舞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在阅读中,我感受到了吴运铎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和伟大,他将无穷热爱和钢铁的意志,都倾注到了祖国的枪炮事业中去了,这种精神正是新时代青年最急缺的。 在矿场成长的他,虽然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是却依然保持对科学的热爱,少年时便对煤矿上的机械设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种自小而发的热爱,便注定了他一生与枪炮的不解之缘。而后来,亲眼目睹了国民党反动派屠杀人民的残暴黑暗,他发出了“拼来拼去,最后吃亏的还是我,得胜的总是那些坏蛋,这是什么道理?哪里才有出路呢”的疑问和愤慨。当中国共产党在南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后,吴运铎便毅然决定了自己的人生道路,参加中国共产党,为广大劳苦人民谋幸福。后来,他毅然选择了革命,选择了,选择了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军司令部修械所的修械工。 但一线的工作很快让他明白,空有兴趣没技术,是干不成事的,于是他日夜忘我地学习工作,一点一滴去积累。渐渐地,他从能够简单的能保养枪械,到可以简单修理枪械,到逐渐弄懂枪械制作原理,到带领团队为祖国制造出了属于中国人的枪,一步一个脚印,带领着中国枪炮铸造史一步步跨越艰险走向光明。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祖国的接班人,必须学习这种敢啃硬骨头的魄力,学习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工具,即使没有一切,我们也能创造一切。结合现在的学习生活,如果你认为没基础而不愿学,或者因为一次考试的失利而一蹶不振,那么你的内心真的不够强大,挫折是很难避免的,你永远退缩吗?只有去学习,去充实,才能战胜困难。我国的兵工事业从无到有,从大到强,靠的就是无数吴运铎式的人的学习,我们从当下到更加优秀,也只有学习。 书中最令我动容的细节是他的三次负伤,第一次在踝骨留下了足有半个菜碗口大的大洞;第二次被炸掉了4个左指头,左膝被炸开,左眼几近失明;第三次被炸断左腕,经过二十余次手术,身上仍留有几十处弹片未取出。每一次都是生与死的考验,每一次站起来都需要钢铁一般的意志,而他就是一个不倒的巨人,纵百般磨难,竟不露一丝愁容。我感慨这到底是多么强大的内心,需要多少的勇气才能如此。很多时候,我们遇到的并不是生死考验,也不是深沟巨洋般的磨难,但有时我们却会畏惧退缩,这说明我们的内心不够强大,意志力不够坚韧,这就是我们需要锻炼的,因为我们祖国的未来面临的挑战依然巨大和复杂,只有接班人具有不屈的意志才能更好地接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接力棒。 最强大的力量也许是热爱吧,有了热爱,你会用尽心思去钻研,有了热爱,你不会害怕困难,“当它平平稳稳地转动,像琴键弹出一个个动听的音符的时候,心里就很愉快。”“这种感觉,是任何一个热爱自己事业的人都会有的。”吴运铎凭着这一份热爱,不断攻坚克难,不断创新,开拓我国兵工事业。我们也只有热爱党和祖国,才会坚定不移跟党走,全心全意为国奉献;也只有热爱学习,才会争创佳绩,不断探索,不断进步。 “把一切献给党”是一个在战争中浴血奋战的共产党员的心声,吴运铎用自己一生的实践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正生逢其时,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祖国正需要一大批在各行各业挺身而出的优秀人才,带领着各行各业向着世界顶尖冲刺。这时候的我们,更是要将信念树立在胸间,将那一股子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难的拼搏精神拾起来,在锻造自己上下功夫,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将学业本领打的扎实点,方能够在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奋力前行,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